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危难自救:城市应急手册
8989200000021

第21章 动物伤害

被鱼刺扎到

人们在吃鱼时,经常会由于一时粗心而被鱼刺扎到或是卡到喉咙。所以吃饭时一定不要大口吞咽,这样不仅可能造成鱼刺刺破咽部、食道的严重后果,而且长时间不细嚼慢咽对胃肠消化也十分不利。

被异物卡住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鱼刺、骨渣及果壳等异物最容易刺入的部位主要是扁桃体下端、舌根部等部位,枣核则容易卡在食道中。卡了异物,人的咽部会感到刺痛或有异物感,异物较大的话,吞咽也很困难。如果异物刺激喉黏膜,则会引起剧烈咳嗽,并因反射性喉痉挛及异物阻塞而出现呼吸困难,并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喘鸣、失音、喉痛等。最严重的是,如果异物较大,而且嵌在声门上,则很快会造成窒息死亡。

如果喉咙里卡了其他异物,一种办法是设法将异物吐出;或者低头并大弯腰,小孩子则可将其头朝下抱起,俯卧在救护者两腿间,救护者用手掌猛拍患者背部两肩胛中间数下,如异物仍未排出,可重复上述动作。必要时应尽快将患者送到医院救治。

被鱼刺扎到的处理办法

遇此情况时不要惊慌,如果是小孩更不能斥责他,以免哭闹,将鱼刺吸入喉腔,或强咽。

1.鱼刺比较小,扎入比较浅时,可让孩子做呕吐或咳嗽动作,或用力做几次“哈哈”的发音动作,利用气管冲出来的气流将鱼刺带出。

2.可将几块软糖放入孩子嘴里咀嚼,待饴糖有黏性时,再轻轻吞咽下去,利用饴糖黏性将鱼刺粘住吞下。

3.让患者张大口,借用手电观察鱼刺大小、位置,如果能看到,可用镊子夹出。

如果取不出,则可尝试下列方法:

1.吞咽橙皮。鱼刺鲠喉时,可剥取橙皮,块小一点,含着慢慢咽下,可化解鱼骨。

2.用维生素C软化。细小鱼刺鲠喉,可取维生素C一片,含服,徐徐咽下,数分钟后,鱼刺就会软化消除。

3.可让患者含一些食醋,慢慢吞下,软化鱼刺。或用中药乌梅[去核]蘸砂糖含化咽下。

注意事项

1.当鱼刺卡在嗓子里时,千万不能让患者囫囵吞咽大块饭团、馒头、烙饼等食物。这样做虽然有时可以把鱼刺除掉,有时却会不仅没把鱼刺除掉,反而使其刺得更深,更不宜取出,严重时加重局部组织损伤、感染发炎就更麻烦了。

2.有时鱼刺已掉,但还遗留有刺的感觉。所以要等待观察一下,如果仍感到不适时,一定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这也是鱼刺刺伤时最恰当的处理方法。

被狗咬伤的应急处理

现代生活中,喜爱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在爱护宠物的同时,也别忽视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和宠物玩闹时不要太过激烈,以防伤到自己。如果带宠物外出散步,一定要牵上绳索,防止宠物伤人。

被狗咬伤之后的处理方法

1.洗。不管是被家狗还是野狗咬伤,都应该马上就地用大量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苯扎溴铵反复冲洗,一般要冲洗半小时左右,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绝对不可以马马虎虎冲洗一下,然后就涂点红药水包扎好伤口后上医院,这是绝对错误的。

2.挤。被狗咬伤的伤口往往是外口小里面深,这就要求冲洗的时候尽可能把伤口扩大,并用力挤压周围软组织,设法把沾在伤口上的狗唾液和伤口上的血液冲洗干净。

3.消毒。冲完后,马上用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尽可能杀死狂犬病毒。如果伤口出血过多,就设法立即贴上止血带,然后送往医院急救。千万不要自行包扎伤口或将伤口紧紧裹住,要尽量让伤口裸露在外。

4.在做完应急处理之后,应注射狂犬疫苗。被咬后,应尽快到家附近的卫生防疫站注射狂犬疫苗,最好是在24小时之内。不管是咬得轻或重的作者,都是接受5针的疫苗注射,并在28天内打完,每两针的间隔时间分别为三天、四天、一周和两周。

除此之外,如果是被咬得特别重的人,如被咬3处伤口以上者,在接受狂犬疫苗注射之前还要先注射血清,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

为了避免给自己和他人造成麻烦,带宠物狗散步时,一定要给狗系上牵绳。一旦不幸被狗咬伤,一定要及时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

