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就是先拜为客卿,然后再升迁为正卿或相。所谓客卿,相当于是秦王的高级顾问,并不是正式的官职,但可以参与商讨国家大政。由客卿拜为正卿或相,必须统兵参加过征战,并立有军功才行。张仪、蔡泽、李斯等人就是由客卿而拜相的。这就是秦国的客卿制度。除了相之外,秦国的许多文臣武将也都是外来的客卿,如尉缭、王翦、蒙恬和李信等。
秦国的客卿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秦最终得以统一六国,客卿制度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客卿势力的过于强大,使秦国的贵族势力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在秦统一六国之前曾有过一次驱逐客卿的运动,李斯还为此写下了着名的《谏逐客书》,最终促使了这些外来客卿留在秦国。
013土司制度是管理少数民族的吗
土司制度,是指元、明、清的统治阶级用来统治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大理政权后,想将西南各少数民族置入自己的统治之下,但遭到少数民族的反抗,使元朝难以直接委官统治,于是忽必烈开始大量使用当地各部族酋长为地方官,史称土官。元朝的土官,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招讨使、知府、知州、知县等职。当时关山阻隔,难以控制,以土官统治土民,对维护元朝统治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明朝建立后,承袭元制,规定只要是归附的西南夷,均以原官设职。以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等统领士兵,改属兵部,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官隶属吏部,并陆续制定了土官的承袭、等级、贡赋、征调的制度。
到明朝中叶,土官开始改称土司,土司均为世袭制,他们既是朝廷命官,对中央要履行规定的职责和义务,又在辖区内保存传统的统治机构与权力,是土皇帝。
趣味链接: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当地世袭首领)实行流官(中央任命的有任期的官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
西南部分地区历来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元明以来,实行土司制度进行管理,土司因是世袭制,往往擅作威福,鱼肉乡民,时叛时服。永乐十一年,明政府平定思南、思州的战乱后,废土司,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从此贵州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
明朝的改土归流政策因受到反抗不断反复。清初仍实行土司制度进行管理。雍正四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改土归流”,他对土司采取招抚和镇压两种办法,先后用五年时间对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基本实现改土归流。
乾隆时期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又四川西北部改土归流。清政府收缴土司印信,设置府、厅、州、县,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改善了某些少数民族地区落后闭塞的面貌,有利于国内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014天朝田亩制度具体有什么内容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由洪仁玕提出,洪秀全批准实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制度以土地制度为核心,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内容。
这一制度宣布一切土地都属于“皇上帝”所有,实行土地公有制。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平均分配和使用的原则。把土地按产量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它规定不论男女,“分田照人口”。
还规定,县以下设立各级乡官,其体制、称号与军队相同。社会的基层组织为“两”。凡居民二十五家为一“两”,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行政、教育、礼俗、司法及地方武装等工作。每两设一“国库”、一礼拜堂,均由两司马主持。
根据财产共有的原则,每家所得,扣除口粮外,其余全部送缴“国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其余鳏寡孤独残疾免役,皆颁国库以养”。
太平天国希望用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它所提出的平分土地方案,是对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对鼓舞斗志有积极作用。但采用了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015历朝历代实行怎样的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是征调兵员服役的制度,是国家的重要军事制度之一,它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又随着国家的经济情况、政治制度和军事需要而变化。就类型而言,主要包括民军制、征兵制、募兵制、世兵制、府兵制等。
夏代时军队就已产生。在军事构成上,实行兵民合一的民军制,有受田权利的成年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平时耕牧为民,战时出征为兵。商代兵役制大体沿袭夏代,西周时规定每家出一人为”正卒”,随时准备出征;其余为“羡卒”,服后备兵役。军队的核心虎贲等精锐在“王族”或“公族”中征集。车兵即甲士,在“国人”即平民中产生,步卒即步兵则由庶人组成,厮徒等杂役则来自于奴隶。
