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秘方妙方(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0517800000034

第34章 综合病症(5)

血尿

方一

【主治】泄热通淋,凉血止血。用于血淋。

【组成】小蓟30克,生地20克,蒲黄9克,藕节9克,木通9克,竹叶15克,甘草梢10克,滑石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二

【主治】活血化淤,凉血止血。

【组成】活地龙50条,生大蓟120克,白糖200克。

【用法】把蚯蚓置清水中加几滴麻油,反复2次,呈透明状为止。取出蚯蚓,撒上白糖至蚯蚓化成糖汁,另取生大蓟120克,加水煮沸约10分钟时冲入蚯蚓糖汁即可。用时空腹热服。

方三

【主治】活血止血。

【组成】茜草30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蜜炙成丸,每服3克,每日3次。

方四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组成】马鞭草50克,生地榆30克,红枣4枚。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3次。

乳糜尿

方一

【主治】清热利湿。

【组成】飞廉120克。

【用法】水煎代茶饮。乳糜尿兼小便不利者加玉米秸心30克;乳糜血尿者可加荠菜60克,墨旱莲60克;乳糜尿病程较长,症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肺肾阳虚表现者再加上方飞廉60克,另加白芥子18克,干姜6克,附子3克,桂枝6克,菟丝子9克。

方二

【主治】滋阴补肾固涩。

【组成】黄精30克,大蓟30克,石苇30克,益母草20克,覆盆子30克,熟地15克,杜仲12克,补骨脂15克,细辛3克,核桃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三

【主治】补肾健脾,清利湿热,分清化浊。

【组成】益智仁12克,琥珀6克(冲服),知母12克,黄柏8克,苦参10克,茯苓15克,萆薢15克,肉桂4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次。

肾病综合征

方一

【主治】益气活血。

【组成】黄芪12克,党参9克,丹参9克,益母草12克,当归12克,薏苡仁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水肿不退者加山药15克,苍术15克。

方二

【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健脾。

【组成】黄芩15克,地骨皮30克,柴胡12克,黄芪30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车前子20克,麦门冬20克,甘草5克,党参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早晚各1次。

方三

【主治】益气活血,和胃利水。

【组成】鲤鱼250克,黄芪50克,赤小豆60克,砂仁15克,生姜9克,山药20克。

【用法】将上药加适量水煎30分钟后将鲤鱼洗净入药同煎,沸后以文火炖40分钟,吃鲤鱼喝汤,每日1剂。

方四

【主治】补肾壮阳,益气活血。

【组成】覆盆子15克,补骨脂10克,肉苁蓉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30克,黄芪50克,党参30克,黑豆15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益母草30克,玉米须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2次。

尿崩症

方一

【主治】坚阴降火,生津止渴,滋肾固摄。

【组成】石膏60克,知母6克,生甘草6克,牛膝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黄柏9克,黄芩9克,玄参9克,金樱子10克,芦根12克,北沙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石膏先煎。

方二

【主治】健脾益气,滋阴生津。用于脾胃气阴不足型尿崩症。

【组成】党参15克,生黄芪50克,山药40克,砂仁5克,麦芽15克,石斛25克,麦门冬20克,花粉20克,枸杞子20克,女贞子2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砂仁后下。

方三

【主治】益气固涩。用于肺痛气阴两虚型尿崩症。

【组成】黄芪30克,升麻6克,葛根20克,天花粉15克,桑螵蛸15克,煅牡蛎30克,五味子12克,炒白术10克,陈皮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牡蛎先煎。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方一

【主治】育阴潜阳,舒肝醒脾,化痰消瘿。用于阴虚阳亢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组成】玄参9克,白芍9克,丹皮9克,生地9克,当归9克,茯苓9克,山萸肉6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夏枯草12克,浙贝母9克,瓦楞子15克,青皮9克,陈皮9克,三棱9克,莪术9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龙牡先煎。气虚者去行气药青皮、陈皮、三棱、莪术,加党参、黄芪、白术;突眼明显者加青葙子、菊花、车前子;消渴证重者加花粉、知母、石膏、葛根,重用生地、山药;心悸失眠者加夜交藤、生赭石、炒枣仁、珍珠母;脾虚溏泄者减生地、白芍、加白术、党参、山药、泽泻;咽喉肿痛,午后热重者加百合、玉竹,重用生地、玄参;心气不足、气短水肿者去三棱、莪术、青皮,加党参、黄芪、合欢皮、白术、神曲、白茅根、车前子。

