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千古枭雄朱元璋
9851500000049

第49章 定天下(3)

炎炎的烈日下,扩廓帖木儿的二十万军队转头往西,更加迅速地前进。由于扩廓帖木儿回兵神速,徐达的五万先锋部队还刚看见太原,就遇上了扩廓帖木儿的二十万大军。两军相遇,徐达很快清楚,自己的先锋部队仅仅只有扩廓帖木儿大军的四分之一,于是心中大骇。从来临危不惧地徐达,额头上沁出了豆大的汗粒。徐达心里清楚,他所面临的扩廓帖木儿是元帝国最杰出的军事首领,而扩廓帖木儿现在所统领的部队也是元帝国的最精锐,更何况他们现在都满怀了一腔的仇恨和必胜的信心。这些斗志昂扬、久经沙场的元兵,与徐达的士兵一对一,也会取得胜利。

想到这些,徐达心里着急。这位常胜将军,一时竟然不知所措,倒身帅椅,仰面朝天,在心中叹息。

158、

在离太原一百里时,扩廓帖木儿的心里非常激动。一场大战即将开始,在他看来,这是一场决定他扩廓帖木儿命运的战斗,更是一场决定元帝国命运的战争。“我,一定要打赢它!”扩廓帖木儿豪情满怀地在心里喊道,又一次鼓起了自己必胜的信心。

可是,就在部队前进不远时,竟然遇上了徐达的军队。扩廓帖木儿早已让人探明,这次徐达率领的也是二十万部队。一对一作战,扩廓帖木儿仍然信心十足,只是此战关系实在太大,他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命令部队,在太原城外扎下营盘。他迅速又派出许多侦探去把情况探明,还派人与城内联系,想把所有的情况都弄清楚以后再作决定。然而,扩廓帖木儿做梦也没有想到,此刻的徐达,仅有五万军队。扩廓帖木儿闻报徐达部队已经扎营,担心有诈,更不敢轻举妄动。

徐达正在营中担心,思前想后也没有一个好办法来,忽闻探子来报:

“扩廓帖木儿的部队,已经扎下营盘。

徐达闻报,眼前一亮,原来的那些担心一扫而尽。心里暗自想到:这么看来,扩廓帖木儿根本不知道我仅有五万之众,要不然他早对我们发起攻击。到时候,太原城里又出兵前来夹击,与之呼应。这样一来,不把我的部队全歼,也会给被他打得落花流水。想到这里,徐达深深地吸了口气。扩廓帖木儿,你放弃了这次难得的转败为胜的最好机会,稍过时日,你就永远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接下来的,该是我来收拾你。唉,这也算是天意!扩廓帖木儿!我真为你叫屈啊!

杰出的军事家徐达,霍地从帅椅上坐起来,让人唤来李文忠。徐达知道:战场上的事情,是千变万化的。现在情况如此,自己不能消极地等待大部队的到来,而是必须抓住眼前这个有利的时机,趁扩廓帖木儿不知道自己的底细,拼命去赢得胜利。至于怎么去做,徐达心里已经有了很好的打算,但还是象以往一样,在将自己的安排付诸实践之前,在听听他人的意见。在他麾下的诸多将军中,此时他看重的就是李文中,因此很想听听他的看法。不一会,李文中兴冲冲地赶来,目光忽闪忽闪地望着他的大元帅,双手一揖说:

“文中前来,请大元帅示教。”

徐达看到李文中虎虎生气的样子,停了好一会,才缓缓地说:

“请将军来,只是想商议一下眼前的战事,不知将军对此有何看法?”

李文中不愧军事奇才,对眼前的状况早已心知肚明,更知道该如何利用敌人对自己暂时的无知,去消灭敌人,如今听到徐达的询问,便开口道:“扩廓帖木儿铁骑转战迅速,二十万大军全部到此。如今敌众我寡,我军的处境非常艰危。所幸的是,扩廓帖木儿并不知道我们现在只有五万军队。”

“将军何以得知扩廓帖木儿不知我军只有五万军队?”

