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袍天下
89664100000032

第32章 北国来使

大梁上下为虎狼峪战事欢欣鼓舞之时,鸿胪寺来报,北燕使团到来,正使为燕国独孤颖,随行的还有一位北燕的太原公主。

萧可义正要收取徐州,与北燕名将邱大千刚刚厮杀一场,这边北燕的使臣便来到了金陵,也不知可是为了徐州之事。

神武皇帝并未立即召见北燕使团,而是令缇骑司加紧探查,北燕必有大事发生。若非如此,以慕容氏的脾气秉性,断不会在此兵戎相见的时刻,派出一支使团。

正在冯引蝶加派人手之时,北燕境内密探传回一封双鱼密信。凡是信封上有双鱼印记的,必是有十万火急的军情禀报。

冯引蝶捏着密信,看了一眼双鱼暗纹,立即撕开封口,取出信来定睛观瞧。信上内容很简单:燕国六镇反,慕容千秋殒。

看了密信,冯引蝶脸上变了几变。快步来到神武皇帝跟前,强压着内心的惊喜,小声说道:“陛下,有大喜!”

神武皇帝抬头看了他一眼,冯引蝶忙把密信呈上。

神武皇帝只是扫了一眼,便一把取了过去,把那十个字又反反复复看了几遍。

“确切吗?”神武皇帝问道。

“正在核查。奴婢已派人去办了。”

“好!若果真如此,那北国使团来的就对了。若果真如此,那对我大梁倒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神武皇帝道。

“奴婢为陛下贺。”

“从洛阳至金陵,千里迢迢,车行最少也要半月,也就是说,慕容千秋已经死去至少有半月了。就算立了新君,国内必然人心不稳。北方六镇又乱,确是伐燕的大好时机。”神武皇帝说。

“那燕国的使团该如何处置?”

“可曾问过,燕国使团有何意图?”

“鸿胪寺传来话说,燕国欲与我大梁和亲。欲聘我大梁公主为河间王子攸妃,欲嫁太原公主为我大梁皇子妃,以结永世之好。”冯公公回道。

“且先让他们候着,等取了徐州再议。”神武皇帝道,“陪朕去看看羊统领吧,虽说未夺回天机图,也算是尽力了。你说羊统领的伤,何时才能痊愈?”

“羊统领的伤倒是无妨,只是那所中的毒针极其歹毒,奴婢已用以力将毒针压制住,再催逼两次,当可将毒针逼出。将养上两三个月,便可以痊愈。”

“冯伴伴,若是再遇上那北国的大狼首,你可有把握赢他?”

“陛下,那大狼首怕是已入脱尘之境,奴婢仍是超九命,若是交上手,五十招以外,奴婢怕是要败给那大狼首。”冯引蝶说道。

“如此说来,要夺回天机图,仍须从长计议。”神武皇帝说,“替朕去看看羊统领吧,让他好好生将养,朕还是要用他的。”

“奴婢这就去。”

大燕国的使团来到梁国,在金陵城并未引起太多关注。就象一粒小石子投入水中,微微激起一点水花,很快便归于平静,就象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在金陵城的某一处地,也发生了一点水花,谁能想到,就是这一点点水花,竟至变成了掀天巨浪。

入夜时分,程府早早闭了府门。前院和后院之间的门户,也已关严上锁。阿福在前院检查了一遍,也就安歇了。

一个身着夜行衣的魅影,如一只夜行的蝙蝠一般,落入后院,无声无息地来到卧房前。伸手掏出一柄匕首,捅开了门闩,闪身进了房内。

晚上的时候,春兰和秋葵挤在一处,说着些女儿家的贴心话。刚刚躺下,还没睡踏实,忽然听了门闩有响动,两个一下惊醒。

那个鬼魅一样的身影,已经来到床前,磔磔地笑了一声:“居然还有两个雏。不要怕,老爷我会好好心疼你们的。”

春兰吓的惨叫一声,刚喊到一半,已被黑衣人一掌拍晕。秋葵已经吓傻,那黑衣人动手便去剥她的亵衣,只一扯,便把他剥成了一只白羊。

秋葵忽然“啊”的一声大叫起来,黑衣人再想制住她,已是来不及,便一个手刀把秋葵劈翻。

听到院惨叫声,阿福忙披衣出了屋子,手里拎着赶马的鞭子。那边程百岁也听到喊声,提了一口大刀便赶了出来。

程百岁来到卧房处,喊道:“春兰,出什么事了?”

