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率领大军来到了五丈原,之所以说这里是司马懿最希望蜀军来的地方,是因为此地的地理位置非常微妙:南面是通往汉中的斜谷,诸葛亮早先已经派人在这里建造了粮仓用以屯粮,这里也是蜀军的退路;在五丈原的东面,是司马懿率领的大军所驻扎的营垒,因为司马懿的抢先一步,魏军已经背靠渭水建造好了坚固的堡垒,看架势是已经作好了死守的准备;在五丈原的西面,是诸葛亮的伤心地,是他曾经带领着数万人的大军攻打数月也难以攻破仅有几千人驻守的小城陈仓。
预先考虑到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并提前作好相应的准备,当事情发生的时候就能从容应对,有备无患,战争如此,做任何事情也都是如此。对于诸葛亮下一步的动向,司马懿也提前作出了判断。诸葛亮自从攻打陈仓碰了一鼻子灰,但在几次野战中尝到了些许甜头之后,便在最近的几次北伐战中尽量避免消耗巨大的攻坚战而改用野战,这是战争的战略进攻方最喜欢的战斗方式,却是战略防御方最应当避免的。因为对于战略防御方而言,在堡垒工事中固守等待敌军自身的消耗,远比在野战中的刺刀拼杀要来得合算,所以,如何将战略防御方的军队引诱到开阔的原野上来是战略进攻方最大的难题。而碰巧的是,诸葛亮所面对的是司马懿,这位三国时期的防御大师。既然如此,如今五丈原的东西两面都有魏军驻守,诸葛亮最可能选择的线路,或者说不得不选的线路就是北上占领北原,以切断陇道,借此威胁魏国的陇右与关中之间的联系,迫使魏军与其决战。于是,司马懿立即派魏将郭淮率领大批人马前往北原,力图抢先占领这一地区。
虽然司马懿猜准了诸葛亮的进军路线,但毕竟建造营垒需要时间。魏军的大举北进使得诸葛亮意识到司马懿准备给他来一个“收网捉鱼”,截断其所有的进攻路线。虽然魏军抢在蜀军之前到达了北原,但建造营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郭淮尚未建成营垒的时候,蜀军就及时赶到了北原,向魏军发起了进攻。
诸葛亮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很多时候他所攻击的地点,并非其真正攻击的意图。表面上看来,蜀军要大举进攻北原的魏军,但诸葛亮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只是想改用一招“围魏救赵”,来个“围郭淮打司马”,围困郭淮以伏击可能前来救援的司马懿的军队。但令诸葛亮失望的是,猜透了诸葛亮意图的司马懿仿佛是没有看见一般,对被围困的郭淮的军队置若罔闻,丝毫没有要派出援兵救援的意思。而郭淮那边也和司马懿配合默契,他并没有全军出击和蜀军血拼到底,而是派出了一小部分人据地形的优势拖延蜀军凌厉的攻势,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将士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建造营垒,并终于用最短的时间建造好了坚固的城防,最终大军撤入了城防中据守。至此,魏军在五丈原的三面都建造好了堡垒,形成了合围之势,只不过,这里的合围是只围不攻。
面对如此形势,诸葛亮的保守心理再一次唱起了主角,他没有选择西进猛攻陈仓或是东进围困司马懿,而是选择了原地驻守。或许从出发的那一刻起,诸葛亮就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先前进攻陈仓的惨痛教训仍历历在目,诸葛亮要选择最稳妥、最保险的方法,那就是野战。目前没有机会引诱魏军怎么办?诸葛亮采取的办法就是等。
当然,以诸葛亮聪明的头脑,等也不是白等的,在等的时候,诸葛亮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将魏军引诱出来。
诸葛亮首先用的是声东击西的战术。一天,司马懿正在渭河边的大营中视察军情,忽然有军士来报,说前方哨骑探报说,原先和司马懿渭河大营形成对峙之势的蜀军忽然撤走,转而向西面进军,并且一边进军一边呐喊,颇有气势。当时在司马懿身边陪同他巡视大营的众多魏军将领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惊讶,纷纷表示应当派出援军,至少也应当派出一队骚扰部队对蜀军进行干扰,以对西面的陈仓一线进行支援,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起了支援陈仓的具体策略。众将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唯有站在最前面的司马懿一言不发,皱着眉头,少顷,他紧皱的眉头便舒展开了,在一旁听着将领们关于如何出兵的争辩。魏军将领们七嘴八舌讨论得热烈,却见司马懿一言不发,渐渐地也就没有了兴致,大家都安静下来,想要听听主帅是怎么看的。
