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平菇
9005800000043

第43章 平菇栽培要掌握好哪些基本原则?

(1)所栽品种的基本特性要弄清。不同品种的生长特性不同,尤其是产菇期所需适温范围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一定的品种只能在一定的季节里种植,或一定的季节内必须选用一定的栽培品种。不弄清所栽品种的适温类型而盲目栽培,容易造成不出菇,或出菇不正常的后果。例如低温型品种应秋种冬出,而高温型品种则应春种夏出。一旦两者错用,就有少出菇甚至不出菇的危险。

(2)发菌期的料温要适宜。平菇的品种温型虽有不同,但其菌丝生长阶段的适温范围是基本相同的,而且都有不耐高温的特性。所以,在确保足够产菇期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适温时间播种。若温度偏高不适宜,宁可在稍低温度下播种,也不要抢在高温下播种。因高温下播种菌丝生长不良,易造成高温烧堆,杂菌感染的几率较高,使栽培效果不稳定。而采用较低温度下栽培,虽然延长了发菌期,但栽培成功的把握性大,但低温播种也不能低于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否则受损伤的菌块不能愈合、萌发、定植,不能及时地吸收到培养料的营养,时间一长,菌丝的活性就会减弱。

(3)产菇的时间要足够。产菇时间一般是以培养料的生物学效率达到80%~100%(100千克干原料能生产鲜菇80~100千克),或所用培养料中营养大部分被消耗需用的时间为标准。产菇时间的长短,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单位面积投料量和产菇温度影响最大。单位面积的投料量偏多,产菇的时间不足,收菇的潮次会减少,产菇率也随之下降。所以,产菇的时间安排,一般都应稍加放宽,以避免发生异常气温所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