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志:励志自强
9431000000014

第14章 持之以恒(2)

在华蘅芳7岁时,鸦片战争爆发了。鸦片战争的炮声使一些人的思想受到很大震动,逐渐感受到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在华蘅芳幼小的心灵里,也发出了读“四书五经”到底有什么用的疑问。

少年的华蘅芳立志要探求新知识,可当时整个中国没有一所传授新知识的学校,华蘅芳到哪里去寻求新知识呢?华蘅芳想来想去,唯有自学。他从徐寿那里借来《算法统宗》,此书专门讲述中国珠算演算的算理和方法。此书共17卷,华蘅芳只借到一卷,却如获至宝,朝夕研读。

为了获得新知识,他不畏艰难,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硬是闯过了一个个难关,把这本书读懂弄通了。这次学习使华蘅芳尝到了学习算学的甜头。他觉得,在算学里边有深奥的学问,从此便把注意力集中在钻研算学上。

在其16岁那年,华蘅芳偶然在父亲的乱书堆里发现一本画有各种图式的旧书,便好奇地拿起来翻阅。原来这是清朝以前刻印的一本中国古算书,不仅缺头少尾,并且字迹也模糊不清。即使这样,他也非常珍惜,终日废寝忘食,在房中苦心研读。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华蘅芳就领会了这本古算书残卷的全部内容。

华蘅芳不仅搞通了古算学的珠算解题法,而且领略了一些古算理。他觉得算学有明显的实际用途,便更加坚定了他钻研算学的志向。

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先后学习了《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经》、《孙子算经》、《王曹算经》等许多种中国古代算术。这些算书都是历代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算学名著,这么多书,又这么深奥,从何学起呢?

华蘅芳决定抓住重点,各个击破,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逐步攻下古代算学这个堡垒。

从16岁到19岁,华蘅芳几乎足不出户,每天伏案沉思,对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古代大量算学著作进行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学习和钻研,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向近代数学新的制高点攀登。

华蘅芳开始向近代数学探索,可是他再也找不到这类参考书了。正在他十分苦恼的时候,听说上海有个数学家正同外国数学家伟烈亚力合作,翻译国外科学著作,这对华蘅芳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于是,华蘅芳急忙来到上海,借来了已经译出的《代微积拾级》手稿,在旅馆中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对此,他心里有说不出的愉悦,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部外国算学著作的奥妙研究明白。

华蘅芳经过多年的探索,在吸取我国古代算学遗产的基础上,先后写出了《行素轩算稿》、《算法须知》、《西算初阶》等著作,此外还翻译了大量国外数学著作。积跬步以至千里,华蘅芳终于登上了世界近代数学的制高点,成了当时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故事感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然而从事实看来,华蘅芳的“跬步”走起来该是如何地艰难,但只要立定志向、持之以恒就能解决一道又一道难题,走到胜利的彼岸。

◎史海撷英

珠 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学计算的一种方法。

据记载,珠算一词最早出现在徐岳所写的《数术记遗》一书中。《数术记遗》中这样记述道:“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北周的甄鸾为此作注,大意是:把模板刻成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来停放游珠,中间一部分用做定位。每定位各有五颗珠,上面一颗珠与下面四颗珠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上面一珠当五,下面四珠,每颗当一。从中可以看出,那时的珠算和现在通行的珠算还是不完全相同的。

明朝时期,珠算逐步传入到日本、朝鲜、泰国等国家。明代的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珠算术得到了普遍推广,取代了筹算。明洪武四年(1371年)新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是现在载有算盘图最早的书。

不过,现存最早的珠算书则是闽建(福建建瓯县)徐心鲁订正的《盘珠算法》(1573年)。而流行最广、历史影响最大的珠算书要数明程大位编的《直指算法统宗》。

目前,算盘已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文苑拾萃

华蘅芳故居

1998年,江苏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镇党委、镇政府投资,在位于荡口进步街新当里修缮了华蘅芳的故居。