战国时期,王权得到强化,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17岁至60岁的男子无论贵贱都必须服兵役两年。守卫京师一年称“正卒”,守卫边防一年称“戍卒”。西汉推行与劳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制度规定:男子23岁至56岁间,须服兵役两年。其中一年在本郡为“车骑材官卒”,即正卒。一年在京师为卫士或在边郡为戍卒。
世兵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实行的兵役制度。它以军户为依托。军户亦称士家或兵家,单立户籍,平时屯田,战时从征。军户为世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代服兵役。
府兵制为西魏宇文泰创建。设六柱国统兵,下设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四十八仪同,每仪同约有千人,总兵力五万左右。编入府兵者,另立军籍,不承担国家赋税,专事作战。隋唐仍以府兵制为主要兵役制度,并有所改革。唐代的府兵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男子20岁至60岁受田,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府兵由设置在各地的军府管理,平时散居务农,农隙进行教练,还要轮番宿卫京师或戍守边防,战时奉命出征。战争结束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宋代以募兵为主。宋代招兵,禁军,从全国各地招募;守卫各州的厢兵,在本州范围内招募;守卫边境地区的蕃兵,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招募;保卫乡土的乡兵,由各地按户籍抽调的壮丁组成。这些士兵,应募之后,终身为兵,由国家发给粮饷,具有职业兵的性质。
此外,辽、西夏、金均实行全民皆兵的部落兵制。
蒙古族入主中原前也沿袭金的兵役制,元朝建立后,兵役制度呈多样化。蒙古各部全民皆兵,其它民族则实行世兵制。明代主要实行以卫所为单位的世兵制。明中叶以后,卫所流于衰败,为保证兵源,明政府又实行募兵制。清代兵役制度杂有世兵制和募兵制。规定凡16岁以上的八旗子弟,“人尽为兵”。后又招募汉人当兵,称“绿营兵”。
016古代采取怎样的宦官制度
宦官又称侍人、奄(阉)人、中官、内侍太监等,它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特有的产物。
宦官在中国出现得很早,大约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有阉人,也有其他人。东汉时期,宫廷之禁愈来愈严,于是宦官开始“悉用阉人”。
尽管宦官地位低贱,但因为他们是君王的近侍,可以一般的外臣更容易受到君王的宠信,所以能对君王施加某些影响,甚至干预政事。
从春秋时期起,外臣和贵族勾结宦官以谋取权势甚至发动宫廷政变的事,屡见于史载。秦国宦官嫪毐专权,东汉时期的中常侍的专权迫害,唐代中后期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而造成的祸乱,明代的汪直、刘瑾、魏忠贤等的危害百姓与忠良,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被推翻,封建制度终结,宦官制度也随之结束。
趣味链接:宦官就是太监吗?
宦官和太监,在一般人的印象里,似乎是同一概念,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根据《辞源》的解释,“宦者”就是太监、阉人。宦官、太监都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的特有人员,都是被阉割过的、为封建帝王的服务奴仆,但是概念却有严格区别。
宦官这个名称,究竟起自何时,已无法考证,至迟在周代宫中己使用了宦官。为何称为宦官?是取天匕星座的名字,因它在帝星之侧,所以人们就把伺候在君主身边的人称作宦官。东汉以前的宦官并非都是阉人,在东汉光武帝以后就完全开始用阉人了。
唐朝时,宦官又叫太监,辽代南面官太府、少府、秘书、将作、都水等监长官皆称太监,但与宦官有很大区别。元代因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用太监一官。在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刑余之人。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朱元璋称帝后,设置了由十二监、四司、八局组成的二十四衙门。十二监的头目称太监,都是由宦官充任。充当大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并不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的上司,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到了清朝,宦官取消了,统统称为太监。清朝的太监分为三六九等,下级的受苦受难,上级的为非作歹。慈禧的太监李莲英可制约文武大臣,与太后吃一个灶,家乡有地三十六顷,财产无数。
可见,阉人、宦官在东汉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东汉时起。二者才合流。太监则是地位高于一般宦官的阉人。或者说是阉人首领,三者不应混为一谈。
017锦衣卫有什么特殊职能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怕大臣对他不忠,为了加强监视,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将御用拱卫司改为“锦衣卫”,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特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可以不经过司法部门,首领称为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
由于朱元璋出身的特殊性,他们对皇权的维护有其他朝代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后来被无限度地扩大了,以至于到后来,锦衣卫又拥有了自己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犯人,不必经过司法机构和正常司法程序。
