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
9707600000014

第14章 社交法则(3)

从内在来说,80后是接触了很多信息,见识过很多东西的人。但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了随便习惯的产生:父母与家人出于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与作最佳决定的考虑,为孩子作了太多决定;因为从小习惯了由父母与家人作决定,而懒于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或者缺乏作决定的习惯。如果你是一位80前的朋友,与80后的朋友在一起,你要做的不是一般性地征询意见,而是菜单式地征询意见,否则就很可能得到一个随便而且随了以后总不便的结果。如果你本人是80后的朋友,那么我要给你一个建议:在很多时候随便不代表随和,而代表你会成为被决策的人,成为失去自己主张能力的人,成为自己本有的内在需要日益被削弱的人。但凡可能,请提出你自己的选择倾向,也许某个时候你真的只是随便做出一个选择,用点心反思一下这次选择的质量,下次选择的时候再调整,坚持几次你就能做出自己明确的决定。做一个能提出自己建议的人,你就成了建设性的朋友;就算随便做出一个自己的决定,也比只是随便好很多。

吹牛

吹牛不交税,所以爱怎么吹就怎么吹。吹牛是啥意思?给个定义,我大概以为,吹牛是指一个人自己表现出来对状况的了解、关联、掌握与展望超过他的实际水平。把点过头的人说成哥们儿,承诺根本没边儿的事,把想象的事儿说成做过的事儿,把小事添油加醋说成大事。

吹牛最大的坏处是承诺之后落不到实处,让期望者失望,让合作者落空。如果一个人指望靠你吹牛皮去做生意,那岂不很惨?而如果一个人靠吹牛皮忽悠人,可以让多少人的安排和想法无法落到实处?所以,吹大牛的文化会让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地方的信用下降,交易效率也会降低。吹点小牛也可能有点好处,典型的如拍了一个与自己实际能力小有距离的胸脯,可能使自己有了努力的压力;在不伤大雅的吹牛中,也可能给其他人一点娱乐的乐趣,有时吹牛与“摆龙门阵”、“讲故事”也分得不是很清楚。

我这个人的嘴皮子尚可,所以能写关于演讲的书,抛头露面说话也从来不怯,还能混个业余主持人做做,想想历史上也吹了不少牛。比如标榜自己与某某教授的关系,沾点边儿就觉得可以帮上别人忙,把知道一点的事情说得像专家一样详细,慢慢地发现,吹牛会造成自己的心理负担与社会负担,架不住别人老来追你,架不住别人老要你帮忙,渐渐觉得吹牛皮的负面作用太大,所以渐渐嘴变得紧一些,轻易对自己不熟、掌控不了的事情不乱允诺。原来,吹牛虽然不向国家交税,但实际上是有很大代价的,牛吹大了,要不是职业骗子,就成了负债最多的、最累的人了。所以,我的结论是,小牛吹吹不伤脾胃,而大的牛可千万吹不得!

怎样听?

如果有人想向你表达他的一个观点,他可能期望你听完他的表述,明白他完整的意思;如果在争议之中,对方可能希望你尊重他的发言权,能让他把他的意思说完;如果是一位好朋友征询你的意见,他希望你以他为中心,少谈你自己的事情,最多问一些追问的问题来更好地理解他的状况;而如果是你的一位女性好朋友遇到了难事,她需要认真地倾听她的发泄与絮叨。

倾听是如此重要,它让一个人对你有好感、产生信任,感受你的气量与胸怀。但是,很多人往往很难做到,因为我们希望人家重视我们的意见与感受,我们愿意突出自己的主张与见解,我们希望马上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等不及别人发表完意见。

倾听是一种礼貌与修养的表现,但又不只是礼貌与修养。倾听是把别人的表达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是一种张开自己体谅的心的表现,是一种对别人的故事与问题感兴趣的表现,是一种乐于提供帮助的预先的态度。当我们被倾听,我们会感到放松,我们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我们在倾诉中慢慢找到了可以信任的对象,我们觉得自己重要,觉得自己被在乎。在没有倾听之前,即使我们有积极的帮助人的愿望,很可能提供的帮助并非是别人期望的那类。所以,倾听是爱心的表现,被倾听是被关爱的感觉,同时倾听是我们建立与人更紧密关系的前奏,即使我们不愿意与别人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我们倾听别人的心声,让别人对我们产生尊敬与体谅,因为我们紧接着的选择,更可能是基于对别人充分倾听后的合理选择。