见屋门未上闩,便大声道:“那我进来了。”

刚迈出一步,屋内黑衣人已来到门边,一招鹰爪老向程百岁。只听“当”的一声,程百岁应声后退三步,“扑通”一屁股坐在地上。

黑衣人并未停手,如影随行地向程百袭来。程百岁蛮牛脾气犯了,坐在地上挥刀劈出,竟是一种以命搏命的打法。

黑衣人一看刀沉力猛,忙闪身避开。

程百岁就势起身,一劈二砍三撩,三个动作一气呵成,倒是与黑衣人斗了个旗鼓相当。程百岁胜在力大势猛,黑衣人胜在技法超绝。

黑衣人暗自惊心,没想到居然遇到这样一个怪物,年岁不大,力量却大的出奇。

两人又对了几招,黑衣人便看明白人,这傻小子翻来覆去就是三招。黑衣人心中便有了计较,忽然一变招,欺身而进,往程欢喜小臂处抓去。

程欢喜不提防黑衣人有此算计,想要变招已经来不了人,被黑人一把拿住麻筋,手上使不上力气,大刀“当啷”落在地上。

黑衣人磔碟怪笑两声,道:“有些人,不是你们程家能开罪的起的。”

恰在此时,前院里阿福敲起了铜锣,大喊“拿贼”,巡街的武卒闻讯往这边赶了过来,一时间街巷里犬吠声响起,嘈嘈杂杂响成一片。

黑衣人来不及痛下杀手,一掌推开程百岁,垫步拧身上了屋顶,转身要逃。不成想阿福看到有人上了屋顶,便一甩手中长鞭,用赶牲口的手法打了过去,那鞭子是由慢而快的,到了鞭稍触及身体时,已快逾闪电,黑衣人觉察到不妙时,已躲闪不开。“啪”的一声闷响,鞭梢在黑人背上绽开了血花。

黑衣人哪里吃过这种亏,扭身就要飞刀结果了阿福。一阵劲风“呜”地袭来,黑衣人忙一甩头,一把钢刀贴在左脸颊飞了过去,脸皮被削去一片,脸上蒙面的黑巾也被扯去。

原来是程百岁捡起地上的刀,掷了过来,这掷出的刀,真是又快又狠。

黑衣人怕露了真容,哪里还敢停留,一个纵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武卒吵吵嚷嚷地冲入院子时,已经尘埃落定了。

杜巧儿哆哆嗦嗦地从厢房走了出来,阿福让她进正房屋内查看,又是一声惊叫,春兰和秋葵,都已经没了气息。

杜巧儿扯了件衣物,慌乱地给秋葵往身穿着。

此事涉及到出征徐州的行军总管程欢喜,武卒也不敢懈怠,便向五城兵马司具实奏报,五城兵马司又上奏到尚书省,尚书令袁弘又奏到了神武皇帝跟前。

神武皇帝闻听此事,先是勃然而怒,把御案上纸砚等拂到地上,继而吩咐冯公公,着五城兵马司派人,看顾好程百岁等人,万不可再有丝毫闪失。

交待完之后,又严令不得将此事传出去,尤其是不能传到徐州方向,以免程欢喜乱了方寸,坏了徐州方向的战局。

此事按下不提。

神武皇帝又召见了司徒第五行空,也不知交谈了些什么。第二日第五行空忽然患病,太医诊治也不见起色,于是第五行空便上表请辞,乞请神武皇帝垂怜,能让自己辞去司空之职,回老家去养老。

