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牛尔18年
10127200000012

第12章 危机总动员

一张抵用券,不懂的我得弄财务、做海报……经验就在“鼻青脸肿”中诞生了

硬着头皮,我还是将这案子给接下来,我做了很多之前从未经验过的事情,例如,找印刷厂设计印刷抵用券、与财务部门沟通抵用券的门市做账方式、发通告给门市、同时与门市人员沟通抵用券的使用方法。更奇妙的就是,由于当时公司没有美术设计,我还得自行设计海报!我大约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剪剪贴贴,设计出所有门市需要的海报。当然,现在看起来,这些手制海报好像小学生做的手工劳动,还真的有点儿汗颜。

只因为没有经验,我不知道,许多事情是可以委托更专业的人进行的。比如海报,就可以委托给Free Lancer,制作出更专业的海报,也不会破坏门市整体的形象。

但终究,这个营销活动还是成功的,因为在1995年的1月,公司业绩突破以往,超越了相当于人民币200万的业绩。也从此,我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有时搞得“鼻青脸肿”,但毕竟学得了宝贵的经验。

大概太喜爱这个行业,我身边的朋友都觉得我是个工作狂,在工作期间,我不但负责教育训练的工作,之后连营销、管理、公关、业务、客服的工作,主管也都让我一一尝试。当时,白天的上班时间,我大概都花在与主管及其他部门的同事沟通、协调上,以及解决客服方面的一些琐碎事项。

每天比别人多花两三个小时,几年后努力必化为“资产”

往往要等到6点下班以后,我才有时间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美容保养专业信息,同时翻译国外的教育训练数据。从那时开始,我就很习惯自己是最晚下班的人,所以,“朝九晚十”,已经是我例行的上班时间。而现在想想,还真的很感谢主管的信任,让我持有公司的钥匙,容许我得以每天工作到很晚。现在有很多公司,为了节省电费开支,强迫员工在一定时间内都得离开,否则自动停止空调,要加班,自己回家去做!虽然,我也认同这样的策略,毕竟,公司不是为你一人所开,以前为公司拼命加班的概念,到现在却可能变成一种浪费公司资源的说法。

这段时光,有上千个日子的累积,我时常一个人待在偌大的办公室,享受一种孤独的自由。有时,外面在刮台风,同事都提前下班了,我却因为自己的坚持,在研究一个新产品系列的特点,或是编写一份新的训练讲义。

前阵子,我听过一种说法,就是只要研究一件事情达10000个小时,它就能够成为你的资产。

我的启发是,若每天能比别人多花2~3个小时,几年下来,其实应该得到的资产不止一种。当时的我,压力大到经常暗地里埋怨主管,但事后回想,真正的压力其实来自自己能力与经验的不足!

1997年,MAC、Bobbi Brown等专业彩妆品牌纷纷引进台湾,开启了男性专业彩妆师的新时代,当时的Simon、Chris、小伍,英俊又挺拔,在Bobbi Brown的彩妆舞台上,与顾客互动,尽情展现他们精湛的彩妆技术;当时的我却时常挑灯夜战,面容憔悴,为了及时将彩妆订单给确认出去,又或者人在国外总公司,适应时差,参与最新的观念训练或技巧培训。

也难怪,那时的我皮肤总是不太好,感觉永远睡不够,天天都想要离职,想离开有如恶魔的主管……

但现在回想起来,好在有这些坚持,幸亏我熬了过来,感谢主管给我的这些机会……

要不是有这些学习与历练,我也不可能有现在研发护肤品牌的能力!对于那些还在夜以继日的朋友们,我深切地给予你们祝福与美好的希望!

