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8926100000038

第38章 政制·吏制(3)

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清末汉人只有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短时间担任过军机大臣。

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内阁成立,军机处被撤销,以军机大臣为总理大臣与协理大臣。

022秘书省,管理图籍的官署

秘书省是官署名,东汉时始设秘书监一职,负责管理图籍。曹操设置秘书令,则典尚书奏事。南北朝以后始设秘书省,其主官为秘书监,监以下有少监、丞及秘书郎、校正郎、正字等官员,领国史、着作两局。

南北朝门阀士族制度盛行,秘书省在这种环境里深受影响,当时世阀的子弟长大后,往往就可以挂职为着作佐郎;只要能写得好基本的应酬文字,就可以做个秘书郎了。同时,因为秘书郎往往居职十日就升迁他职,以至于有人为了遍观群书而固求不迁的。

唐代曾经改称“兰台”和“麟台”,在唐代初年,秘书省职位清闲,门庭冷落,一向没有统领它的官署,虽然名声清廉,可是不能算重要的部门。好名好利的人,大多数不愿意干这个差使。但是好学的文人,也有愿意任这个职务的。并且唐代科举出仕,往往是先在秘书省工作,然后步入真正的仕途,所以唐代有许多着名的文人曾在秘书省任职。

秘书省后来逐渐衰落,到了明代,更是因为丞相胡惟庸谋反案所波及,朱元璋废中书省,罢秘书监,藏书由翰林院典籍管理。迁都北京后,宫内文渊阁藏书实由内阁执掌。具有千年历史的秘书省,就此销声匿迹。

023都护府,设在边区的军政机构

都护府是唐朝设置在边区用以统辖羁縻地区的军事行政机构。“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

“都护府”源自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在乌垒的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朝统一西域,设立安西、北庭、昆陵、蒙池等都护府。都护府置都护、副都护、长史、司马等职,又置录事参军、录事、诸曹参军事、参军事等,如州府之职。有大、上、中之分,大都护府由亲王遥领大都护,别置副大都护主府事。自贞观十四年创设安西都护府起,终唐一代,建置时有改易。

元代也有设置,主管畏兀尔(维吾尔)族和汉族之间的诉讼。值得注意的是唐初的统治者民族偏见较少,采取了合理的民族管理制度,唐太宗将治理内地的经验推广到周边,于少数民族地区列置州县,而使各部首领管理本部。而正是为了管理这些州县,唐王朝才仿照汉代西域都护府的建制在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

024尚书省,古代最高的政府机构

尚书省是我国古代魏晋至宋时期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尚”是执掌的意思。

“尚书”始置于战国,到了秦朝,尚书成为少府(九卿之一)的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相当之低。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汉成帝也设尚书,群臣奏章都得经过尚书,地位虽不高权力却很大。东汉时期,朝廷设立尚书台,使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为削弱。

三国时期,尚书台已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曹魏的时候,尚书台之外复有中书省,侍中也逐渐成为参与机密的要职,尚书台不再拥有独占机枢的地位。

东晋以后,录尚书之权渐分,有时以三四人并录尚书事。宋孝武帝孝建中,为防大臣威权过盛,遂省去录尚书之职,以后南朝的尚书则置废不常。至于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珪仿魏晋立尚书台,置三十六曹。东魏、北齐承袭北魏这一制度,但是尚书之权较重。西魏时官制改革,宇文泰以大行台执政。大行台的组织略同于尚书省,有仆射、尚书、丞、郎等职。

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恢复了尚书省,并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唐沿隋制,三省并置,而尚书省事无不总,是全国行政的总汇机构。唐代后期,尚书省已经有名无实。北宋初期,虽然形式上还保留着尚书省的系统,但权力既不归属,郎官又不治事,尚书省的制度名存实亡。辽、金的情况与宋制略同。元代以后,尚书省遂废除。

025门下省是怎样的政府机构

门下省也是中国魏晋至宋代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中书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东汉设有侍中寺,是宫内侍从官的办事机构,晋时改称门下省。门,指皇宫内门,因其门户漆以黄色,故又称黄门。

南北朝时,门下省权力逐渐扩大,北朝时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权机构的中心。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在唐代前期是真宰相。宰相议政的政事堂,最初也设在门下省,以后才移到中书省。侍中具有封驳权,即对皇帝颁发诏书的审核权。

宋代初。门下省仅主朝仪等事。元丰改制后,始恢复审查诏令的旧制。南宋初,中书、门下三省合一,称中书门下省。辽、金时亦置门下省,金海陵王时废。026中书省是怎样的政府机构

