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才,人们往往以为他一生下来就智力超群,或从小就具有特别好的外部条件。爱因斯坦的少年时代还很难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然,从他的少年时代也可以发现,他身上具有后来成长为伟大天才的因素。
从小就向往伟大与崇高,是人类划时代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特有的,也是后来使他成长为天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正是由于有了这样高尚的志趣,他才能免受各种世俗的诱惑,不致将自己宝贵的才智和精力用到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去;才能对许多常人受不了的东西安之若素,始终百折不回地走自己的路,从而为社会、为人类作出常人作不出的巨大贡献。
1.“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隐藏在事情背后”
1879年3月14日,当春天正好来到德国南部古老的小城乌尔姆时,海尔曼·爱因斯坦和他的年轻的妻子——爱因斯坦一科赫太太以期待已久、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男孩。海尔曼给他起名叫阿尔伯特,使第一个字母为A,与孩子祖父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相同,为的是纪念自己的父亲。
父母亲都是犹太人。父亲海尔曼和叔叔雅各布合开一家经营电器修理和制造的小厂。父亲是一个性情豪放、独立不羁的人,他对祖先古老的风俗习惯漠不关心,甚至对当时十分盛行的宗教和神学也不以为然。那种坑蒙拐骗、投机钻营的生意经与他的性格更是格格不入。他喜欢说说笑笑、快乐地过日子,充分享受人生。他是做生意的,可平时堆在案头的不是《圣经》,不是账本,而是诗人席勒和海涅的诗集。他常常高声朗诵,读到精彩处,还要停下来对爱妻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他完全陶醉在美好的诗情中。他的这种情趣也深深地感染了全家人。
阿尔伯特的母亲泡琳是位具有很高文化修养的贤妻良母。
她爱文学,尤其爱音乐,特别喜欢贝多芬。她常常坐在钢琴前轻轻地抚弄琴键,弹奏自己的心曲。
由于父亲不善经营之道,在小阿尔伯特出生一年后,父亲和叔叔合办的小工厂倒闭了。他们在乌尔姆呆不下去了,只好把家搬到慕尼黑。不过,这次工厂倒闭并没有给阿尔伯特家的经济生活带来多大的打击。靠着阔亲戚的帮助,他们在慕尼黑又办起了一家工厂。海尔曼管买卖,雅各布管技术,开始一段时间生意还不错。
这是一个幸福、和谐、温暖的小家庭。海尔曼常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郊外去游玩,在饱赏湖光山色之后,还在外边野餐:喝啤酒、香槟,吃美味的烤肉和香肠。田野、森林、河湖与山峦给小阿尔伯特一种全新的感受,使他乐而忘返。由于从小受到大自然风光的熏陶,培养了他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感情。
爱因斯坦的天才并没有从一生下来就显示出来。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没有任何东西可用来解释他那卓越的成就。从他的并不顺遂的少年时代很难找出非凡的未来。相反,所有了解爱因斯坦幼年时代的人都说他几乎像个智力迟钝的孩子。他小的时候精神懒散,对世界的理解很吃力,到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而且话说得非常之少。这与比他小两岁的妹妹整天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形成鲜明的对照。为此,父母非常着急:“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不,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他那可爱的脑袋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有多少聪明的怪主意呢!”因为怕他是低能儿,父母亲还为他请过医生呢!然而,小阿尔伯特也有一般孩子所没有的特点。在他还很小的时候,当母亲弹琴时,他就一个人默默地跑到母亲的身后站着,专心倾听母亲弹琴。年轻的母亲第一次发现儿子这样做时高兴极了,忍不住夸道:“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的样子。”
