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衍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大九州”说:邹衍以前的学者想像全世界是一块大陆,四围是海,海尽处与天相接;当时的中国(包括七雄和若干小国)几乎就是这大陆的全部;相传这大陆曾经被夏禹划分为九州。邹衍却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所序九州是也。”这便是“大九州之说”。
邹衍是用“先验后推”,的方法提出他的这一学说的。据司马迁所述,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即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由近及远,由已知推及未知,以至于闻见之所不能及的无限广阔世界。
011邓析为什么被视为“名家之祖”
邓析(公元前545~前501年)。先秦名家的开创者。春秋末年郑国人,做过郑国的大夫。他反对不许民知争端以及禁止民有争心的礼治,主张刑名之治。
子产治政时,邓析屡屡与之作对,以致郑国大乱,遂被子产杀害。《汉书·艺文志》把邓析列为名家第一,并着录其《邓析子》两篇,但其书已失传,今本《邓析子》为隋唐时抄缀的伪作。
现在所知邓析的生平和言论,见于《吕氏春秋·离谓》。邓析善于利用“刑名之辩”开展诉讼活动,并教人辩讼的技巧和议政的方法。比如子产禁止议论时政,他就教人们张贴“县(悬)书(张贴公开信)”批评朝政,禁止“县书”时则写信“致书(送意见书)”,禁止“致书”则“传书”(把信夹在包裹里送出),因为新的方法有批评朝政之实却并不违犯已有的禁令(名)。这反映了邓析关于名必须具有确定性和名实必须一致的逻辑思想。
012惠施,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惠施,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思想家,名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宋国人。
惠施主要活动于魏国,曾任魏相15年,并促成魏、齐二王会于徐州,互尊为王,开六国称王局面。魏惠王尊宠惠施,比之于管仲,且欲传以国位。后张仪来魏国游说连横,惠施主张合纵,而群臣及魏王皆听信张仪,惠施被逐赴楚。
后到宋国,得以与庄子交游,并在濠上作鱼乐之辩。惠施博学善辩,他死后,庄子认为再无可言之人。着有《惠子》一篇,已不传;学说散见于《庄子》、《荀子》等书。
惠施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他有关名辩的言论中。他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弱于德,强于物”,而且能“遍为万物说”。他的“十事”,注意到了万物的差异,强调这种差异的相对性,虽有辩证因素,但陷入了相对主义。他还提出“善譬”的推类方法,揭示了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过程。
趣味链接:惠施的比喻
惠施做了梁国的宰相后不久,有人对梁王说:“其实惠施没什么本事。你看他说话,就知道用比喻,如果不用比喻,他一定没法把事情说明白。”
“是呀!他就知道用比喻。”梁王想了想说。
第二天,梁王见了惠拖,就说:“你以后说话请直接了当地说好了,不要说那些比喻了。”
惠施说:“如果现在有个人不知道‘弹’是什么样的,就来问你。而你告诉他说,‘弹,就是‘弹’那样的。他能明白吗?”
“这样说,他当然不能明白了。”
“那么你告诉他,‘弹,是一种射击用的东西,它的形状像把弓,它的弦是用竹子做的,这样说你能明白吗?”
“应该能明白了。”
惠施说:“用别人知道的比喻他不知道的,目的是要把事情说地更明白,现在你不让我用比喻我怎么能做得到呢?”
梁王说:“你说得有道理!”