“扩廓帖木儿的部队已经安营扎寨,从这里知道的。”李文中知道徐达在考问自己,迎着徐达的目光,坦率地说。

徐达听了,点点头,说:“接着讲下去!”

“这对我军来说,就是天大的优势,也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天赐良机。扩廓帖木儿对我军实力不知,误以为我军现有二十多万部队在此。既如此,他们心中必然有些惧怕,我们如果今夜就去偷营,敌人一定苍惶逃命。扩廓帖木儿兵败,太原指日可克。如果我们不迅速行动,时间一久,扩廓帖木儿一定会探明我军实力,到时就比较难以应对。”

徐达听了,非常高兴连连点头说:

“李将军的想法,与我所思非常一致。看来,扩廓帖木儿此次要遗憾终身了。”

于是,徐达下令:

“立即斟选精兵,连夜袭击扩廓帖木儿军营!”

159、

扩廓帖木儿虽说扎下营盘,心中一点也不踏实。他想了很多种可能,就是没想到徐达他们现在只有五万军队。由于是急行军,他而今赶到太原城下的只有二十万军队,确实都非常疲惫,他非常担心拥有二十多万军队的徐达,趁他还没有整休好,向他们发起突然袭击。我当务之急,除了加强戒备,还必需尽快与太原城内取得联系。扩廓帖木儿这么想着,问他身旁的副将:

“派去太原的肖勇,怎么还没回来?”

副将无言以答,扩廓帖木儿见了,虽然恼怒,却也知道这不关他的事情。可是,为什么肖勇会一直迟迟未归?扩廓帖木儿在心里反复地问自己,然后对副将说:“你马上再派一个人去,明天一定要与太原城取得联系。”

这一天,扩廓帖木儿睡得很迟,整整一个晚上,他都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二更过后,就在扩廓帖木儿昏昏欲睡时,有卫兵来报:

“徐达、常遇春的军队前来偷营。”

扩廓帖木儿从床上一骨碌坐起来,转动着黑溜溜的眼珠子,他已经分明地听到了外面的喊杀声。冰冷的汗水,不知怎么就从背心冒出来。他感到胸口有一股冷冷的凉意,不由得闭上眼睛,有一会儿之后,扩廓帖木儿重新睁开已经无神的双眼,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这也是命,是上天对大元帝国的惩罚。朱元璋,这可恶的和尚竟有这样勇猛的元帅,敢来偷袭我的大营。如今我虽然也有二十万军队,可是他们都疲惫已极,而且又失去了斗志。敌人却是蓄精养锐、气势如虹。这样的战争,我必败无疑。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看来,我现在只有尽可能地保存实力。于是,扩廓帖木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战场上的人已经不是人,而成了一个个为活着而拼命的斗士。因为是处在生死的关头,求生的渴望会使得懦夫也变得勇敢起来,但心里必须有生的希望和赢的信心,不然,即使是勇士也会变成懦夫,临阵逃脱。这是一种可悲的境地,扩廓帖木儿的军队正处于这种境地,大家都以为面对的是徐达的二十多万军队,心中已没了能赢的信心。本来就军心动摇,又遇上敌人半夜来偷营,顷刻之间部队乱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接到扩廓帖木儿撤退的命令。一时更加混乱,军士们纷纷丢盔弃甲,争相撤退,一时溃不成军。

徐达原本作了拼死一战的准备,没想到这么一冲就击退了敌军。真是败军如山倒,胜军如破竹。徐达长剑高举,大声呼喊:

“乘胜追击,消灭元军!”