“阿尔伯特,到花园里去玩吧!”一次,母亲这样建议。可是,小阿尔伯特还是一动也不动,愿意站在那里听母亲弹奏。他喜欢贝多芬更胜于花园。
有时,时间晚了,他被送到床上去睡觉了。他听到琴声后还悄悄地从卧室溜出来,躲到楼梯的暗处倾听楼下母亲的弹奏。
仿佛这美丽、和谐、伟大和崇高引起了他幼小心灵的强烈共鸣,或者说,这些也是他与生俱来的。
对此,一位邻居也很奇怪,说:“这孩子好耐性,大了不是一个音乐家,也是一个钟表技师。”
阿尔伯特一生都很喜欢音乐。他从小就喜欢拉小提琴。起初是拉一把玩具小提琴。从6岁开始就正式学拉琴了。7岁生日那年,母亲送给他一把真正的小提琴。但开始,一连几小时机械重复的弓法和指法练习,根本不是心灵的享受,而是对躯体的惩罚,一度曾使阿尔伯特厌烦。只是后来,当他真正体会到了莫扎特的作品所带来的欢乐,他才真正迸发出了练琴的热情。小提琴后来成了他终生伴侣,拉琴成了他最喜欢的生活方式之一,琴声中没有人世的喧嚣,充满了美妙、和谐和崇高的感情。
宁静以致远。阿尔伯特不喜欢说话,却从小就喜欢观察与思考。有一次,那时他大约四五岁,父亲给他拿来一只罗盘,他聚精会神地抱着这个奇妙的东西细细端详了许久,不管他怎么动罗盘,那根针总是指向北方。阿尔伯特瞪大眼睛,望着玻璃下边那根红色指针认真地想:“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方呢?这根针四周什么也没有啊!”他当时感到十分惊奇。“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隐藏在事情的后面!”他当时就这样想。这件事给他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甚至在60多年后他还能清楚地回忆起来。磁针为什么总指向北方——这一问题当时对他来说是一个谜,最早激起了这位未来大科学家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事物本性的浓厚兴趣。1936年5月26日,爱因斯坦在回答一封来自科罗拉多州的人的信中所提出的问题时写道:“也许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出现一些能够决定他的思想和行动的外部事件,但对大多数人,这种事件没有任何作用。至于我,记得小时候父亲给我看过一只小罗盘,它对我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一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①
在慕尼黑,爱因斯坦家住的是一幢有花园的房子,家里常常有亲戚或邻居带着孩子来玩。孩子们凑到一起高兴极了,他们捉迷藏、打仗、做各种游戏,说啊、笑啊、唱啊、跳啊、哭啊、闹啊;小阿尔伯特却从来不跟他们这样跑、跳、喊、叫,他一个人躲在客厅的角落里玩积木,他耐心地搭成钟楼啦,教堂啦,市政厅啦……他看着自己的“建筑”,陶醉在创造的欢乐中。
当时的德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像洪水一样到处泛滥。无论是大街上,还是学校的操场上,随时都可以遇到士兵或学生操练的情景:刺耳的军乐声和着“一、二、一,一、二、一”的口号声,响成了一片。帝国的军人操着整齐的步伐在前进,他们昂首挺胸,两眼盯住一点,膝盖绷得笔直,双臂摆动成直角,好不威武!当时许多小孩子看到这场面总是高兴得又蹦又跳,跟在队伍后边学。他们巴不得马上长大,也能佩上长剑,跨上战马,“为德意志,为皇帝,前进!”然而,这样的场面不仅没能引起生性羞怯、文静的小阿尔伯特的任何兴趣,还使他产生出一种本能的反感,每遇到这样的情形,他总是掉过头去,尽力回避。在他看来,“一、二、一,一、二、一!”这是多么单调,就像蒸汽机里活塞的往复动作。他们不也像机器一样吗?这种强制性地严格要求整齐划一的做法,也许可以培养人的组织性、纪律性,让人听话,但会不会因此而影响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甚至扼杀人的创造性灵感呢?
