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语学习成功之路
10970500000024

第24章 语音的神奇(8)

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这些“末梢端”,也并非是宇宙中的基本粒子而不可再细分了(其实我们知道高能物理科学中对所谓基本粒子仍然可以继续分割),它们也仍然是“那种意思”,“那方面的意思”,“等等意思”。那好,现在借助手头的双解词典,弄明白了(1)①a是:直接看见从而就知晓或感知。b是:有所了解,举例是“了解自己的重要性”。c是:用眼睛或其它感知器官去感知。(1)②a是:认识出其是以前就熟悉或知道的东西。b是:常见、熟悉,且多由亲自感知而来。c是:经历过,去经受。(2)①是:领悟其事实性或真实性,从而比较深信或相当有把握。(2)②是:有实际性的理解或知晓,举例是:他知道如何去写好东西,他知道怎么写作。(3)中的archaic告诉我们这层意思主要用于过去,现在已经不怎么用了,是:性交。

至此,我们才能、同时也一定能断定,词典中(1)②b的意思是我们当前要学习的句子中英语词汇knew的意思,或者说是在众多“那方面的意思”中的当前最恰当的意思。那么正确的翻译之一可以如如下:

“他最喜欢把他的家乡加立弗尼亚作为他小说的背景,因为那里的高山和峡谷他是多么地熟悉和热爱。”

很明显,把knew翻译成“熟悉”在这里最恰当,“了解”要次之,“了解那里的高山峡谷”给人感觉有点象是从地质学家的角度谈问题似的;而“知道”甚至可以认为不对。

现在请把英文 know 作为圆心画个大圆圈,把“熟悉”、“了解”和“知道”都放在一起仍到圈里,请你再想想中文里还有多少可以表示同样意思的词汇或说法,然后把它们都仍到圈里:比如可以有“知晓”,“明白”“领悟到了”,“懂得了”,“清楚”,“不糊涂了”等等,当然还有上面我刚刚为你翻译“韦氏网络词典”对这个英文词的定义所使用到的那些中文词汇或话语。你要使劲多想想直到把这个大圆圈填满。

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英语词汇的意思是个“圆面积”,不是某一点!

“背单词”者是在坚实、愚蠢而又可怜地用锤子反复猛砸一个点,他们陷得越来越深,但却从来都没有看清楚这个圆,甚至不知道这个圆的存在。

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描述的用英-英思维来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并且想象一下,一个这样学习了所有对他/她来说是英文生词的人,他/她的英文能学不好吗?那么把这样的学习者和用英汉词典学习并且“know知道”“know知道”那样“背单词”的学习者相比较,和这些每次学习一个英语生词,看似是使用了节省力气的方法学的,但实际上是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夹生,然后把夹生年复一年地堆积得越来越大,和这些人相比,谁真正意义上在学习英语,谁会准确地、坚实地、步步为营地、不脆裂地、成功地走进和走出学好英语的通道和殿堂呢?

当然,这种为了学习一个生词,就要生词套生词地再接触、查看或再学习不少其它生词的方式令初学者生畏,但你要好好想一想,你在这段看似挺费劲或许也挺长的时间内都干了什么了?你是以一个词汇为主线,勾起、搅和、接触、学习了一大串互有关联的其它英语词汇和或许还有有关话语。那这有什么不好吗?从单位时间内认知和学习英文词汇的量度和深度的角度讲,你刚才那段埋头用功的时间的效率是最高的。所以你定是用最短的时间学成英语的人之一。不是吗,什么词汇都有用,把一个词汇学习得极为准确的同时,如果还能够顺便熟悉习另外一大堆有关联的词汇和言语,不是最高的效率和最美的追求吗?而且如果我们可以假设一个四年制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才掌握四千到八千的词汇的话,你这样学习生词一次就可勾学其它五十个生词,一百次就把它们学完了,岂不是美死了吗?当然你不能,因为在这个“绕圈”的过程中你对其它的生词通常只是过目,是个初步的接触,谈不上是对其学习。然而这样的“绕圈”不仅对日后“完全”学习那些生词有好处,最重要的是,它是现在学习本生词的必须。

