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黑苹果:袁岳的人情课堂
9707600000004

第4章 初涉人世,厚积薄发(2)

最后一个校内资源是良师益友。学校里有很多老师可以供我们选择,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成为良师益友。原因在于,很多老师对教育的态度和对学生的方式,与生产线上的工人看待零件的方式相近。除非这个学生能证明某些东西值得他特别地投入,并值得他针对你进行解剖。我发现,通常我们面对一位很有名的教授时,他的体系是比较完整的,在与这样的人交往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找到他的漏洞。我们利用闲暇的时间,通过良师益友来帮助我们干什么?我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都是模糊的。我认为,我们人生的发展分两部分:一是找方向,二是在方向上找方法。在方向和方法上有很多人有过类似的经验,而良师益友就是在你做一件事情的紧要的时候,点拨你的那个人,这样,你做这件事情的效率就高了。如果我们每年能够找到三个可以成为良师益友的人,那么四年就是十二个,你会发现,当你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得到多个角度的提醒,你对一个问题的认识能力会大幅度提高。在选择良师益友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点,就是不要选同一个领域的良师益友。良师益友如果来自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方向,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建议的时候,就如同卫星定位一样,是全方位的。这样,你跟其他人相比较,更容易有突破性的认识,也更容易有创新的可能。

怎样从自己身上找资源?

同学可能会问,“已经有很多人批评我太个人主义了,我还向自己学习,这不是自恋吗?”。不是的,事实上,我们很少理性地认识自己是谁,并向自己学习。有谁知道自己的口音和语调是什么样的?不到三分之一。我们每天都说话,但是自己的声音是自己听得最少的声音。我在台上说话,你马上知道我的普通话标准不标准,可是你却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标准不标准。连自己的声音这种最显而易见的东西你都不知道,更不要说知道自己的心灵了。有的人说,我这个人挺好的。我告诉你,其实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品行是什么。品行是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对于其他人和自己的利益平衡方式或能力。其实你每天都做很多的好事和坏事,每天都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但很少有人会总结一下。所以,我们需要的第一个自我学习的方法其实就是反思。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很重要,没有谁比谁好与不好。将来你工作时碰到的老板可能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呢?”很简单,因为老板笨,把你用错了地方。没有人是真正没有用的,适合的人在适合的岗位上就会比较好,很多人会经常出错或者做不好,那是因为他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他表现不好,并不是这个人本身不好,而是因为这个岗位和他本人的个性不适合。

大家在大学里有很好的机会,认识那么多的同学,周围有那么多的朋友,我们要反思什么呢?是从其他人身上看出自我,把自我客观化。比如,有很多同学认为自己不擅长演讲,告诉你们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大家现在的手机不是可以录音、录像吗?你给自己定一个题目,比如说“怎么样才能有出息?”寝室里几个同学开个小型演讲会,每个同学演讲五分钟,演讲的时候让其他同学录下来。录完后,都不用同学给你提意见,自己听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普通话怎么那么不标准。我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声音,是在1994年,我参加北京电台“新闻1994”的采访。我坐在汽车里听采访录音,觉得这个声音怎么这么陌生呢,江苏味儿怎么那么浓呢?当我换一个角度把它客观化的时候,就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了。

所以,社会学里有一个理论“Self-mirror”,我们要从镜子里了解自己。怎么知道你的脸蛋是圆的还是方的?怎么知道最近胖了还是瘦了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己照镜子,还有一种是通过其他人的反应。前段时间我到博鳌,有个朋友说“袁岳你可是胖了”,因为他是十五年前见到我的。可另一个同学说“袁岳你怎么瘦了”,因为他是两个月前见到我的。每个人都有参照物。后来我跟他们说,其实我穿白色的衣服就显得比较胖,穿黑色衣服的时候就显得比较瘦。

独生时代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孩子大多是在迎合他们的环境当中成长的。正常的社会进程是,他不喜欢你的时候,就告诉你不喜欢;你不合适的时候,他就会拍你砖头;你做错的时候,他会扣你的奖金……这才是正常的社会环境。但是,在独生子女的社会环境中,亲近我们的镜子,其实已经被扭曲了。大家小时候从父母、爷爷奶奶那里获得的大部分信息,其实不是真实的社会化信息,因为他们太宠我们了,因此没有及时、敏感地反射社会那样的评价。所以我曾跟很多同学说,要想适应这个社会,特别是想要在职业上被陌生的老板或者陌生的客户接受,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超越父母对你的教育。所以,我们说的不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反应,而是周围的同学、老师和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

