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下重明
89104400000305

第305章 三百章:炮火优势

三百章:炮火优势

明知郑芝龙的三十万大军整装待发的情况下依旧把重心放在北方,这不完全是楚毅的家国情怀为重,而是近在咫尺的郑芝龙确实在实际武力上和楚家军相差不止一筹。

在陆军方面,楚家军的陆军确实已经具备了近代陆军的一切特征,和古典陆军之间的差距绝对不是郑芝龙依靠财富和半年的训练就能弥补。

军队信仰、战斗信念、作战纪律等无法直观感受的东西是弥补不了的,就连楚毅这些年弄出来的可以直观感受的装备优势也不是郑芝龙能够想象的。

那能够覆盖数万军队的密集火箭炮是郑芝凤曾经在天竺见识过的,但是很明显这种武器很难在八闽地区使用,要是误伤了平民,楚毅的良心也不会安宁。

而士兵们手里的线膛燧发枪也不是郑家军士兵手里的滑膛火绳枪能够相比的,楚军士兵能够在八十米的距离打出郑军士兵三十米的射击精度,这就意味着郑军必须用士兵的生命的填平这五十米的距离。

再说双方手里的战争之神,火炮。

郑军的火炮多是虎蹲炮、佛郎机炮、红衣大炮,这几种大炮要么是威力太小、要么是射程太低、要么是重量太重,完全不能和楚军中的主力火炮十二斤大炮相比。

这种十二斤的火炮完全模仿了美利坚南北战争时期联邦军以M1857型十二磅野战炮命名的前膛野战火炮,也即所谓的“拿破仑炮”。

这是一种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的有效武器。

因为拿破仑炮由青铜而不是铁铸造而成,所以极其坚固,能够经受重装药或者双倍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在标准发射装药的推动下,拿破仑炮能将标准的十二斤炮弹精确地投射到一千五百米的距离,最大射程达到了一千九百多米。

虽然是一种滑膛炮,但是拿破仑炮已经是当时射击精度较高的武器,足以在一千多米的距离上与敌人展开交战,而且只需数发炮弹就可使整连的敌人丧失作战能力,这也不是红衣大炮那数百米的有效射程可以相提并论的奇迹。

按照镇国将军府的科技实力,已经装备了大量的初级线膛炮,十二斤级别的线膛炮最大射程达到了二千四百米,精度也有很大的提高,那为什么拿破仑炮成为了楚家军的主力火炮,线膛炮反而屈居辅助地位呢?

原因也很多,虽然,滑膛的拿破仑炮比起当时的初级线膛炮,射程和精度都大为逊色。而且线膛炮虽然制造上比滑膛炮复杂,但价格并不贵。

拿破仑炮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较轻的重量,其中炮膛的尺寸直接关系到炮弹的效用。在攻击远距离目标时,要发射实心炮弹,以此来打击敌方炮兵阵地、密集部队和类似的大型目标。

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而线膛炮如果发生多种不同的炮弹就会严重损伤内部的膛线,所以只能发射实心弹。

这些拿破仑火炮可以使用的各种弹药,如爆炸弹、霰弹、榴霰弹和实心炮弹,训练有素的炮手能以每分钟两发炮弹的发射速度炮击敌人,如果他们要对敌人持续进行轰击时则会下降到每分钟一发,这样炮膛可以得到充分冷却,能够发射很长时间。

如果敌人步兵蜂拥扑来,把自己和炮阵地之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到四百米以内,炮兵们就会以每分钟四发的速度持续发射霰弹,直到其中一方转身逃跑或者毙命为止,这是这个时代其它类型火炮难以达到的优异性能。

虽然拿破仑炮性能优越,但是不意味着它就没有缺陷——由于青铜铸造的炮膛相当厚重,只有这样才能足够结实,因此整门火炮的重量相比于钢制火炮要大许多,但这也比这个时期的红衣大炮要轻便。

所以十二斤级别的拿破仑大炮在楚家军的陆军中就装备了一千二百门,线膛野战炮装备三百门,剩下的二千五百门火炮才是三斤、五斤、七斤、九斤级别的野战炮和臼炮。

反观郑家军的火炮大多装备在他们的核心力量,水师上面,整个十五万陆军装备的火炮能够如楚家军将领之眼的也就二百多门红衣大炮和四百多门佛郎机炮,剩下的上千门小口径小炮根本难以被称作是大炮。

每个师团一百门野战炮和三百门左右的不计入火炮类型的近距离作战虎蹲炮,六个针对郑家军的师团全部火炮加起来就已经超过了郑家军陆军十五万大军的总和。

除了火炮数量优势,楚家军还采用了下个世纪才由英国人发明的火炮燧发机。这其实就是将燧发火枪的击发装置放大以后安装在火炮上,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战术影响深远。此前的火炮仍然依靠火绳点燃炮顶火门,从点火到发炮往往有几秒钟的延迟,使得火炮瞄准成为徒劳之举。

但是,燧发机的发明消除了发射延迟,而且炮手可以站在火炮后面瞄准以后拉绳击发,极大提高了火炮射速和精度。

这样的陆军实力对比,让镇国将军府的高层将领如何看得起郑家军的陆军呢?

在充分对比双方陆上军事实力对比之后,楚毅决定,给予郑家陆军半年的发展时间,楚毅抽调五万大军北上,于建奴血战一场,坚决不能任由他们在京畿和山东肆意劫掠之后再把战利品带回辽东。

于是在楚毅亲手写了一份信件,向郑芝龙讲明了欲图借道东海,北上辽东的军事意图之后,郑芝龙很是大方的同意了这个请求。

楚毅的这个决定让郑芝龙有些摸不清头脑,按照他的想法,现在对楚毅最重要的事情依旧是干掉郑芝龙,至于朝廷方面的力量难道不是被削弱的越弱越好吗、这样他们这种割据一方的势力才能长久的存在。

想不通楚毅的想法,郑芝龙也就只能把之相信成少年郎的热血心作祟罢,反正楚家北上对郑芝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难道楚毅能够狂妄自大到两线作战吗?

“大龙头,俺们认为楚毅小儿是脑子发了懵。在和我们对峙的时候还敢北上与建奴交战?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我们完全可以同意他们的请求。”

“大哥,小弟也认为可以同意。首先,楚军北上大军不会少于五万人,这也就意味着半年后能够和我们交战的陆军士兵从我们之前估算的十八万人减到只有十三万左右了,此举与我们有利。”

“大哥,楚军北上,不仅仅是对我们的陆军有利,对我们的水师也有大利啊。五万人借海上航道北上,至少需要三十艘军舰护航、一百艘武装商船运输士兵、二十艘运输船运送物资,这样数量巨大的舰队来回数千里之遥,半年之后光是清理船虫和贝壳就需要半个月时间,这就意味着这支力量在半年后的大战中起不到作用了。”

明确了自己的三大利益之后,郑芝龙马上决定促成楚家军北上,三日之后楚毅接到了郑芝龙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