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一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孩子呢?孩子是稚嫩的,不成熟的,更是容易犯错误的,因此,不论是大错小错,他们通通都会犯。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就像曾经迷过路的孩子再也不敢忘记回家的路一样。往往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只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才会逐渐成熟。
现象:孩子都是淘气的
安安是一个非常淘气的小男孩,妈妈常被他淘气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如,在洗手时,他总是把水开得很大,让水溅得自己满头满脸都是,还兴奋得哈哈大笑、哇哇乱叫;玩游戏时,老师为他们准备的用来做娃娃家门帘的串联积木,总是被他拿去做玩具汽车;玩橡皮泥时,安安经常会不按照老师要求的方法去创作,而是把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掺和在一起揉捏,使它们混在一起而无法分开;而水彩笔呢,也常常会被他拿来当指甲油涂染指甲,当眉笔与唇膏画眉毛、涂口红……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安安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支钢笔。他把钢笔的墨水囊拆下来,把一根注射器安了上去。注射器里装满了墨水。安安握着注射器,把手藏在书包里,外面只露着钢笔尖,让同学们挨个来看。第一个人来看时,他并没有做什么动作,但是,当第二个女同学来看时,他在书包里猛地一推注射器,一股墨水把女同学变成了花脸猫。
探因:淘气是孩子的天性
没有一个孩子不淘气捣蛋的,但不能将此作为孩子的缺点,顽皮之中往往蕴含着创造,是孩子智慧发展的原始动力。淘气的孩子往往胆大、敢闯、敢干,接触面广,这对扩大知识面、发展个性都有好处。未来的社会需要思维独特、有个性的人才,所以应该给孩子一点淘气度,千万别把他们束缚得死死的。
具有好奇心。淘气对孩子讲,有时是好奇心的表现。孩子时常因为淘气将爸爸妈妈的重要东西损坏,这是因为孩子完全不懂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好奇心强的孩子,一旦发现某件东西对他有吸引力,便想过去看一看,动一动,即使你再三对他说“不要去摆弄”,这反而会引起他的好奇心。
孩子们面对这样复杂的人类社会,处处感到新鲜,疑惑不解,因此他们有旺盛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孩子渴望了解更多的事物,也希望自己能看看摸摸,甚至是亲自尝试一下。而且往往是父母越不让看,越不让做的事情,孩子偏偏要看要做。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淘气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往往会把废纸篓弄翻,把里面的东西扬得到处都是,他会把刚买回的玩具拆坏,会在妈妈将要完成的稿子上乱涂乱画,或是偷偷地将爸爸的眼镜藏起来,或是拆坏了刚买的遥控汽车,甚至他还会做出更加令人气愤的事情。的确,父母常常会为孩子的这些淘气行为而感到头疼,他们管不住自己的行为,有时还会恶作剧,专门和大人作对。其实,对于孩子的淘气,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因为淘气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本身就是在这种淘气的过程中逐渐长大的。
其实,孩子的“淘气”中藏在着求知的渴望、认识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他们在“淘气”中通过观察、触摸、谛听以及联想,使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正是在“淘气”中,由于经验的积累,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才逐渐认识了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可见淘气并非坏事,它绝不等同于捣蛋与过失。
恶作剧式的行为。有些孩子从一些恶作剧式的行为中获得乐趣。比如,有的孩子会拿死蟑螂放到姐姐桌上,吓得姐姐哇哇叫,他则在旁边乐不可支。从孩子花样翻新的“整人”功夫上可以看到,孩子的智力增长极为迅速。
儿童心理学家托马斯·卡尔博士说,爱搞恶作剧的孩子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日后成才的可能性较循规蹈矩的孩子更大。孩子的恶作剧行为并非从天而降,要设计出一个有新奇感的方案来,需要动脑筋,而且动脑的强度相当高,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无疑是一次催化。卡尔博士还认为,恶作剧也可能是一种爱的表示。如一个刚满4岁的小女孩在父亲的钢琴上撒上糕点屑,这并不是出于恶意,她更多的是要向父亲表明:您瞧,我把我最喜欢的东西与您心爱的钢琴放在一起。
建议:要善待孩子的淘气