方二

【主治】清气火,以救阴。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5克,半夏15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生石膏30克,生铁落15克,葛根20克,钩藤15克,僵蚕10克,朱砂3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生石膏、龙骨、牡蛎、生铁落先煎,钩藤后下,朱砂冲服。

【附注】大便干结加大黄。

方三

【主治】滋阴泻火。用于阴虚火旺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组成】黄药子25克,生地25克,生牡蛎25克,玄参2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牡蛎先煎。气滞甚加青皮、乌药;痰盛加浙贝母;肝阳上亢加珍珠母、钩藤;甲状腺肿大加甲珠、漏芦。

方四

【主治】清热泻火,益气滋阴。用于阳明胃热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组成】黄芩9克,黄柏6克,黄连3克,玉竹21克,生地24克,白芍15克,甘草9克,花粉15克,党参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方一

【主治】温中健脾,扶阳补肾。用于脾肾阳虚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组成】附子6克,干姜3克,肉桂2克,党参15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肉桂研粉吞服。腹胀加砂仁;水肿加车前子、赤小豆、泽泻;便秘加黄芪、火麻仁。

方二

【主治】健脾利湿,平肝。用于肝旺脾虚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组成】柴胡10克,白芍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甘草3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水肿剧加车前子、泽泻;口苦失眠、烦躁加丹皮、龙胆萆、茵陈、栀子;腹胀加陈皮、砂仁;便秘加瓜蒌、火麻仁;口干加玄参、生地。

方三

【主治】益气温阳,健脾补肾。主治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组成】党参20克,黄芪30克,桂枝5克,制附片10克,茯苓20克,泽泻20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补骨脂10克,甘草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畏寒、肢冷、浮肿减轻可加麦门冬12克,玉竹12克,五味子5克。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方一

【主治】滋阴潜阳,疏肝理气和血。

【组成】川楝子12克,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生白芍18克,生地24克,合欢皮15克,丹皮9克,生牡蛎30克,甘草9克,夏枯草30克。

【用法】牡蛎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肝肾阴虚型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症。

【组成】生地20克,熟地20克,北沙参20克,枸杞子12克,山萸肉、山药各25克,泽泻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麦门冬10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男性乳房发育症

方一

【主治】疏肝理气解郁,化痰散结通络。用于痰气郁结型男性乳房发育症。

【组成】青皮6克,陈皮15克,当归15克,赤芍15克,天花粉15克,王不留行15克,全瓜蒌30克,丹皮30克,柴胡12克,川贝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二

【主治】养血疏肝,活血通络。用于肝郁血虚型男性乳房发育症。

【组成】丹参30克,首乌30克,山楂30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赤芍15克,郁金15克,陈皮15克,橘核15克,香附15克,柴胡12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三

【主治】温肾壮阳,补益命门。用于肾阳虚衰型男性乳房发育症。

【组成】熟地30克,山药30克,巴戟天15克,杜仲15克,仙灵脾15克,阳起石15克,党参15克,制附子15克,肉桂6克,甘草6克。

【用法】附子先煎,肉桂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

方四

【主治】理气化痰,软坚散结。用于气滞痰凝型男性乳房发育症。

【组成】青皮9克,制没药9克,制草乌6克,昆布12克,海藻12克,夏枯草12克。

【用法】每日1剂,每剂煎成50克,每次服25克,每日服2次。

糖尿病

方一

【主治】滋阴潜阳,益气生津。

【组成】山药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党参24克,麦门冬12克,知母12克,玄参24克,天花粉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龙骨、牡蛎先煎。脉细数无力,病程长,渴甚尿量过多,可加熟地、萸肉、金樱子;伴咳嗽者,加桑叶、五味子。