修建后的华蘅芳故居属于三进四合院式的晚清建筑,是典型的江南风格的民居,占地面积为1600平方米。该建筑有五间正堂,两边有厢房各三间,另有两间前厅。

现在,华蘅芳故居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壮志未酬身先死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唐·崔钰《哭李商隐》

1901年3月31日,徐建寅在简陋的汉阳钢药厂厂房里正为已经试验成功的硝化纤维无烟火药的投产做最后的准备。可正当他和工人们一起搅拌药料时,不料机器磨热,起火炸裂,顿时声如霹雳,火光烛天。徐建寅这位优秀科学技术专家和十几名工人一起英勇殉职了。

徐建寅殉职时未满六旬,但他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投身科技救国已有40余年。

在徐建寅17岁时,他开始随父亲在安庆军械所参与研制成功中国第一艘轮船。后来应李鸿章征调,到天津制造局负责研制作为火药重要原料的硝酸。

1875年,由山东巡抚丁宝桢委派,徐建寅任筹建中的山东机器局总办。他“躬自制造,未尝延用洋人”,两年时间建成一座制造枪炮弹药的兵工厂。

光绪五年(1879年),李鸿章推荐徐建寅以驻德参赞的身份,到德国以及英法考察,为筹建中国海军寻购主力战舰。

为了完成好任务,徐建寅给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寻购”不能是照“样”订货,必须根据世界战舰发展现状和我国的实际需要,提出设计思想来委托定制。他首先向德国铁甲舰的权威请教,看演习,详询问,持续数日,确定初步的设计思想。

在访问的日子里,他先后考察了德国、英国多家造船厂、海军基地乃至海军部,调查了解,征求意见,比较各舰的优劣长短,并让他们“核实价格,以便比较”。斟酌再三,最后才和德国优尔铿船厂签订合同,并对船、炮设计提出详尽的具体要求,弥补了德国现行铁甲舰的不足。

在后续建造中,他亲自译出德、英两国海军部颁发的造船规章和验收章程,严格按规程办事,并派两名中国留学生驻厂日夜监工。他自己也不时到船台查验,以保证战舰质量。

为使中国海军真正拥有“坚船利炮”,徐建寅可以说是耗尽心血。后来命名为“镇远”、“定远”的两艘北洋水师主力舰,其吨位、装甲、火力配置和性能在当时国际上都堪称一流水平。

徐建寅十分珍惜这次宝贵的考察机会。在“欧游”20余月里,除为订购军舰奔波于德、英、法三国并监督施工外,他还参观、考察了80多家工厂和科研单位,了解了近200项工艺设备和管理方法,足迹遍及这三国的重要军工基地和工厂,日程表上排的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在工厂,他从设备运转、生产流程到实际操作都详细询问,并逐一做了记录。在矿井,他手持油灯,和工人一起上下百余级木梯,下到井底去亲眼察看开巷、掘进、开采。即便是路过偶尔发现的优于中国的河闸,他也不放过,画在自己笔记本上。在他的游欧日记中,记载了许许多多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宝贵金属加工工艺和设备以及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他富国强兵、科技兴国的梦想!

但令人痛惜的是,徐建寅苦心觅购来的北洋水师主力舰,尽管技术和装备一流,然而由于政治腐败,在不久爆发的甲午海战中竟全军覆没,葬身海底。

◎故事感悟

徐建寅,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典范,在数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如一。为建立强大的中国海军,他不辞辛苦,奔波往来于三国之间,以他的辛勤与汗水及对科学的认真态度,建造了当时最好的战列舰。

◎史海撷英

中日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于1894年爆发。根据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所以该战争也被称为甲午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并被迫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次战争的失败,使中国半殖民地化速度进一步加快,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同时也促使中华民族开始觉醒,陆续掀起了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和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迫于时势的压力,开始变革军事制度,这是中国近代军事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开始。

◎文苑拾萃

天津机器制造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简称“天津机器局”是清朝时期的官办军用企业。天津机器局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于1867年创设于天津,开办经费达20余万两,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局。9年后天津机器局由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办,从天津、烟台两海关拨用“四成洋税”,每年约30余万两白银用做常年经费。

