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9251400000008

第8章 让孩子在学习中“当家作主"(4)

过年的时候,成宇到姨家拜年,看到表弟独自一人在书房里苦读,其紧张的学习空气与锣鼓阵阵、灯笼高挂的新年喜气很不相称。晚饭时,成宇问他怎不趁过年这几天放松放松,他说今年就要高考了,学校大年初六就开始上课了。成宇说道:“这不是把人当机器了吗?”表弟的回答让成宇很感意外:“只要能提高成绩,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将来找到一份好的职业我愿意当一台考试的机器!”

不可否认,是社会从文凭和职业上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就业一律要求具备大学学历,只有研究生以上才配用“人才”这个头衔,晋升职称也必须是相应的学历,任成果再多本事再大,如果缺少相应的学历只能望职称叹息。在这种认文凭不认人的社会里,孩子们又怎能不拼了命地去拿个文凭呢?

建议: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

在社会、学校、家长的各种压力之下,孩子似乎已经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整天除了学习、学习,还是学习,似乎他们天生就是为了学习而存在的。他们成了生产分数的“机器”,成了高速运转的“陀螺”。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应该有快乐的童年,他们应该有无忌的童言,他们应该有天真烂漫的笑脸。

不要剥夺孩子玩耍的时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家长往往通过各种活动、辅导班和学习资料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没有一点空隙。与此同时,孩子自发的自由玩耍——如捕捉蝴蝶,玩木头、石块、布娃娃,或与父母在地上打闹,却在匆匆忙忙的时光中丢掉了。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缺乏自由玩耍的时间会给孩子和父母都带来压力,会增加肥胖的风险,甚至是许多孩子抑郁症、自闭症的罪魁祸首。

其实玩乐对儿童成长益处很多,可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创意、自信心、同情心、想象力、社交能力、平衡感、时间空间观念、手指灵活度、逻辑思维、选择与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

不以分数论成败。哪个孩子不想考好分数啊!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怎样做才能学得好。家长和老师只是训和骂,孩子仍然糊里糊涂,有的孩子确实很少玩了,但分数仍然上不去。

考试分数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某门课程在一定阶段上的检查所做的成绩评定。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不能反映孩子的智力水平和综合素质。更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优劣。作为家长,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关心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但应如何看待分数,却是一个科学而又严肃的问题,它反映着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方法及其成败。

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能,不能只看分数的高低,因为分数不能用来判定除考试以外更多的东西。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能力,除智力之外,还有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总之,家长们应该清楚,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考试分数的高低,不足以代表其综合素质的高低。

保持好的心情。在学习的时候,孩子首先整体上要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心理。这个道理显而易见,恐怕很少有家长会反对,然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有不少家长经常把孩子的心情与学习割裂,他们对孩子的情绪变化极不敏感,满脑子都是“学习,学习”,甚至认为孩子“小小年纪,什么心情不心情的”。这实际上是把孩子看成了没有七情六欲的“学习机器”,必然导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厌学心理。因此,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

现象:

2006年6月16日,天津宁河县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发生矛盾,其15岁的儿子为母亲抱不平,竞举起菜刀猛砍生父,致使其父亲因流血过多而当场死亡。

家住七里海镇的兰某和其妻因生活琐事经常吵架,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后来分居生活。两人吵架时,其子经常为母亲抱不平,因此母亲经常给儿子做好吃的。

又一次.兰某下地干完农活后,回到家里,到妻子那里吃早饭。夫妻两人因鸡毛蒜皮的小事又发生争吵,两人越吵越凶,15岁的儿子认为父亲又在欺负母亲,一怒之下举起菜刀向父亲砍了两刀,其中一刀砍在父亲颈动脉上,父亲应声倒在血泊中,当场死亡。此时,兰某的妻子受到刺激,精神恍惚。兰某的儿子见出了大事,不知所措,一口气跑到静海县,找到姐姐。他的姐姐问明原委后,带着他到静海警方投案自首。

探因:家庭的不良影响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吵闹、混乱和拥挤的家庭中的孩子,相对来说不聪明。调查结果还显示,吵闹、混乱和拥挤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孩子的智力下降2~3个IO点。孩子的学习是一个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而孩子有意义的学习经验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获得的。因为环境与孩子共存始终,孩子既能从环境中获得许多有益的经验,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去影响、作用着环境。

家庭的不良影响。父母相处总不能是没有任何矛盾,一旦矛盾来了,一着急,就会把这种不良的影响直接带给孩子。研究表明,孩子对家庭成员的情绪十分敏感,很小的孩子甚至能感受到父母之间的冷战。父母敌意和冷漠的情绪往往最容易影响到小孩子。长期处于父母不和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常常有害怕、恐惧、伤心、恼怒的情绪,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自卑、焦虑、易发脾气等。

记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妈妈坐在黑黑的房间独自流泪。当时妈妈与爸爸从不发生正面的冲突,但是有无休止的冷战,还有妈妈不出声的流泪。小的时候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觉得害怕,隐约觉得爸妈之间有问题,害怕爸爸妈妈会分开,这种感觉一直从我的童年到我的青春期的结束。念高中的时候曾考虑过如果他们分开了我跟谁的问题,现在想来当然觉得可笑,但在那时候却是我的一件大事。他们这样也间接造成我青年时期内向、孤僻、自卑的性格。

学校环境的影响。近来,在一些中小学生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疾病——“学校恐惧症”。其表现为学生一进学校和课堂就出现头晕、呕吐、心慌、焦虑,甚至昏倒的现象。这引起了教育界和心理专家的重视。经过分析研究,专家发现家长本身敏感懦弱或过于溺爱孩子、学校教育方式粗暴不当、学生之间竞争压力增大是孩子们患上“学校恐惧症”的三大原因。也就是说,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压力所致。

对学生来说,一个宽松舒适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情感交融,并获得愉悦感,从而使师生感到教与学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与苦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其惊人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建议:在家中营造良好的气氛

在快乐的心境中成长的孩子内心一片纯净,而且据研究,一个人在快乐的心情下学习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我们的家长尊重孩子的意愿了吗?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了吗?给孩子提供快乐成长的环境了吗?

在家中营造良好的气氛。正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当多读书看报,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学习的道理,但他们见到父母认真学习,自会仿效去做。长久的熏陶,孩子自然也会喜欢读书看报。在此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向孩子说说自己的认识,问问他们的看法,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诱导他们思考问题,认清事物的是非。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千万不可敷衍了事,要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特别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训练思维。

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学习,并不限制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也不采用越俎代庖式的学习。家长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些学习中的问题,或者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帮助解答,这样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少给孩子一点压力。有调查表明,造成学生巨大心理压力,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学校方面的压力,包括校方管理层、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传来的压力及同学问的竞争压力;二是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包括高考、教育体制、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三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包括父母、亲戚、朋友的无形压力。

有一些学校给孩子的压力太大,搞得孩子心情紧张,无所适从,结果适得其反。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适当的鼓励孩子,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这样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想学习,爱学习,让孩子不为高分与名次而心中不安。对于这样轻松愉快的学习,孩子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同时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孩子茁壮成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要多一些平和,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