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9466400000022

第22章 战后国际关系史(5)

37.大规模报复战略

大规模报复战略是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推行的一种军事战略。侵朝战争的失败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自身力量的局限性,而且在世界各地维持庞大的地面部队在经济上也力不从心。1953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不久即着手制定“大规模报复战略”。1954年1月12日,国务卿杜勒斯发表演说,公开而详尽地对大规模报复战略进行阐述。他宣称,美国需要建立并拥有一支庞大的报复力量,它能够用我们选择的武器在我们选择的地方马上进行报复。这一战略重点在核武器上,主张削减常规兵力,重点扩充导弹核力量和战略空军,在外交上提出要执行比杜鲁门的遏制政策更有利、更主动的“解放”政策,即把社会主义国家从共产党的领导下“解放”出来。该战略建立在美国具有核垄断和核优势基础之上,但随着核垄断地位的丧失和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增长,美国自己也被置于核武器的威胁之下。60年代初,该战略为“灵活反应战略”所取代。

38.《奥地利国家条约》

《奥地利国家条约》全称《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的国家条约》,亦称《维也纳国家条约》,是1955年5月15日,由苏、美、英、法四国与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在维也纳签订的和平条约。1938年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吞并,后作为德国的组成部分参加了二战,1945年作为战败国被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本条约确认奥地利重新独立并对有关战后问题作了规定。主要内容有:恢复奥地利的主权、独立和1938年1月的边界;禁止奥地利和德国合并或缔结任何形式的政治和经济同盟;奥地利应组成民主政府;不得拥有、制造核试验原子武器;盟国对奥管制自条约生效之日起废止;驻奥盟军在条约生效后90天内,最迟在1955年12月31日时撤退完毕。该条约于1955年7月27日生效。此后,奥地利议会通过了确定奥永久中立的法案,使奥地利重新获得了自由和独立。《奥地利国家条约》的签署结束了美、苏、英、法对奥地利的军事占领与管制,确立了它的中立地位。它的签订主要是苏联对外政策调整的结果,苏联虽然在中欧地区失去了一个前沿军事基地,却阻止了美国把奥地利拉入西方军事集团,并为四国首脑会议的召开铺平了道路,有助于缓和欧洲的紧张局势。

39.西欧联盟

西欧联盟成立于1955年5月6日,由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扩大而成,是英、法、西德、意、荷、比、卢七国组成的一个政治和军事联盟。1946年《布鲁塞尔条约》签订以后,法、比、荷、卢等国多次提出加速西欧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建议。英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拒绝这些建议,引起美国和西欧各国不满。布鲁塞尔条约组织五国决定撤消西方联盟总司令部,使英国失去“西欧防务一体化”的领导地位。但是美国加紧武装西德,又引起法国的疑惧。英国利用法国担心西德过分强大而需要英国充当中介人的机会,兜售“艾登计划”,即修改《布鲁塞尔条约》,吸收西德和意大利参加。1954年9月28日—10月3日,在伦敦召开外长会议,讨论加强和扩大《布鲁塞尔条约》及西德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问题。10月21—23日,继续在巴黎开会。10月25日,签订《巴黎协定》,其中关于西欧联盟的文件主要内容是:①原《布鲁塞尔条约》五国邀请西德、意大利加入经过修改和补充的《布鲁塞尔条约》;②原条约序言中有关“采取万一德国侵略政策复活时所认为必要的措施”一句,改为“采取必要措施,以促进欧洲的团结并鼓励其逐步统一”;③《布鲁塞尔条约》协商委员会改称西欧联盟理事会;④规定各成员国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防务的分摊额的最高限度,以及成员国在欧洲大陆的国内防务部队和警察部队的人数和军备;⑤联邦德国保证不在它领土之内制造原子武器、化学武器、远程火箭、导弹和3000吨以上水面舰只、战略轰炸机等;⑥英国保证将继续在欧洲大陆保护由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统辖的四个师和第二战术空军连队。关于西欧联盟的文件于1955年5月6日生效。翌日,七国外长在巴黎举行会议,正式宣告西欧联盟成立。