李文中等将军听了,跟着呼喊,士兵们也都齐声响应。一时间喊声四起。五万军士如滚滚的洪流,向敌人涌去。扩廓帖木儿曾经是那样英勇善战的二十万骑兵,如今却不敢回头,只是拼命地向前逃命。徐达率领五万军士一边高喊,一边拼命砍杀。所到之处,除了投降的元军,被杀死的元军尸体。

这一战,竟杀死了万余元军,还俘虏了四万多人。对徐达与常遇春来说,这不是第一次;对于扩廓帖木儿,却是平身绝无仅有的一次奇耻大辱。扩廓帖木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之后,就偷偷地溜出帅帐,匆匆地骑上他的风雕龙驹,置他的大军于不顾,一溜烟地往北逃去。他的风雕龙驹太快,当他的部下在徐达如洪流的部队追击下或死或降时,他早已跑出很远,到了最安全的地方。

山西平定,徐达率军进攻陕西。陕西守将李思齐见大势已去,由凤翔逃往临洮,根本不敢正面迎敌。他早已经把退路想好,万一不行,就投降明军。可是,就在这时候,竟传来元朝丞相也速率领元军,再次进攻北平的消息。

这一回,连向来胆大无比的常遇春也禁不住摇头了。这是为什么,元顺帝竟有这么大的胆量!在这种时候,还敢来进攻北平?!

160、

一个曾经拥有至高无上权势的人,倘若有朝一日不幸从这权势上跌了下来,心里的那种如火煎熬的感受,是痛之极也苦之极的。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如何能回到从前,只要有一线希望的事情,他就会拼了命去做,哪怕是失去生命,他也会毫不吝惜。元顺帝这次敢于来进攻北平,就是这样的心理。

在处于相当的劣势中,在似乎无力抵抗他人的进攻时,元顺帝还敢冒然进攻北平。这,并不是元顺帝胆大,只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离开北平这么些天来,元顺帝才知道昔日在北平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多么值得珍惜。只到这时候,元顺帝才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的感受!人有了这般的心思,当然也就不惧一死了!要拼命一搏,成了最寻常的事情。听到扩廓帖木儿失败的消息后,元顺帝并不吃惊。他已经经历了差不多失去一个国家的痛苦,再吃一次败仗,丢掉十万、二十万军队,已经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元顺帝此时丝毫也没有气馁,他只是在考虑,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可以出奇制胜,扳回眼前的败局。人在最困最危的时候,总是特别的聪明,常常会做出一些平时想不到、做不成的事情。苦思苦想之后,元顺帝果然突发奇想,得到了一个他认为值得一试的良谋好计。他唤来丞相也速率,命令他说:

“在这关键时刻,请丞相亲率元军,再次去进攻北平。”

也速率听了,转动着眼睛,先是有些吃惊,想了想,便也明白了元顺帝的用意。

“事已至此,如此一行,或可挽回败局。”也速率对元顺帝说:“老臣一定谨遵陛下之命,前去进攻北平。这一次,请陛下放心,老臣一定会拼死而战。如果攻不下北平,老臣也会死在北平城前。只请陛下回到北郡以后,照顾一下老臣的妻室儿女。”

元顺帝听了,认真地点点头。也速率再无顾及,第二天,便请率元朝这最后的铁骑,往通州前进,不一日,便已马抵通州。

看到常遇春有些吃惊,徐达微笑着说:“这不过是元顺帝狗急跳墙,拼命一搏。兵战在于冷静,他如今这么一急,已经输了三分,余下的只能是等待失败。”

常遇春听了,点点头说:“大元帅的这般解释,我非常同意。这元顺帝确实也是强弩之末,再怎么跳也没什么劲,哪抵得住我大明的军队。”

“话是这么说,但我们一点也不可以大意。”徐达轻言细语,象是说给常遇春,又象是说给自己听。因为徐达知道,战争就是战争,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敌人,都万万不可有一点的轻视。他让常遇春带去差不多一半人马,还将猛将李文忠也给了他,让这俩位大明王朝一流的将军一同前往,去救援北平。

元顺帝想拼命一搏,实在是因为他的生活反差太大,他怀念过去,他要如此般明知不可为还要去为之,而他的属下,特别是那些士兵,无论元顺帝在大都还是在上都,他们的生活似乎都差不多,因此他们没有去拼命的勇气。再狠地军队,一旦失去了勇气,也会变得软弱无力,更何况是丧家之军,心里埋着失败的担心,遇见常遇春的虎狼之师,自然大都是不战而逃了。

常遇春原本认为北平之战,将有一场凶险的搏击,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没想到竟然会兵不刃血,就解了北平之围。作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常遇春早已憋足的气,这时得不到发泄,他不想就此干休。元顺帝!你不敢与我一战,弃城逃命。我偏由不得你这么不负责任地逃离,我要乘胜追击,哪怕是百里千里,也要找到你,然后打败你,让你领教一下逃跑的滋味。常遇春对自己说,率领他的虎狼之师,一路北上,穷追猛打,一直打到元上都开平。

开平就在前面时,常遇春心中充满豪气,大声地呼喊:“元顺帝!常遇春来也!我们决一死战,看看最终取得胜利的,是你们元朝,还是我大明王朝的军队!”

