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16

第16章 哲学·思想(4)

由于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朝文宗至顺元年(1330),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

003孟子因何又称“亚圣”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之一。名柯,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春秋鲁公族孟氏之后。

孟子3岁时,父亲去世,由其母亲抚养成人。孟母极其注意对他的教育,刘向的《列女传》中有孟母三迁其居的故事。相传孟子曾一度废学,孟母把织机上的织物用刀割断,告以废学和断机一样必将一事无成,孟子很受震动。从此勤学不息。

长大以后,孟子受学于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孟子曾往见齐宣王,宣王未用;又往见梁惠王,惠王亦未任用;此外他还到过魏、藤、薛、宋、邹等国。孟子所阐述的是“唐虞三代之事”,各诸侯君主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故均未加采用。无奈之下,孟子回到故乡,和弟子万章等人着书立说,着成《孟子》,以为后世垂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重民”的思想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另一重大发展,是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

另外,他也很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主张社会分工,但却由此得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点,这种观点后来长期被统治阶级所赞赏和利用。

在主客观作用方面,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断言“万物皆备于我”,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后来对宋儒影响尤深。

孟子逝后,才渐渐获得了生前未曾有过的尊荣。《孟子》一书在宋代上升为儒家经典,与《论语》并列《四书》之中;他本人也在元至顺元年(1330)被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1529)定为“亚圣孟子”。至此,“亚圣”之称流传下来,封建统治者对孟子的封赐亦达到了极致。

趣味链接:孟母断织

相传孟子年少时,中途辍学回家。正在织布机前织布的孟母见到这种情形就停手问道:“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孟子不听,放下书册,转身就要往外跑。孟母一把拉住了他。她拿起剪刀,把已经织得很长的一匹布拦腰剪断了!孟子愣了,呆呆地看着母亲,觉得不可理解。

孟母叹了一口气,缓缓地对儿子说:“我织的布,一下子从中间剪断,不就没用了吗?你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不就相当于我把这匹没有织完的布剪断吗?没上完课就回来,也是不能学成的,织布,读书都是一个道理!”望着散断下来的布丝,望着母亲慈祥的面容,孟子明白了。从此以后,孟子再也不逃学了,并且能够专心读书了。

004老子为什么成了“道家祖师”

老子其人,历来即有多种说法。《辞海》云:“相传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另一说认为老子是魏国将军李宗的父亲李耳。

我国古代着作,常常把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孔子相提并论,而他们的生平事迹材料,流传下来有关孔子的,虽有后人附会的传说,但还能看个大概。至于老子的,却大多是道家之徒的夸张之词,难以凭信。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老子立传,也只有四百余字。提到的老子事迹也只有两件,一是“孔丘适周,将问礼于老子”;二是老子出关,遇关令尹喜。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大约五十多岁的时候,由于周室日渐衰微,便出走赴秦隐居。西行途中,在经过函谷关(一说为大散关)时,关令尹喜强求其着书。老子于是写下讲述道德的五千言,取名为《道德经》。老子写成出关后,西去入秦境,从此隐居,不为世人所知。传说他的寿命很长。司马迁说:“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

《道德经》一书集中反映了老子的思想。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道无形无象,与具体事物不同。道是“常”,是不变的,具体事物则互相依存、互相联结,而且可以互相转化。老子否认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因此他反对启迪民智,所以要“绝圣弃智”、“绝学无忧”。

老子主张“无为”,强调“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基于此,老子向望往日“小国寡民”的社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它在哲学、政治、人生诸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对道教思想影响重大外,对法家、儒家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老子之后,庄周、列御寇等承袭了老子的思想,成为道家的代表人物。黄帝与老子也被后世并尊称为“黄老”。

趣味链接:“老子”名字的传说

据说老子在出生时,因为耳朵特别大,所以取名叫“耳”,又叫老聃,聃即是耳朵大的意思。

另外,《史记正义》上记载:老子的母亲怀孕长达八十一年,后来在一棵李树下,割开左腋,生下了老子。老子一出生时,就是一个白胡须、白眉毛的老头。因此也就称他为“老子”!