中书省也是我国魏晋至宋代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后来发展成为与尚书省、门下省鼎足而立的三省之一。

中书省始设于魏晋,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的机构。至隋唐时成为全国政务中枢。隋代废六官制,置内史省,即中书省。炀帝末又曾改名内书省。唐代先后曾改称西台、凤阁、紫薇省等。

唐代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同为中央行政总汇,政策由中书决定,由门下审议,然后交给尚书执行,故实际任宰相者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宋代虽仍然设置尚书、门下、中书三省,而中书省之权特重。中书省掌握着行政大权,它与掌管军事大权的枢密院、合称“二府”。

到了元代,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及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门下、尚书皆废,中书省的地位尤显重要。地方行政一部分亦由中书省掌握。

明代朱元璋废中书省,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机要之任则归“内阁”,此后便无中书省这一机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宰相”一位从此也没有了。内阁大学士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宰相,满清亦然。

027枢密院,我国古代的国家军政机构

枢密院是我国古代国家军政机关,与中书省并称“二府”。

枢密院最初设置始于中唐时期,宋太祖沿袭此制,职在管理军籍、武官之升迁调转、军事机密、边防布置及作战计划,有调兵之权而无掌兵权。以枢密使为首长,另设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等官。任此职者一般为文官,且往往即由同平章事兼任。

金元因宋制,唯元例由皇太子兼领枢密使;且枢密院已不再与中书省并列,地位低于中书省;为征战需要,两代均有行枢密院之设。此外,辽代亦有枢密院之设,但其制较为特殊。

辽在北面官系统的北南宰相府下设有此枢密院,相当于兵部;南枢密院相当于吏部;在南面官系统中,初以枢密院兼行尚书省事,行政机关吏房、兵刑房、户房、厅房等,皆归其统辖。后尚书省独立,枢密院始作为纯军政机关存在,但其职任较轻,以掌管汉人兵马之政为主。明代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后废止。

028路、州、府各是什么行政单位

路是宋代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在宋太宗初期,一直实行“道”、“路”并存的行政区划制,在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始定天下为15路:京西路、京东路、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淮南路、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广南西路、西川路、峡西路。

当时,路的长官称为监司(有四个),路下设有州,州的实际长官是知州,州下设置县,县的实际长官为知县。

此外,宋代在重要的地方设为府。宋代实行的是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它对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以分权和制衡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削弱了地方政府行政长官权力,在路级行政机构实行分权管理,监司互察,加强对州县官的监管。但是宋代的地方官受制于中央太大,最终还是流入了卑弱的境地。

029“省”是怎样成为行政区划的

将省做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始于元代。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以后,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创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它不仅统管全国行政,还直辖大都附近的河北、山东等地区。在地方则设行中书省,置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等官职,总揽该地区的政务。当时全国共有河南、江浙、湖广、陕西、岭北、辽阳、四川、甘肃、云南、江西等十一个行中书省。这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元代的十一个行省划分,成为后来我国行政省区的雏型。明朝朱元璋虽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人们习惯上仍称行省。到清代,不仅恢复了省制,而且增为十八行省,后又增为二十二行省,已很接近我国现行区划了。

不过,“省”的名称却是早在西汉时就已有了的。当时称宫禁之中为省中。魏晋以后又逐渐地把设在宫禁附近的尚书、中书和门下等中央政府机构都称为省,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些名称为后来的历代王朝所沿用。

综上所述,省原是中央政府机构的名称,后来把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称为行省,到了元朝,由于行省存在的时间过长,于是临时的中央派出机构就固定为地方一级政区的名称。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趣味链接:县的由来

在我国历史上,“县”的名称比“省”的名称出现得早。“县”作为行政区划名,始于春秋时期。最初设置在边地,秦、晋、楚等大国往往把新兼并得的土地置县。它不同于采邑,不分封给某个大臣,而是直接归国君所有,由国君派遣官员去管理。

到春秋后期,各国才把县制逐渐推行到内地,而在新得到的边远地区置郡。郡的面积虽较县大,但因地广人稀,地位要比县低。所以晋国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见《左传·哀公二年》)。

战国时期,边地逐渐繁荣,才在郡下设县,产生郡、县两级制。秦统一六国后,确立郡县制,县隶于郡。之后的历朝历代,县一直作为我国的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单位存在着。

