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让:谦恭礼让
9426900000039

第39章 李白不敢题诗黄鹤楼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逝世于安徽当涂县。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梁甫吟》、《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读了“欲上青天揽明月”、“天生我材必有用”等诗句,在被诗人的浪漫气质打动的同时,人们也会产生一丝李白狂傲的感觉。其实,在创作上李白倒是很谦虚的。

这话还得从黄鹤楼说起。

黄鹤楼耸立在武昌长江边上,登楼远眺,汉阳城历历在目,鹦鹉洲芳草萋萋。多少诗人被眼前景色所动,诗兴大发,挥毫泼墨。

李白原在长安,因高力士等人屡次向唐玄宗进谗言,才上表辞官,遨游山水间。

正值暮春时节,李白在朋友的陪同下到黄鹤楼游玩。李白凭栏眺望了一会儿江景,就倒背双手,仰脸阅读楼上的题诗。读了一些,不觉怦然心动,提笔凝思,正待书写,忽然看到崔颢的题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唉——”李白感叹说:“崔颢的诗写得太好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搁笔不写了。

李白不敢题诗的消息一传开,武昌城的文人议论纷纷,说:“想不到李白这位笑傲王侯的大诗人,竟然还是一位敢于承认自己不足的谦逊的人啊!”

故事感悟

李白是唐朝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文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然而他看到崔颢的诗句后,却搁笔不写,说明李白真正体会了崔颢的诗意,而十分赞赏和敬佩,同时也说明李白的谦逊。

文苑拾萃

张祜受骗

唐朝后期,有个叫张祜的诗人,年轻时没有考取进士,此后便无心功名,浪迹江湖,结交了一些朋友。他们常聚在一起,或吟诗抒怀,或讥讽名流显贵,或比武论剑,张祜自以为得意,以豪侠自诩。

日子一长,他的名声就渐渐传了开去。一天晚上,一个武夫来到张祜家门前,高声问道:“这可是张侠士府邸么?”张祜一听有人找他,便出来迎接。只见来人高高大大,一身武士装束,腰佩宝剑,气度不凡,手里提着一个口袋,口袋里还滴答滴答地往外渗着血水。张祜惊异地打量着他,正要开口,那人却抢先一步高声喝道:“你就是张侠士?”张祜被这声断喝吓了一跳,又见那人英气逼人,立刻就矮了半截,连忙一改平时骄横的神情,轻声答道:“正是,我就是张祜。”接着,小心翼翼地将这人迎入屋内,又让座又作揖,谦恭得很。

那武夫见张祜已被他的气势震住,就更加神气,大摇大摆坐下后,对张祜说:“我今天来,是有件喜事告诉你。我以前有一个仇人,我一直在追杀他,但10年未果。冤家路窄,今天恰巧撞到我的刀下,10年冤仇一日伸,好痛快呀!你过来看看。”他边说边拉过脚边的那个袋子,张祜一见鲜血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连连后退。这人大笑,然后说:“看看吗?这就是他的脑袋!”他四处看看又问:“有酒吗?快拿出来,我要痛饮。”张祜哪敢怠慢,急忙命人取杯斟酒,并恭敬地递过去。那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还有一件事,我想报答一位于我有恩的义士,今天恩仇同解,也好了却我的心愿。我早就知道你重义气,所以到你这来,就是要借10万吊钱,我好用来酬谢我的恩人。”说到这,他偷偷看了看张祜的脸色,又接着说:“侠士倘能不吝相借,今后,我可以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否则的话……请张侠士酌定吧。”说完,又顿了顿脚下的袋子。张祜慑于来人的威严,早就如坐针毡了,见客人求助于自己,感到客人给了他很大的面子,巴不得赶快打发他走,就立刻命人拿出钱袋,凑足了10万吊钱,又拿出家里一些值钱的东西一起交给了他。那人喜形于色,急忙接过钱物,连声说:“好,好,真不愧是位侠士!”并与张祜约定,钱送到,人即返回。然后站起身来,踢一踢脚下的袋子,扬长而去。

张祜见那人走了,便把袋子拎到墙角,等他回来。可左等右等,天都快亮了,仍不见那人踪影。张祜有点坐立不安,不怕别的,就怕口袋里的人头一旦暴露,自己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他思前想后,觉得这事有点奇怪。又等了一阵子,张祜沉不住气了,决定喊来家里人,趁天还没亮,赶紧找个地方把那人头埋掉了事。家人刚开始缩手缩脚不敢动手,在张祜的斥骂下打开布袋一看,全呆住了,原来,布袋里哪是什么人头,而是一颗血淋淋的猪头!

张祜受了欺骗和愚弄,羞愧难当,懊悔不已,但想一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便自责道:“光是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本领的人,才会这样被人欺骗,怪我技不如人,看不透这骗局,足该引以为戒呀!”

从此以后,张祜把“侠士”的举止收敛得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