倾听也是一种教养与习惯。我的意思是说,它是我们在明白倾听重要性后通过锻炼可以培养出的能力。

我原本是不善于倾听的人,总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显示自己的先见,但是长期以来,我发现自己往往因不善于倾听而做出错误的判断,而且会很快在周围人群中削弱自己的地位。不倾听也会导致别人不听我的意见,最后就变成一场毫无意义的语言与情绪的混战。我选择的消费者与公众调查就是一项倾听的工作,很多时候我在论坛上主持,但主要是倾听大家的意见而不能发表自己实质性的意见,我在《头脑风暴》上的角色也要求自己在倾听中协调,而在与很多国际学者的交往中更感到倾听是一种文明的规则,在很多重要的研讨活动中,倾听让我在了解很多人的真知灼见之后才发言,大家就有了更好的评价。

中国人多,所以很多人都有着急说话的特点,恐怕倾听了就失去了发言的机会。但是倾听的艺术告诉我们,也许说话不在早与多,多倾听会让其他人更加善意地对待你的意见,即使说晚点儿、少点儿,却可以更加有影响力,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愿意接受你影响的态度。

怎样说?

听电台里的一位歌手说,他要为听众把他的歌儿唱成一幅画儿,因为他相信人人脑中都有一个MTV,只是上面的图像质量不一样。看到报纸上讲,王建煊先生带领他的同事仿效《圣经》上的做法给妈妈洗脚,表示我们对于自己长辈的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最容易记得的道理是情景化的,也就是能在我们头脑中转换成一幅画儿、一个电影镜头一样的道理,更可能为我们接受与铭记。如果提到的人很像电影中的某个角色,就更能让我们接受了。

故事与笑话比概念与逻辑更能让人记得,生动与具体的故事场景更能传递信息,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论语》也好,《圣经》也好,比喻、讲故事、举例子是他们宣讲道理的很有效的手段。换句话说,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如果要比理念的传递能力,谁会获胜呢?一定是简洁的概念加上一系列的故事化场景的传播者。奥巴马总统提出了“为改变而选”的口号,你可以在他的每个竞选现场、网页和辩论会上不时听到故事,一名普通工人甚至因为在他的竞选例子中被提到而大红大紫。

现在我们回头去验证我们的经理人与员工的沟通,验证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讲课,验证我们的领导对于群众的讲话,有多少人不是在讲空洞的道理呢?有多少人不是在玩弄新鲜的概念呢?有多少人不是在读写手或者写作班子写的稿子呢?有一点非常明显,很少有人能把自己讲的内容让听众演变成场景。绝大部分的情况下,听众听得稀里糊涂或者根本就没听,听的人也极其不耐烦,或者确认自己从中听不出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把讲话的人换成听众,他自己也一定不喜欢这样的信息。实际上,不能情景化的信息一定在第一时间被最低限度接受,在第二时间被最短时间忘记,在第三时间有最少人群传播。但是,我们不是有非常多的时间被浪费在这样的信息传递中吗?

怎样问?

很多年轻朋友怕自己知识少、见识少,被其他人耻笑。的确,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知识与见识比我们多的人,我们不管怎么努力,要做到在知识与见识上比谁都强是很难的,但是如果我们会去提问,那么我们就会知道,其他人的知识与见识可以用很巧妙的方法为我们所知,为我们所用,在这个意义上,知道答案的关键在于会提问,提问比答案来得重要。这???我给一些年轻朋友提供一些提问的基本技巧,供大家与其他人互动的时候参考。

1.从小处开始问起

我们从小的地方寻找切入点,留意一个范围、一个事件中的小的特别之处,或者一个小地方的问题,便于让大家说,也有话说,实际上,很多大事情往往在小的地方才有遗漏点,才让我们的说话有由头,几个小地方的问题连起来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2.重视事实

有些年轻朋友乐于向别人发表自己的主观见解,尤其在对事实没有很多了解的情况下,因此多花时间去了解来龙去脉,比直接发表意见更好,而且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一件事情的事实信息,避免偏听偏信,在充分掌握事实的基础上谨慎发表评论。

3.请教含义解读

一个事实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不同经验的人完全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与判断,所以我们有了对事实的初步掌握,也要教别人怎么看,或者请别人指正我们的看法,这都是有礼且有帮助的做法。