030在古代,“卖官”也是一种制度吗

在我国封建社会,买官卖官是比较泛滥的,甚至形成了一套统一的制度。

古代的卖官制叫做“赀选”,“赀”,是指财货,“纳赀”,指向政府缴纳金钱或财物,拜官授爵。故“赀选”又叫做“卖官鬻爵”。

秦代的时候,规定可以纳粟授爵。而到了西汉文帝时,为了培养一般老百姓对于抵抗匈奴的爱国感情,下令“边民入粟边”则拜爵,与此同时,又颁布了纳赀钱可以为官的法令。中国的卖官制从此兴起。

这个制度开始创立的考虑有反贪的意味,这是因为西汉初期,中下级官吏俸禄并不高,所以政府担心家庭贫苦者一旦为吏,容易贪污。例如汉代着名的廉吏张释之,就是“以赀为骑郎”,后官升至廷尉,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可见卖官制度并不能全然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评价,应该放到历史背景中。

到了东汉中后期,卖官甚至成为了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汉灵帝时期在京城的皇宫宫门外,公开贴榜,标价出售。当然这样的做法最终会造成官员素质的整体下降,政府与有钱人达成了一个买卖协议,而这个协议是以鱼肉人民为代价的,自然政府最终的垮台是不可避免的。

031古代王朝如何为功臣皇族封爵

每个朝代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会授予一些贵族和功臣爵位,以此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爵位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同时也会有相对应的食邑或财富。

《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商朝置爵三等:公、侯、伯,无子、男二等。这一时期,封爵就是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

周朝的封爵以血缘关系为主,所封爵位、邑地都由嫡长子孙世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强悍,封爵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国家改变了按血缘关系封爵的做法,主要依据对国家的贡献与功劳的大小来授予爵位。

比如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就取消了王族封爵,定二十等军功爵,由低到高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以上相当于“士”),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以上相当于“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以上相当于“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以上相当于“诸侯”)。是否授予爵位要看军功的大小,如在战场上斩敌方甲士首级一个,即可赏爵一级,增加田一顷,宅九亩。

秦国的这种典型的军功爵制,把军功同爵位、待遇相结合,对象也多为战士和平民,很有开创性。但是这种爵位享有的仅是衣食租税,称“食邑”,其爵位不能世袭,也不能拥有邑地内的政权和兵权。

西汉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并存,皇族可封为王、侯两等,功臣封爵沿袭秦的二十等爵制。西晋以后,皇族封爵与功臣封爵名称合并,但最高一级的王、亲王只封与皇族。

唐代封爵分九等,有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等。元代时凡是宗室、驸马通称诸王。明代以皇子为亲王,亲王之子为郡王。文武官员的封爵是公、侯、伯三级,各加地名为封号,但只有岁禄而无实际的封邑。清代宗室封爵为十等,名目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国公、将军等。按宗亲世系分别授予。其中贝勒、贝子是满语“天生贵族”的音译。

另外,封爵制度对皇帝的妃嫔、女儿、姐妹、姑母,以至功臣的母亲、妻子等,也授予封号,如唐代王之母、妻均称妃,一品官之母、妻称国夫人,三品以上官之母、妻称郡夫人,四品官之母、妻称郡君,五品官之母、妻称县君等。享有朝廷封号的贵妇称“诰命”,在封建社会意味着无上的荣耀。

032古代的官吏也会休假吗

我国的休假制度很早就有了。汉朝时,政府机关便规定工作人员每5天休息一日,称“五日休”:唐朝时改为“旬休”,即每10天休息一日,古时的休假可能是采取轮休的制度,因为在休假日里,政府机关的办公活动还是要照常进行的,如汉代的霍光在休假时,就往往由上官桀去代他办公。

古代除定期的休假日外,也有节假晶,如唐代中秋节放假3天,寒食清明节放假4天;明代冬至日放假3天,元宵节放假10天;此外还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60日为限。

对官吏的假日,历代均有严格的规定,唐朝规定二品以上的官员,在假满时,要向衙门报道,不然就会扣掉一个月的俸禄,更有甚者,还会因皮被免职。

古人在休假日时,虽然可以自由活动,但通常还是用以洗头、洗澡:所以古代的休假日又称“休沐”(洗头)或“休浴”(洗澡),因为古代男子蓄发梳髻,头发长,洗一次很费力,所以都放到休假日来进行了。

到清朝初年时,随着西方的传教士进入我国,“礼拜天”一词开始在我国出现,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实行星期日休息制。

趣味链接:古代的民间休假

在古代,“士农工商”被称为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