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9251400000016

第16章 帮孩子找到学习的兴趣(3)

今天是寒假过后去学校上学的第一天,可是曾涛却高兴不起来。从起床的那一刻起,他就满脸不高兴。虽然经过母子俩的共同奋斗,他的寒假作业突击完成了绝大多数,但仍有一项作业尚未完成,想到上学后老师可能对他的惩罚,他的心中就涌起一种恐惧感。

在整个寒假中,曾涛不光要完成40多页的《寒假作业》,每天还要做摘抄,练钢笔字,连日记带作文平均不到两天就得写一篇。如果每天写两页《寒假作业》,至少需要半个小时,做一篇摘抄,最起码也得半个小时,写一篇日记或者作文,从构思到写作,最少也要一个小时,光这几项加起来,每天没有两个小时就根本不可能完成进度。

缺乏与大自然的接触。现在的孩子缺乏亲历大自然的感受,他们几乎没有参加劳动的机会,已经少得可怜的课余时间还要在父母的督促甚至是强迫下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班,或学习弹钢琴、画图画;虽然天天吃着鸡、鸭、鱼、肉,却没见过活鸡、活鸭的模样,小贩们拿刚刚孵出的小鸭在校门口叫卖,就能吸引成群的好奇的孩子;他们分不清铁、铜、铝等常用的金属材料,甚至不知道塑料、木头和金属有什么不同;他们对基本的自然现象连起码的感知和体验都没有,他们唯一的学习目的就是应付各种考试。

建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这种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好奇心,是儿童特殊思维的直接体现。那么,父母该如何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虽然这种好奇有时难免伴随着幼稚和犯错。但孩子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家长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地包办代替,甚至粗暴否定,不但剥夺了孩子探索的乐趣,以及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他们变得谨小慎微,懒于动手,疏于尝试,以致性格闭锁。

在一堂小学美术课上,老师正在教孩子们怎样画苹果。当老师走到一个孩子身边时,发现有一个孩子画的是方苹果,便耐心地询问她:“苹果都是圆形的,你为什么要把它画成方形的呢?”孩子回答说:“因为我在家里看见爸爸把苹果放在桌上,一不小心,苹果滚到地上摔坏了,我想如果苹果是方形的,那就不会摔坏了。”老师听完孩子的话,并没有训斥她,反而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帮孩子缓解压力。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是个社会性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是做家长的负有最直接的责任。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每一个家长都要格外精心和努力。譬如,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锻炼的计划,有固定的锻炼时间、锻炼方式和锻炼频率;要注意孩子的饮食问题,有计划地多吃一些能促进健康的食物,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合理;努力扩大社会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好处;雕刻、听音乐等都是很好的放松方法,试一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给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留些时间。

多给孩子讲大自然的故事。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动物的习性、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等。这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尊重自然,培养崇敬自然的情感。对于独生子女,由于我们国家普遍的非宗教背景的教育,培养一定的崇敬感十分重要,这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基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归属自然,做大自然的孩子,了解自然界的崇高、美丽,孩子就会从自然界里获得滋养,这样做有利于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现象:“捣蛋”也是一种创造

小文从小就聪明异常,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北京大学,毕业后又被美国哈佛大学录取。在众多对他敞开大门的世界著名大公司中,他选择了所罗门金融投资公司,年薪15万美元。

然而,小时候的他其实不过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但是他却有一位富有爱心和智慧的母亲,在母亲这位人生第一任老师的培养下,小文才焕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后,刚走进厨房,就嗅到一股怪怪的刺鼻的味道。小文正在厨房里,他看见了妈妈,就直往后退,努力想用身子挡住身后的一个大钵头。

妈妈过来一看,浓烈的怪味原来正来源于这个大钵头中的东西。

原来,淘气的小文竟然把架子上的酱油、醋、料酒、麻油、卤虾油和番茄酱等,凡是瓶装的液体流质,统统都倒在一起,调成了黑糊糊的一钵。

妈妈顿时就发火了:“你什么不能玩啊?为什么这么淘气啊?”小文低垂着头,怯怯地说:“妈妈,我想配一种药水,让蚊虫一叮就自己死掉。”

尽管这顿晚餐弄得爸爸妈妈前所未有地手忙脚乱,但是他们没有打他,反而告诉孩子应该多了解一下书本上的知识,以后长大了才能配出“蚊虫一叮就死”的药水。正是这些听似不经意的话,促使小文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终于成了不可多得的金融人才。

探因:缺乏发挥创造力的机会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传统知识和习惯的包围中,发现、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

也就是说,创造是无法在现有知识中找到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只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发现。例如,有的父母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要么给予现成的答案,结果使孩子渐渐养成懒得动脑筋的习惯;要么置之不理,甚至叫孩子闭嘴。也有些好奇的孩子喜欢把家中的东西拆开来研究,而父母将其视为“不务正业”,当然少不了一顿责骂。