方二

【主治】清热养阴,益气生津。

【组成】生石膏30克,黄精30克,黄芪30克,人参叶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玄参10克,枸杞子10克,山药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口渴甚重用石膏、知母,加石斛;久病肾阳虚者,加仙灵脾。

方三

【主治】泻热导滞,益气养阴,活血散淤。用于阴虚实热型糖尿病。

【组成】大黄6克,桃仁9克,玄明粉3克,甘草3克,桂枝6克,玄参12克,生地12克,麦门冬12克,黄芪3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2小时服。尿多者加山萸肉;眼底出血者加赤芍、丹皮;周围神经炎者加鸡血藤、忍冬藤、防风。

方四

【主治】甘寒润燥,清热生津。

【组成】天花粉18克,麦门冬30克,乌梅5克,浮小麦30克,鲜茅根30克,鲜竹茹12克,地骨皮1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方五

【主治】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用于糖尿病酮症。

【组成】生黄芪40克,生地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芪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山栀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牡蛎先煎。头晕头痛者加夏枯草、钩藤、生龙骨、菊花;视物模糊加青葙子、枸杞子、草决明、茺蔚子;渴饮无度加生石膏、知母、花粉、海蛤粉;恶心呕吐加陈皮、半夏、竹茹、佩兰;小便频数加桑寄生、覆盆子、菟丝子、五味子;思睡不醒似昏者加郁金、石菖蒲、远志。

高血脂症

方一

【主治】补脂益肾,健脾渗湿。

【组成】制首乌30克,金樱子30克,决明子30克,薏苡仁30克,茵陈24克,泽泻24克,山楂18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酒大黄6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酒大黄后下。14日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3个疗程。眩晕明显者,加桑寄生、生赭石;脘腹痞闷、倦怠无力者,去金樱子,加黄芪、茯苓、炒莱菔子;肢体麻木、疼痛者,去金樱子,加丹参、桑枝、桃仁、路路通;视物昏花者,加茺蔚子、青葙子、杭菊花。

方二

【主治】疏肝利胆,消食化淤。

【组成】柴胡15克,决明子12克,生山楂12克,生大黄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大黄后下。

方三

【主治】消食积,化淤血。

【组成】山楂50克,丹参30克,玄胡15克,菊花15克,红花15克,麦芽4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萎缩性胃炎

方一

【主治】疏肝养胃,理气和络。用于肝胃气滞型萎缩性胃炎。

【组成】醋柴胡、广郁金、生白芍、制香附、广木香、佛手、延胡索、金铃子各10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内服,每日1剂。嗳气无酸者加山楂、乌梅、苏子、苏梗各10克;呕恶者加姜半夏、广陈皮、旋复梗各10克;口干、口苦而胃脘灼痛者可减柴胡,并加黄连2克,生白芍可用至30~50克。

方二

【主治】温中健脾,和胃理气。用于虚寒型萎缩性胃炎。

【组成】吴茱萸3~5克,干姜4~6克,砂仁6~10克(后下),白术、香附各10克,炙甘草5克。

【用法】上药以水煎内服,每日1剂。胃寒甚者加肉桂3~5克;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各10克。

方三

【主治】酸甘养阴。用于胃阴不足型萎缩性胃炎。

【组成】宣木瓜、生山楂、生白芍、五味子各10~30克,乌梅10~15克,甘草10克,砂仁5克(后下)。

【用法】上药以水煎内服,每日1剂。气虚乏力者加黄芪30克,陈皮10克;舌红、口干喜饮加知母10克,天花粉5~30克。

方四

【主治】养胃阴,止疼痛。用于胃阴亏乏之萎缩性胃炎。

【组成】北沙参15克,麦门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12克,石斛12克,川楝子10克,玄胡10克,香附10克。

【用法】水煎内服,每日1剂。口苦嗳气胁痛者加郁金、薄荷;脘腹胀满嗳气腹胀者,酌加广木香、陈皮等。

溃疡性结肠炎

方一

【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用于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

【组成】马齿苋30克,地丁草30克,一见喜30克,白头翁30克,红藤30克。

【用法】上药以文火水煎100~200克,保留灌肠,每日1次。10~15日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