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第一次销售就成功
8987300000009

第9章 策略有偏差,一切都是无用功 (3)

这时,儿子怕好不容易吸引来的顾客就这样走掉,就赶紧说道:“这样吧,看你也是很喜欢这个青花瓷瓶,我就给你打个8折,800元你拿走吧!”

顾客本来还有点恋恋不舍的,听这个年轻人这么一说,便用怀疑的语气说:“我再想想吧,这可能不是我想要的那种青花瓷瓶。”说完转身就走了。

顾客走远后,父亲指着儿子的鼻子训斥道:“谁让你瞎说话,谁让你随便打折,人家还以为咱们卖的是假货呢!”

儿子哑然,心里充满疑惑:我给他打折他还不愿意,别人不都是用降价促销来赢得生意吗?

经验丰富的父亲接着向儿子仔细讲出其中的奥妙,儿子这才恍然大悟。

降价促销是一种营销手段,但并非所有的产品和场合都适合用降价的方式来打动顾客。对名贵的产品来说,并不是价钱越低越好,相反,高价位能够显出产品的特有价值。案例中的儿子之所以吃了降价的亏,是因为没有懂得“物以稀为贵”的道理。显然,对名贵而稀缺的产品随意降价处理,是错误的。

虽然物美价廉是顾客消费的希望,但一味地采取降价方法赢取顾客,也是行不通的。有的顾客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自己使用,而是送礼或收藏。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般会选择价格昂贵一点的产品,如果价格过低,反倒会让顾客怀疑产品的质量和真实性。尤其是喜欢古董、古玩等珍贵藏品的顾客,如果价格过低,会让他认为产品是赝品。因此,营销人员不能只用降价作为促销手段;相反,如果适当地抬高价格,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大收获。

顾客的心理难以把握,这是让很多营销人员感到困惑的问题。产品价格高,顾客不买;产品价格降低了,顾客还是不买。当价格过高时,顾客会选择便宜的产品,而等产品降了价,顾客却又要求买贵一点的。一旦顾客的心理把握错了,营销人员很难实现成交。

那么,当面对稀缺而有价值的产品时,营销人员应记住以下几点。

1.仅仅打折并不能赢得顾客的厚爱

在产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顾客就是上帝”已成为许多产品生产和经销者的座右铭,而对待“上帝”,当然要和颜悦色,客气周到才是。

不过,要真正讨好这位“上帝”的欢喜,应重视掌握和运用幽默。千篇一律,只知道四处张贴“九五折”、“八五折”纸条等做法已经过时了。

2.限量销售是物以稀为贵的延伸

紧俏的产品总是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限量销售正是利用了客户的这种心理。根据“20/80法则”,限量版就是盈利较强的那种20%的产品,这无疑树立一个视点,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3.产品越稀有,越能激发顾客立即购买的欲望

在你的营销过程中,有时恰当地给顾客造成一点悬念,让顾客有点紧迫感,产生一种“现在是购买的最佳时机”的感觉,促使客户与你立即成交。

例如与顾客交谈时,给他提供一些经过适当夸张的市场信息或与产品有关的行情等,让顾客依照你提供的信息主动与你洽谈。比如你可以这样说:“你这种产品的原材料已经准备提高价格了,所以这种产品也将会因此而价格上涨的。”或说:“我公司从下个季度开始,可能会因人手不够而减少这种产品的供应量。”这种方法就是积极主动地去刺激顾客,调动起顾客的购买欲。这在营销过程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等待顾客来与你洽谈,让主动权掌握在顾客手中,你的营销工作将不会成功。在这里还应强调一点,那就是你切不可过于夸大,只可稍微点一下,让顾客自己去琢磨。否则,顾客会认为你是在欺骗他们,这对你的推销工作是很不利的。

错误 21

忽略环境因素,让营销工作很吃力

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影响也是巨大的。包括所处的时间、地点、所见所闻,都会对人们的最终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很多营销人员面对客户时,就只知道面对产品和人,不会关注客户身边的环境因素,这样的营销工作会很吃力。

环境因素对营销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很多时候,人们却总是轻易地忽视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一般比较隐蔽和细微,当人们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后,就很少注意。如果采取一定的措施,让环境的影响在营销中凸显出来,就会收到另外一种效果。因为人们一旦发现某种环境因素无形中影响着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会对其重视起来。

