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潇湘情牵:再梦红楼潇湘情
940700000013

第13章

义阳郡主缓缓地走过来,见花旁的黛玉人淡如菊,清丽绝伦,那一份自来的神韵,令人惊慕不已,想到刚才太妃对黛玉的疼爱,义阳不禁有些羡慕。

自两年前住到王府,伶俐的义阳就小心翼翼的迎合着太妃和王妃,聪慧的她懂得,自己父母双亡,没有任何依靠,只有博得太妃的欢心,自己在王府的日子才能舒心,即使出嫁了,也有一个强势的娘家,不至于受委屈。于是义阳掩藏起自己的性子,事事迎合,处处奉承,果然博得了太妃的喜爱,把义阳视若己出,但是今日看到太妃对黛玉另眼相待,短短的一面,就令太妃把水家祖传的“紫玉镯”送给了黛玉,义阳的心里颇有几丝酸意。

心里虽有不快,但脸上义阳还是很亲切的过来笑着招呼,道:“王嫂让我过来招呼妹妹们,担心妹妹们拘束,怠慢了礼节。”

黛玉忙道:“谢谢王妃、郡主惦记,我们正在观赏这株白菊呢。”和义阳一起过来的北静郡主水漓看着菊花道:“这棵菊花挺有趣的,颇有鹤立鸡群的意味。”义阳道:“听花匠说这株叫‘珠帘飞瀑’,性子奇特,一次只开一支,品种很是名贵,满园只此一棵。”

水漓笑道:“是吗,义阳姐姐,把这棵菊花送给我吧,我真喜欢,你看它那么与众不同。”义阳笑道:“你问错人了,那里的人才是你姐姐。”说完,指了指南安王妃。水漓道:“如果我对姐姐说,她肯定又要怪我不懂事,你只偷偷地替我掩饰,你知道的,如果我看好的东西得不到,我会时时记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

黛玉和探春也不禁被水漓的话逗笑,义阳道:“好了,我答应你,不过得等我偷偷回过太妃,不让王嫂知道就是了。”水漓娇憨的笑着说:“好姐姐,以后你有什么事,我一定帮你。”

义阳笑道:“好表妹,我可不敢劳烦你,只要你不再给我出难题就行了。”

那边南安太妃对旁边的乐善王妃说:“当年未出阁时,常和敏妹妹一起赏花吟诗,那时真是小女儿心情,如今年纪大了,也没有那个心情了。”

乐善王妃道:“是呀,眼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娶妻生子,我们就老了。”随后又对贾母道:“老太君,你好福气,看你的孙女们个个长得这样出众,真羡煞我们这些人。”

南安王妃笑着对贾母说:“听说府里老太君的孙女们才学也是好的,当今的元妃娘娘的才华,连皇上都称赞。”

贾母笑着说:“不过都是认识几个字,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南安王妃说:“老太君太自谦了,太妃自从去府里见过她们,常在我们眼前夸,初始我还有些不相信,现在一见,我是信服了。”

午宴就摆在秋吟阁,用完点心,北静王妃坐了一会儿,便以回去准备北太妃寿辰的事告辞了。贾母坐了一会儿也要回去,太妃拉着黛玉的手说:“女儿我还没疼够,就让玉儿再玩几日,过后我自会派人送回去。”

贾母笑着说:“承太妃抬爱,那是她的造化。林丫头,好好孝敬太妃。”黛玉低头答应。贾母又留下紫鹃照顾黛玉,方才离去。

太妃对南安王妃说:“把秋水阁收拾出来,让玉儿住下,另派两个小丫头伺候。”转头又对黛玉说:“好孩子,不用拘束,就像在家里一样,有什么事只管对王妃说。”随后又让义阳领着黛玉熟悉熟悉王府。

至晚,南安王府内堂华灯高绽,笑语喧哗,南安王妃拉着黛玉,一一见过南安太王,南安郡王,南安各位公子及诸位姨娘等。原来南安太妃育有二子,长子承袭王位,娶了自家侄女水漪为妃,生了一位小世子和小郡主,次子乃侧太妃所生,科考出身,也放了职位,已娶妻生子,另据府邸,三子也是太妃所生,年为弱冠,在外戍边,故黛玉没见到,南安太王还有两位姨娘,是以黛玉在心里暗暗上心,生怕有所怠慢。

众人见黛玉清秀绝伦,飘逸出尘,都暗暗赞叹。黛玉自是话语谨慎小心,处处留意,生怕一时疏忽惹人笑语。

南安太妃又生怕黛玉在王府拘束寂寞,派人去把湘云接了来玩。湘云见太妃这么疼黛玉,很是羡慕,好在她天性开朗,活泼可爱,惹得太妃、黛玉开心不已。

灯下,湘云还和以前在贾府一样,和黛玉同床而睡,临睡前,湘云终于忍不住,对黛玉说:“林姐姐,二哥哥和宝姐姐赐婚了,你不生气吗?”