我们不是简单地从周围找到这个反应,而要作为一个组织中的成员,以更加紧密的方式去认识自己。人在不同的状况下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生都是非常容易激动的,一听说中国排球打赢了,就上街游行了;一听说中国羽毛球拿了冠军,又上街游行了。你会发现,平时不好意思喊口号的人,在游行的队伍中间,都能大声喊“振兴中华,振兴中华”。

我们如何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很多同学从来不知道自己多么有力量,直到有一天组织起来,才发现可以做很多事情。有很多同学心中有理想,想创业,想做一点公益活动,或者帮助别人,但是大多数只是自己在想,什么行动都没有。你第一次发表意见的时候,很可能会被其他人嘲笑。一个人的舆论能力和意见能力最后是如何领导其他人的呢?就是在开始的时候,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变成意见,想好了就表达出来,被其他人认同和支持也好,被人嘲笑和批评也好,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动员的过程。很多同学都有这个潜力。

虽然这是很微小的资源,当你把它组织起来的时候,它的推动力比单独一个人大多了。我们每星期都以演讲协会的名义请名人演讲,如果以某个学生的名义去邀请名人,他们可能就不会来。这是很不一样的。我知道很多同学不屑于做学生干部,不屑于参加组织活动,也不屑于组织给你的荣誉,但是我告诉你,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部分潜力,若不与组织相连,自己是没有办法感觉到的。所以,我们要积极做组织化的工作。

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出很多资源,一方面自我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化的形式发现自己,并在这个中间得到更多的发展和提升。如果我们平时能对很多问题有所认识,留心每个灵感,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可惜,我们并没有在意自己的大量资源,不搜集,也不系统整理,反而被自己耽误了。

在校看社会七法

1.读小报

小报虽然档次不高,但读小报可以获得从大报上无法知道的消息。我们要看普通人民群众最常看的那种小报。我经常读的就是《法制文萃报》、《大家文摘报》等,很有意思。

2.写博客

我曾把博客分成情感博客、生活博客、专业博客与社会观察博客,积累社会知识的博客是社会观察博客,把它当成给自己派的家庭作业,天天琢磨点儿社会上观察到的现象,长期积累,对社会事件的反应就会很敏感。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的差别在于:自我驱动、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博客在这中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把博客当成一种工具,来培养我们反思社会的能力。

3.实习

特别是职业目标不明确的同学,更要多实习。我们在实习时要做三件事情。一是要访问实习公司的老板,这样你在工作中的角色感觉才会不一样;二是要表现出你的热情,特别爱帮助人;三是少谈钱,多注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等,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同,这样大家才会对你开放单位的信息。

4.做志愿者

今天的中国社会非常需要志愿者。以一百个人来说,真正适合创业的大约占5%,适合在企业就业的占70%~80%,适合在其他单位就业的占15%~25%。有的人本来就适合做公益的事情,特别适合去关怀人和帮助人,并通过这个过程获得成就感。人们更容易接受、欣赏和认可一个做志愿者的人,也会更乐意帮助他。

5.尝试校园创业

校园创业其实很少有人成功,因为没有人能全心全意地干这件事儿,毕竟大家都还在读书。但是,校园创业是非常重要的。未来只有5%的人适合创业,而大多数人是不适合创业的。既然我们知道校园创业不容易成功,为什么还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呢?第一,看看你是否属于那5%适合创业的人;第二,检验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够健康、意志是不是够坚强、对事情的应对是不是够自如,包括对做一件事情的执著有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如果你有创业的想法和创业的举动,你就可以??它为由头,去获取社会资源,得到锻炼,并在创业的过程中学会与别人合作,通过亲身的实践模拟真实的创业活动。

6.有意识地给自己加强挫折训练

生意大多是跟陌生人做的,最基本的技术就是获得陌生人的信任,陌生人渴望被认识,所以挫折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我们要主动地去寻求挫折。我认为,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我们要做三件事:一是大学一年级时开始应聘,坚持就是一种能力;二是做访问员,敲陌生人家的门;三是以校园媒体的身份采访我们想接近的人。挫折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你获得成功。我们不能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往往会被微小的挫折吓倒。所以,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比较坚强,那么成功是很有保障的。

