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9373300000007

第7章 五拒北伐(下)(7)

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不论对于魏国还是司马懿而言那是利大于弊,但是战败回朝的蜀军显然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在蜀军的最高权力中心,正酝酿着一轮新的风波。

御马岱平定西陲

蜀军内部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死而归于沉寂,相反,在诸葛亮死亡、蜀军撤回成都后,蜀国内部发生了非常激烈的权力争夺。权力争夺的两位主角分别是魏延和杨仪。

一直以来,魏延都以反骨的形象存于大家的脑海中,但是从魏延屡次出场所做的事情来看,几乎所有的都是正面的。

当初魏延第一次和刘备碰面时,正值刘备拉着一大帮无家可归的百姓被曹操的大军追杀,蔡瑁拒绝打开城门之时。于是魏延突然出现,杀死守城的卫士,打开城门,放归了刘备等人及一大帮百姓。

在魏延弃韩玄投奔刘备之后,迅速在蜀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屡立战功。拯救黄忠、射中曹操、大战张郃,无不显示出魏延的英勇和在蜀军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说此时是因为蜀军有五虎上将而使得魏延的作用不是那么突出,光芒不是那么耀眼,那么在蜀国后期人才凋零的时代,诸葛亮还因为对魏延有所猜忌而不去使用,就显示出诸葛亮略逊的阅人和把握局势的能力了。

诸葛亮再三猜忌魏延,是因为魏延曾经反叛了他的主公韩玄,但和其他杀主归降的将领不同的是,魏延的所作所为有一种难以抗拒的正义感。在刘备平定汉中,定都成都,称汉中王的时候,考虑要派一员猛将镇守汉川。当时大家都认为此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自我感觉良好,但出人意料地,刘备竟然将这个位置给了魏延。消息一出,全军上下一片哗然,大家都为这一结果感到既惊讶又奇怪。在后来的任命大会上,刘备当众问魏延说:“现在我将这样一个重任交与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魏延回答说:“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意思是,如果曹操带着全国的兵力杀过来,我就带兵为大王抵挡;如果曹操派偏将带着十万人杀过来,我就为大王消灭他们。如此铿锵有力、气吞山河之壮语,可见魏延确非一般的有勇无谋之辈。

导致魏延被杀的,是所谓的和杨仪之间的权力争斗。杨仪何许人也?说起来,杨仪和魏延倒有几分相似,他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来关羽占了荆州,他就投了关羽。杨仪在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信任后,逐渐在日后的北伐战争中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因此他在军中的位置也是步步高升。但是很不巧,魏延的性格正是“矜高”的那一类,不拘细节,别人常常以为他傲慢。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日子久了,就互相看不惯,因此矛盾也日渐凸显。诸葛亮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临终前曾经交代杀掉魏延。如果说诸葛亮因为猜忌魏延要谋反而杀死魏延,那么诸葛亮恐怕在用人上犯下了令后人贻笑大方的错误;如果说诸葛亮是为了避免自己死后魏延和杨仪发生内讧而削弱蜀军的实力,那我们认为这种想法还勉强解释得通。或许,这也是避免蜀国在内耗中进一步削弱下去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诸葛亮在生前的最后一刻,向杨仪详细交代了要缓慢撤军,并诛杀魏延的相关事宜,最后,魏延在意欲瞒过撤退部队独自抵抗魏军时被马岱斩杀,杨仪也就此结束了和魏延这位老冤家的争斗。杨仪的一生,充斥着诽谤、怨言和钩心斗角,他是利用和魏延的矛盾与争斗站到了个人权力的最高点的,但最后也是因为埋怨与诽谤锒铛入狱。在魏延死后,杨仪满以为自己能够一揽朝中的大权,没想到诸葛亮却将大权交与蒋琬,这令杨仪非常不满,他的再三抱怨使自己最终获得了牢狱之灾,并自杀在了狱中。

杨仪之死自不足惜,这是其自食其果,但魏延之死着实令人扼腕,而比魏延的死更令人遗憾的是,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不明不白的名声。一切都归于他只是一员降将,如若不然,五虎上将中焉能没有他?