锦衣卫因穿橘红色服装,骑马,又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1000,最多时多达60000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同时,锦衣卫的官职也允许世袭。
明成祖的时候,又“倚锦衣为心腹”,增设了一个“北镇抚司”,“专治诏狱”,就是专门审讯皇帝不交的案件,与专门处理锦衣卫内部案件的“镇抚司”相并列。
018明朝为什么要设置东厂和西厂
明成祖朱棣在发动“靖难之役”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之后,精神状态一直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他迫切感到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可是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毕竟不是很方便,于是决定建立一个新的机构。这就是东厂,以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得名。
起初的时候,东厂只负责侦缉、抓人,但到了明朝末期,东厂权势日益扩张,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监狱。同时,东厂的侦缉范围也非常广,听审、监视官员、查看文件,甚至连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柴米油盐的价格,也在东厂的侦察范围之内。而东厂所获得的情报,可以直接向皇帝报告。
东厂的番子每天在京城大街小巷里面活动,并非完全为了“公事”,更多的是为自己谋取私利。他们常罗织罪名,诬陷良民,之后就屈打成招,趁机敲诈勒索;使得举国上下人人自危,民不聊生。
西厂设立于明宪宗时期,目的是为了加强特务统治而增设,并且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到反对,被迫撤除。
019御史台,古代最高的监察机关
御史台别称宪台,是我国古代的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最早设于战国时的秦国,秦统一六国后仍置,以御史大夫掌章奏与监察,为副丞相。
汉初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顶朝政,一面有“制监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汉成帝时,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东汉称司空,为三公之一,掌水土营建军事,非监察职,御史中丞遂为御史府长官,东汉始称御史台,文属少府,成为专门的监察机关。
自魏始,御史台脱离少府而独立,仍以御史中丞为其首长,其下有治书侍御史、治书执法御史、侍御史,分曹监察。“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通典·卷二十四·中丞》)。
隋唐因之,但改御史大夫为首长,御史中丞为辅佐官,内部机构也有较大变化。唐时御史台分为台院,殿院、察院,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掌殿延供奉之仪式;察院掌巡按郡县和六部的稽查监察以及监军等。
唐末,节度使、观察使多兼御史中丞衔,其幕府有“外台”之称。宋因唐制而略有损益,御史大夫不常授人,遂复以御史中丞为台主。且另设他官监察地方,察院遂专察。
中央六部,元代例由皇太子兼御史大夫,其台主实际上仍为御史中丞。下辖机构为殿中司和察院,并在22道监察区设肃政廉访使,为加强对其领导,遂于江南与陕西两地设中央御史台的派出机构——行御史台。
明清时期,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称巡按御史,系“代天子巡狩”,权力很大。
020翰林院的职能是什么
“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本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唐玄宗时,置翰林院,为文学、艺术、方技、医学、僧道等在内廷的供奉之处,内设有翰林待诏,翰林供奉,后来又称翰林学士。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被称为翰林学士。后来,翰林院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重要机构,任职者称待诏。
安史之乱后,军事频繁,“深谋密诏,皆从中出”,翰林学士的地位愈显突出,不但在草拟诏制方面分割了中书舍人之权,而且,也在参谋密计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权。
宋代进一步抬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设立翰林学士院,与实际掌政事堂(中书门下)枢密院居平等地位,很多宰相都从翰林院学士中选拔,因此很为文学之士羡慕。
辽代在南面官中设置翰林院。元代设翰林院兼国史院,分别掌管制定诏旨,编修国史和翻译文学等。
明代开始将修史、着作、图书等事务归并翰林院,正式成为外朝官署。清代翰林院以大学士为掌院学士,其下设侍渎学士、侍讲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021军机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吗
清朝时,军机处是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密之地,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其设立年月,说法不一。有起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八年、十年诸说。
军机处之职掌主要是:掌书谕旨,参赞军国机务,参议重要政务及刑狱;用兵时则考其山川道里、兵马钱粮之数,以备顾问;文武官员的简放、换防、引见、记名、赐与,以及拟定对外藩朝觐者的颁赐等。
军机处无正式衙署,其办公处所设于内廷隆宗门内,称为值房,无专职官员,全部工作由军机大臣主持,设军机章京办理一切事务
军机大臣,正式称谓是“军机处大臣上行走”,俗称“大军机”。分设满、汉员,由满汉大学士、各部尚书、侍郎、总督等官员奉特旨充当,均为兼差。其僚属成为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