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21

第21章 哲学·思想(9)

《论衡》是东汉时期着名的无神论作品。作者王充。“衡”本指称量物体的工具,“论衡”的意思就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该书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全书三十卷,共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有录无文。

王充作《论衡》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两汉之际,谶纬盛行,迷信的氛围浓厚。《论衡》的问世即是为了批判神秘主义和世俗迷信。

《论衡》总结了前人特别是汉代自然科学的成就,继承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批判“天人感应”论和谶纬之学,建立起了唯物主义哲学体系。

在自然观方面,王充在书中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间万物是由“元气”交感变化而产生的,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无为的结果;人也是自然的产物,有生即有死,“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而且今人与古人气禀相同,古今不异,没有根据说古人总是胜于今人,没有理由颂古非今。

他驳斥谶纬家们的“灾异”、“祥瑞”说,认为这些都不过是巧合,只有末世才会特别注意。在认识论方面,反对先验论,认为感觉经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要受事实的验证。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王充反对“君权神授”说和崇古非今,主张人为,提倡进化。

这种自然无为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大进步。但由于《论衡》一书“诋訾孔子”,“厚辱其先”,反叛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攻击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据说王充作《论衡》,一直没有流传到北方,汉末蔡邕到江南的时候得到了一部,“叹其文高,度越诸子”。等他回到北方的时候,“诸儒觉其谈论更远”,认为他去江南肯定得到了“异书”。后来终于在隐蔽处搜到了《论衡》,别人拿了一部分走,蔡邕还叮咛嘱咐:“惟我与尔共之,勿广也。”

其后,《论衡》又直接影响到了后世的无神论作品,如范缜的《神灭论》、熊伯龙的《无何集》等。章太炎评论王充说:“汉得一人焉足以振耻,至今亦鲜有能逮者。”

018《神灭论》,古代无神论的哲学名篇

《神灭论》为古代无神论哲学名篇,南朝范缜作于萧齐永明年(483~493)中。

范缜,南朝齐梁间思想家,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北)人。他出身寒微,幼年丧父,少孤家贫,却养成了一种朴实直爽,“好危言高论”,不畏权贵的品格。后与萧衍、沈约、谢眺同为萧子良“西邸”文士,曾任宁蛮主簿、尚书殿中郎、宜都太守、晋安太守。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以致为祸国民。范缜便以偶然论观点痛斥因果报应论,反对宣扬佛教。

在佛教徒看来,人的富贵贫贱都是命中注定的,是前世积善行恶的因果报应;范缜却坚决否认这种说法。

有一次,竞陵王萧子良问范缜:“您不相信因果报应,可是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呢?”范缜回答说:“人生好比树上开的花,同时开放,随时飘落,有的落在殿堂的漂亮坐垫上,有的则翻过篱墙落人粪秽之中。落在席垫上的人,就如殿下您,落入粪秽之中的人就是我呀。这完全是自然现象,毫无因果可言。”范缜的回答使竟陵王在众多宾客面前无言以对。

《神灭论》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认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互相结合的统一体:“神即形也,形即神也”。精神即是形体,形体即是精神。“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凋谢则精神消灭,形是神的基础。

他把人的形体与精神,用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作譬: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是形体的功用;精神对于体质,犹如锋利之于刀刃;形体对于精神,犹如刀刃之于锋利。没有听说过刀刃没了而锋利还存,怎能容忍形体灭亡而精神仍在!

《神灭论》严厉驳斥“神不灭”的谬说,不仅从理论上揭穿了神学谎言,而且也谴责了当时封建帝王和世家大族佞佛所造成的社会危机,《神灭论》指出佛教流行,伤风败俗,危害政治。应该破除佛教,实行无为政治,可以全生、匡国、霸君。

019《原道》提出了“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思想

《厚道》为古代哲学名篇,是韩愈复古崇儒、攘斥佛老的代表作。韩愈不仅是文学家,也是思想家。收入《韩昌黎集》中的《原道》、《原性》、《原人》、《与孟尚书书》、《谏迎佛骨表》,就是他政治思想和哲学理论的代表作。

《原道》观点鲜明,有破有立,引证今古,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宣扬“圣人立教”的观点,论述了儒家的道统;并竭力排斥佛、道,指斥它们破坏伦常关系,是国无宁日的祸根。开启了宋学先声。

他说:博爱就叫做仁,行为合乎社会等级为“义”,由此而进步就叫做是道,内心充满而无需等待外力就叫做是德。道和德都是随着仁和义走的,所以,仁与义是个固定的名称,道与德却是虚位,可以受纳种种不同内容。因此,他所说的道与老子和佛教说的道,是有区别的。