40.哈尔斯坦主义

哈尔斯坦主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行的一项对外政策,又被称为“东方政策”。1955年9月,西德与苏联达成建交协议,但同时造成苏联一个国家出现了两个德国大使馆。为了避免其他国家效仿苏联同时也与东西德建交,联邦德国政府提出一项对外政策原则: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单独代表整个德国,不承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同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的任何国家(作为四个战胜国之一而对德国统一负有责任的苏联除外)建立或保持外交关系。这一政策由外交部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建议制定,故名哈尔斯坦主义。根据这一政策,当南斯拉夫与古巴先后于1957年和1963年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交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就同这两国断交。1969年,社会民主党上台后,宣布推行新东方政策,“哈尔斯坦主义”被其取代。

41.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总部都设在布鲁塞尔。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1952年成立的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负责协调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代表各国政府讨论并决定与共同体有关的所有问题,拥有共同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

42.国际原子能机构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联合国监督下的自主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于1957年10月成立,总部设在维也纳。宗旨是谋求加速和扩大原子能对全世界和平、健康及繁荣的贡献;并尽其所能,确保由其本身或经其请求,或在其监督或管制下提供的援助不用于任何军事目的。机构有理事会和秘书处。总干事是最高行政领导,由理事会推荐,大会批准任命,任期4年。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其主要职能是:选举理事国;核准年度报告,批准计划和预算;审议理事会根据机构《规约》建议的事项等。每年向联大提交工作报告,必要时直接向安理会报告。至1999年底,共有130个成员国。1984年1月1日,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同年6月,机构理事会接纳中国为指定理事国。其主要活动如2004年1月—11月对伊朗的核检查。

43.欧共体

欧共体是欧洲共同体的简称,是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的前身,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又名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3个相互独立的组织。欧共体创立于1957年3月25日,创始国为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6国。

1952年6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领导人聚会罗马,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等文件,这些文件统称为《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六国又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原来的三个组织仍继续存在,各以独立的名义活动。《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这个共同体主要致力于欧洲经济方面的合作与联合,是欧洲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对战后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欧共体的组织机构主要有欧洲理事会、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特别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于是更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44.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威尔主义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排挤英、法传统势力,镇压中东民族解放运动,抵制苏联势力的渗透,进而独霸中东,急需制订一项新的中东政策。1957年1月5日,艾森豪威尔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进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月9日,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1958年7月,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

45.灵活反应战略

灵活反应战略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军事战略,1959年由美国前陆军参谋长马克斯韦尔·泰勒上将倡导,60年代初为肯尼迪政府采纳。由于核垄断地位的丧失,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对美国造成“瘫痪性影响”。1961年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灵活反应战略”,抛弃大规模报复战略中片面依赖核武器的观念,规定应当建立多样化的军事力量,即在发展核武器和导弹的同时,加强常规兵力,增加在常规战争中使用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扩充陆军,以便能打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常规战争、核战争、特种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它以常规战争作为到处挥舞的“剑”,以核力量为“盾”,打算以足够的非核部队同时在欧洲和亚洲分别同苏联和中国打两场大战,并在其他地方对付规模不大的称为“半个战争”的紧急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两个半战争”。为了修改灵活反应战略,1965年约翰逊政府提出“逐步升级战略”,它是灵活反应战略的具体化。但是美国侵越战争的失败,宣告灵活反应战略以及逐步升级战略的破产。

46.“新边疆”

“新边疆”是美国总统肯尼迪1960年7月在洛杉矶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演说中提出的政治口号,后被历史学家用来称呼其国内施政纲领。在接受提名演说中,肯尼迪说:“我们今天站在新边疆的边缘。这是60年代的边疆,充满吉凶难卜的机会和危险的边疆,充满希望而又遍布威胁的边疆。”他要求美国人民必须准备作出牺牲来面对“一系列需要应付的挑战”。执政后,面对日益恶化的经济形势,肯尼迪采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坚持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从1961年起,他通过区域发展条例和开发阿巴拉契亚山区的一系列计划,着手解决“贫困之源”问题。同时提出了在60年代末登上月球的空间计划。1962年,放宽申请设备折旧补贴和投资信贷的限制,颁布把工资增长率保持在生产率增长速度之内的“工资—物价”准则,并施加压力迫使美国钢铁公司把上涨的钢材价格压平。1963年,提出全国减税建议和要求取消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的《民权法案》。但其控制剩余农产品的供应管理计划及《教育法案》、《医疗保健法案》等则在国会中被反对势力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