在日本,原先打火机一般都在百货店或是在附带卖香烟的杂货店里卖。可是,日本丸万公司董事长长山丰推出瓦斯打火机时,却把它交由钟表店来销售。

如今,日本的钟表店到处都是卖打火机的,但在若干年前,钟表店是看不到打火机的。

丸万公司的瓦斯打火机终于成为世界特级品,它的生产量在近年来一直高居世界首位。该公司的打火机之所以能称霸世界,性能优越是原因之一,而把放在香烟杂货店等低级场所卖的、被人认为是低级品的打火机,抢先一步放在钟表商店销售,这才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钟表店一向被人认为是卖贵重物品的高级场所,在这里卖打火机,人们一定会视它为高级品。在暗淡的杂货店、香烟店里,上面蒙着一层灰尘的打火机和摆在闪闪发光的钟表店中的打火机,这两者给人的印象当然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在杂货店、香烟摊将自己的打火机和别的公司的打火机摆在一起是不太妥当的,应该尽量避免才行!”长山丰董事长这样说。

在推销方面,长山丰董事长并没有什么高见,他也没想到,采取在钟表店销售的方式能收到惊人的效果,能使他的打火机十分畅销。当时他的想法很单纯,他只想避免与同行的竞争。没想到这样做,立即出尽风头,使人产生丸万公司的打火机是非常高级的印象,并使它终于风靡世界的每一角落。

借助钟表店出售打火机,这一“择高而攀”的营销策略,就是利用环境影响促销的具体体现。当然,要首先认清一种产品给消费者印象的层次高低、优劣,然后才可付诸行动。

某种产品一旦在顾客的印象里有了一个较为固定的形象,要想改变则是非常困难的。一些聪明的厂商也就不再和消费者的心理对抗,干脆顺着这种心理,改换另一种名称推出新产品。如果你的公司或产品已经在消费者中有了一个形象,若再有新的行动时,一定要考虑到以前形象对新行动的影响。

所以,营销人员在进行营销的时候,不要忽视环境因素,应学会利用环境的影响力,或使一些无形的因素得以凸显,让顾客感受到它的存在,从而发挥应有的影响力,对顾客的行为有所约束,或者促进和帮助自己完成营销工作。

凸显环境因素,可以使顾客在购买产品时不由自主地对产品加以比较。比如为了凸显两种物品在价格上的差距,商场会把类似的产品摆在一起,在显眼的位置打上标签,使顾客在对比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品。通过凸显环境因素,能促使顾客在购买行为上做出某些改变。

既然善用环境可以影响顾客,从而促进营销的成功,那么,在具体的营销工作中,应该如何来借助环境因素呢?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借助权威效应

人们为了获得安全感,避免减少损失,常常喜欢“跟着行家走”,因为行家很少会出错,能够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在营销中,顾客往往选择有权威机构认证、有社会广泛认同的产品,他们觉得这样的产品有质量保障,使用起来,也会安全可靠。

在营销与消费过程中,权威效应起到了巨大的影响力,如果营销人员能够巧妙地应用权威的引导力,会对营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权威的影响力下,顾客会变得比较顺从,不敢轻易对权威发起挑战。利用权威的威慑力,会对顾客的消费选择产生很大的引导作用。营销人员要正确合理地运用这种优势,促进营销的进程,实现成交。

2.借助名人效应

英国王妃戴安娜的一颦一笑、一行一止,都常常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她穿的服装,她理的发型,各国少女们竞相模仿,趋之若鹜,甚至还掀起了一股“戴安娜热”。英国的制造商们抓住这一热潮,用各种方式利用“王妃效应”来推销产品,结果都大赚了。

戴安娜的穿着是十分奢侈的。从1992年的2月底至7月底约共160天的时间里,她在公开场合露面109次,至少穿了74套不同样式的服装,每件衣服在公开场合穿不上6次。

服装制造商们敏感地抓住戴安娜这种昙花一现式的“时装表演”,纷纷仿制她曾经穿过的服装样式,大批销售。戴安娜曾穿过一种羊毛衣,上面织有一只逗人的小羊,于是这种款式就风靡一时,销售额达一百多万美元。她穿过的一种平跟皮鞋也成了时髦,一家制鞋公司销售了280万双这种平跟鞋,价值达6300万美元。