孩子淘气是指不听话、搞恶作剧,但还不具有破坏性质。如捉几条虫子,把房间搞乱、搞脏等。这使得家长很烦恼,忍不住要生气。从现象上看,这似乎产生了不良后果。但从本质上看,不能视若坏事,更不能得出坏孩子的结论。
对孩子奖惩兼施。奖励和惩罚都是教育孩子的辅助手段,但奖励往往更为有效,因此应多奖少罚。尤其是淘气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自尊心较强,父母切不可打击、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家长要更多地了解并尊重他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只要孩子说得对,做得正确,就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孩子表现特别突出的时候,要及时表扬,还可以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如购买他们最喜爱的玩具和学习用品等。
如果孩子特别淘气,屡次外出惹乱子,或者玩得太“野”,根本就无法静下来,或者打架骂人,做了错事等,家长就不要一味无原则地迁就。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提出批评,或者辅以适当的惩罚,以加深孩子的印象。
要善待孩子的淘气。从一定意义上讲,淘气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心驱使下的行为,是儿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起点和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应加以保护和引导。即使是出点小毛病、捅点小娄子、制造点小麻烦,也不必看得那么严重,在批评和处罚时不可过于严厉,不可将他们身上闪耀的积极性、创造性、探索欲以及独立自主的精神砍伐殆尽。
善待淘气,不是娇惯溺爱,更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他们五彩斑斓的童心。只有善待了孩子的淘气,他们的世界才会多一分乐趣,我们的世界也才会多一分勃勃生气。
要积极引导孩子。对于孩子的淘气行为,父母还可以细心观察孩子的特别和兴趣所在,积极引导孩子。因为孩子缺乏对自我行为的把握能力,不能把自己的行为控制在适当的度上,所以有些淘气的行为因为缺乏调教而逐渐演变成了不良的行为。
例如,孩子喜欢玩水,说明他对水产生了兴趣。那么,就满足孩子的愿望,给他一大盆水,给他各种玩水的东西,并且和孩子一起玩水,让他玩个够,乐个够。
在此过程中,教孩子有趣的玩法,提醒他不要把水弄得满地都是。如此,让孩子在忙忙碌碌中动手动脑,他自然就无暇琢磨鬼点子了。
现象: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坏
我的邻居家有一个长得虎头虎脑,憨厚淘气、天真活泼的男孩叫阿杰,邻里都夸他是个懂事乖巧的好孩子。然而,自从他上学后,一切都改变了。
上学后的阿杰有了很大的改变,上课不专心,还总是欺侮别的同学,学习不努力,还经常迟到、逃课,时不时地还会跟老师恶作剧。放学回家后,他甚至还用钢钉戳穿别人的轮胎、拔别人的气门芯、在别人的酒里放过巴豆(泻药)……因此,他成了学校里出了名的“坏孩子”。
当阿杰好不容易上了高中后,打架闹事便成了他的常事。后来,阿杰还开始迷恋上网,以前逃学还知道回家,现在上网就开始整夜不归了。父母骂他一句他顶上十句,当爸爸举起棍棒要打他的时候,他甚至想还手。进入高中后,阿杰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在校园里称王称霸,对同学稍不顺心,便拳脚相加。胆小的见他就躲,欺软怕硬的则称他为“老大”,他也俨然一副“大哥”的样子。
一天.同班的赵强说隔壁班的同学阿居打他。阿杰一听就火了:居然敢打我手下的人,这分明是不把我放在眼里,这次不给他点厉害尝尝,以后他的尾巴还不翘上天去了。于是放学后他便带了几个同学在路上堵住了阿居,见了面就骂,骂完就打,其他几个同学也一哄而上,你一拳他一脚。最后,阿居被打得头破血流,虽经抢救,终因伤势过重而死。
探因: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2003年至2005年青少年犯罪186人。其中,盗窃112人,占60.2%;伤害25人,占13.4%;抢劫、放火各9人,分别占4.8%;故意杀人8人,占4.3%;其他犯罪11人,占5.9%c,这些犯罪的孩子,曾经都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当然,没有一个孩子的本性是坏的,但是随着社会、家庭和其他人的影响,孩子便会误人歧途。
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孩子因为年纪小,有些道德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一些所谓的“坏事”并非有意为之。我曾处理过一个学生拿超市东西的事,在一般人看来,这就是偷东西,而孩子并不知道,只是喜欢那个东西,所以想占为己有。超市把孩子送来以后,我们没有在很多同学面前宣扬这件事,而是将他的家长喊来,带孩子去认错,付了钱。这种低调的处理方法既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判定他是“小偷”,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以后很可能真的滑向深渊。