就这样,孩子的创造性便渐渐消失了。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孩子“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外在环境的影响。创造力是指能打破常规去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的特性或能力。既然是创造,就需要有可以创造的环境。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学校强调并执行着统一的课程标准以及对学生统一的严格要求,缩小了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扼杀了创造力。先天条件影响也好,后天环境影响也罢,不同的学生肯定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但学校又有学校的苦衷,不可能也没有精力针对每个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来,只能对所有的学生以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一致的教学进度、一样的教学顺序、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这样留给学生们发展个人兴趣空间,以及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的机会都很小。正是这样的教育体制、教学方式,逐渐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潜能。

研究表明,当孩子生活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时,就容易发明创造;反之,当孩子生活在一个压抑拘束的环境中时,就难以发明创造。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给孩子定下了许多条条框框,束缚了孩子的手脚,限制孩子的活动,强迫孩子顺从成人的意志,使孩子经常处在外界的压力之中,从而变得焦躁不安,无心创造。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让人捎口信要我们去,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唯独儿子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老师指出后,他竞顽固地一意孤行。

我们回家盘问时,儿子振振有词:“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听他这么一说,我们意识到,儿子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于是我们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我们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爱”了。

缺乏发挥创造力的机会。创造的本质决定了创造的过程必然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进行创造活动很可能要经历失败,而且必然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而我们留给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却很少,这样就使孩子很少有机会尝试创造。如果孩子长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就很容易失去进行尝试或探索的意识,并最终丧失最为宝贵的创造力。

创造一个新事物需要凭借想象,但人的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看得多,听得多,摸得多,接触的事物多,脑子才能积累丰富的表象,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历历在目。大脑里积累的表象多了,经过改造、调整,就能产生新的表象,这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创造。

视野不够开阔。视野与人的心理发育成长关系极为密切,它反映着人的心理成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概貌。现在的孩子整天往返于学校与家里,太多的作业、太多的考试、太多的压力,让他们喘不过气,很少有看书、外出旅游的时间。久而久之,孩子的视野就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创造力可言了。

建议: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创造力,尽管它只是雏形,却又是伟大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家庭和学校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庭的民主气氛有利于孩子发挥其创造力,但同时注意不允许其任性,为所欲为。学校则应对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因材施教。一个好思考、变化多、能触类旁通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受过多的约束。他们自信、好奇、喜欢幻想、有探险精神,这类孩子很容易受老师的责备、同学的排斥,认为是不听话、好出风头,是刺头儿。因此会使这些孩子变得郁郁寡欢,无所适从。他们的创造力就不可能继续发展,或者久闻成习,弄假成真,以歪就歪向坏的方面发展。

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其实,孩子爱搞“破坏”属天性使然,是其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对各类陌生的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身体力行,欲用自己的双手探求这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孩子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孩子的创造萌芽就会得到进一步深化。

反之,老实文静听话的乖孩子,家庭虽少了“破坏”气氛,大人安心,但孩子的天性被抹杀了,培养出来的孩子多半循规蹈矩,缺少头脑,依赖性强,泯灭了孩子爱动、好奇和勇敢,甚至冒险的天性。

父母带孩子去配钥匙时,可启发孩子大胆想象“钥匙看上去像什么?”带孩子去超市买饮料时,可启发孩子自由想象“可乐罐看上去像什么?”当孩子说出“钥匙看上去像个大蟒蛇”、“可乐罐看上去像个导弹”时,父母不应责备孩子“胡思乱想”,而要夸奖孩子的独特想象,鼓励孩子在此基础上,再去联想“看上去还像什么”以增强孩子的创造性。

开阔孩子的视野。家长可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开阔孩子的视野,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赏各种树木花卉,区分它们的异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看看动物的不同形态,分辨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采集种子,捕捉昆虫,制作标本;仰望蓝天上变幻多端、漂亮浮动的白云;欣赏日出东方的朝霞、夕阳西下的美景……另外,还应向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年龄特点的读物和视听材料,让孩子得到丰富的知识,并要尽可能广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但应注意宜广不宜深,深入浅出,以游戏的形式、故事的口吻,进行趣味讲解。

现象:我对学习没有兴趣

江小波是北京市某学校高一重点班的学生,据他的母亲介绍,他现在的学习兴趣非常低,对任何科目都提不起兴趣。

江小波对我说,他觉得自己不能够融入高中的这个新集体当中,不知道怎样自如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他说他喜欢与热爱艺术的人交谈,喜欢和别人一起看世界名画册,喜欢与别人一起设计别出心裁的小艺术品。但班里的同学经常谈论的都是娱乐和运动方面的东西,他想改变自己去接触这些他以前不熟悉的事物,为的就是能够与同学融到一起去。但是,他尝试了许多次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正因为这样,他整天都是无精打采的,连学习的心情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