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8943100000029

第29章 孔融为什么被曹操所杀

孔融果然不负众望,在儒学、文学上都有相当成就,备受世人尊重,推崇。曹操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后,专门把孔融从北海请到朝廷,担任掌管宫殿建筑及宗庙祭祀的高官,后又任少府,应该说曹操对孔融礼遇有加。但是,孔融后来却被曹操杀害,这是何故呢?

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孔融对曹操的主张屡持反对意见,被曹操所忌恨,遭到诛杀。公元200年,曹操欲与袁绍大战,孔融坚决反对。结果,曹操赢得官渡大战全胜。曹操远征鸟桓时,孔融认为此乃草芥小患,不值得兴师北伐。曹操越发讨厌孔融对其政策的指手画脚。曹操准备发兵讨平刘表时,孔融又持反对意见:“天下初定,应稍微安定一段时间,再行征伐之事。”曹操认为孔融故意与己作对,就欲除掉他。

曹操为节约粮食,曾颁布一道禁酒令。孔融极爱饮酒,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亲笔信,专讲饮酒益处,还嘲讽曹操道:“天上有颗‘酒旗’星,地下有个‘酒泉’郡,人有海量称‘酒德’,帝尧千锤称圣人。您如果非要禁酒,就把婚姻也禁止算了。”曹操忌惮孔融的才子大名,强忍愤怒,没有立即动手杀他。然而,孔融针对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为,上奏曹操《宜准古王畿之制》,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侯权势”。简直是要曹操还政于汉献帝!曹操对孔融这个政敌,再也忍无可忍。寻其罪状,将其杀害。

有人认为是性格原因,导致孔融被杀。孔融是名门之后,誉满清流,性格迂腐,疏狂,出言无忌,目空一切。孔融鄙视权贵,与当权人物多次闹翻。早年时候,孔融奉谒拜贺外戚何进荣升大将军,因何进未及时接见,孔融夺回拜谒摔在地上,惹得何进大怒。若不是有人劝阻,孔融早已丧命。后来,孔融又与袁绍结怨,袁绍对他恨之入骨。孔融这人软硬不吃,不受笼络,不愿攀附。对于当朝权贵曹操也敢讥讽,曹操岂能容他?

当初,曹操打败袁绍,攻下邺城,把袁绍的儿媳甄氏嫁给了曹丕。孔融就给曹操写了亲笔信,说:“从前,武王伐纣,将纣王爱妾妲己赐给弟弟周公。此次,曹公效仿武王,将甄氏赐给世子,颇有胸襟,可喜可贺!”曹操以为此乃美谈,回到许昌就追问孔融典出何处?孙融却慢悠悠地回答:“啊,是我想出来的。我分析武王英明仁厚必不忍心杀死美人,把妲己赐给兄弟,正可满足怜香惜玉之心和顾念同胞亲情之意,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曹操这才明白孔融在嘲笑他们父子,心中暗暗怀恨。可孔融过后儿就把此事忘掉了。

孔融有个朋友,叫祢衡。此人读书很多,狂傲无比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说他德才兼备,像一只羽毛美丽而又勇敢的鱼鹰。可是,祢衡初见曹操便轻狂无礼,把文武百官称作奴才。曹操忍住怒火,让祢衡作帐下鼓吏。祢衡却击鼓骂曹,令孔融十分尴尬。后来,曹操假借黄祖之手杀掉了祢衡。但对孔融也很生气,怀疑孔融举荐祢衡的用心是侮辱自己,对孔融的怨恨更深了一层。

曹操是什么样的人呢?在《汉纪》中说他“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曹操历来狡诈多疑,胸积怨毒,心不容人。曹操虽然爱才,但不爱不亲附自己之才。对于恃才傲世的孔融,他无法容忍。后来,孔融又口无遮拦地发表意见,反对曹操的禁酒令及征乌桓、平刘表之举,曹操决心让他闭嘴。御史大夫郗虑列出孔融几大罪状。恰巧,东吴孙权使者也来许昌。孔融自恃曹操顾及影响不敢将他治罪,就当着吴使的面儿讽刺讥笑曹操,令曹操恼羞成怒。孔融被斩,其妻及两个幼子也惨遭斩首。孔融之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孔融因何被诛,曹操最清楚。后世之人说不清楚他到底死于政治原因,还是性格原因。这个谜留待日后破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