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潇湘情牵:再梦红楼潇湘情
940700000014

第14章

天近傍晚,紫鹃过来说,义阳郡主来了,黛玉忙迎了出去,义阳笑着说:“这几天看妹妹的气色好多了,真是越来越美了,连我看着都羡慕了。”

黛玉道:“黛玉草木之姿,哪比得上郡主娴静大方。”坐在房里,两人叙了会话,黛玉不由问道:“王妃可是身子不舒服,这几天我见她气色有些暗淡,刚才还寻思着要不要过去看看呢。”

义阳叹了口气道:“不是身子不舒服,是心里。王兄执意要娶那个姨娘,王嫂只是有些伤心吧。”黛玉道:“大户人家的规矩,伤心也没用,谁又能改得了。”

义阳道:“王嫂不是为这个,听王嫂说,好像姨娘的出身不是清白人家,王嫂担心姨娘的品性,可王兄却一意孤行,才惹得王嫂生气伤心,想想王嫂和王兄乃是表亲,自小青梅竹马,可到头来,还不是……”

黛玉叹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个大户人家的男人不是三妻四妾,何况是王呢。”想想宝玉虽对自己关心备至,不也有袭人陪在身边,自己即使嫁给宝玉,又怎能保证他不纳妾呢,想起自己以后不知会碰到什么样的人,黛玉不由又伤感起来。

义阳看了一眼黛玉道:“妹妹,你不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王爷都三妻四妾,北府的溶表哥就不是那样的人,他和王妃成亲快三年了,也没有再娶侧妃和姨娘,他可是位尊权重,年轻英俊的北静王爷,不知有多少郡主都想嫁他呢。”说完,脸上不由露出神往的羞涩。

黛玉愣愣的看着义阳,不禁有点不解,但黛玉也是矜持之人,况且身在王府,言语自是谨慎,也不好意思取笑,只得淡淡的说:“北静王爷和王妃伉俪情深,自是令人敬慕,但有些事并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北静王爷能做到如此,确实让人敬佩,再说了北静王妃也是不俗之人,雍容高贵,落落大方,一派大家风范,也难怪北静王爷会如此。”

义阳郡主猛然醒悟自己刚才的话有些不妥,讪讪的道:“是呀,溶表哥和表嫂两人真是般配,也怪不得这样。”

回到房里,义阳静静的站在窗前,不禁后悔刚才的自己有点情不自禁,但随后又释然了,溶表哥确实是一个让人仰慕的人啊,想起水溶,义阳的心里不禁涌上一丝甜蜜,悠悠的情思让她想起初次见到水溶的情形。

两年前,刚来王府不久的义阳正陪着太妃在内堂叙话,听丫鬟说北静王爷来了,太妃笑着说:“快让他进来。”义阳只见一个面如美玉,英挺俊朗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潇洒儒雅的给太妃行礼,义阳万料不到和王兄齐名的北静王爷竟是这样一个人,心里不禁有些羞涩,待与他互相见过礼后,义阳便找了一个理由悄悄的躲开了,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想起一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慢慢的,义阳从太妃、王妃的话里渐渐留意到了北静王爷的许多事,以及他和王妃的隔隙,看着他时常来往在府里,和王兄、三哥谈笑、练武,义阳的一颗心不禁暗暗地渴慕,希望有一天能有幸陪在那个如玉的表哥身边,即使做小也心甘情愿。

义阳知道南安王妃和北静王爷的关系,所以就经常的去王妃那里,不漏痕迹的迎合着王妃,只为能多碰到他几次,后来连南安王妃也隐约的察觉了义阳的心事,还为此打趣过,但是却再无声息。想到这里,义阳忍不住叹了口气,不知自己的这一番心事能否如愿,秀丽的脸上不觉蒙上一层清愁。

浓浓淡淡的云掩住了太阳的光晕,萧索的风有些清冷,黛玉掩了掩身上的披风,紫鹃道:“姑娘,歇歇吧,又该累着了。”黛玉道:“还有几针就绣完了。”

抬起酸酸的玉颈,黛玉道:“终于绣完了,紫鹃,你看怎么样。”那是一方襟领,上面对称绣着几丛寒梅,幽幽淡淡。紫鹃道:“姑娘就是手巧,虽不常绣,却比我们的细致精巧。”黛玉道:“就你嘴巧,也不知太妃会不会喜欢。”

内房里,南安太妃笑着看着黛玉道:“想不到玉儿的手还这样巧,你看像真的一样。”南安王妃道:“妹妹蕙质兰心,也怪不得太妃喜爱。”南安太妃道:“还是女儿好,知道疼人,想想那两个臭小子,就惹我生气,尤其是锋儿,离府这么长日子,除了捎个口信来,再无讯息,真是让我又生气又担心。”

