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下重明
89104400000213

第213章 二百一十章:把握斗争尺度

二百一十章:把握斗争尺度

楚家军此刻汇聚到襄阳城周边的不过三万大军,以及刚刚赶到的两个团的兵力,相比于湖北西部大片的地域来说还是太少了,

但是此刻正是湖北被张献忠肆虐,朝廷势力力有不逮的时候,不趁着这个时候发展壮大更待何时?

大军出征随楚毅北上的多是武将,他们不满足楚家军仅仅只是在荆州和襄阳驻军,有太多的声音请求楚毅彻底占据湖北,把荆门、宜昌、随州、甚至武昌等地彻底攻占下来,这些人哪怕经历的数年的军事学堂教育,其战争思维还停留在传统战争思维上没有转变过来,没有领悟到楚家军早期就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

在农业时代的中国国内的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都在农村,这个生产资料包括人口以及土地,由此可以产生赋税,兵员,粮食,武器等等维持战争所需的战略性武器。

其次,基于中国传统的政令不下乡的特殊国情,城市里的官府在数千年来就从来没有能够有效的统治农村,换句话说,在农村里朝廷的统治根基薄弱,有利于楚家军在农村获得人心上的支持。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年头的城市实际上是典型的消费性城市,农村不是靠着城市养活,而是城市靠着农村养活,只要控制了农村的确,实际上就控制了城市的血脉!

所以楚毅在荆州和襄阳两地驻军之后就没有在任何一个大城市驻军了,而是派遣大量刚刚毕业的学子下到基层,从农村开始做起,有楚家军的保护还不能在这片广阔的农村做出成绩来的话那就彻底失去了进入楚家军权利阶层的机会。

所以楚毅对于湖北半壁江山的经营策略很简单,坚决不再触碰大城市,我们的军队先把广大农村的交通要地控制起来,然后逐步清理山贼水匪,掌控并发展村寨,彻底消化半个湖北!

为了打消湖北农民们对楚家军的顾虑,楚毅再一次对部队提出了严肃的军纪要求,严肃军纪,不得扰民,不得劫掠。

不是楚毅小题大做,而是这年头甭管官兵还是流贼?几乎没有不扰民的?不管是官兵还是流贼,凡是大军所过赤地千里。

在楚家军严苛的军纪下,大军毫不费力的接收了乡野间的广大农村地区,随着大军剿灭土匪,清理泼皮村霸,后续又有基层官员组织起大量的物资发放,湖北百姓也就认可了楚家军的统治,把楚家军的毕业学生当成的年轻的官员,他们不需要知道自己的父母官是朝廷的人还是楚家军的人,只需要知道谁在保护他们,自己的赋税需要交给谁,知道谁在统治他们就够了。

于此同时,楚家军民政部的高层官员们同样也已经进驻了湖北,已经有三万大军占据各地交通要道,楚家军对湖北的掌控力度已经达到了能够保证五个时辰之内楚家军的部队可以赶到任何一个乡村。

这个时候就是楚家军开始向着地主阶层下刀子的时候了。

楚家军下刀子的理由很简单,不过是‘通贼’二字罢了,能够在张献忠的肆虐下继续存活的家族怎么可能没有给过张献忠进贡呢?楚毅对他们下手乃是天经地义,于是一场代表楚家军和士绅阶层决裂的屠杀开始了,这一场屠杀把楚家军彻底推向了士绅阶层的对立面,楚毅已经没有退路了,一旦挺下脚步就会被全体士绅阶层反噬,唯有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镇服整个天下,把整个士绅阶层全部压服。

不过楚毅虽然内心里很想要打土豪分田地,但是他对此却是相当的谨慎,心中虽然想不一定代表他会这么做,既然已经决定与整个阶层为敌,那就得要以史为鉴啊!

一百多年之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在实力达到顶峰的时候忽然灭亡?

他们既不是亡于军事战略的失误,也不是亡于西方列强的政治干涉,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直接背离了儒家的一切,而且是毫无转圜之余地的抛弃,这就彻底激怒了当时的社会中坚力量,也就是儒家读书人!

而这些儒家读书人都是什么身份?清一色的地主阶层啊,哪怕是寒门弟子,但是他们读书有成后还是会变成地主阶层!和整个阶层作对的太平天国是什么下场?

无数儒家的文臣武将前仆后继的拉起军队对抗太平天国,曾国藩和李鸿章等无数儒家大臣是因为效忠于满清的异族皇帝才那么卖力镇压太平天国吗?地方士绅大族对满清很忠心吗?并不是,他们这么卖力镇压太平天国,那是因为太平军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干的事就是毁孔庙,杀读书人,不仅仅是抢夺地主阶级的既得利益,而且把人家上进的希望也一并抹去,失去了完成阶级转变希望的广大读书人当然要和太平天国拼命了。

失去希望这种事情比推翻一个王朝更让这些读书人痛恨,自汉以来,数千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谁家当皇帝,儒家弟子始终都是统治阶层,因此改朝换代对于很多读书人来说实际不算什么,大不了换一个效忠对象就是了。

如李自成杀进京师后,这么多的官员投降,满清入关后,这些官员还是会很干脆的投降,就是因为这两者都是留着甚至是会依托儒家子弟继续实施统治,但是太平天国呢,他们不仅仅是要改朝换代,他竟然还想要改变整个统治阶层!

所以太平天国的起义,绝对不是一场简单的造反或者是农民起义,它是一场阶级战争,是一场底层阶层对人民精英阶层的挑战。

所以楚毅明白,如果这个时候胡乱作为就很容易把自己陷入如同太平天国一样的绝境,所以哪怕楚毅的常德学院每年都有数百名优秀学生毕业,但是楚毅依旧要这群学生和民间读书人一起考试,然后才授予职权,虽然楚家军内部的官吏几乎找不到几个不是出身学院派的读书人,但是楚毅的态度摆出来了,他让人知道楚家军是有底线的,让人知道楚毅是想要改造这个阶层,而不是消灭这个阶层,常德学院和军事学院都从来没有拒绝过全国各地的读书人入学呢。

地主阶层的命根子除了知识就是土地了,楚家军从来没有剥夺过谁的合法田产,楚家军这些年开坑的荒地和新式作物都足够养活数百万百姓了,不过要是谁家的田产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那么楚毅也绝不手软,吃了多少就吐出来多少,无论谁开的口谁下的手,都把命给留下。

这样的手段下来楚毅的名声在百姓和士绅之间都好得很,因为楚毅自己能够通过开荒和新式作物以及各种科技手段创造财富,而不需要像别的霸主一样想着这群既得利益者下刀子抢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