3.再者,只有象某些物体,在中国词汇中可以找出唯一一个名词来对应英文某词汇的时候,你在“背单词”时候才也许会在你百分之百的无用功中添加上了若干意义。如table,它也许永远可以被对应为:桌子。但我说只是也许加上了点意义,是因为你在“table,桌子;table,桌子”这样的背诵中,本身就失去了接触现实语言的乐趣,没有自己或他人的听或说,没有看某英文小说中场景描述的快乐,等等。而且,你怎么知道你背诵的这个英文词会什么时候出现来让你认识,从而让你有你背过并且懂得它的意思的良好感觉呢?它要是老也不出现哪?就是说词汇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单个的词汇象单个的士兵,只有集合起来,它们和他们才构成了一种意义和力量。也就是说某种语言的词汇库中的各个词汇,出现频率会有差异,并且要配合其它的词汇一起使用。那你凭什么现在非要单单拿出英文词汇库中的某一个词来背?它如果常出现不用背你就会;它如果不常出现你怎么背都多半得忘。这就象我们上文说到的,你有过因为想添件衣服而先买些扣子来研究的吗?你没那样做,是因为你知道现在下工夫研究的这几枚扣子和以后你要买的衣服之间也许根本就没联系。那你现在抓起一把英文词汇来背,这些词汇哪年能在你的眼前出现在文章、段落和句子中呢?它日后可能出现的概率,和你现在现实花费地令人肃然起敬的工夫之间,有多大的联系?换句话说,甭说用中文“背单词”你背不准英文词汇,就是背准了,你这背诵的工夫也可能白费。请注意,你背的词汇如果不马上或近期在具有现实意义的场合中出现,比如在和老外的说话中出现,在你老师的话语中出现,在你读的英文读物中出现等等,你的功夫也就白费了。因为今天看似铁板般扎实的背记如果不能马上或尽早应用,你就会很快忘记了你的所背。比如学生们被老师要求回家背30个所谓“单词”,声言第二天要考。第二天早上,确实有人能答上28个29个甚至全部30个,但第三天呢,第四天呢,第五天呢?再问他们,肯定是没人能答出来,忘光了嘛。而且我还要问你,即便是在头两天,能一对一地说出中英文词汇的意义在哪里?做某符号对应其它符号的游戏?

你“背单词”吗,前天背的八个今天用上了没有,今天再背十六个后天能用上吗?

完整句子你不看,单个的词汇要么学偏差,要么重兵把守人家却根本不来,这使人想起些中国俗语,什么偷鸡不成丢把米啊,什么赔了夫人又折兵啊,还有什么守株待兔啊,三个和尚没水吃啊,等等。

4.还有,一个英文词汇往往有好几个意思,你背得是哪个意思呢?

It was all right as she put it.

这句话什么意思,请先大声说出来,再往下看书。

“她把它放下的时候,那东西很好。”“她可以挺好地放下它。”等等?

这么简单的句子,没问题吧?

如果你是个“as,当;as,当”,“put,放;put,放”这样的“背单词”一族,对上句英语话的翻译中你就当然一定要用上你牢牢背诵的中国词“当”和“放”,对吗?

你当然完了。

这句话中as不当“……时候”讲,而是:

in accordance with what or the way in which

的意思。意思是与某事项或事物等一致,或与某某方式或方法一致等。

而句子中的put也不当“放”的意思,而是:

express,state,say

的意思。是陈述,表达,说等的意思。

所以这句英语的后半句as she put it的意思是“跟她所说的一致”。那么前面是什么事物或事项呢,什么事物或事项和她所说的一致呢?前面是it was alright,意思是没什么问题,还行,还可以,还不错等。

所以全句的意思是:

“如她所说,还挺好。”“正如她所说,没什么问题。”“跟她说得一样,还过得去。”“真是让她言中,一切都还顺利。”等等。

如此简单的英文话,在那些以为单词会了英文就会了,特别是以为“背单词”可以背会英语的人里,十个大概有九个都会搞错。他们以为“as,当;as,当”,“put,放;put,放”这样的“背单词”是真理,非常令人痛心地在学好英文的反方向的路上越走越远。这种负值的瞎用功法,当然背离我在本章下面“疑问四”中所提到的对待英语词汇的两大原则。

5.“背单词”的另一显而易见的弊病是极端严重地限制中文思维与表达。这样就使得“背单词”一族永远都做不好英译汉这件事。事实上这种被限制的现象乃是他们从来就没真正学懂英文词义的必然结果。前面谈过,有若干可以对应成唯一个中国词汇的英语名词如果你背,也许会有一点用处。象英语的bed,是汉语的“床”;英语的wall,是汉语的“墙”;英语的apple是汉语的“苹果”;英语的bulb是汉语的“灯泡”。不过有的人背“墙”背得见了wall连“墙壁”都不敢说,背“灯泡”见了bulb连“灯”都不敢说了。所以“背单词”一族见了如下的话:

I will go there tomorrow.

