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将坏情绪带给孩子。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压力大的时候,工作不顺利,家庭不和睦,生活不顺心等等。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要学会自我调控,用客观理智的心态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用宽容的态度帮助他。
如果面对孩子,你的无名火真的上来了,那就要赶紧离开孩子所在的环境,到厨房、卧室或者到外面去走走。也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心情不太好,你暂时不要和妈妈说话,妈妈需要安静一会儿。”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避免无端撞到“枪口”上了。也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爸爸(或妈妈)心情不好,想安静一会,你自己去玩好吗?”另外,家长还要学会适应环境,培养豁达的人生观,在自己的人际关系中彼此能够谦让,做好孩子的表率。
昨晚,我和孩子他爸爸又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我们两个在客厅里越吵越激烈,儿子在屋里写作业,一会儿他从卧室出来,递给我一张纸,上面歪歪扭扭地用汉字加拼音写着:“亲爱的妈妈,求你们别再吵了,行吗?”看完后,我的心里酸酸的。眼泪禁不住地流了下来。我猛然意识到,这种无聊的争吵给孩子带来了怎样的伤害,产生了多大的心理负担,总以为孩子还小,从没想过他的感受。常因生活琐事和他爸吵个没完,这种坏情绪有时还会波及儿子,莫名其妙地对他发火。
现在想想,我感觉到自己真是错了,无形中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过早地蒙上了阴影,也许会让孩子性格因此变得孤僻,影响到他的一生。
将打骂变成循循诱导。既然打骂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试着将打骂改成循循诱导的方式,使孩子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千万不要轻易训斥、谩骂、殴打孩子,多尊重孩子,让家庭充满民主、平等的气氛。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种经验,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父母只需要用自己的言语或行动,向孩子表示一点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不满,孩子都会觉得是对他的错误的惩罚,从而自觉改错。给孩子使个眼色、对他的行动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欢的东西、没收他的玩具,甚至在吃饭时减少他爱吃的菜肴或者让他穿一件旧衣服等等都是惩罚的手段与方式。调查表明,经常打骂孩子不但会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还会使孩子具有暴力倾向,形成懦弱和自卑的性格。那么,我们何不采用循循诱导的方式来代替打骂呢?
我和爱人平时的工作都很忙,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女儿在一起,只是每次很关注她的成绩。每次看到她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我们都非常焦急,有时候甚至会批评、骂她几句。后来想想,觉得自己的这种打骂方式确实不太对,于是我决定改一改。又一次,女儿回家告诉我考试不太理想,声音很低很低,表现出非常害怕的表情。一看她的表现,我就知道她考得不好了。但是这次,我压住了心头的怒火,一改往常的训斥,而是轻轻地询问今天考得怎样?并耐心的询问原因找到了没有?没想到女儿竟然非常清晰、有条理的把自己错的地方都讲了出来,一一分析了原因,找出了问题所在。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好,收到了我以前用打骂方式所没有达到的效果。
孩子不愿意与父母交流
现象:学习是唯一的话题
思雨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很聪明懂事,就是性格有点内向,不善与人交流。去年,思雨的妈妈下岗后整天待在家里,情绪很低落,总是将自己的现状归罪于自己学历低所致,所以把全部精力都用到思雨的身上。
视她为唯一的精神寄托,细心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并立志要把她培养成高学历的人才。
因此,妈妈也更加重视起思雨的学习。不仅每天接她上、下学,晚上陪她做作业,检查她的作业。而且,当妈妈看到思雨的数学成绩没有达到她的标准时,便请来了老师帮她补习功课。平时,妈妈和思雨在一起交流最多的话就是:“只要有优秀的学习成绩,你就能考名牌大学,找到待遇好的高薪职业,将来才能过上有房有车的日子。”“你现在什么都不要管,学习是你唯一要做的事情。”
时间一长,思雨自然把学习当成压倒一切的大事。如果这学期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把自己关在书屋里看书,很少与父母交流;如果考得不错,她才会向父母汇报学习情况,讲某同学哪门功课比自己好,自己决心下学期超过他等等。很多时候,思雨除了上学和吃饭,很少外出,也很少和父母说话,总是一放学就躲进自己的小屋里看书、学习。
探因:缺乏共同的话题
沟通是让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及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种方法,而不同方式的表达会令人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听到一些孩子会抱怨“爸爸根本不明白我,还要常常管着我!”“我和妈妈很难好好沟通,说不到两句话就会吵架!”“妈妈不说话还好,若她说话我便会觉得很烦!”
