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势”,韩非认为这是使“法”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他提出要“法势合一”,统治者必须同时兼备两种权威,即制订法的权威与实施法的权威,才能达到“抱法处势则治”的境界。
对于“术”和“法”的关系,韩非则举过这样的例子:人如果不吃东西,十天就会死去:严寒之时,不穿衣服也会死去。衣和食,对于人来说,都是养生之具,缺一不可。同理,君主有权无术就会困于上,臣民无法就会乱于下,同样缺一不可。
对于韩非的理论,某些统治者也会持有非议,但对“法”、“术”、“势”的基本精神却都非常信任。因为只要能够灵活运用法、术、势,这三大要素,就可以劳心而不劳力,治人而不治于人,成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拥有者和运用者。
028“民贵君轻”是说人民比皇帝还宝贵吗
“民贵君轻“语出《孟子·尽心》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类社会诸多因素之中,最宝贵的是人民,其次在是江山社稷,最后才是君王。没有人民就不会有国家,自然也就没有国君了。
孟子通过一系列的论证表明了这个观点。他说,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做天子;得到天子的信任,可以做诸侯;得到诸侯的信任,仅仅可以做大夫。所以人民是最可宝贵的。而要得到人民的信任,必须关心人民的生活问题,给人民以应有的生存条件,注重民心的向背,随时调整政治策略和管理方针以获得民心,才是国家存在的根本。
按照传统制度,每个诸侯国建立的时候,天子要派遣使者,为诸侯建立社稷神坛。社稷神的责任,是保证风调雨顺,使农业丰收,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因而,社稷也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相对于社稷神,君主只是个别存在,这就是君为轻。君,这里主要是指诸侯。
“民贵君轻”思想,继承了《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完善了孟子的“仁政学说”,对后世的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出现在《荀子·哀公》中荀子所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观念,与孟子的民本思想是相一致的。
029“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被孔子看成是“礼崩乐坏“的时代,那时,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地发生。如晋国赵穿杀晋灵公,齐国崔抒杀齐庄公。
尽管晋灵公与齐庄公都是极端暴虐的统治者,但臣杀君,在孔子看来仍是犯上作乱的表现。孔子曾经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认为,要制止这些“邪说暴行”,就需要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重要的就是要“正名”。就是说,“实”应当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
当时,孔子的一名弟子问他,如果让您来治理国家,你应该先做什么呢?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又有个国君问治理国家的原则,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
君的本质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即所谓“君道”。君,若按照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在社会关系中,每个名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君、臣、父、子都是这样的社会关系的名,负有这些名的人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就君臣关系来说,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应该享受的权利,对于臣,就应当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例如,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妻,本来违反周礼,孔子也明知这一点。但当别人问他时,他说鲁昭公“知礼”,故意替鲁昭公掩饰。季氏有些僭越行为,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流行的现象了,孔子却特别愤慨:“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他还对周礼进行了一定的发挥和补充,主要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方面。他认为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的事情,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就归服了。
030“而立、不惑、知天命”是什么意思
孔子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这里说的“学”,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学。《论语》中孔子说:“志于道。”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的志于学,就是志于这个道。我们现在所说的学,是指增加知识。
孔子还说:“立于礼。”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
他说四十而不惑,是说他这个时候已经成为知者。
到子五、六十岁时,孔子开始认识天命,并且能够顺乎天命。换句话说,他到这个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在这方面孔子很像苏格拉底。
有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所以孔子在做他所做的事情的时候,深信他是在执行天的命令,受到天的支持,他所认识的价值也就高于道德价值。
孔子到了七十岁就能从心所欲,而所做的一切似乎自然而然地正确。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指导。他的行动用不着有意的努力。这代表着圣人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
趣味链接:说说“古稀”
中国人以前用“古稀”一词来代指人活到了七十高龄。“古稀”有古来稀少,现在也不多的意思。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这一名句,大家都知晓。杜甫在这里慨叹人生苦短,能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十分稀少。后来到了明朝,距今五百年前时,着名书画家唐寅(唐伯虎)读了杜诗后,感慨自己已活过了“古稀”,他填了一首《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虽然唐寅活过了古稀,但是仍感叹唏嘘人生几何。
经考证,在一千多年前的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确实很少。仅以知名的诗人,学问家为例,超过七十岁的真是寥寥无几。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到了数百年前,能够活过“古稀”之年的知名人物就已经很多了。到了现代,古稀者更是俯拾皆是了!甚至,活过百岁的人也不少见。
031“内圣外王”是一种什么思想
“内圣外王”一语出自《庄子·天下》。意思是说,自身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的理想人格,也即是《大学》所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内圣外王”虽出自庄子,但也是儒家的主要思想。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要“克己复礼”,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正所谓“我欲仁,斯仁至矣”。
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达到内圣,然后才能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
近代学者梁启超认为:“内圣外王之道”一语,包举了中国学术的全部,其宗旨在于内心足以资修养而外面足以经世济民。
032存在既“坚硬”又“洁白”的石头吗
“离坚白”是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的哲学观点。公孙龙写过一篇哲学论文《坚白论》。提到:一块坚硬而洁白的石头,它是由石性、坚质、白色三个要素组成的,应该说“坚白石三”。公孙龙不承认这一点,说“坚”与“白”是互相分离的,任何时候,这块石头只有两个要素,或者“石”与“坚”存在,或者“石”与“白”同在,不可能“石”与“坚”和“白”同时存在。所以,他否定“坚白石三”的说法,代之以“坚白石二”。
为什么一块石头的两个属性——“坚硬”的“白色”是互相分离的呢?为什么不能同在呢?