013王充为什么被称为“无神论斗士”
王充(公元27~约97年),东汉思想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
王充出身“细族孤门”。当时正值东汉初年,社会动荡,而王家祖上和父辈都好勇任气,曾多次与当地富豪结仇,不得不举家从会稽郡(今苏州)迁到钱塘(今杭州),再从钱塘迁到上虞,到王充时,其家已“贫无一亩庇身”,“贱无斗石之秩”。
王充自小聪慧好学,又非常孝顺,甚得家人和邻里的喜爱。6岁时,开始在父亲的教导下认字。8岁进书馆学习。几年后,15岁的王充被送到洛阳太学读书。18岁时,王充曾师事班彪。由于家贫无书,常游洛阳书肆读书,过目辄能诵忆,遂通众流百家之言,时人谓“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刘向、司马迁,不能过也”。
最初,王充很关心一些自然科学,像云、雨、雷、电的形成,以及琴弦张力与空气湿度的关系,月亮运行与潮汐的关系等都很了解。洛阳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王充在那里游学十几年之久,所见所闻的各派思想互相辩论争斗,这一切使得王充逐渐冲破了官方儒学的束缚,并开始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自然现象以及社会问题。
永平元年(58)十月,汉明帝亲临太学,举行敬老尊儒大典,并鼓励学者各抒己见,进行辩论,围观者数万人,盛况空前。此时的王充游学已经十余年,也前往观战,兴奋之余,作《大儒论》赞颂其事。
随着游学生涯的结束,王充回到家乡,在县、郡、州里做过一些闲散小官。因性情秉直,不肯向权贵低头,很受排挤,经常主动辞职。元和三年,花甲之年的王充举家迁往扬州(今安徽和县),先后在丹阳、九江、庐江等地任职。两年后,王充再次辞官返乡,尽心着述。
晚年时的王充。生活非常凄苦,但仍专意着述,六十几岁时。还完成了《养性》,倡导节欲。约在汉和帝永元九年,王充病逝。着有《论衡》、《政务》、《养性》、《讥俗》、《节义》等,可惜多已失传。所幸的是,其扛鼎之作《论衡》被学者蔡邕从江浙带到了中原,王充的思想终得以流传。
《论衡》历时30年成书,今存84篇。主要针对当时的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
014董仲舒促成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广川(今山东德州)人,汉代思想家、政治家。
董仲舒出生在一个十分富足的地主家庭,自小就学习十分专心刻苦。由于学识广博,董仲舒在不到40岁的时候,就被时人誉为“汉代孔子”。
在做学问的同时,董仲舒也广招门徒。董仲舒在讲学时,总是在课堂上挂一幅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则在外面听。如此一来,有的学生在听了几年课后,仍然不知道尊师长啥模样。
由于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董仲舒的声誉也日益扩大,汉景帝时,董仲舒当上了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在《举贤良对策》中进“天人三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武帝所采纳,形成“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治格局,为此后两千余年间封建统治者所沿袭。
之后,董仲舒被派到江都王刘非(汉武帝的哥哥)那里当国相。刘非一直想要称霸,希望得到董仲舒的辅佐。但是董仲舒借古喻今地对他进行了规劝,指出“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霸)”,暗示其不要称霸。
在江都期间,董仲舒还遭遇了一生最大的变故。有一次,皇家宫殿发生了火灾,董仲舒认为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带病写就了一份奏章,想以火灾警示汉武帝上天已发怒。结果奏章还没呈上。主父偃到了董家做客,看见奏章,因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处死董仲舒。后怜其才,赦免了死罪,罢其国相之职。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又开始讲学授徒。
公元前125年,公孙弘推荐董仲舒到胶西王刘瑞处担任国相,在胶西,董仲舒呆了14年。后辞职回家,居家着书,朝廷每有大事,便派使者及廷尉到其家请教,仍受武帝尊重。
董仲舒的特点是将儒学神学化,这也成为儒家思想发展的一个关节点。董仲舒着作很多,但大部分已经失传,只有《春秋繁露》一书流传了下来。而根据考证,《春秋繁露》也是后人辑录董仲舒的遗作而成,大概成于隋唐时期。
015王弼,“贵无论”的创始人
王弼(公元226~249年),字辅嗣,山阳郡高平人(今山东省金乡一带)。三国魏思想家,魏晋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玄学“贵无论”的创始人之一。
王弼出生在世代书香之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号称“八俊”之一、身为荆州牧的刘表。由于家世渊源,王弼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即有才名。据何劭《王弼传》载,王弼十多岁时,即“好老氏,通辩能言”。他曾与当时许多清谈名士辩论各种问题,以“当其所得,莫能夺也”,由此深得当时名士赏识。
有一天,王弼去拜访他的父辈裴徽。裴徽当时虽然只是个吏部侍郎,但在思想界却享有盛名。裴徽一见王弼,就觉得他很与众不同,马上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哲学问题:“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无已,何邪?”一个关于“有”与“无”、“儒”与“道”、“名教”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命题。
用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去问年轻的王弼,足见裴徽对王弼的看重了。
王弼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体会,明确而又简洁地回答说:“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为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大意是,无与有,本体与现象,是反复循环的关系。“无”不能直接训说,必须通过“有”来阐明。孔子由于对“无”有了深刻的体验。尽管从不说“无”而只谈“有”,但处处都揭示了那隐蔽着的宇宙本体——无。而老子对“无”直接训说,却只停留在“有”的现象领域,还不能上升到体“无”的境界。
