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9466400000052

第52章 国际政治学概论(4)

45.经济外交

经济外交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主权国家通过外交手段促进对外贸易,增进国家的经济利益;其二,是指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某种政治和外交上的目的。我国有学者将经济外交定义为使主权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以及专门的外交机构,围绕国际经济问题展开的访问、谈判、签订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经济组织等多边和双边的外交活动。

46.网络外交

网络外交指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国际行为体为了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传播和外交参与等活动。网络外交的主体与客体既可以是国家行为体,也可以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或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它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外交形态的新发展,与现代外交相比是一种主体多元化、手段虚拟化、议程即时化、互动人性化和价值民主化的外交形态,其核心是澄清信息、供给知识和塑造认同是信息、网络技术与外交系统耦合的产物。

47.大棒加胡萝卜

在外交谈判的过程中,讨价还价的一方为了实现自己尽可能高的要求,可能采取不同的政策。这些策略包括威胁、惩罚、许诺和奖赏,前两者通常被称为“大棒”,后两者则被称为“胡萝卜”。在属于大棒的两种策略中,威胁是一种假定的行为,惩罚才是一种真实的行为;在属于胡萝卜的两种策略中,许诺是假定的行为,奖赏才是真实的行为。一般来说,使用任何手段,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而定,取决于行为者的目标选择、利益考虑和自身的实力。当一方选择威胁或许诺时,要使这种假定行为起作用,就要使对方感到:第一,它是可信与可靠的;第二,它是可能的。这两点缺一不可。

48.理性决策模式

同非理性决策模式相对应,理性决策模式的特点是把主权国家设想为一个单一体,政府对国家最高利益方面的决策严格按照合理性原则进行,是一个理性、理智的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步骤:①选择目标,确定价值;②考虑或制定达到目标和价值的各种可能的方案;③评估每个方案可能出现的结果;④选择最佳方案。理性决策是一种理想的、近于完美的决策,但在事实上很难建立起来。制约理性决策的因素有:①决策中涉及不同的政府部门、不同的利益,而不是一个一致的行为体;②实际决策过程中很难体现国家整体利益,一般体现的是某地区、某部门、某阶层的利益;③在实际决策过程中时间不充分、信息不完备。

49.组织过程决策模式

组织过程决策模式涉及理性决策模式的四步骤,不同点是更加强调政府特定部门对外交决策的作用和影响。决策的主体不是抽象的国家,而是国家领导人或者是相关部门的领导人,并不是以无限理性为标准,而是以有限理性为标准的,以达到较好的结果为目的的决策。组织过程决策更加切合外交决策制定的实际过程。

50.官僚政治模式

官僚政治模式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僚共同制定决策的模式,更加强调了个人因素,同时还强调各种利益集团和舆论的影响。官僚政治模式更加重视谁是决策者的问题,影响决策的是决策者个人的地位和所代表的机构的地位,以及其与最高决策者的关系等问题。官僚政治决策模式认为,政府决策很少反映国家利益的单一的一致的计算。因此决策者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进行理性计算的决策者,而是由具有各自不同利益,持不同政策观点的组织和个人所组成。因此政府决策通常是集体的博弈而不是个人的活动,更多地是一个政治过程而不是一个理性过程。

51.经济制裁

经济战包括经济封锁和经济制裁两个范畴。在联合国,经济制裁主要是作为一种解决政治问题的选择,《联合国宪章》中就有关于以经济制裁制止侵略的规定。经济制裁作为一个概念,内涵较为丰富,包括程度不同的各种惩罚性措施,既包括最严厉的经济封锁,也包括较轻微的惩罚性措施,诸如仅对贸易的某些方面进行限制。在经济战中,参与制裁的国家相对被制裁者而言,在国际经济关系中通常居于主导地位。所以这主要是经济大国的一种特权,并且往往与强权政治相联系。在冷战时期,实施制裁的主角一直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而受到制裁的则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

52.武力

武力即武装力量,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推行内外政策的暴力工具。从国家对外职能角度看,武力是国家用以防范外部力量入侵和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对武力的运用是国家对外职能之一。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武力影响着国家的对外行为和对外决策,制约着国家间政治关系,直接关系到国家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武力是国家进行对外活动的后盾。在历史上,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一度成为国际政治的主要内容;而在当代世界,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达到了新的高度,武力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现弱化趋势。

53.传媒

传媒,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信息传播载体。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传媒有着众多的受众,并改变了不同人群在获取、处理、交换和传递新闻信息方面的能力,是现代国家政府与公众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渠道。特别是电视、互联网和广播,对公众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因为它们更接近于面对面的直接沟通,所以比报刊上的铅字更有说服力。在现代社会,公众主要是通过各种传媒获取来自国家政府方面的政治信息,以及国家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活动,同时传媒也是改变或强化公众政治倾向、观点的最有效的途径。它不但扩大了国际关系活动的空间,也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范式。现代国家政府在制定与执行对外战略和政策、发展国家对外关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发挥传媒的独特功能,注意对传媒的控制。

54.冲突

冲突就是指人类群体间对抗的状态和行为。冲突具有广泛的内涵,既包括不可触及的思想、观念、文化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对立,也包括可触及的如经济、军事等因素的竞争与对抗;包括不使用暴力的对抗,也包括使用暴力的对抗;包括较低烈度的对抗,也包括较高烈度的对抗。就参与者而言,它包括个人、小集团之间的对抗,也包括国家乃至国家集团之间的对抗。美国学者乔纳德·特纳认为,冲突时双方公开与直接地互动,在冲突中每一方的行动都意在阻止对方达到目标。