3.把低级品放入高级场所出售

把低级品放入高级场所出售,这样就改变了人们对低级品的看法,从而使本来见不了天日的产品,变成了十分流行畅销的产品。与此相反,那就是即使再高级的产品,一旦置身于便宜低劣的产品群中,也一样会被认为是廉价的。如以产品价格低廉闻名的日本大卫公司,虽然卖的不全是便宜货,但在一般顾客的印象里,“大卫公司卖便宜产品”已经是根深蒂固了。所以,有时大卫公司推出一两件高级品,也很少有人拿它当真正的高级品而问津了。

错误 22

不会利用情感突出产品寓意

在很多时候,顾客并不一定希望自己购买的产品多么廉价,而是特别注重产品的内涵。比如被当做生日礼物、纪念品或礼品的产品,就被赋予蕴藏的深意。然而,绝大多数营销人员在与顾客沟通时,并未体会到对方购买产品的深层用意,只是讨价论价,忽视产品的情感价值,这种营销方式是要不得的。

众所周知,现代市场不是强买和强卖的关系了。所以,营销行为不能太直接、太刺眼、太强迫。有人曾说过:“营销活动越远离金钱,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这话真是切中时弊。搞营销,必须来点有深意的内容,必须撇开传统的路子,去研究和实践“营销的情感文化”。

另外,在目前的市场,不同商场经营的同类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已无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顾客购物选择的标准已由实用性过渡到精神享受型,即强调产品在具备基本功能、满足需求的前提下,对情感渴望和精神愉悦的追求,这种个性服务的期望与日俱增。正因为如此,营销人员在营销的过程中,就必须关注“情”这一主题,开展越来越多的人情味十足的促销活动。

要运用真诚的情感征服顾客,以求与顾客沟通,产生共鸣,有力地营造良好的营销个性和亲和力。在这里,有一位项链营销员的营销方式值得大家学习。

项链营销员小张向一位买结婚项链的年轻顾客介绍道:“啊,你看这条项链怎么样,价钱5000元。”

年轻人道:“贵了点儿!”

小张说:“那要不你看看这条怎么样吧,价钱也是5000元,但我只收你原价的5成,另外5成是我送给你们的结婚礼物,祝你们幸福美满,白头到老。”

这样巧妙地营销表达方式,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即使顾客享受到了半价的优惠,也得到了一份无价的情感馈赠,不但不会让顾客觉得因半价而有失面子,还会因营销员的温馨人情而收获意外的惊喜,实在不失为一种聪明的营销方式。所以说,营销并不完全在于技巧的运用,更巧妙地是善于利用情感效应,为双方的交流注入情感因素,使营销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有很多营销人员对顾客的心理理解比较单一,看不到顾客在不同的环境之下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表现,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把复杂的、多样化的心理活动简单化、片面化,用同一种方式去应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人,不懂得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行动。由于他们不懂得顺应对方的心理,争取对方的好感,因此就不能够利用对方的心理,获得对方的认可。这样一来,营销失败也就难免了。

营销人员从寻找顾客开始,直至达成交易签订订单,不仅要周密计划,细致安排,而且要与顾客进行深层的心理交锋。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必须顺应顾客的心理活动轨迹,审时度势,及时在“情”字上下工夫,设法加大顾客“得”的砝码,不断地强化其购买动机,采取积极有效的情感方式,去坚定顾客的购买信心。

东北有一位姓余的大学教授,下海经营摩托车,结果鼓捣了两三个月,也没有卖出去一台。后来他想:何不成立一个摩托车俱乐部,把玩车的人组织起来,搞成摩托车的情感文化,大家在一起切磋车技,岂不更方便与顾客间的情感沟通?

这个摩托车俱乐部一成立,社会上马上就有一百多人加盟,一百多辆摩托车在城中游行,浩浩荡荡。在俱乐部成立的当天,余先生就卖出了14台摩托车。再后来,他又在7个省市设立了俱乐部分会,广泛地发行会员卡。没过多长时间,他的会员就发展到上万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情感营销就是把和顾客一对一交流及服务摆到核心位置。营销人员能够做到一对一的沟通,会改变商业交往中那种冷冰冰的纯功利关系。就像上例中的余先生一样,可以通过建立俱乐部、发行会员卡等方式与顾客建立情感纽带。实践证明,这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