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如何科学栽培平菇
9005800000054

第54章 用塑料袋栽培平菇菌袋定植期如何管理?

接种以后要根据气温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温度低可堆得高一些、堆得紧一些。若气温超过25℃,应将菌袋散置或以井字形堆放3~4层,堆与堆之间要留出35~40厘米的距离(兼作人行道),以利散热。当料筒所发出的热量超过平菇所能耐受的温度极限时,轻者菌丝生长停滞不前,重者会发生烧菌现象,菌丝发黄死亡。接种以后防止菌袋烧菌是早秋平菇袋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般播种后2~3天就可以明显地看到接种菌块的菌丝恢复生长,色泽逐渐浓白,并向两侧蔓延。袋内温度逐渐上升,并超过环境温度,特别是超过30℃时就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使其温度迅速下降。一般播种后10天左右菌袋内的料温基本能稳定下来。

翻堆是菌丝培养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5~7天翻1次,使堆内菌袋受温均匀,发菌整齐,出菇一致。

在第一次翻堆时应用缝纫机针在接种层部位扎通气孔,横向每隔5厘米扎1针,针深0.5~1厘米,以利通风换气。若发现菌丝不吃料,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若发现有杂菌污染,可单独放置或单独处理,不得随意乱放。

装袋接种后如果气温低,在管理上就要以保温发菌为重点,将接种后的菌袋以井字形堆成8~10层高,1~1.2米宽,长度视栽培量而定的菌堆,并在上面覆盖薄膜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