魏延之死,获利最大的不是杨仪,而是自魏国来降的姜维和诸葛亮指定的蒋琬。在诸葛亮死后,此二人掌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并继承了诸葛亮的遗愿,多次向魏国发动了战争。只不过受制于蜀国的实力和人才的凋零,甚至一度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困境,也算是对诸葛亮晚年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惩罚吧。

抵御了蜀军一波又一波攻势,并且将魏国的心腹大患诸葛亮活生生地拖死,司马懿可谓居功至伟。当司马懿率领大军凯旋之时,所有的荣誉与赞美一齐抛向了这位蛰伏已久的智者。司马懿骑着他那匹已经跟随他多年的枣红色的马,在步入城门走向宫殿的一路上,受到了沿路人们的拥戴。这一刻,他是这个国家这片土地的英雄,他出色地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用他的智慧使百姓免于战乱之苦,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个国家所立下的功勋已经无人能够望其项背。他终于实现了年少时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尽管当时见证自己立下志愿的爱妻如今已经饱受冷落。当成功终于来临的这一刻,回想起曾经经历过的风风雨雨,回想起自己曾经多次差点不明不白地丢失了性命,回想起自己多次被猜忌,在沉沉浮浮中终于获得了自己应得的荣誉,司马懿感慨万千。

看起来司马懿花了整整七年的时间来对付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似乎诸葛亮是他目前为止所遇到的最大的对手。但是,与其说司马懿在北伐战争中是凭借着固守的战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倒不如说司马懿利用诸葛亮三番五次的来袭来拖延时间。虽说蜀中无大将,但单凭诸葛亮一人的谋略就足以使魏军全军上下胆寒,对于魏国而言,在曹真、曹休、张郃相继离世后,能与诸葛亮一战的便只剩下了司马懿。司马懿是一个聪明人,他深刻地明白曹叡在对抗诸葛亮的战斗中不能没有他,这从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差点率军攻下长安便不难看出。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司马懿终于等到了久违的机会,此刻,郭嘉、荀彧、荀攸等人早已长眠于地下,这时的魏国将是属于他的时代。

司马懿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是,他在足以令人血脉贲张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头脑冷静。手握兵符,肩负重任,对于一个从未驰骋疆场的有志青年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想必他一定会倾其所能,与蜀军一战,以求获得战功,光耀门楣。但司马懿没有,他深深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他要完成皇帝交代的抵御蜀军的任务,同时又不能完成得太干净利落,因而固守不出是最佳的战争策略,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诸葛亮在“空城计”时司马懿没有派一小股军士前去试探,并在最后一次北伐的追击战中,没有一追到底的原因了。小火慢慢炖,才能熬制出最美味的佳肴,司马懿就像是一位掌勺的大厨,将一切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蜀军尚在,司马懿就有可以发挥作用的一天,这样,他就永远不会被君主忘却。

此时此刻,魏主曹叡也在庆幸,他庆幸自己有司马懿这样一位优秀的军事家,一个连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能战胜的人,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战胜的呢?拥有这样一位料事如神的军师,军事上的问题大可不必操心。于是曹叡整日沉迷于后宫美色,抑或珍奇古玩,抑或沙场狩猎,反正就是没干过正事,在司马懿凯旋后,更是变本加厉了。

但是在曹叡的心中,对于能臣司马懿,始终有一个难以解开的疙瘩,一个所有君主对功高盖主的权臣都会存在的疙瘩。当年父亲在临终前给自己交代后事时,曾经特别提到了司马懿,父亲告诫自己,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非久居人臣者,所以自始至终他都对司马懿保留有一份戒心。但是,从这个不论是对他还是对这个帝国都越来越重要的司马懿的身上,皇帝却丝毫看不出有任何不忠于曹家的想法,大小战事,总是冲在最前头,而战事凯旋后的封赏,却一如既往地低调,低调得令人钦佩,而这种低调,却也令曹叡感到有些毛骨悚然。当一个人看到的和别人告诉他的以及心中所想的形成鲜明的反差时,他往往会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对于司马懿,曹叡显然有些难以应付了。

令曹叡对司马懿抱有戒心的另一个原因,还需要提到两个人:刘晔和陈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