南安王妃道:“太妃不用担心,锋弟虽然性子爽直,但不是鲁莽之人,说不定过年就回来了呢。”南安太妃道:“但愿像你说的。”说完拉着黛玉的手道:“你不知道,你这个三哥自小性子倔,认准的事一黑走到底,小时他不喜读书,非要整日的舞棒弄枪,好容易长大了,我以为要省省心了,他却一声不吭的竟求旨去了远边,让我这个做母亲的心总悬着。”

黛玉劝道:“母妃不要想太多,就像王嫂说的,三哥说不定很快就回来了,再说三哥能一心为国,慷然戍边,这才是男儿本色,母妃应感到骄傲才是。”

一旁的南安王妃和义阳郡主听后忍不住笑了,南安王妃笑着道:“妹妹,你不知道锋弟戍边的真正缘由,才这么说,锋弟是因为太妃要给他定亲,他听说人家姑娘不合自己心意才走的。”说完连南安太妃也笑了,黛玉不由羞得粉脸通红。

南安太妃道:“玉儿别害臊,你原也不知,这个臭小子就是那样的德性,性子倔着呢,不知什么时候能转过性来,我还盼着他娶妻生子呢。漪儿,还是你母妃省心,你看溶儿虽年纪轻轻袭王,但处起朝事来却果断老练,滴水不漏,连太王都夸,说我们两个儿子比不上溶儿一个。”

南安王妃笑道:“太妃,你还不知足,您一个儿子是王爷,一个儿子是将军,该羡慕的应该是母妃才是。”

南安太妃也笑道:“真是女生外向,就知道往自己脸上贴金,玉儿呀,你这个嫂子为我只夸侄儿不夸他的王爷吃醋了,其实说句实话,不是我不疼儿子,我的这个侄儿就是比那两个儿子强,太王就曾多次提过,王儿虽稳妥持重,但总少了份霸气,难担重任,锋儿这小子虽有霸气,却有勇无谋,缺少运筹帷幄的才能,只能做个将军,只有溶儿才是文能安邦,武可挂帅的人才。”

南安王妃道:“太妃当着林妹妹这样夸自己的儿子,侄儿,也不怕让妹妹笑话。”黛玉道:“王嫂说笑了,黛玉应该向母妃道喜,母妃真是有福气,既有做王爷、将军的儿子,又有能当元帅的侄儿,这么多的好事都让母妃占了,可羡煞旁人了。”

南安太妃笑道:“瞧瞧,玉儿的这张嘴真甜,说的我都有点忘形了。唉,美中不足的是我那侄儿成亲快三年了,却没有子嗣,看着北府后继无人,连我这个做姑母的也跟着着急呀。”

南安王妃也叹道:“母妃也为这事发愁,偏偏溶弟抗着不纳妃娶妾,害的母妃干着急。”南安太妃道:“慢慢来,溶儿是个明白事理的孩子,一定会想通的的。”南安王妃道:“只能这样想了,或许是时候还未到吧。”

黛玉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想起北静王妃高贵典雅的样子,也不禁叹息,看来世上的事都有缺憾,谁又能事事都如愿呢,想起金玉良缘的事,黛玉的心忍不住又是一阵黯然。

一日午后,黛玉正在抚琴,却见小郡主怡含悄悄地进来,道:“林姑姑,你的琴弹得真好听,我在外面偷听了好几次了。”黛玉见她秀美的眼里满是艳羡,便道:“你想弹吗,姑姑教你怎么样。”怡含笑着拍手道:“太好了,果然母妃说的没错,只要我来说,姑姑就一定会答应的。姑姑,我让人去取琴来。”

黛玉笑道:“不用了,你用姑姑的琴就可以了,来,坐这里。”怡含看着黛玉,小心翼翼的扶了下琴弦,道:“我动姑姑的琴,姑姑真的不生气吗。”黛玉道:“只要你喜欢,姑姑怎会在意呢。”

怡含笑了,道:“姑姑你真好,上次我看见王舅的琴,便忍不住上前动了一下,谁知惹得王舅生气了,狠狠地凶了我一顿。”

黛玉道:“姑姑不会生气的,怡含的王舅也喜欢抚琴吗?”怡含道:“是呀,听母妃说,王舅弹得可好了,不过我在窗外偷听过,怡含觉得还是姑姑弹得好听。”黛玉笑着说:“你这鬼精灵,小嘴倒挺甜。”说着,黛玉手把手的教起怡含来,秋水阁里不时有一阵断断续续的琴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