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9251400000017

第17章 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4)

另一方面,他从学习的本身得不到任何的激励。以前在初中的时候自己是班里的尖子生,经常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扬。可到了高中之后尤其是到了重点班之后,身边都是优秀的学生,他在班里的位置虽然处于前列,但是再也没有原来的那种优越感,得到的赞扬也比原来少了许多,学习的动力也自然减少了。

探因:兴趣不能够持久

造成孩子学习没有兴趣的原因很多,比如有的孩子在校外接受一些超前学习,强化学习,造成孩子压力过大,还有的是家长期望值太高等等。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便是找对原因,对症下药。

产生恐惧的心理。恐惧是因担心某种特定事物、特殊环境或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强烈紧张的内心体验。恐惧几乎每个人都体验过,孩子也不会例外,很少有一个学生敢说:“我从来不怕考试。”

当孩子接触的科目越来越多的时候,他逐渐会感到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上课时,他不能够完全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自己又不敢发问,只好待在那里。久而久之,便对这门功课产生了恐惧的心理,从而对这门功课失去了兴趣。

兴趣不能够持久。有许多的学生虽然对某些科目有一定的兴趣,但这些“兴趣”却只停留在有趣的活动上,它随着活动的结束而快速消失,是表面的、短暂的。

刘老师担任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她经常采用游戏、歌曲、歌谣、表演等多种活泼的教学形式来呈现、练习、复习知识。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但几次考试成绩下来后,她却发现部分课堂表现积极主动、听说能力较好的学生成绩很不理想。有的六十几分,甚至还有几个一直不及格。

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现代学生兴趣广泛,接触社会也较多,同时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使很多同学能够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受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的影响最大。有较多的同学对社会新闻、社会轶事、歌星球星等等,有较浓厚的兴趣。通常,他们把较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翻阅报纸杂志、上网等上面,节假日更是如此。而安安静静坐下来学习书本知识的也大都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勉强而又被动。他们是矛盾的,一方面,成人化趋势加强,对社会比较关心;但另一方面,又缺乏远大的理想,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一定数量的同学,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怕苦怕累,更谈不上学习的乐趣。

建议:帮助孩子找到兴趣所在

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和才智,使孩子在学习上有好成绩,就必须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然而,有许多父母却不知道如何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

学会寻找学习的乐趣。在我国古代,就有学者采取这种自我寻找学习乐趣的方法。如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就曾写下《四时读书乐》,此诗借助了春夏秋冬四时的事物,抒发了在读书过程中体验到的欢乐心情,激发了自己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学习时,也可以学会自己去寻找学习的乐趣。譬如,在学习前激励自己,自言自语,连说几遍“我喜爱学习××学科,××学科奇妙无比”等话语。

在不想学习、不感兴趣时,回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例如“我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我的运算速度是快的”、“我的记忆力是好的”、“我的文笔是优美的”等,淡忘自己的缺点,增强自信心。如果能坚持这样的训练,会使你逐步感到学习中的趣味。

帮助孩子找到兴趣所在。在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家长,因为家长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兴趣的所在。利用孩子的爱好和对某些方面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从没有兴趣到产生兴趣,从有一点兴趣到兴趣浓厚,由只对个别问题有兴趣到兴趣广泛,并逐渐地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上。

小辉是一个对数学有着非常浓厚兴趣的孩子,他的父母看到他对数学感兴趣,便重点培养。小辉读小学时,对马桶的工作原理产生了好奇,便动手拆了自家的马桶,父母很支持孩子的这一做法。慢慢地,在父母的帮助下,小辉学到了不少数学知识,并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父母又因势利导送小辉去学奥数,一直到现在,他对数学热情依然不减。

老师从“有趣”着手。在初二物理讲到“沸腾与蒸发”一节时,老师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讲台上放一盏酒精灯,然后举起一张纸问:“这张纸,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会不会燃烧?”“当然会。”“那么,用纸折成一只盒子放在灯上会不会燃烧?”“肯定会。”老师将纸盒里装满了水,待纸盒湿透了,倒出水,放到点燃的酒精灯上,结果纸盒没有燃烧起来。学生说:“这有什么稀奇,纸盒湿了,当然不会烧起来。”老师问:“为什么纸盒湿了,就不会燃烧呢?”此时,学生已处于心求通而不解,几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急切地等待老师讲解。此时已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这时来讲授新课内容,教学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

有兴趣才会有成功

现象: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

我曾在小学生教育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2001年全国高考爆出了这样一个热门话题:南京市第13中学理科班学生蒋昕捷,高考作文试卷《赤兔马之死》赢得满分,引起轰动。可以设想,在紧张的语文考试中,蒋昕捷临场构思,用50分钟就编撰完成以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所有评卷老师都给他打了60分满分。这篇高考作文在同年7月24日《新安晚}艮》刊登后,合肥市巢湖路小学一个9岁的三年级学生王潇发表文章“挑刺”,除对大哥哥的高考作文取得满分表示佩服外,还指出了该文的三个错误,那就是:

“第一,关羽走麦城那年是公元219年,被孙权生擒后杀害,而不是公元221年。”