除了孩子的抱怨外,我们还会听到一些父母的感叹:“孩子长大了,就不听我们的话了。”有些家长百思不得其解,觉得自己三天两头和孩子谈话,怎么孩子对自己总是敬而远之,永远像个陌生人呢?可见,真正有效的沟通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必须是心与心的沟通。面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不畅和无法沟通,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缺乏共同的话题。
一些父母不善于学习,整天忙于工作,不愿了解新鲜事物,所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另外,现实的压力让父母深感学历的重要,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大学选好专业,而对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忽视、漠然。这种态度渐渐造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不可填补的鸿沟,也造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沟通难的问题。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父母比较爱看《新闻联播》,孩子要看《娱乐播报》;儿子要看体育赛事,爸爸要看《焦点访谈》等等,诸如此类的差异。父母感兴趣的事物,孩子认为已经过时;孩子们喜爱的节目,父母认为不值一看。没有了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也就没有了共同的话题,没有了共同的话题,自然也就无法进行良好的沟通了。一旦亲子之间的沟通出现了困难,便会使孩子产生了不愿意与父母交流的情况,即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
采取命令式说教。“赶紧写作业去!”“不要乱扔食物!”“把玩具收好!”“把电视关了!”生活中,常常听到父母用这种命令的方式对孩子说这样的话。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费尽心力,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与孩子公开交谈,殊不知他们的某些话,恰恰是堵住了孩子的嘴巴和耳朵。最常见的弊病就是某些父母那种教条似的长篇独白,一开始就是:“当我和你一样年纪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子女对父母的这种表演评论说:“这种说教式的谈话,我们不喜欢。”
在说教面前,孩子往往是缄默不语,心不在焉,无法接受父母的教育。类似“等你成家有了孩子后就明白了”这样的话已经成了某些父母的口头禅。一天要唠叨好几次,由于孩子是生活在此时此地,老是对他们提及未来的情况,不会有多大效果。有经验的父母则认为:在教育孩子时,应该用现实的语言,举出具体的理由,说明你提出的主张。
剥夺了孩子“说”的权力。当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时,他们只能把自己的秘密埋藏在心里,做父母的就很难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这样对孩子的教育就会无所适从。似乎大部分的父母认为,好像从来都只有他们拥有“说”的权力,而孩子则只有“听”的权力,从而忽视他们也同样拥有“说”的权力。因而,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自己唠叨个没完没了,而不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孩子的说话权得不到父母的尊重,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与父母产生对抗情绪,导致双方相互不信任,沟通困难。
还有的父母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往往过于急躁,总幻想通过一两次聊天就能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而缺乏实际的行动,这就难免做成“夹生饭”。而还有一些父母呢,却是对孩子“忽冷忽热”:高兴了,就与孩子泡在一起聊天、做游戏;而忙了、烦了的时候,就把他们丢在一边,对孩子不闻不问。
建议:采取平行交谈的方式
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人手。许多的父母在与孩子交谈时,总是喜欢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聊的话题也总是围绕在学习上。如又给孩子买了什么好资料,这次考试怎样才能考好等之类的问题,而这些父母乐于讨论的问题,却都是会引起孩子反感的话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引起孩子的反感,使他们立刻对这次谈话失去兴趣。但是,如果我们在谈话时从侧面人手,也就是说从孩子的一些感兴趣的问题人手,譬如从他在学校里所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开始,从一个引人发笑的小笑话开始,一步一步地将话题引向学习。
不少男孩子都喜欢体育,父母不妨与他讨论一些他所喜欢的球队或赛事,可能的话,可以一起去现场观看比赛。音乐也是孩子们所热衷的,父母至少应该知道一些流行歌手的名字。如果你认为孩子正在听的音乐是不适当的,或认为他的“追星”行为有些过分,不妨坦率地告诉他们并且说明为什么。
学会尊重孩子。在与孩子交谈的时候,如何说话与说什么同样重要。简单命令式的、挖苦讽刺式的、情绪发泄式的话语只会伤害孩子的感情,而于事无补。父母要学会以尊重的态度、平静的语气对孩子说话,因为,即使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也能轻易地区别不同的态度、情绪和语调。
尊重还体现在父母与孩子进行有深度的交流沟通方面。孩子们的社会意识和对事物的理解力在不断增强,他们赞赏有思想性的、有深度的交流。因为这样的交流使他们感到自己被父母视为平等的伙伴,能激发他们的自尊感。父母完全可以就广泛的主题—一如社会问题、环境治理、创造发明等等与孩子展开讨论;
而不要使沟通仅仅局限在孩子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上,那只会使孩子逐渐丧失与你沟通的兴趣。
要学会倾听。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教子心经: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多样化的,同时也是一个缓 慢的过程,只有父母能多一些容忍、理解和关怀,孩子才能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现象:父母不知道孩子的需求
在新浪网站上有这样一篇名为《教育关注:让我们从聆听孩子的心声开始》的文章: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上海市的一项调查发现,现在孩子们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大致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充足的睡眠,更多喜欢的儿童读物,老师的理解等等。
这是上海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儿童心声”课题组对全市6000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调查排列出十大“儿童心声”,它们分别是: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希望有更多的闲暇时间;需要充足的睡眠;希望创作更多我们喜欢的儿童读物;希望老师多理解我们;希望各类教育资源尽可能向我们开放;
请家长老师都来保护我们的“小秘密”;请社会各界都来维护少年儿童公共安全;
渴望与父母多沟通;盼望家庭和睦,最怕父母吵架和离婚等。
探因:不愿意倾听孩子的话
越来越多的问题让我们的家长们感到诧异:现在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玩,也不知道好好读书,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干些什么?作为家长,我相信他们都想知道答案,那怎样才能找到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静下心来,好好地倾听我们的孩子们是怎样说的了。
不愿意聆听孩子的话。人都需要发泄,都需要倾诉,孩子也是一样的。他们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分享他们的成功、喜悦,分担他们的忧愁、痛苦,可以和他们谈自己的理想、抱负,可是我们的家长却不是这样做的。家长都往往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消息”。譬如,当孩子放学回家后,兴致勃勃地跟父母说起学校里发生的一些趣事时,父母却不愿意听,甚至会怒斥他:“你瞎操什么心,小小年纪懂什么,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习,其他什么事情不必要操心。赶快回房间学习吧!”
可想而知,这时候的孩子是多么的委屈,甚至是愤怒。长此以往,孩子知道家长不愿意听他说话,觉得什么事情对父母说了也是白说,还不如将坏心情埋在心里。久而久之,消极情绪找不到发泄和化解的渠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突然爆发,变成一种对抗情绪,以致给自己和家庭带来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