王弼的“贵无论”见解独到,尊孔崇老,很符合当时儒道合流的事实。照顾到了当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妥善地摆正了孔子与老子的地位,把儒道融为一体。这就把前辈学者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建立起以无为本,现象与本体相结合的哲学体系。
这件事很快就在学术界传开了。何晏极为赏识王弼,由衷地称赞他说:“仲尼称后生可畏,若斯人者,可与言天人之际乎!”何晏很器重他,并推荐他做了一个台郎。
正始年间(公元240~248年),王弼与何晏、夏侯玄、钟会等人交游,同开清谈之风,被称为“正始之音”,标志着玄学的创立。但由于“事功”“雅非所长”,王弼在仕途上并无进展;同时,他恃才傲物,“颇以所长笑人”,所以亦为当时的士人所嫉恨。
正始十年,年仅二十四岁的王弼,被时疫夺去了生命。一代奇才、一颗智慧之星从此陨灭了。
王弼人虽死,但他在有限的时间内,写了很多着作。据史载,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周易略例》、《论语释疑》。还有早已佚失的《王弼集》五卷。他创建了自成一家的哲学体系,在经学、哲学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当时以至后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016周敦颐与太极图有什么关系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从小喜爱读书,在家乡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颇有名气,人们都说他“志趣高远,博学力行,有古人之风”。
由于大量广泛地阅读,周敦颐接触到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想。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一直到汉代才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家,他都有所涉猎,这也为他后来精研中国古代奇书《易经》,创立先天宇宙论思想奠定了基础。
15岁时,周敦颐投奔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受到郑向的特别眷顾,向宋仁宗保奏,为他谋得了一个监主簿的职位。
任职期间,周敦颐不仅在工作上尽心竭力,深得民心。在生活中,他也不遗余力地研究《周易》,后来终于写出了他的重要着作《太极图·易说》。
正因为这些研究成果,周敦颐也奠定了我国理学开山鼻祖的地位,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了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无极是最原始、最根本的,由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能动能静,动生阳,静生阴,阴阳分而形成两仪,两仪就是天地,阴阳的变合产生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的流布推动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在周敦颐的这个宇宙自然生成论里,无极就是“无”(没有),即宇宙是从“无”(没有)中产生的。
周敦颐后调任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而且他还常常和高僧、道人游山玩水,弹琴吟诗。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周敦颐渊博的学识,也吸引了很多人拜在他门下。其中最着名的,莫过于程颐、程颢两兄弟。
晚年的周敦颐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营道之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谥号元公。
周敦颐死后,随着二程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也逐渐显扬。南宋时,许多地方开始建立周敦颐的祠堂,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认为他“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因而将他尊为人伦师表。
017张载在哲学上有什么重要贡献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字子厚,宋代思想家、理学家。
张载祖上是大梁人(今河南开封),小时候父亲死于涪州官任上,于是侨居在现在的陕西省眉县横渠乡,这就是张载被人称为“横渠先生”的由来。
张载自幼聪慧,喜论军事。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月,宋与西夏议和。张载即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范仲淹在军府召见了张载,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建议他读《中庸》以及其他儒学典籍。
张载听从范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读完《中庸》后,张载还觉得不满足,于是又大量地读了佛教和道教的书,但细心研读几年之后,觉得还是没什么大进步,于是又回到儒家的经书上来。
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38岁的张载赴京城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在文彦博宰相的支持下,于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一天晚上,遇表侄程颢、程颐兄弟。在虚心听取了二程对《易经》的见解后,顿感自己学识不够,第二天即撤席罢讲。这一时期,他完成了名着《易说》。
此后,宋神宗授张载崇文院校书之职。他和王安石看法不一,在弟弟张戬因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张载担心受到牵连,干脆辞职回乡了。他隐居在横渠读书,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他广招学徒,形成了关学学派。
张载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气”有两种存在方式:一为凝聚,一为消散。凝聚时就成为万物,通过光、色显出形体;散则成为虚空,无形无色。
他用“太虚”表示“气”的消散状态,这是本来的原始状态,“气”是“太虚”与“万物”的合称。
在家乡时,张载也曾与学生实验恢复井田制,未成。病逝后“贫无以殓,门人共买棺奉其丧还”。张载着作除《正蒙》、《易说》两种外,尚有《文集》、《经学理窟》等。明万历年间,沈自彰汇编其着作为《张子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