神武皇帝虚虚地挽留了一下,便准了第五行空回乡养老。空出来的司空之位,便由尚书令袁弘接任。而尚书令一职,则由尚书左仆射宇文建木担任。

袁弘从第十七班的尚书令,升为第十八班的司空,却见不到半分喜色。口中连呼多谢陛下恩典,脸色能拧出水来。

有着实权的尚书令,和坐而论道的司空,两者之间有云泥之别。

只是袁弘也不好说什么,面对王亮、谢必之的恭贺,袁弘也只能微笑着称谢。

北燕国的那位太原公主,倒是性情十分爽朗,神武皇帝一时未召见他们一行,太原公主便骑马在金陵城中游逛。

太原公主骑着一匹枣红大马,披一件绿鹦鹉色的披风,信马由缰地走着。她人长得有八分颜色,身材却是十分的好,酥胸高挺,两腿修长有力。

与南方女子温婉不同,太原公主身上多的是一种火辣辣的野性。一时间倒是招来街上许多男子热切的目光,太原公主却没有半分扭捏,大胆地回望着街边的男子。

太原公主所到之处,立时就会变成瞩目的焦点。她闲逛了东市,又去逛了西市,便打马来到玉音阁。她听驿馆里的人讲,这玉音阁乃是金陵城绝顶的好去处,便径直来了。

岂不知,别人所说的绝顶的好去处,乃是指男人的好去处,这里是绝少有女子来此的。

玉音阁林晓大家,被称为“色艺双绝”,在金陵城家喻户晓,已经有几年了。

太原公主不管这些,策马来到玉音阁门前。喊了一声“庆宗”,随在她身后的待卫长庆宗,忙应了一声,翻身下马,疾步跑到太原公主身边,单膝跪地。太原公主便踩着他的肩膀下了马。

也不管门口迎客的小姑娘招呼,便径直进了阁内。

这玉音阁内部装饰别有韵味,窗前有几,几上有花,柱上有联,墙上有画,伴着悦耳的琴瑟之声,确实与凡俗不同。

一名小婢前来奉茶,太原公主道:“去喊你家主人出来,我倒想看一看这林大家,到底有何不同。”

“林晓并无什么不同之处,也只是一个凡俗之人罢了。”一个软软糯糯的声音传来,光是这声音,也不知迷倒过多少金陵城中的公子王孙。

林晓一身素白,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带着露水,带着清香,袅袅娜娜地出现了。

“你果然很美。”太原公主夸赞道。

“只是一具皮囊而已,百年之后,终难免粉黛骷髅。”林晓回应着。

“好一个粉黛骷髅,不过那是有年之后的事情,本公主今日是来听你歌上一曲的。”太原公主道。

“原来是公主殿下,林晓倒是失礼了。”林晓微微行了个礼,“不知公主殿下想听什么?”

“在洛阳时,听人唱起过你们大梁皇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不如林大家就唱这个吧。”太原公主道。

“还是请公主换一首吧,这一首,林晓是唱不来的。”林晓平静地说道。

“这还真是奇怪了,不是说你们大梁人都会唱《河中之水歌》吗?”太原公主有些不解。

“林晓恰恰是唱不来之人。”林晓微笑着。

“那好吧,你随意唱吧。”太原公主倒是好说话。

“那林晓就为公主,唱一首《孔雀东南飞》,如何?”林晓问道。

“好,就听《孔雀东南飞》!”太原公主拍着手说。

林晓轻捻两下琴弦,随着琴声开口唱了起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一曲唱完,太原公主完全被唱辞里的故事吸引住了,片刻,太原公主起身跺脚道:“这个焦仲卿真是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连说两遍岂有此理,却不知该如何骂他,是以跺脚作罢。

两人又聊了许久,宾主尽欢。临走时,太原公主解下自己镶满宝石的金错短刀,送给了林晓。林晓回赠了她一棵罕见的紫竹笛。

林晓回到后院时,梅虫儿正负手而立,见林晓进来,便道:“你今日着了相了,为何不唱《河中之水歌》?”

林晓道:“我发过誓,决不唱这狗皇帝作的诗词。”

梅虫儿知道劝也无用,叹了口气,便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