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司马迁的故事
8953700000027

第27章 精心构思

《太初历》顺利得到颁布实施,司马迁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回到家中,他郑重地点燃三炷香,插在父亲牌位之下的香炉里,把新历法得以实施的过程,默默告知父亲的在天之灵。

改历之后,那种太平盛世的气氛,使司马迁仿佛感到实现父亲遗愿的时机到来了;感到作为孔子的一个继承人,写作《春秋》那样一部伟大著作的时候到来了。

他决心做一番不朽的事业,成为继孔子之后又一个有成就的人。这一年,他42岁,正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好时候,是该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他整理父亲留下的资料和自己多年游历、阅读积累的笔记,开始构思自己要写的这部史书。

随着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陆续理顺,司马迁的创作思路逐渐清晰起来。他要突破以往史书的体例和叙事方式,写一部具有创造性的气势恢宏的大书。他把这部构想中的史书称为《太史公书》。

这部书所述史实的时间,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当朝太初元年,就是颁布实施《太初历》这一年。

体例上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这也是一种独创,“本纪”是写各代帝王生平事迹的,“世家”是写各时期的王子诸侯贵族的,“表”是记录各时期的王子诸侯、高官显贵活动的简略时间表,“列传”的内容最多,分别记述一般人物和谋士、将相、侠客、巫师、商贾等的生平和活动,“书”讲的天文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司马迁将采用这五种体例,网络式地将轩辕黄帝以来的数千年历史囊括其中,把《太史公书》写成一部前无古人的纪传体通史。

以前的史书,如《尚书》的纪事,从唐尧时代开始记载。司马迁决定上溯到轩辕黄帝,因为在他看来,尧舜盛世,是黄帝奠定了好的基础。

司马迁跟从皇上巡行时,曾在黄帝的故地采集了不少关于黄帝的逸闻旧事。

根据当地的民间传说,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长居姬水,后改姓姬。黄帝时期,诸侯互相侵伐,天下大乱,百姓遭殃,其中蚩尤最为暴虐。黄帝修德振兵,平定混战的诸侯;诸侯慑于威力,才归顺黄帝。

黄帝在阪泉打败炎帝,又在涿鹿擒杀蚩尤。天下平定,诸侯推举黄帝做了天子。黄帝深孚众望,带领各族酋长,日夜操劳,种五谷、造农具、养蚕制衣、发明文字、研制医药。百姓安居乐业,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太平,人们称当时为“大同”世界。

《太史公书》决定从轩辕黄帝写起,就是肯定黄帝为华夏各族共同的祖先。司马迁对自己的这个立意,感到很满意。

有了决心,并且构思已定,司马迁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专注地投入到写作中。他先从自己实地考察过的本朝开国史写起,最后写出《项羽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