4.使用开放而不是是非的问法

不要问人家是不是、对不对、会不会,而是问别人是什么、怎么样,以此带来别人更多的故事性与细节性的表述。

5.使用间接的问法

作些前期研究,先了解一件事情可能的逻辑要素有哪些,然后围绕这些要素提问题,比如你不要直接问别人支持不支持我,而是把我关心的一些主要事情列出来,看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与我是否一致。

6.从关联处寻找缺口

研究我们的访问对象关心的问题点,当我们一开始就提到对方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关心的政策的时候,更能让他积极表达出相信的信息。

7.使用追问策略

在其他人对我们的回话中可找到四个追问点--追问他引用的某个概念的定义或者意思;追问他说的某个判断的理由;追问他说的某个现象的例证;追问他说的几个不同事情之间的联系。人们会觉得自己有道义责任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

8.最有力的提问

微笑温和并平视着问话的对象,倾听答案的时候继续保持这样的姿态,我们可以用眼神与表情表现出赞赏、困惑和追究,当我们全部的肢体语言都参与我们的提问时,会表现得非常生动且有力,带领人们与我们一起互动。

9.经常锻炼

提问的时候不能自卑、不能高傲、不能结巴、不能过度表述意见,怎么能做到呢?需要经常提问,并且在提问的实践中不断反思与总结,也让自己的朋友与周围的人甚至访问对象来帮助自己提出注意的方面,改善自己的提问风格,熟能生巧,每个人都能做到。

怎样找话题?

我在这里说的话题是指讨论的主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场合需要话题来充实,比如谈恋爱、旅伴间路上的聊天、同事之间的寒暄、酒席中的沟通甚至是亲友聚会时候的吹牛,你总得有话题。我们可以想象,两个人或者几个人在一起,找不到话题,没有话说,很尴尬地僵着,那是一种什么感觉。也许你很想和一个帅哥美女套近乎,但是你在人家面前无话可说,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最好还是别和人家那么尴尬地待着了,没有话题其实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

所以,有话题是做人有价值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么话题怎么来呢?

一是在与其他朋友聊天的时候要有心,很多段子或者笑话是口口相传的,你别光“听君一席话”了,你还多少要记点人家说过的话;二是多看书,看快书,别人写书总是立一个话题,自圆其说一番,那是一个完整的主题,你借过来就可以引起点讨论;三是增长见识的时候也把见识传播给别人,最好能记录下来,这就有了与别人交流的可能。其实话题是有发展性的,当你把感想、心得、见闻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你自然会交换到别人的一些对等信息,这就把别人的感想、心得和见闻也开发出来了。

在话题交流中,有的人是比较被动的,是在别人设置的话题议程下被动参与;但是被动参与一般不是很有利,因为别人发起话题往往是因为自己有所得、有所感,但你不一定有,如果别人有效地把议程设置在自己熟悉而你不熟悉的话题上,那么你在别人眼里,知识与反应的能力都不是那么好。所以,有话题是一方面的要求,积极地运用话题是另一方面的要求。当然,在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中,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自觉开发是不足的,大多数人是在朴素地实践着,但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分布与存在着的。

话题是重要的,有话题才能把我们的道理与见解传达给人们。《圣经》的约翰福音就告诉我们,神就是道,那个“道”字原意就是话语。我们看到耶稣的教导基本上就是借很多的比喻故事来给人们提出一个又一个反思的话题。“道”本身就是说的意思,你看,话题是多么的重要!没有什么时候是太晚的,我们要重视沟通的能力,重视话语资源的开发,也要重视话语传达习惯的培养。

怎样提意见?

我经常看到有些博友对于我博文里提到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的建议,不是说这些事情我们做不到,而是有建议也不会有人听。在我们的周围也经常听到有人埋怨这、埋怨那,但对于问题只有简单的要求,较少能提出一些切实的意见。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这样五种人:第一种人是任何事情都不关心,就管自己过日子;第二种人是关心但不上心,说到问题,总只有感觉,连个问题也说不明白;第三种人问题看得明白,就是老议论,成了议论专家,这大致就相当于我们说的牢骚;第四种人就是提了问题还能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虽不实用,也至少说明不只说出问题而已,有建设的意识;第五种人就是把看到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很认真地思考筹划,努力为问题的解决献计献策,寻找可以推动解决的条件。当然很多人说,我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且也没有人能强迫你怎么样,但我认为,对于我们社会中真正应该看为资源也特别应该鼓励与提倡的是后两种人,任何的组织里面如果有后两种人,而且有较多的数量,那真的是一种幸运,也是应该追求塑造的一种团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