“第二,赤兔马所说不应是吕布与袁绍联姻,应是袁术(袁绍之弟)。早在定陶之战,袁绍认为吕布似豺狼:攻取兖州,必取冀州。所以派颜良领五万兵助曹攻吕。吕布辕门射戟,替刘备解围后,袁术采用了疏不间亲之计,派韩胤到吕布处联姻。吕布识破后,把韩胤送到曹营,而曹操将韩胤斩首。”

“第三,关羽并非葬在东吴。孙权惧怕刘备领大军为关羽报仇,采用张昭之计,把关羽首级给曹操,想让刘备打曹操。曹操识破后,依司马懿之计,等关羽身躯送来后,把首级和身体缝好,在洛阳厚葬。”

王潇小同学的文章在《新安晚报》发表后,同样爆出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由衷地感到惊喜和赞叹。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出色的成绩?据巢湖路小学校长和王潇的老师介绍,他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对三国故事尤感兴趣。王潇的母亲也介绍说,王潇读过好几种版本的三国故事,有的书都翻烂了,对三国的人物十分熟悉,家长对他喜欢三国书籍也很支持,从不阻拦。因此,他能指出《赤兔马之死》中的几处错误,绝非偶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王潇同学的事迹再一次给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让孩子多读书,支持孩子读他感兴趣的书,是家长的责任。有些人比较浮躁,稍微买两本书看看,就说加重了“负担”,这也不准,那也不准,抹杀了孩子的兴趣,应该改一改了。

探因:家长的强迫学习

不少的家长都会为督促孩子用功读书而感到烦恼,总是认为他们学习不积极、欠主动。有时,更怀疑孩子是否天生不爱学习。事实上,孩子的学习动力是与生俱来的。相信家长们仍会记起孩子在两三岁时总爱每事问以及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情境,但为何孩子年纪愈大,愈会缺少内在的学习动力?学校文化、评核制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都是致使孩子缺乏动力,对学习失去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而家长的态度行为模式及管教方法更不容忽视。

学习目的不明确。每一位有正常意识的人,其主要活动都是有目的的。目的越明确,越高尚,越积极主动,学习工作起来动力越大。居里夫人曾说过:人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么大,一定要达到目的。居里夫人因为有高尚、明确的学习、科研目的,她才有持久的、巨大的学习、科研动力,在强大动力支撑下,她才战胜了一个个艰难险阻,攀登上了一座又一座科学高峰。

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力时,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让他们感受到搞好各种活动就必须学好科学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

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许多后进学生经受一两次失败后,再也没有了上进的动力。在挫折面前要满怀必胜信心,面对挫折时,决不能退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故意制造难题,创设些困境,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有了抗挫折能力,便会成为一个意志顽强的人,一个意志顽强的人,便容易征服学习上的困难。

家长的强迫学习。现在的孩子本身学习紧张,玩耍的时间都被各种各样的功课所占满,可我们的家长似乎并不满足,还在一味地逼迫孩子学习。每天晚上,孩子除了要做完老师布置完的各科作业,还要完成父母所规定的课外作业,孩子们往往累得筋疲力尽。一到星期天,本应该是孩子玩乐的时间,可是家长却并不是这样想的,他们已经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各类辅导教材、各种培训班铺天盖地而来。上午是数学老师来补数学,下午是语文老师来补语文;星期天便要参加钢琴、音乐、舞蹈等培训,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也不管孩子是否喜欢,他们只有听的份儿了。

建议: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产生时,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学生不但愿学、爱学、乐学,而且学得活、学得好、获得较大的成功。可见,没有兴趣,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无法提高学习质量。

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当家长发现孩子对某些知识感兴趣时,要以身作则,和他们一起学习,帮助他们持久地保持这种兴趣。较多的孩子都喜欢阅读,因此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来阅读书籍,对某些知识还可以一起讨论,这样不但有助于加强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一位家长跟我聊起了他和孩子的一些故事:我的孩子从小就有好奇心,一遇到不懂的事情,他就喜欢问,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因此,我常常会问问孩子“你觉得有趣吗?”当孩子头脑中有无数的疑问,提出问题时,我通常会十分珍惜孩子的兴趣和探讨精神,耐心地予以回答。如果一时回答不了,我就和孩子一起查资料,或者向其他人请教,我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找到答案。往往在教会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得到了进步。

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的潜在兴趣亮点时,家长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挖掘出来,创设各种情境或条件加以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对于爱拆拼的孩子,家长应多买些拆拼玩具,如积木、插片、变形金刚等;有艺术细胞的孩子,最好去学琴学画;对数字感兴趣的孩子,可以和他玩数学游戏,如利用扑克牌比大小、排序和做加减的游戏。

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有的孩子喜欢音乐,有的孩子喜欢文学,有的孩子喜欢绘画。可我们的有些家长却不管这些,他们偏偏就要喜欢音乐的学舞蹈,喜欢文学的学科学,喜欢绘画的学历史,从来不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情。事实证明,小时候培养兴趣往往为一生的事业奠定基础,做父母的要尊重孩子自身学习兴趣的发展规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一个小女孩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看了不少有关天文的科普书籍,还经常在夜间对着天上的星星发呆。有一天,她告诉妈妈想要一台天狼牌天文望远镜,对这一合理的要求,妈妈和爸爸商量后很快就同意了。小女孩从此就和天文结下了缘,多年之后,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拒绝了父母要她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建议,毅然报考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从此走上了研究天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