老牛心语

上司或老板指派给你工作,这往往也是他给予你的一种肯定,或者是一种最真实的训练机会,千万不要质疑或排斥这种肯定或学习机会,因为,不管成功与失败,你都将是这过程中最大的获益者。

多数表面看起来风光亮丽的行业,其实也有许多不足与外人道的艰辛,特别是在变幻莫测、竞争激烈的美妆及流行业。许多向往进入这些行业的新鲜人,也许是向往着Party中衣香鬓影的画面,但别忘记挑灯夜战、工作超时的辛酸,这才是这个行业中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美容化妆品业界的中阶上班族,到活跃于两岸三地美容领域的“大腕”级人物,牛尔创下了许多纪录,也写下许多传奇。许多人好奇、研究或者想要复制牛尔模式,但是在我看来,所谓的“牛尔模式”,十分单纯,就是“有容乃大”。

牛尔对于美容专业知识的钻研吸收态度几近狂热,他为了充实自己专业能力所愿意付出的努力及坚持,也超乎一般人的想象。他的同事或是许多媒体记者、编辑都知道他是工作狂,熬夜、加班是他的工作常态,除此之外,他几乎不挑工作、不计较,分内工作他拼命去做,分外的工作,他也全力以赴。

如同海绵般的大量吸收,深入、广泛涉猎,所成就的,除了牛尔本人对于美容专业知识的日益精进,“嘉惠”的对象,则包括他身边的许多人。以我而言,当时在报社工作,写稿压力十分沉重,最喜欢采访的对象,就是像牛尔这种美容领域的“万事通”。他当时虽然名义上只负责美容教育训练及公关,但实际上,关于产品命名、市场定位、行销策略、渠道特性、国际潮流趋势……他都累积了深入丰富的观察与见解。

牛尔的“有容乃大”,其实不只表现在工作上。从好友的立场,我更看到了牛尔将“有容乃大”的态度应用在人际关系上,我个人觉得这项特质更令人由衷敬佩且深深珍惜。这些年,牛尔由具有小众知名度快速跃居公众名人,其间过程,不是没有挫折挑战及扰人的是是非非。但他并不埋怨,也不争辩,顶多向好友诉诉苦,调整心情之后,立刻把时间用于对专业的充实。他待人谦逊宽容,对专业坚持执著,他的乐观进取,敬业严谨,尤其是开创性的精神及勇气,为两岸的美容史写下美丽的篇章。

2006年11月10日,《苹果日报》刊登了一则“娱乐”新闻,为求真实,将新闻的内容详列如下:

【蔡佩吟、宋志民、张瑞振台北报道】被蓝心湄封为“DIY美容教主”的牛毓麟(牛尔)遭模特儿Lillian爆料,指她友人因观赏TVBS-G《女人我最大》,且买牛尔写的《牛尔爱美书1》回家学习用乳化剂DIY调配卸妆油,不料导致眼睛二度灼伤,却仅拿到6000元赔偿!对此,牛尔称不知情:“我很遗憾,应是使用不当,把保养品渗入眼球导致。”

DIY卸妆油造成眼睛将近失明?!电视新闻愈来愈夸大,我气得从椅子上跳起来……

当天中午,我人在牙医诊所,牙齿治疗到一个段落时,躺在治疗椅上的我,突然听到电视新闻正报着自己的名字:

“真的是人红是非多?一位民众使用美容教主牛尔教导的自制卸妆油,结果导致眼睛二度灼伤……”

一开始,我想想算了,就当做一则花边娱乐???闻,这就是直接看报纸就有的含沙射影的“新闻”,而且,也没有媒体打电话来探究事实,应该只是没新闻补新闻吧。

我摁遥控器转到另一台,哪知道,主播再度念出我的名字:

“美容教主牛尔一向以在电视中教人DIY美容而闻名,然而,一位民众投诉,说她使用牛尔所教的卸妆油配方,竟然导致眼睛近乎失明……”

听到这,我气得从椅子上跳起来,这种新闻也能播?不但没有采访我的意见,而且还从A台的眼睛灼伤夸大到B台的眼睛几乎失明!

于是,我火速回家,上网看当天的报道,然后打电话给我的公关经理,请她协助拟出一篇新闻稿;同时,我在自己的博客及官网,对此新闻表示回应。这中间,还是没有媒体打电话来,然而,电视新闻还在不断地“衍生”这则娱乐新闻。这时,我火速联络当时《女人我最大》的制作人温哥,对他说我想主动办一场记者会来回应这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