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成长与其父母有着最直接的联系,许多人眼中的“坏孩子”都是由于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所养成的。有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生怕孩子受委屈,缺少正确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坏习惯;有的家庭父母教育意见不一致,一个要严加管教,一个却护短偏袒;有的父母平时不管,一出了事,便暴跳如雷,非打即骂。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导致孩子的成长就不顺畅,到孩子快成年时,坏毛病已经是相当顽固了。
17岁的小李犯盗窃、抢劫、故意伤害罪,他说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全是他父母把他赶上犯罪道路的。小时候,爸妈就对他百般迁就,有时又很严厉、粗暴。迁就、溺爱时,他约了几个同学把老师打伤了,爸爸拿几千元到学校向老师赔礼道歉,把事情替他“摆平”了;严厉、粗暴时,竞用皮条把他吊起来毒打,甚至把耳膜打穿了。小时候,爸爸也很爱他,可当他渐渐长大时,爸爸却以打代教,稍不顺心就打他。后来,小李渐渐不敢回家,总是在大街上游荡,饿了去偷食品,几次被抓进派出所里。每次从“所”里回来后,爸爸就用铁链子将他锁住毒打。最后一次,他举起小方凳砸在爸爸头上,爸爸去了医院,他再次被送进了派出所。
来自社会的影响。对于某些“坏孩子”来说,来自社会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孩子的自我约束力较弱,心理构成易变,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其心理和生理尚未定型,处于犯罪的“危险年龄”段。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到了上初中、高中的时候,便常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甚至会跟社会上的“哥们儿”、“姐们儿”混在一起,难免会走上邪路。很多孩子自身素质不高,交友不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跟着别人学坏。
建议:给孩子正确的评价
好孩子与坏孩子的区别也许就在那一念之间,这就需要父母做出正确的引导。
懂得赏识孩子。赏识就是认识到一个人的才能并予以重视或赞扬。赏识孩子,就要对孩子多加鼓励,善于了解孩子的优点,抓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受到大人一直在关切地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孩子当时心情舒畅,过后又会变成一种要“更上一层楼”的志气和力量。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发挥孩子的潜能,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有裨益的。
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从小被认定是一个坏孩子。母牛走失了、树莫名其妙被砍倒了,每个人都认定是他做的,甚至父亲和哥哥都认为他很坏。
有一天,父亲说要再婚,大家都担心新妈妈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希尔也打定主意,根本不把新妈妈放在眼里。陌生的女人终于走进家门,她走到每个房间,愉快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当走到希尔面前时,希尔像枪杆一样站得笔直,双手交叉在胸前,冷漠地瞪着她,一丝欢迎的意思也没有。
“这就是拿破仑”,父亲介绍说,“全家最坏的孩子。”
令希尔永生难忘的是继母当时所说的话。她把手放在希尔肩上,看着他,眼里闪烁着光芒。“最坏的孩子?”她说:“一点也不,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我们要把他的本性诱导出来。”
给孩子正确的评价。也许有些孩子很淘气,但成年人要学着换个角度去评价孩子。同样是面对孩子的淘气,有的父母会觉得孩子太烦,惹人讨厌,有的父母却会觉得这是孩子天真的表现,会给予宽容甚至赞扬。所以,建议父母经常给孩子善意的评价,不要轻易把孩子划人坏孩子之列。
慎重交友。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儿时需要玩得朋友,长大需要共事的朋友,年老了需要说话的朋友。培根曾说过:“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然而,在对待交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交友贵在交心、交人品。酒肉朋友不交,势利小人不交,阳奉阴违不交,为富不仁不交,欺小恶老不交,口是心非不交,无信无德不交,恃强凌弱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