司马懿见大家不再讨论了,知道是在等他的意思,他打破沉默,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他的想法:“不出兵。”为什么呢?诸葛亮集中所有兵力大张旗鼓地进攻西线,作为东线的策应,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敌军全力进攻西线而袖手旁观?事实上,司马懿所怀疑的,正是诸葛亮如此大张旗鼓的做法,看起来是要奋力一搏,实则是在吸引魏军的注意,有点故弄玄虚之嫌。作为战场上的老对手,司马懿太了解诸葛亮了,先前几次攻坚战的失利,使得诸葛亮对其望而却步,近几次诸葛亮的进攻都以野战和撤军时的伏击为主,考虑到攻打城池的巨大消耗与伤亡,不到万不得已,诸葛亮是不会贸然选择攻坚战的。另外,诸葛亮是一个行为处世低调的人,反映到战场上,就是明目张胆去做的不一定是真正要去做的,而看似漫不经心的反而是真正会去做的。现在诸葛亮大张旗鼓地要去攻打西线,司马懿大胆地猜测诸葛亮的真正意图是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引出魏军的援军,以达到伏击援军或者攻打援军原先驻守地区的目的。于是,司马懿命驻守北线的郭淮不得贸然出击前往救援,并且注意防备蜀军随时可能发动的突袭。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就在第二天夜里,蜀军突然回撤,大量骑兵趁着夜色突袭了阳遂,不过好在郭淮早有准备,蜀军突袭的计划并没有得逞,在积水附近短暂交手后,蜀军自知难以占到便宜,便撤退了。
看起来想要用骗和诱的方法让魏军出战是很难实现了。一招不成,诸葛亮又出一招。软的不行来硬的,这次,诸葛亮采用了激将的方法。他派出数十人每天轮番到魏军大营前叫骂,什么污秽骂什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让魏军军营里的铁血汉子们忍无可忍,然后出营一战。不过,诸葛亮把司马懿想得过于简单了,或许这一招对于司马懿手下的那些莽汉有效,但对于司马懿,恐怕这个方法丝毫起不到作用。不要忘了,上一次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在司马懿拒不出营时也采用过相同的方法,但司马懿稳如泰山不为所动,而这次故技重施,司马懿自然更加不会吃这一套了。
蜀军的“叫骂小分队”骂了好几天,一开始魏军置之不理,后来实在是骂得过于难听,有些军士听不下去了,便和蜀军展开了对骂,双方你一言我一语,这成了战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蜀军污秽不堪的叫骂非但没有影响司马懿的心情,反而给司马懿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因为蜀军骂得越难听,说明他们的心里越焦躁,而他们的心里越焦躁,说明诸葛亮已经没有更好的法子了,这也就暗示着,诸葛亮离撤军不远了。任凭诸葛亮采用何种方法,司马懿就是盘踞不出,稳如泰山,将“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诸葛亮想尽办法威逼利诱司马懿大军出击的期间,双方还断断续续发生过几次小规模的冲突。
就在司马懿固守不出的时候,他得到了另一条战线上的捷报:曹叡和曹爽合力打退了孙权的进攻。这原本就在司马懿的意料之内,因为孙权虽然凭借长江天险以及强大的水军据守,得以偏安于一隅,但很多时候最强项往往也是最为致命的软肋,水军的过于强大凸显出了东吴军其他兵种的薄弱,而单薄的陆上军力使得每次吴军越过长江以后攻城之时都显得后劲不足。正所谓好事成双,司马懿这边也很快出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战机。诸葛亮所驻守的五丈原并非一马平川,蜀军也并非只有一个大营,如孟琰带领的一部就作为蜀军的东面侧翼驻扎,这支部队与诸葛亮的大部队相隔一条很浅的武功河。一次,突然天降暴雨,造成武功河水猛涨,原本河水很浅的武功河一下子变得难以涉足,将孟琰部和蜀军大部队断隔开来。司马懿在得到哨骑的报信后,果断派出一万人的军队前往试图围歼孟琰部。但无奈武功河毕竟是一条小河流,虽然河水暴涨水流湍急,可是河流的宽度并未因此增加多少,仍然在蜀军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于是诸葛亮一边令弓弩手射箭掩护以支援东岸的孟琰部,迫使魏军不敢靠近,另一边快速在河上架起桥梁,很快桥梁便得以通行,孟琰部安全撤回到了西岸,司马懿的目的也不得已落了个空。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司马懿所谓的固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死守,虽然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但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变与不变是相对而言的,在不变时随机应变,不错过每一个机会,才是司马懿式防守的最大智慧。