此外,他也继承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和董仲舒的人性思想,提出了性情三品说。在教育方面,他肯定人非生而知之,提倡勤奋学习和独立思考;还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020《复性书》是反佛的产物

《复性书》,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李翱所作。

李翱,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贞元进士。历官国子博士、庐州刺史、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山东南道节度使等。曾从韩愈学古文,是韩愈倡导复兴儒学运动的重要合作者。卒谥文。

《复性书》全文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论证“性”和“情”的关系,以及性和情在“圣人”和“百姓”间的区别,并自谓得到了儒家性命之道的真传;中篇用问答的形式,提出成为圣人的修养方法;下篇强调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复性书》是反佛的产物。李翱认为排佛只用粗暴手段收不到效果,而应当“以佛理论心”,用佛教的方法来修养儒家的心性,建立一套成圣人的理论。因此,他把《中庸》的性命学说和佛教的心性思想结合,形成了一套学说。

他认为人性皆善,“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但性善情恶,性往往被喜、怒、哀、惧、爱、欲七情蒙蔽。只有除去情欲,善性才能恢复,进而超凡入圣。去情复性的方法,是教人“忘嗜欲”,排除物欲的干扰,加强内心修养,以达到所谓空寂安静的“至诚”境界。这就是“灭情复性”。

李翱的观点体现了融合佛教、道教的思想倾向,这种立论方法到了宋朝就成了理学的先驱,到南宋时,朱熹就是像李翱这样融会各家而形成了儒学的新成就——理学。

021《二程全书》第一次将“理”作为宇宙本体

《二程全书》是中国北宋程颢、程颐全部着作的汇集,重要的理学着作。近代学者王孝鱼以清代涂宗瀛所校《二程全书》为底本,参照明清其他刻本,经校勘、标点,由中华书局于1981年出版,计87.5万字。

《二程全书》包括《遗书》、《外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6种,其中程颐的着作居多。

书中第一次把“理”作为宇宙本体,阐述天地万物生成和身心性命等问题,奠定了以“理”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中,程颢的识仁、定性,程颐的性即理、主敬、体用一源等许多重要哲学概念和命题,是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为后世沿用,对宋、明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022《朱子语类》,朱熹与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

《朱子语类》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与其弟子问答的语录汇编。朱熹着述甚丰,着作的汇集本有《朱子遗书》、《朱文公文集》,但学者均以为《朱子语类》编排精当,最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朱熹的思想。

朱熹授徒,循孔子“教学相长”、“诲人不倦”之法,鼓励弟子提问。而在师徒一问一答之间,尽得儒学性命道德之精微、天人事物之蕴奥,较之朱氏之经传,语言更详明晓畅。朱门弟子记录其师谈经、论事、明理之言,遂成“语录”,有“池录”、“饶录”等,各本互有出入,又因翻刻不一,错讹间出。

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黎靖德集诸本之大成,以类编排,删除重复的一千一百五十余条,分为二十六门,遂成定编,于咸淳二年(公元1270年)刊为《朱子语类大全》一百四十卷,即今通行本《朱子语类》。

此书编排次第,首论理气、性理、鬼神等世界本原问题,以太极、理为天地之始;次释心性情意、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及人物性命之原;再论知行、力行、读书、为学之方等认识方法。又分论《四书》、《五经》,以明此理,以孔孟周程张朱为传此理者,排释老、明道统。最后是对宋代与前代君臣人物以及政治、经济、法制、科举等制度的评论。《朱子语类》内容丰富,析理精密,基本代表了朱熹的思想。

023《陆子全书》反映了陆九渊的哪些思想

《陆子全书》是宋代理学家陆九渊着作、书札、语录的合集,由其后人、弟子编定刊行。全书共36卷,包括书札17卷,奏表1卷、记1卷,杂着、语录各2卷,奏表、记、序赠、讲义、策问、诗以及拾遗、谥议、年谱各1卷,祭文、墓志铭合3卷,程文3卷,并附录有关序论、与朱熹论辩的书札及《宋元学案》按语。

陆九渊政治上并不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他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说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以“发明本心”为主旨,提出“心即理”说,独自建立起了所谓“心学”。

他断言天理、人理、物理都在吾心之中,心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唯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认为心与理完全合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人心会被物欲蒙蔽,致使天理不明,因此人们首先应该“明理”。

但“明理”用不着探求外物,甚至连读书都是多余的,因为读书只在于印证“此心之良,人所固有”、“六经皆我注脚”。在反省内求的时候,要用“易简”、“直捷”的方法,要用“剥落”或“减担”的功夫。克制了物欲,才能“存心”、“养心”,进而达到“放心”。

他说:“古之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在伦理思想上,他用心学来论证封建纲常的合理性,认为人的本心就是仁义礼智之心,就是善;而同时,伦理纲常根源于人心、充满天地之间,而且亘古不变。