从1880年起,每年又在户部西北边防饷内增拨1万两白银。14年后,再另外从海军衙门拨支洋药厘金来补助常年经费。

天津机器局分为东、西两局。东局设在城东贾家沽,主要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西局设在城南海光寺,主要制造军用器具、开花子弹和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及挖河船。

这两个分局所制造的军火不但供应本省淮练各军、兵轮和炮船,还按时拨给吉林、奉天、察哈尔、热河和分防在江南的水陆淮军。

在东局,还附设有水师、水雷、电报学堂,后来在八国联军侵占时遭到了破坏。

鲁迅立志救国

◎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鲁迅(1881—1936年),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是浙江绍兴人。他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评价他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他的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从清末到20世纪的前半叶,我们国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国际上,中国没有国际地位,也没有发言权。那时候,有人就把中国人叫做“东亚病夫”。

那个时候,有许多青年人立志要改变中国的现状,让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要中国变成“东亚雄狮”。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有许多人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建设中国,鲁迅便是其中的一员。

经过反复思考,鲁迅决定学习医学。因为当时他认为,我们打不过外国人是因为中国人身体不好。西方人都比我们高大,比我们健壮。等学了医,就可以回国帮助大家提高身体素质,那样,外国人就不敢欺负我们了。于是,为了学医,鲁迅来到了日本仙台,在那里刻苦攻读医术。

有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们看新闻。那时学校里没有电视,用放映机放了一段日本人在中国杀害中国百姓的新闻。鲁迅看了十分气愤,痛恨日本的暴行,但更痛恨自己的同胞,居然围在周围看日本人杀害自己的国人却无动于衷。

这样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鲁迅,他开始重新思考。为什么那些围看杀人的中国人会这样呢?这样的人就算有强壮的身体又有何用?如此看来,学医是没什么用了。他开始重新寻找救国救民之道。

后来鲁迅渐渐明白了,中国人缺少的是救国思想,只有医治好这个“病”才能救中国。但怎样才能医治好中国人的思想之病呢?鲁迅想到了写文章,用文章来向人们传达救国思想,让大家知道怎样救中国的道理,他们才会去努力救国。

因此,鲁迅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树立起用文学创作来启发百姓的理想。他一生创造了大量启发民心民智的作品,影响了无数人,使他们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为中国崛起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由于鲁迅的作品无情抨击地了当时的统治阶级,特别是国民党政权,致使他常常身处险境,时刻受到生命威胁。但为了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他几乎不舍得休息,像挤海绵一样把时间一点点挤到创作上来。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也用到写作上来了啊。”

20世纪30年代,因为过于劳累,鲁迅的身体越来越差,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他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奋斗了一生。虽然在他去世的时候中国还没强大起来,但是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强大起来了,这不能说没有鲁迅先生的功劳。

◎故事感悟

鲁迅生为国人喉舌,死为国人“牛马”。他一生立志谋求救国救民之道,冷对千夫指,甘为孺子牛,针砭时弊,留下了千古长存的浩然正气。

◎史海撷英

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指出现在近代的新式学校,这种学校都是在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开设有外语、数学、物理、化学、天文、航海、测算、万国公法、政治学、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诸多课程。

洋务学堂的出现,顺应了西学东渐的历史趋势,推动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洋务教育摒弃了传统科举教育在内容上的狭隘性,首次承认了声、光、化、电、西语、西史、西法的地位和价值,开始了以学习近代科学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新教育,洋务学堂的集中学习、班级授课、统一招生管理考试等,都有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洋务学堂还为近代中国培养了第一批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同时还培养了第一代海军人才和科技人才,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催醒了中国,使之向崛起的新时代迈进。

◎文苑拾萃

别诸弟三首

鲁 迅

谋生无奈日奔驰,有弟偏教各别离。

最是令人凄绝处,孤檠长夜雨来时。

还家未久又离家,日暮新愁分外加。

夹道万株杨柳树,望中都化断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