司马懿的择机出击很快收到了成效。一次,司马懿看准蜀军长时间对峙士气有所降低、防备有所松懈之时,派出一支机动部队从蜀军的后方进行突袭,毫无防备的蜀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杀五百人,被俘一千余人,虽然人数算不上多,但对于蜀军士气的打击远比这个数字要大得多。
时间一天天过去,任凭诸葛亮如何挑衅,司马懿就是“软硬不吃”,拒不出战,诸葛亮“野战”的计划难以实施。面对司马懿近乎顽固的坚守,诸葛亮并没有就此撤退,吸取了前几次北伐失利教训的他使出了第三招:屯田。
在战争中,军粮的供给一直是困扰军队的大难题,诸葛亮采用的屯田策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既然输送粮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况且凶险的蜀道更加加重了这一难题,那为什么不直接让前方部队自给自足呢?于是,诸葛亮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将士们便在驻留的地区展开了浩浩荡荡的屯田运动,开始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看起来,诸葛亮的这一策略有效地避免了军粮短缺的困难,但这一看似理想的方法却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它只治标而不治本。诸葛亮出征的初衷是要和魏军决战,试图占领中原地区,而不是来和魏军在野外比谁坚持的时间长。此外,这种在前线屯田的方法还有另外一个不利之处,那就是对己方实力的削弱。屯田总需要人吧,在自己的地盘上屯田还可以发动当地的老百姓,那在对方的地盘上屯田可就只有靠自己的士兵了,这样一来客观上就削弱了己方士兵的绝对数量。另外,对于自己开的田,总得派人来保护吧,以免遭到敌军的毁坏,这样一来,又进一步拖累了己方的战斗力,不过好在刚开始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显露出来。
就这样,魏国这边得益于强大的国力及司马懿前些年所实施的从上到下的军屯制度,后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前线,而那边蜀军也屯田自足,两方就这样一直对峙着。从五月到八月,一百多天的时间,阵前骂战从未间断过,任凭蜀军磨破了嘴皮子,司马懿就是无动于衷,因为司马懿非常明白,如果继续这样拖下去,最后率先垮掉的只能是蜀军,而他也将轻而易举地再一次获得拒蜀的胜利,考虑到诸葛亮年迈的身躯、老弱的体质,也许这将会是他最后一次送别这位对手了。
司马懿是这般考虑的,但是司马懿手下的那些武将未必会考虑得如此周全。大多数武将都是一身武艺但考虑问题直来直去的莽夫,他们心中所信奉的是“士可杀不可辱”,受到了侮辱就要进行反击以维护自己的尊严,但无奈司马懿在头上压着,不允许他们出战,他们也是满腹的牢骚。
为了平定军队中的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司马懿再次采用了小计谋来稳定军心,这一次,和上次司马懿在卤城采用的“欲擒故纵”的出击策略有所不同。一天,正当魏军将士在蜀军骂声漫天的魏军阵营中郁闷的时候,突然魏军营门打开,一位骑马的使者带着曹叡的圣旨匆匆赶来。圣旨上写道:“西蜀贼军来势汹汹,征西大都督率领我军抗击贼军,捷报连连,究其根源,乃是大都督用兵如神,并三军将士威武勇猛。朕相信,只要三军将士继续听从大都督指挥,齐心协力,就必定能够击退贪婪的贼军。”言下之意是说,大都督固守的战术是朕的授意,大家务必遵从。看起来,这似乎有点奇怪,曹叡每天在后宫中淫乐,哪里会对前线战士有所了解,还亲自下圣旨进行干预呢?其实,正是司马懿派人将军中出现的浮躁气氛快马传书告诉了曹叡,并请求曹叡下旨支持。也正因为皇帝的力挺,司马懿又一次成功化解了军中的不和谐声音,进一步巩固了后方,在成功御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如今的局势似乎已经非常明朗,司马懿拒不出战,诸葛亮束手无策,看起来,蜀军撤军无功而返指日可待,司马懿不禁喜上眉梢,认为战争大局已经尽在掌握,直到有一天司马懿收到了一份来自诸葛亮的神秘“礼物”。
甘忍辱终胜诸葛
离开洛阳来到这偏僻荒凉之地已经有数月之久,数月来,司马懿顶着手下将士们的巨大压力硬是固守不出,同时还要时刻睁大眼睛,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打击蜀军的机会。虽说司马懿尚不如诸葛亮般老迈,但他毕竟也是上了年纪的人,数月的折腾已经使他略显疲惫。他站在魏军的大营中,前方不远处便是蜀军每天源源不断派过来的“辱骂团”,对于这些言辞激烈的咒骂,善于忍辱的司马懿倒没觉得有什么,相反,这些蜀兵骂得越狠毒,就说明诸葛亮的心中越没有底,司马懿也就越觉得宽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