宠物狗的管理

1.尤其注意春季。在春季,大多数的母狗发情,进行交配,繁衍后代。母狗在发情期间,其生理功能和行为会发生一些特殊的改变,发情母狗到处乱走。公狗也常会为争夺配偶而进行争斗,容易受伤。因此,狗的主人必须加强对发情母狗的看管,防止乱跑,自由交配。尤其是优良的纯种狗,更应注意,以免品种退化。对因为争夺配偶而争斗受伤的公狗,发现伤情应及时加以处理。

2.定期给宠物梳理,打预防针。

3.街上遛狗,一定要随时拽紧狗项圈上的绳,不要让狗乱跑。

4.及时清理狗粪。

5.狗一旦乱叫就要立即制止。

6.在狭小的空间,如电梯内,需要将宠物抱起。

养猫的健康隐患

猫是一种颇受人们欢迎的玩赏动物,它性情温驯而又憨态可掬,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但在豢养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可能带给人类的健康问题。

家中有小孩子的家庭,如果有宠物猫的话,最好到宠物医院定期修理猫的指甲,以防止小猫挠伤孩子,或是挠坏家具。

养猫者需要防范的疾病

一、弓形虫病。

弓形虫病的病原体弓形虫是一种原虫,弓形虫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动物,几乎包括所有哺乳动物和多种鸟类,其中以猫和猫科动物最为常见。弓形虫可在猫的小肠里发育成卵囊,并随着猫粪排出,污染土壤与蔬菜等,卵囊的抵抗力较强,在外界环境中可存活较长时间。3天—4天后卵囊发育变成子囊和子泡子,即具有感染性。人被弓形虫病感染的途径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系胎儿在子宫内从母体获得感染,后者是指食入含有包囊的生肉或被卵囊污染的水和食物,以及与猫等动物密切接触而引起的感染。病原体通过黏膜侵入机体后在局部增殖并侵入淋巴结,再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引起病变。弓形虫主要侵犯单核吞噬细胞和各种脏器的实质细胞,病变的好发部位为脑、眼、淋巴结、心、肺、肝和肌肉等处,病原体在细胞内增殖,直至细胞破裂,散出弓形虫再侵入其他细胞,如此反复,形成坏死灶和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

感染晚期,机体对弓形虫逐渐产生特异性抗体,弓形虫病在组织内形成包囊,原有病变逐渐趋于静止,但在脑部和眼部内抗体不易到达,病变可继续发展。通常,成人患弓形虫病多较轻微,并且预后良好。孕妇感染弓形虫不论是否出现症状,一部分胎儿可感染。怀孕早期的孕妇发生弓形虫病感染时,弓形虫难以通过胎盘,感染率低,但因胎儿抵抗力低,一旦弓形虫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胎盘则导致流产和死胎。怀孕后期感染弓形虫时,弓形虫容易通过胎盘,因而感染率高,此时胎儿的抵抗力相对较高,损害较轻,有可能造成胎儿小头畸形、脑水肿、脑脊髓炎等。有些被感染婴儿在出生时症状并不明显,以后才逐渐出现症状。由于大脑发育受损,婴儿多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并可出现精神症状等。先天性弓形虫病的预后较为严重,因此,孕妇一定要避免与猫接触,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半生半熟的肉,不吃生乳、生蛋。

二、猫抓病。

猫抓病首次报道于1932年,近些年来有增多的趋势。这与玩赏猫日益增多不无关系。患者发病前数周具有与猫接触的病史。研究人员在猫抓病患者的淋巴结和皮肤伤口处找到了一种多型小杆菌,这可能就是猫抓病的病原体,从而动摇了猫抓病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或衣原体的旧观念。猫抓病的典型症状是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可见皮肤伤痕周围肿胀,出现红斑、丘疹,甚至可形成脓疤,全身可有38℃左右的低热,并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腹痛等症状,偶有恶心呕吐,数日便可自愈,故而不被重现,随后局部淋巴结肿大,其中以腋下淋巴结肿大出现最早,也最为多见,此乃手与猫接触最多的缘故。患者淋巴结肿大常常可持续数月,并可自愈。预防猫抓病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与猫接触,更不要让猫舔或与猫接吻,因为唾液也有传染性。若不慎被猫抓伤,应立即在猫抓伤处涂上碘酒或者红药水。

三、狂犬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由狂犬咬伤所致,被疯猫抓伤、咬伤所引起的狂犬病并不鲜见,这一点应当引起重视。当玩赏猫感染了狂犬病病毒后,抱猫、逗猫和与猫同宿等密切接触均可使人感染上狂犬病病毒。