①[美]杜卡斯、霍夫曼编:《爱因斯坦谈人生》,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4页。
2.AB2+BC2=AC2
在阿尔伯特5岁那年,父母把他送进了天主教会办的一所离家较近的小学。
往日教堂中那种庄严的气氛:回荡在空中的钟声,唱诗班深沉的歌声,人们虔诚的祈祷……现在经教义老师绘声绘色地对圣经故事的讲述,阿尔伯特幼小的心灵充满了一种圣洁的宗教感情。人是多么渺小!上帝是多么神秘、伟大和崇高!他创造了一切,还主宰一切。全能的上帝,你看不见他的形象,听不到他的声音,却能和他进行思想交流。他能掌握你最秘密的思想,又能指导你任何一个行动,这是何等的奇妙啊!阿尔伯特在心里默默地向上帝祈祷。他要诚实、仁爱、善良地做人。这是幸福的道路,通向天堂的道路!小阿尔伯特由于单纯的心灵一下子有了“上帝”,几乎完全成了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
可是回到家里,父亲根本不信教,不守教规,连祷告也不做。这使阿尔伯特心里十分难过。
阿尔伯特在学校里成绩平常。可是他善良、虔诚,深得教义老师的喜欢,同学也给他起了一个“老实头”的绰号。
阿尔伯特10岁的时候进入了路提波德中学。路提波德中学的反科学教育与向往自由、独立、伟大与崇高的阿尔伯特的天性是如此地格格不入,它差一点儿窒息了这位伟大的天才。这所学校恨不得把学生都训练成机器人。那些像军人一样的老师,只知为学生们今天的好分数和明天的功名利禄拼命往大家头脑中填啊,塞啊,也不管这些东西究竟有没有用,也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接受。而在他们看来,学生就应像士兵那样,天职就是服从命令。背、背、背!背不上来就罚站或用戒尺打。这对于阿尔伯特这个爱好沉思,但却不喜欢背诵,记忆又不是很好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灾难。念那些自己毫不感兴趣的古文,味同嚼蜡!这哪里是学校,简直是“兵营”!这样学习知识,哪里是什么享受,完全是受罪!只有数学和物理能引起他些许兴趣。阿尔伯特本来是非常喜欢数学和物理的,但这些学科在路提波德中学教起来,也跟军事训练一样乏味。阿尔伯特由于不会、也不愿意死背书,结果记分册上没有一门功课的成绩是多少可以夸耀的。他还不止一次地听到老师们在背后说他是个“笨头笨脑的孩子”。
由于功课学得不好,放学后常常还要被留在学校里。受完处罚回到家里,他常常默默地把面颊埋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既是同情又是不满的伤心的责备。
这个时期,阿尔伯特主要是自学自己感兴趣的那些功课。
在这方面,是工程师,也是数学爱好者,还是一位精于循循善诱的好老师的雅各布叔叔也帮了他很大的忙。
“代数么,就像打猎一样有趣。那头藏在树林里的野兽,你把它叫做x,然后一步一步逼近它,直到把它逮住!”叔叔一边给阿尔伯特做着示范,一边这样说。
“几何么,那就更有趣了。你看……”雅各布叔叔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标上A、B、C,然后写上了公式AB2+Bc2=Ac2。他对阿尔伯特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2000多年以前的人就会证明了。孩子,你也来证证看!”
年仅12岁的阿尔伯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几何,但他被这个定理的证明迷住了。他凭叔叔给他讲的有限的知识想要把它证明出来。一连三个星期,他总是坐在自己的小书桌前冥思苦想。
叔叔想教他,他也不要,坚持要自己想。经过艰苦的努力之后,他终于根据三角形的相似性成功地证明了这条定理。2000多年前,一位圣哲的定理,他这个12岁的孩子居然也独立地证明出来了!阿尔伯特第一次体验到了发现真理的这种高尚的欢乐,他的创造才能萌发了!
“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相加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事实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也是用尺子量不出来的,可是人的思维却能证明它们相等。这是多么奇妙,多么不可思议,多么有意思啊!这大大激发了他对几何学的兴趣。这时,有人送给他一本精装本的几何教科书。他从头一项欧几里德的第一条原理读起,一字不漏地一直读下去,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这本书使他爱不释手,惊叹不已:多么明确,多么严整,多么精密的思想!他反复对它作了仔细的研究,把书上的论证分成若干环节,还试着不照书本上的例子用另外的方法来证明若干定理。
对此,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曾在自己67岁时回忆道:“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这是在一个学年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如果说,罗盘的磁针曾使他对自然规律的力量惊叹不已的话,现在几何学,则使他对人的思维能力、对人能了解自然惊叹不已!
接着,他又自学了高等数学。当他的同学们还在全等三角形的浅水中扑腾时,他已经在微积分的大海中遨游了,以至路提波德中学的数学老师已不是他的对手了,常常被他问得张口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