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欧阳修散文
8896800000020

第20章 偃虹堤记

【题解】

本篇是欧阳修应岳州(治在今湖南岳阳市)侯滕子京的请求而作的碑记文。时在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独具特色的碑记。文章通过作者与送信人的对话,突出地说明了偃虹堤不是一般的建筑,而是为救助船民避免“风波之恐,覆溺之虞”,才兴建的一项利民工程。为了使这个工程“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作者欧阳修欣然写了这篇碑记。

文章气势磅礴,逻辑严谨,作者通过对滕子京“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的赞颂,抒发了自己“为其民捍患兴利”的政治理想。

【原文】

有自岳阳至者[1],以滕侯之书[2],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3]。”予发书按图[4],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5]。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6],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7]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8],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9]。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10];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11]。”问其始作之谋[12],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13]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14]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15]。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16],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17]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18],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19]!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20]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21]。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22]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23],天下岂有遗利[24]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25]。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26],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27]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28],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29]。

庆历六年[30]某月某日记。

【注释】

[1]自:从。至者:来的人。[2]以:拿着。滕侯:滕宗谅,字子京。庆历二年任泾州知州时,值泾原路副都部署葛怀敏被西夏赵元昊战败。西夏兵长驱直抵渭州,泾州危急。滕为安定人心,曾动用公款武装农民,犒赏士兵,存恤战死者家属,事后被奏劾枉费公用钱,滕因此而贬岳州。侯:古时士大夫之间的尊称,犹言君。书:书信。[3]愿有所记:请求写碑记的婉转用语。[4]发:打开,拆开。按图:查看地图。[5]金鸡:金鸡石。《岳州府志》:“在府西湖滨船场埠,旧传金鸡翔焉,后为雷败。”右:表示方位。西方称右。这里疑为“石”字形误。隐然:隐约地。隆高:高高的。以:而。偃虹堤:堤映入水中像一龙伏卧的长虹,故名。[6]利害:即重要性的意思。[7]荆:荆州,州洽在今湖北襄樊市。潭:潭州,州治在今湖南长沙市。黔:黔州,州治在今四川彭水县。蜀:指今四川一带。四会:四通八达。冲:纵横相交的大道。[8]泊:停靠。南津:南边的渡口,在岳阳县南王里。[9]恐:危险。覆溺之虞:指翻船溺水的忧虑。虞,忧虑、危险。[10]“厚加二尺而杀”二句:堤基的宽度是三十二尺,向上逐渐减少宽度,成梯形结构,堤上而的宽度是二十尺,为高度的三分之二。厚,宽。杀,逐渐减削。[11]不逾时而成:不超过原的工期就修建完工。逾,超越。[12]始作之谋:指偃虹堤工程,修建前的筹谋划经过情况。谋,计划、考虑、图谋。[13]转运使:宋代主管一路政务的监察官员。行视可否:实地视察工程是否可行。三司:宋代主管全国财政经济的最高机关。不能易吾侯之议:不能变动滕子京的建议。易,改变、变动。议,决议、方案。[14]君子:指思想品德修养很高的人。书:书写,写作。[15]为功多:取得的功效大。功,功效。多,大。[16]御:防御,防止。不测之虞:预想不到的危险。[17]远迩:远近。蒙:受。[18]日凡有几:每天不知有多少。[19]不朽:永不靡灭。可以数计哉:能用数字计算么! [20]作者:办这件事的人。[21]至于殆废:甚至于将它毁坏。殆,将。废,败坏、毁坏。[22]捍患:防患。捍,抵御、防御。[23]民到于今受其赐:老百姓直到今天仍得到他的恩赐。[24]遗利:即不受其利的意思。遗,遗漏。[25]方:正当。显用之:即显示出他的作用。未及就:未来得及成就。退守一州:指滕侯贬往岳州。[26]虑熟谋审:考虑很成熟,谋划很周密。力不劳:即费力不多的意思。为后法:成为后世的榜样。法,原则、法度、标准、榜样。[27]不苟:不苟且,不贪图。不以:不能,不可。[28]欲为滕侯纪:希望把滕侯这件事记载下来。[29]以:因。乃为之书:于是给他作了这篇碑记。[30]庆历六年:即1046年。庆历:宋仁宗年号。

【译文】

有位从岳阳来的客人,拿着滕子京的信和洞庭一带的地图,来求我说:“请给写篇碑记。”我拆开信查看地图:从岳阳门的西边到金鸡石之间,它的外面隐约隆起着一条长带,叫偃虹堤。我问客人:它的修建者和命名者是谁?客人回答说:“是我们滕侯修建和命名的。”我问:滕侯修建这堤的重要性如何?客人说:“洞庭是天下最险要的地方,而岳阳是荆、潭、黔、蜀的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枢纽。过去来往在洞庭湖中的船只,到达这里没有泊靠寄宿的地方,于是就都停靠在五里以外的南津港。船民们有事要到州里的,又远又辛劳,并且又经常遇有风波的危险和翻船溺水的忧虑。现在船只来到这里,都能停泊在偃虹堤下。有事要到州里的,道路近又没忧患。”我问:那堤修建的规模大小以及用工情况。客人回答说:“堤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堤基宽度为三十二尺,向上逐渐削减,最后堤上面的宽度是二十尺,为高度的三分之二。用人工只有一万五千五百工,并且没超过原订的工期就完成了。”我问:这工程开始修建前的筹划经过情况。客人说:“州里拿这件事上报转运使,转运使选派出他们官员中懂技术的人来实地视察了工程的可行性情况。这样反复进行了三次,又才上奏朝廷,请三司决定。然后才说行了。但这都没能变动我们滕侯原来提出的建议方案。”我说:“这是君子的作为啊!可以写记了。”

这都是出于对百姓们关心的深切,才使得他开始时的谋划精密,所以能用力少而功效大。凭那百步之长的河堤,抗御天下最大的难以预料的险情,仁爱他的百姓并延及到荆、潭、黔、蜀,不论远近,凡是往来于洞庭湖中的人们,都能受到他带给的好处。况且岳阳是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枢纽,船只往来这里并停泊的,每天不知有多少!假使这堤的土石能长久而永不磨灭,那么滕侯的仁爱给人和物带来的好处,能用数字计算么!凡事不担心不能成功,而是担心它易被毁坏。大概做这件事的人没有一开始就不希望使它能永久保存的,可继承这一事业的人却常常甚至于将它毁坏。自古以来的贤人知士为百姓防患兴利,他们的遗迹往往还在。假使他们的继承者都像开始兴建这事业的人的想法一样,那么直到今天,百姓们仍可能享受到他们的恩赐,天下难道还会有不受他们的好处的吗?这是滕侯其所以考虑并希望有碑记留给后世的原因啊!

滕侯志大才高,闻名当世。正当朝廷用兵急需要人的时候,常常显示出他的作用,但功还没来得及成就,他就被贬谪退居岳阳一州了。没有什么需要用心的事,略微施展一点才干,就能利及万物。那考虑的成熟,谋划的周密,不费多少力气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做的事情,可以成为后世的榜样,这是应该写作碑记的第一条理由。不贪图一时的荣誉,想到的是兴利于万世,并告诉后来的人们不能把它毁坏,这是应该写作碑记的第二条理由。岳阳人民和在洞庭湖中来往的人们,都希望把滕侯这件事记载下来,这是应该写作碑记的第三条理由。因有这应该写作碑记的三条理由。不可不写,于是就给他写了这篇碑记。

宋仁宗庆历六某月某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