陆九渊的“心学”创建后,一度成为与朱熹理学并立的有影响的学派。陆九渊的学说后来由明代王守仁继承和发展,称为陆王学派。

024《近思录》为什么是理学入门书

《近思录》是宋代的一部理学入门书。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吕祖谦从浙江到福建与朱熹会晤,两人在寒泉精舍一起读周敦颐、张载、二程的着作,觉得“广大闳博,若无津涯”,怕初学者不易把握其要义,于是精选六百二十二条,辑成《近思录》,共分十四卷。“近思”二字,取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朱熹要把《近思录》当作学习四子着作的阶梯,四子着作又为学习《六经》的阶梯,以改正厌恶卑近而好高骛远的毛病。

《近思录》依据朱、吕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来编排,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子颜回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以至治国平天下及古圣王的礼法制度,然后批异端而明圣贤道统,全面阐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该书囊括了北宋五子及朱吕一派学术的主体,在理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确立儒家道统,传播理学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钱穆说:“后人治宋代理学,无不首读《近思录》。”清人江永称:“凡义理根源,圣学体用,皆在此编。”“盖自孔曾思孟而后,仅见此书。”

025《传习录》包含了王守仁的主要哲学思想

《传习录》是王守仁的言论和论学书信集。王守仁着述多达38卷,但《传习录》最能反映他的心学思想。书名“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传不习乎”。

《传习录》包含了王守仁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守仁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全书分成上、中、下三卷。

上卷是同徐爰讲论《大学》宗旨,阐述了他“格物致知说”和“心与理一”、“知行合一”的思想。为门人徐爰、陆澄、薛侃所辑。

中卷是与友人论学的书信,这些书信反映了他“致良知”、“知行合一”、“心物合一”、“天人合一”、“天地万物为一体”等思想。由门人南大吉所辑,后经钱德洪改编。

下卷是与门人的谈话,并记载了他所提出的四句教。

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胡宗宪将三卷合一刊刻,统称《传习录》。其中上卷是得到过他本人亲自审阅的。中卷的论学书信都是出自他的亲笔。下卷虽未经其本人审阅,但也比较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各种思想。

026《焚书》为什么取“书出则被焚禁”之意

《焚书》及《续焚书》是李贽最重要的着作,集中反映了李氏批判传统、倡导“童心”的“异端”思想。

该书对数千年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儒家传统说教,以及束缚人们思想的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批判。反对把孔子当做偶像崇拜,指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并非“万世之至论”。

书中还揭露那些假道学不过是些“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欺世获利、患得患失,“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的伪君子。

李贽主张男女平等,大胆肯定了历史上的卓文君;并且极端地认为“天下尽道之交”,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交换关系。在文学体式中,他重视小说、戏曲,称《西厢》、《水浒》为“古今至文”,把它们和“六经”、《语》、《孟》并提。

李贽深知,自己的观点不为统治者所容,书出则必被焚禁,故名曰《焚书》。但书出后,却并未被焚,虽遭明清两代封建统治阶级禁毁,但仍流行不绝。二十世纪初,《焚书》又重新印行,甚至启迪了20世纪“五四”时期吴虞等进步思想家。

027《日知录》包含了顾炎武的什么哲学思想

《日知录》是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体裁为读书笔记,积30余年而成;书名取子夏的“苟日知,日日知”。全书32卷,包括言经义、论政事、论世风、论礼制、论科学、论艺文、论名义、论古事真妄、论史法、论注书、论杂事、论兵与外交、论天象、论地理、论杂事考证15部分。

顾炎武的哲学思想基本上是倾向于唯物主义的,他认为宇宙本原是气,“盈天地之间者皆气也”。在认识论上,他注意到了理性与感性知识之间的关系,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

《日知录》更为突出地反映了顾炎武的学术思想。他继承明季学者反理学的思潮,不仅反对陆王心学,也与程朱理学迥异其趣。他摈弃“性与天道”的空谈,提倡“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为学之道。

他主张经世致有,并终生笃行,以“国家治乱之原,生民根本之计”为怀,大声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贱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经世致用的学术旨趣、朴实考据的治学方法,以及他在诸多领域的学术成就,开启了清代朴学的先路,促成了乾嘉汉学的鼎盛,对清代学术文化的多方面成就产生了影响。028《大同书》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世界

《大同书》,清末思想家康有为所着,成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曾在《不忍》杂志上发表甲、乙两部,后又不断修改。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由弟子钱定安整理,中华书局出版。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思想家持有这一理想。《礼记》载,孔子曾不无感叹地说:我虽没能赶上古代的太平世界,但心中很是向往。之后,他对弟子描画了一个无限美好的大同世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