呼罢,常遇春双腿一夹马肚,飞驰向前。谁知道,这一次,元顺帝又象上次在北平时一样,知道常遇春兵来,早半天就急忙弃了开平城,一路往和林逃去。常遇春又这么轻而易举地夺取了开平,将那些来不及跟元顺帝一道逃走的元军,全部歼灭,缴获了许多元顺帝带不走的军需物资。这个时候,在山西作战的徐达,经过一番血战,也迫使元朝大将李思齐投降。消息传到南京,一切皆大欢喜,朱元璋令徐达驻守北平,令常遇春率军南下,回兵南京。

常遇春率了得胜之师,带着几万俘虏和大量缴获得来的财物,一路浩浩荡荡,从北平往南京进发。行至柳河川时,常遇春突然发病,昏迷过去,部队只好停下来休息。早在北平的时候,常遇春就感到浑身发热,腹部疼痛,由于胜利,心情极好,就一直强忍着。待到朱元璋来旨招他回京,更顾不得已经患病,硬撑着率军南行。柳河川地处荒僻,没有什么良医,部队的军医,又只是刮骨疗伤之人。

常遇春昏迷一夜,只到天明,终不得有效医治,终只能靠自己撑着。这个年仅四十岁的、大明王朝的开国元勋,一时危在旦夕。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颜之推

161、

夏日的南京,灼灼的日头悬空高挂,千树万树,垂头丧气的样子,钟山的翠柏都显得毫无生气,偌大的皇宫,在骄阳的烧烤下,有一种窒息的气息。朱元璋心中烦闷,不顾这闷热的天气,让人把窗帘拉上。他今日早早地起身,久久地伫立窗前,已经有一个多时辰,还是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低头沉思。他的心,也象这紧闭着窗户的又拉上了窗帘的暗房一样,黑沉沉的,似乎想清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不明白。

徐达打败了扩廓帖木儿之后,消息传到北平,朱元璋认定这场战事,大局已定。给徐达与常遇春交待了有关事宜,然后带了这征战之中觅得的佳人茹兰,回到南京。作为帝王,要再纳一个妃子,对他来说原本是完全可以自己做主的事情,但为了给马秀英一个安慰,他还是将茹兰先放在宫外的一外别院里,自己先去将这事说给马秀英听。原想是在马秀英同意之后,让她去把这件事情给办了。谁知道,红颜薄命,茹兰还刚到南京,住进别院的当晚就暴病死去。此时的朱元璋,身旁虽然美女如云,可是除了马秀英与郭丽,确实也没有一个让他深感合心、很感兴趣的女人。而今马秀英与郭丽身边都有了几个孩子,都在渐渐地老去。好不容易遇上这么一个合心又感兴趣的女孩,竟这般快地死去。朱元璋深感人生短暂,命运无情!因此而伤感不已。

伤感归伤感,死人已已,活人受罪。朱元璋下令,将茹兰厚葬。一颗因为茹兰而欢快的心,一时空荡荡的。就在这时候,又传来常遇春遇难的消息。

原来,常遇春撑到第二日清晨,再也撑不下去,突然醒来,大叫一声,遗憾地死去。常遇春一生忠于朱元璋,与徐达一样,为朱元璋的大明天下立下卓越功勋,因此有“一时名将称徐与常”的说法。常遇与徐达,他们一个以谋略持重著称,一个以勇猛果敢闻名,正因为常遇春的配合,他俩相得益彰,才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然而,常遇春却在这风华正茂时磕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