005庄子为何被封为“南华真人”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是一个出身于破落贵族家庭的知识分子,曾任职蒙地漆园的小吏,有时还以打草鞋为生,生活贫困。他曾向监河侯借粟,人家没答应;又穿布衣破鞋去见魏王,人家问他为何如此潦倒,他说是穷而非潦倒。他说自己生不逢时,就像落在荆棘中的猿猴。

有一次,楚威王专门派大员去他家里,想用千金俸禄请他出来做楚国的宰相。他却对使者说:“千金俸禄,价值高昂;一国之相,地位尊贵。不过先生是否见过祭祀用的牺牲之牛啊?当祭祀的人要把它拉去做牺牲时,给它披上锦锈,系上彩带,一时间是何等荣耀。可是当它要进入庙堂,知道自己将要被宰杀的时候,想不享受这一荣耀,而去做一个委身猪圈的小猪,都是不可能的了。拿千金让我去当相国,与披锦锈彩的牺牲之牛有什么区别呢?”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国君还把它当作神物,用锦巾包裹起来,小心放在木匣里,供奉在庙堂之上。请问先生,这只龟是愿意作为一把死骨受人尊重呢,还是愿意活着自由自在地在泥塘里爬行呢?你们快走吧!不要再玷污我了。我宁愿做一条泥鳅自由自在地在污泥中摇曳,也不愿意去做一个牺牲牛去披锦挂彩。”

基于这种志向,庄子一生都没有做大官,始终维持着和平民一样的贫苦生活。

庄子寓言传道,着书十余万言。作为老子的后学,他“学无不所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其不仅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而且成了先秦道家的集大成者。

其作品现存《庄子》33篇。全书分内、外、杂三部分,即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思想、结构、文风比较一致,为庄子所着;外、杂二篇思想与内篇不尽一致,掺杂了庄子门人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但其中某些篇章也反映了庄子的思想。

在庄子的哲学中,“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政治上,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放弃生活中的一切争斗。庄子向往自然,崇尚“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庄子认为,人生的至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精神的自由。

庄子的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在魏晋时期,《庄子》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唐玄宗天宝元年,庄子被封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尊为《南华真经》,正式成为道家经典之一。宋徽宗时,庄子被封为“微妙元通真君”。随着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日益被神化。

趣味链接:“斧正“的典故

“斧正”一词出自《庄子》。

楚国郢都有个人,在刷墙时鼻尖上溅了一点白粉,这点白粉薄得像苍蝇翅膀一样,他找来工匠帮他去掉。这个工匠让他站稳后,抡起斧子照他的鼻子就是一下,那个人镇静端立,只觉一股疾风拂面而过,鼻尖上的白粉全不见了,而鼻子却一点也没受伤。

有个国君听说后,把这个工匠招去,让他再表演一次运斧成风的本领。工匠说:“我确实有过这种技能,可是,和我配合的那个人已死去好久了。”后人根据庄子讲的这个故事,在请人修改文章时,用“斧正”表示谦恭。

006墨子如何建立了自己的学说

墨子(约前476~约前390年),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今山东省滕州市人。

墨子出身低贱,是小工业者。他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鲁班相比。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和“贱人”。

墨子曾经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在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一个学派,并列“显学”。

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墨子长期奔走于各国之间,他的足迹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墨子还曾和鲁班论战,成功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

此外,墨子还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达数百人之多。他把墨家打造成了一个组织严密、纪律严明、旗帜鲜明的组织,这在当时是唯一的。

墨子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

墨子提出了“实”是第一性,“名”是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这是人类认识发展史上一个很大的进步。

不仅博学多才,墨子还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时期名辩思潮的渊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在《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有所体现,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编写的《墨子》一书中。