公孙龙认为,一块石头,用眼睛看不到它的坚硬,只能看见它的白色,坚硬便不存在;用手摸触不到它的白色,只能感到它的坚硬,白色就不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离”。
看与摸的结果不同,石头的属性各自藏匿,这样一来,坚硬与白色两种属性就分离开了,从而证明他自己的命题的正确性。
这种认识方法否认了事物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强调了事物内部属性的差异性。实际是承认事物的抽象属性可以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是割裂一般和个别的联系。
其实,石头的三个要素是客观存在的,“坚硬”与“白色”两个属性并不各自分离藏匿。在这里,公孙龙的认识方法带有主观性,过分强调感知的作用,似乎他的眼睛感觉不出石头的“坚硬”,而坚硬属性的本身就不存在了,他的手感觉不出石头的“白色”而白色属性的本身就不存在了。
宇宙万物自然存在,无需人们离不离坚白。人类只是为了认识自然,才设立了东西南北、坚白异同的概念,可见这只是我们自己的认识体系,与自然万物毫无关系。
033“白马”就不是“马”吗
“白马非马”的论题较早为齐国辩者所提出,认为“白马”与“马”并不等同,实际探讨的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公孙龙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青工也,故曰白马非马。”意思是说,“马”指的是形体,“白”命名的是颜色。指称颜色就不能指称形体,所以“白马”就不是“马”。
公孙龙举例说,如果你到马厩里去取马,黑马与黄马都是你取的对象;如果你只取白马,那么,黄马与黑马就不是你取的对象。取马的时候,黄马和黑马都来了,它们可以看成一样,姑且说作有马,而不可以说作白马。可见,白马不是马的道理就很明白了。
这就规定了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对象,外延与内涵各不相同,不能相互随意转化和替代。这从逻辑上说是正确的,但是在讨论概念内涵时,公孙龙犯了错误。
他把事物的属性分离为独立的事物本身,如“白马”的内容是马,白色则是限制条件,而公孙龙认为“白马”的白色是独立的存在内容。颜色与形状是无法统一的,所以“白马非马”。这样“马”对“白马”的包含关系就被否定了。
从逻辑命题而言,公孙龙强调了概念的并列关系而忽视了概念的种属关系,得出了跛足的结论。然而从日常问题而言,白马是马的一种,白马就是马,人们所指的马就是已经包含了种种颜色、形状各异的马,舍此而言,无马可谈。
034怎么能够认识宇宙人生之大道呢
“虚一而静”出自《荀子·解蔽》:“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其中,虚指空虚,谦虚,因为空虚才能够容纳和接收事物;一指专注,一心,不杂乱,因为专注,才能与事物的内心沟通;静,安静,清净,因为宁静才能致远,才能与宇宙沟通。一句话,只有排除杂念,一心不乱,才能达到觉悟的境界。
怎么能够认识宇宙人生之大道呢?靠心。心怎么能够认识呢?靠的就是虚一而静。这里强调: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要排除内心的种种干扰,使心保持高度的清醒专注。这样才能领悟真谛。“虚一而静”的认识方法,是对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思想以及《管子》“洁其宫,开其门”思想的改造和发挥。其认识方法体现了主体的进取精神,是对觉悟思维的高度概括。
035“劳心”与“劳力”有什么不同
孟子曾经与农家代表许行进行过这么一次辩论:
许行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意思就是说,君主必须与人民一起耕种,干活才可以取得粮食,自己动手做饭,同时治理国家。他还主张实物交易,物品在数量上、重量上相等者,价格相等。许行的这些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统治者不劳而获的剥削行为,有它的进步性。但他从平均主义和否定分工的角度来提出解决阶级对立的矛盾,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规律的,它反映了小生产者思想的局限性。
孟子揭露了许行这一局限性,他从社会分工在一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出发,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从政治和经济地位看,人生来就分为“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
劳心与劳力,与今天所说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仿,二者没有尊卑、高下之别。孟子云:“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养活别人),治人者食于人(被人养活),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认为,“劳心者”是统治者,“劳力者”是被统治的。这种生来就决定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等级关系,正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天下共同的道理,是不可以更改的。
但是,我们应该批判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二者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被统治者揭竿而起,推翻了旧有王朝,那么他很可能就是新的统治者。一旦他坐稳了王位,他就不再“劳力”,而是要“劳心”治人了。
到了现代,这一结论更不科学,比如统治者仍旧“劳心”,但“劳心者”(知识分子)比比皆是,却不都是统治者,而是和很多“劳力者”一样,都要靠劳动养活自己,为社会服务。
哲理名句
00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语出《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接受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是孔子所主张的处世原则。
孔子的弟子子贡曾经请教说:“有没有这样一个原则,它是我们终身都应该遵守执行的?”
孔子说:“有的,那就是宽恕。”宽恕的意思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强调了人应当懂得宽恕的道理,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千万不要心胸狭窄,要宽宏大量,宽恕地对待别人。倘若自己讨厌的事,就不要强加给他人。这是互相尊重,平等待人的理念。
孔子认为这个原则,是实行仁义的重要途径。如果每个人都从这里入手,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仁义道德的人。这个原则发展到近代,就是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一个人要办什么事,首先要想一想,假如自己处在这样的地位,将会怎么做?这样思考问题,就可能使问题得到比较正确的处理。因而,儒学提倡的这个原则在现在仍是通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实在是现代社会的一条道德金律。
002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说,有志向和有仁德的人,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或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仁”,是人生各种美德的概括,为最高的道德境界,但凡一切美好的德行,都可以用“仁”来表达,与“为真理而献身”的内涵很是相似。“杀身成仁”是孔子的殉道观,它对门下弟子的影响颇大。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读书人不可没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因为他任务艰巨且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所说的就是成仁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