55.国际冲突

国际冲突是指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体出于对一定领域的利益和目标的追求而产生的矛盾、对抗、摩擦甚至战争。其分类有:①根据冲突双方的决心,可分为打到底的冲突和共存的冲突;②根据矛盾的性质,可分为根本性冲突和偶然性冲突;③根据冲突控制的可能性,分为可驾驭的冲突和不可驾驭的冲突;④根据冲突的性质和程度,可分为一般性冲突、国际危机、恐怖活动、内战与革命、国际战争。

56.国际战争

广义的国际战争具备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统的军事暴力,又称直接暴力;另一方面是结构性暴力,又称间接暴力。从狭义上讲,国际战争是指国际关系行为体,特别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大规模的、有主观战争意图的武装冲突,是使用暴力的冲突,是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国际战争的特点是:本身是一种国家行为,是一种暴力形式,有明确的战争意图,规模和程度有一定限制(死亡1000人以上)。

57.局部战争

局部战争亦称有限战争,指在一国或一国区域内,使用有限的武装力量进行的战争,对在战斗中投入的各种军力和各类型武器的使用等方面都有所限制。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国家不轻易使用核武器,战争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局势产生影响。这种战争对一些大国来说,在某些方面是加以限制的战争,而对于中小国家来说则是全力以赴的战争。如果处理不当,有限战争会发展成大规模的甚至是世界性的战争。

58.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指在一定领域内利益和目标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所进行的不同程度的协调与联合。根据合作规模,国际合作可分成全球性合作、区域性合作、双边性合作;根据合作的程度,可分为带有结盟或战略协调性质的合作,具有一定程度协调的合作,一般性合作;按领域,可分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其基本特点是:全球性、广泛性、稳定性、超意识形态性和主动性。

59.全球意识

全球意识是全球化和全球问题的必然产物,是认识当代世界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所谓全球意识,就是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利益的限制,以全球的视野去考察、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的一种思维方式。人类共同利益与人类文化的共同性是把握和认识全球意识的两个基本点。全球意识对于我们认识时代的新内涵、新特点,更好地处理日益复杂的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全球意识一方面有助于人们用一种整体性思维与观念认识、分析和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确立人类共同利益观,并以这种观念认识、分析和处理当代国际关系。

60.全球治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飞速发展,全球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治理是治理在国际层面的拓展和运用。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对治理的定义是:治理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团体(公共的或个人的)处理其共同事务的总和。一般认为,全球治理是以人类整体论和共同利益论为价值导向的,多元性主体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变革和全球问题挑战的一种新的管理人类公共事务的规则、机制、方法和活动。其要义有:从政府转向非政府,从国家转向社会,从领土政治转向非领土政治,从强制性、等级性管理转向平等性、协商性、自愿性和网络化管理,具有一种特殊的政治权威。全球治理对国际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它打破着国际关系中国家中心的体制与模式,为人类应对更为复杂的国际事务提供了可能;有利于民众对人类公共事务的参与,推动着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倡导对话、合作、协调,推进国际关系中的冲突政治向合作政治转型,有助于促进国际关系向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61.和平

和平指无战争状态或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或者可以说是指除战争以外的一切合作、竞争乃至冲突状态。按照权力角度可以划分为:均势的和平(各方力量均衡下的和平)、霸权的和平(指力量占绝对优势的某个国家控制下的和平)、帝国的和平(力量占绝对优势的国家通过征服建立帝国内部的和平)、恐怖的和平(均势与非均势的双方拥有把对方置于死地的力量下的和平)、满足的和平(战胜国通过分赃而获得所需要的力量而维持的和平)、一致的和平(以人类普遍信任为基础的和平)。当代学者主张追求一种积极的和平包括排除结构暴力的和平,追求公正的和平、理性的和平、民主的和平。

62.和平主义

和平主义指争取实现各民族之间的持久和平乃至永久和平的一切努力和主张。这里所指的是近代西方国家产生最有实际政治影响的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其基本观点是反对一切战争。其思想渊源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人道主义、世界主义思想的影响。和平主义形成和发展历史条件是: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具有破坏性。

63.和平运动

以维持和平为宗旨的、具有超阶级、超国界、超民族性质的社会运动。最早于1815年在美国和英国出现。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平运动具有了某种现实的政治影响;②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了许多政府间和民间和平组织;③二战后,和平运动得到广泛发展。原因有: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结果促使人们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投入到和平运动中;核武器的出现,核战争的毁灭性前景推动了和平运动;美、苏冷战也促使人们投入和平运动。战后的和平运动大致有三次大高潮:第一次是在40年代后期至50年代中期。大战刚刚结束,面对美国的冷战遏制政策和新的世界战争的危险,世界和平力量迅速团结和积聚起来,形成战后强大的和平攻势。这一时期,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这个协调世界各国和平运动的国际性组织。第二次是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是以反对美国侵越战争为中心内容的反战和平运动,在世界各国兴起之后,美国国内的反战和平运动也蓬勃发展,最终迫使美国从越南撤军。第三次是80年代初。这次高潮主要以反对美、苏超级大国的军备竞赛为中心内容。1986年“国际和平年”,全球掀起和平纪念活动,得到100多个国家的政府、250多个非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联合国的积极支持。终于在1987年12月迫使美、苏签属了“中导协议”,朝削减武器迈出了有实际意义的一步。和平运动的特点有:①主题涵盖不同国家、阶级、民族,具有全人类性质;②不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的周期,一般在大战爆发前和结束后造成重大破坏时处于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