007荀子是怎样维护儒家传统的

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后避汉宣帝讳,改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史记·荀卿列传》记载,荀子在五十多岁的时候到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与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学问渊博,其地位一度十分尊贵,曾在稷下三次担任主讲人。

后因有人进谗言,荀子离齐到了楚国,楚国的丞相春申君,正在招贤纳士,就派他做兰陵今。时隔不久,又有人认为荀子会给楚国带来危险,荀子只好再次离开转而奔赴赵国。在赵国,荀子被拜为上卿。后来,春申君又派人接荀子回楚国。荀子回楚后,再任兰陵令。

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杀,荀子被罢官。住在兰陵期间,他曾先后去过秦国、赵国,最后着书教学以终。韩非、李斯,均为其学生。针对“独世之政”以及“鄙儒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家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着成《荀子》。其学说总结先秦诸子学术思想,强调人定胜天,“行贵于知”,由于提倡性恶论,常被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进行比较。

荀子一直以孔子、仲弓的继承者自居,维护儒家传统,痛斥子夏氏、子游氏、子张氏为“贱儒”。对子思、孟子一派的批评尤甚。

008李悝,法家的创始人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政治家,生卒年不详,法家创始人,又称“李克”,有时也写作“里克”。

李悝约生活在魏文侯至魏武侯时,曾受业于子夏弟子曾申的门下。做过中山相和上地守,又曾任魏文侯国相。李悝的贡献,一是辅佐魏文侯使魏国走上国富兵强之路,一是编订了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法经》。

李悝的着作,《汉书·艺文志》着录的有《李子》32篇,还有列在儒家的《李克》篇、兵家的《李子》10篇。皆已不存,零简残篇见于《水经注》和《文选》等书。

李悝认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还要“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他提倡“尽地力之教”,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调整租谷,创“平粜法”,兼顾农人和市民的利益。由于李悝和子夏学派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的有些作品不免带有几分儒家色彩,并曾被列入儒家。

009韩非,法家集大成者

韩非(约前280~前233年),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属郑州)人,出身于贵族世家。

相传韩非说话口吃,“喜刑名法术之学”,很有才能。曾与秦国大臣李斯同学于荀况门下。当时韩国弱小,常受邻国欺侮。为了富国强兵,他多次向韩王上疏变法,但都未被采纳。之后,韩非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文章,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仍然没能引起重视。

后来,其着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赢政(后来的秦始皇)的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出使秦国,他上书秦王先伐赵而缓征韩。秦王留下韩非,准备重用。但却被李斯及姚贾陷害下狱,被迫服毒自杀。传世着作为《韩非子》。

韩非是秦晋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不善言辞却善着书。在思想上,他总结商鞅、申不害和慎到三家的理念,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认为君主应凭借权力、威势及一整套驾驭臣下的权术,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其地位,为封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还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主张治国以刑、赏为本,对法律的起源、作用及社会经济、国家政权、伦理道德、自然环境等基本问题都有探讨,为法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10邹衍怎样发展了阴阳家的思想

邹衍(约前305~前240年),战国时期齐国人,是阴阳家的主要代表。

相传邹衍曾到稷下学宫讲学,号“谈天衍”。他“深观阴阳消息”,喜谈宇宙变化。他的“大九州”说和“五德终始”说,适应当时大一统趋势,诸侯对其“尊礼”甚隆,甚至做过燕昭王的老师,死于长平之战以后。

邹衍的着作有《邹子》49篇、《邹子始终》56篇,可惜都已亡失;其学说只能从清代人的辑佚书中看到。

邹衍在总结早期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五行生胜”的观点。他认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是“五行相生”的转化形式。这一形式说明事物之间有着统一的关系;同时,又存在着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五行相胜”的对立关系。

这种五行相生、相胜的特点,不仅表现在自然界的四时变化和万物生息之中,而且体现在人类社会之中。由此,他提出了“五德终始”循环相生的观点。他认为“天地剖判以来”的历史,按照“五德转移”的顺序,经过了黄帝(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的更替过程,并预见以后的发展是“代火者必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