7.找机会去访问底层的劳动人民

对于底层劳动人民的访问,你会看到民工的就业率比较高;可以看看没有社会资源的人究竟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也会明白社会的生存法则。我们可能会惊异地看到:往往资源拥有者比较贫乏,而没有资源者却还算发达。

大学生职业准备八指标

不管你学习什么专业,我提供的以下建议对你来说均可以适用,而最终实现的目标是,至少在你毕业的时候,很容易找到一份自己比较喜欢和基本胜任的工作,请你记住,虽然你在大学校园,但你时刻要为四年以后即将投入的那个社会作准备。

1.至少实习3次或者兼职3次

实习让你了解真实的社会需要,也让你比较了解自己相对爱好的工作。你可以在大一到大三的3个暑期实习,也可以在平时就寻找兼职或者非坐班的实习机会--有很多创意和设计类的工作是不需要坐班的。建议你的实习与兼职不要集中在一类工作中,也不要仅限于与自己学习的专业对口的岗位。

2.四年中至少认识150个可以联系的陌生人

建议大学生印自己的名片,在今天这个规模社交的社会中,名片也许是不多的可以与人保持联系的途径,而你如果给出名片就有了要求人家给你名片的道义理由。一般而言,你每给出100张名片可以收回30张左右的名片,其中你可以与大致10%的人保持联系。大学四年,在听讲座、参加志愿者活动、与朋友交往、认识其他朋友中,你至少要发出500张名片,大致回收150张,你可以和其中15个人成为比较熟悉的朋友,发展4~5人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3.组织与参与3个以上学生社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者学生社会公益发展项目

你代表组织或者作为组织成员时的身份,与你的本人是两个不一样的人格形象,不见得每个人都是团队活动能手,但是不要丧失与放弃发展自己组织人格的机会,而且很多社交机会与信息获得都和组织行为有更密切的关系。

4.读240本课外书

我们普通人按照一个半月读一本书的速度,一辈子也就是读500本书左右,而我们要学会用快读法,在大学里读完240本书,平均每学年读60本书。有很多种快读书的方法,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法是一组朋友一起分工读书,然后用邮件分享读书要点。我们零点公司最近就曾用这种方法让员工用4个月读完110本书。

5.考察至少3个从未去过的地方

我说的是考察,就是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情风俗,而不只是旅游景点,认识风俗也是一种增长见识的方式,可以增强跨文化沟通的能力。距离越远越好。也可以把朋友关系发展起来,这样一来,可以交换行住资源,降低旅行成本。

6.尝试与掌握10条人情世故

我总结了现在依然流行的36条人情世故,我们每一位同学只要尝试学习掌握8~10条就很好了。80后与90后普遍不谙人情世故,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会让人们感到我们特别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而得到大家的认同。

7.每周尝试写1篇博客

把博客当成自我总结与反思的工具,也把博客当成观察社会生活与周围人群的工具,博客的写作可以使我们拥有流利的笔头表达能力与思维分析能力。如果我们每周至少写1篇博文,我们4年就能写大约200篇博文;如果你能把这样的博文编成一本成长日记附在你的求职简历后面,我相信,你会显得非常独特。

8.尝试1次创业

你可以尝试一次学生创业,可以在淘宝网上开个小店,可以在自己有兴趣或者专长的领域尝试创办公司,也可以尝试创办一个致力于社会服务的学生公益团体,如果让我再给个具体的目标,你要在大学四年内至少挣到5000块钱。

可以说,这8个指标中你只要实现了一个,你就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而且还能在同学中显示出特色;实现了3~5个指标,你就会表现得很突出,而且找工作根本不是个问题;如果你能同时实现这8个指标,你就是无可争议的优秀人才,并且在走出校园的时候,你就已经非常接近一个成功的职业人士。

实习之道

1.对待实习单位的态度

加盟我们零点公司的实习生都是被遴选后的人才。我们希望与过去的人才结构比较,他们能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工作风气和工作特点。我希望他们能这样来看待零点公司:一要把工作业绩看得啥也不是,二要把公司看得啥也不是,三要把公司的领导看得啥也不是。如果你认为公司什么也不是,或者你碰到的人什么也不是,你就不会有太高的期望。当你没有太高期望的时候,你遇见每一件事情时,就比较容易有受益感,就和发财一样,是一笔横财,你就更能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碰到的事情。假如你的期望很高,你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不像你想象的那样,至少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