肯定要翻译成:我将明天去那里。

他们“will,将;will,将;will,将”背得已经不会说“我明儿个去那”,或者干脆“明天我去”等这样在现实的对话中更有可能这样说的带有些口语或其它语言色彩的话了。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一句话或更多句话组成的某个大小单元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叫做描述出来。这个由一个原文词汇或多个词汇,以一句话或多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个整体。我们的任务是用自己的语言,在忠于原文的前提下,把对方的整体意思准确、地道和漂亮地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原文里面词汇的数量和你操用的译文词汇数量并无多大关系,更谈不上一对一了。而既然是意思对意思,就象你是一个在现场的记者,面对一个场景,一幅图画,一个事件,你和所有其他人用嘴或笔对其的报道很有可能是一千个人一千个样。那谁做得准确地道和漂亮,除了很简单的情形外,取决于你对事物的洞察水平、理解深度和对其来龙去脉的历史性了解,还有对其与现实和其它事物的关系的准确把握和对对方语言国家和自己国家的历史及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功底,还有你驾御本族语言和该外语的能力,等等。

“背单词”者把口中或心中所记之中文词汇当成不可碰之真理,翻译或描述时候一切其它同等准确地道和漂亮甚至更加准确地道和漂亮的中文词汇都不知地、可悲地、残酷地、一概地、生硬地被排除在外,这还谈得上准确地道和漂亮吗?意思表达对了就烧高香了。

也只是在“高香烧燃”的极少情形下,你背的中文词汇被你使用上会碰巧也对。多数“高香不燃”的情形下你会把自己憋的翻译出来的话全中国没一个人能懂。就算你翻译得对,试想如果一个外国词总能对应地翻译成某个中国词,那世界上顿时就没有翻译家了,都翻译得一样嘛。而且人类最宝贵,最美丽,最复杂,最精妙,最细微,最变化万千的语言岂不变成了一片干瘪的塑料花?因为象:

That"s wonderful!

这样的句子,你和所有的人不就都会把它翻译成:

“那太好了”吗?

错了吗?没有啊。但其它的说法如:

太精妙,太美丽,很棒,真好,太令人振奋,真了不得,令人高兴,令人惊叹,多么神奇等等等等,都往那摆啊?更甭说其它那些更有特色的表达如:没说的了,简直绝了,盖了帽了,太镇了,等等。

再比如,如下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请把中文写出来,写完后再继续看书。

I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对吗?你“背单词”吗?你是用英汉词典来学习的吗?且慢别皱眉,我可没说你翻译得不对。你是翻译成如下那样“特别标准”“特别正确”,左右都得向你看齐的语句“我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吗?

错了吗?当然不可能。I我,don"t know不知道,what什么,they他们,want想要嘛。

只是下列的说法你一辈子都不会说了,是吗?

(我)不懂他们想干啥。

(我)不知他们想要啥。

(我)不知道他们想怎么着。

(我)不明白他们要怎么的。

(我)弄不清楚他们想要什么。

(我)真不知道他们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不难看出,这六句话,连同你那句所谓“最标准”的,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反过来可以说中文这七句话都同样可以用I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来翻译过去。而无论中文也好,英文也好,它们都给出,或者说是映射出、描绘出、表达出了一个情景,一幅图画,一项事物,或是一个概念等,我们不妨把它称为“映像”。而一个用中文词汇对应某英文词汇来学习英语的人,特别是“背单词”的人,是难以明白什么是词汇的意思的,当然也就不会翻译。更多的有关讨论,请参见本书第九章“翻译的道理”。

而我这里只是举了That"s wonderful! 和I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这样最简单的话语做例子,复杂点的句子或段落就甭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