黛玉脸色一暗,叹了口气,转身躺下了,一会儿,黛玉低声哽咽着说:“云妹妹,人各有命,谁也没有法子,只能认命,快睡吧,累了一天了。”

但湘云却知道黛玉一晚上没有睡稳,翻来覆去,凌晨还起来咳了两次。

第二天,黛玉正和湘云在屋子里说话,却见南安王妃陪着一位女太医进来。南安王妃道:“太妃见妹妹身子虚弱,很是担心,特意请了宫里的太医来给妹妹看看。”

黛玉忙道:“让母妃担心了,我自小身子就弱,吃了多少药也不管用。”南安王妃道:“妹妹先不要说丧气话,说不定这次秦太医能找到根源,药到病除呢。”

随后,秦太医细细的给黛玉号脉,诊断,又问了紫鹃平日黛玉的饮食起居,便道:“姑娘的病关键在心态,俗语道‘病由心生’,只要姑娘凡事不要太往心里去,不要伤事悲人,再加上适时调理,病除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南安王妃道:“妹妹,太医既然这么说,你就好好听太医的嘱咐,按时吃药,把心情放开,彻底把病治好了才是。”

黛玉道:“让母妃和王嫂担心了,黛玉深感过意不去,自己的身子自己清楚,我自小就把药当饭吃,也不见得好过。”

南安王妃道:“妹妹先不要灰心,说不定这次真能药到病除呢,秦太医可是宫里有名的御医。”说完,又安慰几句,才和太医一起离开。

送走南安王妃和太医,湘云羡慕的说:“林姐姐,你看太妃和王妃对你多好,在府里有老太太、二哥哥把你当心尖疼,在这里。”湘云见黛玉脸色变了,才想起自己又说错话了。顿了顿,湘云道:“林姐姐你别生气,我就是这个性子,有话不说出来我憋得难受,你要怪我就怪吧。其实你就是太较真了,不管大事小事都爱往心里去,才弄的身子时好时坏,虽然你寄人篱下,但却有老太太和二哥哥那么疼你,说实话,我都有点嫉妒你,我虽有叔叔婶婶,却连你也比不上,整日做针线到深夜,累的腰酸背疼也不敢说,想想这里哪比得上你,你还这样自怨自叹。在这里,看太妃和王妃待你多好,连我都羡慕,你还不开心,真让我无话可说了。”

黛玉静静地看着湘云,想不到平日开朗活泼的湘云原来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顺心,细细想想湘云的话,虽然刺耳,却是出自真心,黛玉不由有些羞愧,上前拉着湘云的手道:“云妹妹,我怎会怪你呢,或许是你说的对,比比你,我这做姐姐的真应该感到惭愧了。”

湘云见黛玉没有生气,放心的道:“林姐姐,你不生气就好,我心直口快,话虽说得不好听,但却是我的肺腑之言。”黛玉望着外面,像是自言自语的说:“我知道的,我不会生气的。”

湘云住了两天,史府派人来接,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去。

北静王府后花园里,水溶一身劲装,接过小春子递来的茶喝了一口,一旁的冯紫英道:“王爷的剑法越来越神了,我是输的口服心服。”

水溶笑道:“好久没有这么痛快淋漓的练一场了,真是爽快,紫英,我问你,最近仇都尉那里可有什么动静。”冯紫英道:“自那次再教训了他宝贝儿子一顿后,他再也没敢出头。”

水溶点点头,道:“小心行事。”随后又问道:“蒋相公还住在那里吗,忠顺王府有没有去找晦气。”冯紫英道:“一切如常,王爷放心。”

水溶笑笑,随口问道:“好久没看到宝玉了,也不知他怎么样了。”冯紫英道:“我前两天还和宝玉一起喝过酒,见他闷闷不乐的,丝毫没有娘娘赐婚的喜悦,问起来还有些不耐烦,最后还喝醉了。”

水溶叹了口气,道:“世上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谁又能事事如愿呢。”冯紫英见水溶英俊的面上露出惋惜的神色,不禁纳闷,不知王爷为何对宝玉的事如此关心惋惜。

送走冯紫英,水溶站在花坛旁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回南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