四、过敏性疾病。

猫经常脱皮,产生皮屑,并会掉毛,这些物质均可引起过敏性疾病。此外,猫的唾液舔在皮毛上,干燥后会使所含的抗原物质脱落,这也会引起过敏性疾病。许多养猫的人喜欢与猫同宿,这种频繁的接触是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条件。当过敏体质的人吸入来自猫体的过敏物质后,便会发生过敏性哮喘。同时,猫也可以引起其他过敏性疾病。

总而言之,养猫大可不必赶时髦,孕妇和容易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养猫。养猫者应避免与猫同宿;要使猫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并妥善处理猫的粪便;人与猫接触后要及时洗手;发现猫吃老鼠后要及时处理猫吃鼠的地方,喷洒一点杀虫剂,以消灭老鼠身上掉下来的致病菌等。

各类常见昆虫伤害

昆虫的繁殖力和适应能力一般都很强,尤其是那些危害人畜健康的昆虫更甚。人类的传染病有2/3以昆虫为媒介,如蚊子、跳蚤、虱子、牛虻、刺蝇等。

蚊子可以传播的疾病

1.乙型脑炎。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我国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可见,集中在7、8、9三个月发病。它由病毒引起,经蚊传播,临床上发病急,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症状,病重患者愈后往往有后遗症。

2.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以长江以南为多。

3.疟疾。由按蚊传播,是疟原虫传播引起的传染病,夏秋两季多见,常年可发病,国内多见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遍布全国。

4.还有其他如丝虫病、黑热病等。所以一定要防蚊、灭蚊。

不要在蚊子叮咬时打死它

科学家提醒:“被打烂的蚊子尸体残骸可能进入皮肤,引起真菌感染,甚至会导致死亡。”200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洲一名57岁的妇女,就是因为打死了一只蚊子,造成肌肉受到小孢子虫属真菌感染而死亡。研究人员推测,这名妇女一定是把蚊子拍死在了皮肤上,被打烂的蚊子尸体残骸进入皮肤,造成感染。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伊尔,严肃地提了一个看似搞笑的建议:“如果蚊子正在咬人,最好轻轻将它弹走,而不是一巴掌打死。”

怎样防蚊

1.市面上有很多防蚊工具,如蚊香、蚊香液、电蚊香等等,但是其方式都是在空气中释放有毒化学物质,在伤害蚊子的同时,对人体也会或多或少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最好采取物理方式防蚊。

2.蚊帐。蚊帐内空间狭小,身体不小心贴在蚊帐上被蚊子叮咬的情况难以避免,这是蚊帐的不足。

3.捕蚊灯。捕蚊灯对于夜间活动的蚊虫效果不错。

4.台扇驱蚊法。蚊子晚上趋光,故家中关掉所有的灯后使用有指示灯的台扇并大角度摇摆,扇叶会打死许多蚊子。但不要将风扇对着人吹,对健康不利。

苍蝇的危害

苍蝇孳生和飞落于垃圾堆、厕所、腐烂的动物尸体以及脓血、痰液和呕吐物之间,并从中觅食。其体表及腹中携带着数以万计的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卵。苍蝇有边吃、边吐、边拉的习性,它们飞落到哪里,哪里的食物、食具就会受到细菌、病毒、虫卵的污染,当人们吃了被污染的食物或使用了被污染的食具时,就可能发生肠道传染病或寄生虫病。

蟑螂的危害

1.蟑螂对人的危害仅次于家蝇,蟑螂全身带有细菌,被蟑螂污染的食物人食用后会发生食物中毒,得严重的肠胃炎或痢疾。

2.由于蟑螂取食时会产生有臭味的分泌物,破坏食物味道,体质弱或敏感的人如果接触蟑螂污染过的食品,或蟑螂的粪便和分泌物,会产生各种过敏反应。

3.蟑螂能无孔不入地出没于家电、器械造成设备短路损坏,还可能钻入人耳引发耳疾病等。

消杀与防治措施

1.以环境治理为主,消除苍蝇、蟑螂的孳生地,加强垃圾粪便管理,垃圾淤泥要做到日产日清,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用拍打、药杀相结合的办法消灭苍蝇、蟑螂。在使用喷药的方式时,可以直接喷到昆虫上,也可以待家人出屋时,将门窗关好,药喷到室内昆虫的隐匿处。喷好药后立即离开,20分钟后打开门窗,在阳台或屋外暂避,待充分通风后再进入。

3.饭菜、糕点等熟食品及洗净后的碗筷等食具,要用纱橱存放或用纱罩盖好,防止被苍蝇、蟑螂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