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320

第320章 :荀荀攸

自从来了军师张灵张半仙,彭脱、黄邵可算是得心应手。他们不仅抓获了大太监张让的全部家人,而且还从他家里缴获了大量的钱财和粮草,紧接着又攻下了几个县城,粮食、装备空前丰盛。他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颖阴,就是为了荀、荀攸而来。

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的差不多要冒烟了,正在行进的黄巾军的队伍突然停了下来,彭脱骑在马上,遥望着黄巾军的先头部队方向。在他的身后,十几万黄巾军士兵正被太阳晒着。不一会,黄邵从前面骑马跑了过来,恭敬地向彭脱敬礼。

“参见将军大人。”

“黄邵将军,这次我们北上,要大张其鼓地做出进攻颖阴的架式,但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还是把颖阴县扫荡一遍,重点是粮草、装备、金银、财宝、青壮、工匠和读书人。现在,你带着一部人马到颖阴县各地,专门去征集青壮和粮草,我带大部人马去攻打县城,并抓获荀、荀攸,然后来与你汇合。”

“遵命。”

黄邵当然明白彭脱和意思,知道这就是张半仙的意思,他高声答应一声,打马就要离去。却不料张半仙张灵扬起了手,似乎有话要说,他不得不停了下来,眼睛望着张半仙。

“黄邵将军,幽州骑兵的大营可就在颖阳,你离他们一定要远一点。一旦他们进攻,你马上向我们靠拢。千万要注意,不要去招惹他们。虽然颖阴境内已经没有官兵,但是那些士族、豪门还是有少量乡勇,你要速战速决,攻下那些士族、豪门后把有用的东西全部带走。”

“明白。”

虽然消灭了皇甫嵩、朱隽的一万多朝廷军队,但是黄巾军却付出了三万多人的代价,可以说是一场惨胜,彭脱知道朝廷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准备大肆扫荡一遍,尽可能的充实和壮大自己。

彭脱也想建立一块根据地,但是颖川、汝南一带是一马平川,不利于坚守。虽然这里人口稠密,但是在京城附近,朝廷怎么都不会安心的,不是建立根据地的理想位置。

本着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能留给别人的想法,他要把颖川和汝南的人力、物力全部带走。就算是那些谋士们不愿意帮他,也不能让他们落在别人的手里,实在不行就杀了。

再说幽州官军一直盯着他们,他必需转移到汝南南部大山里去。而在进入大山之前,他必需要有足够的人马和粮草,这样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波才死了,再也没有人罩着自己,一切都要靠自己来作决定,这对彭脱才是最大的挑战。

皇甫嵩、朱隽的实力在这次大战中受到了很大的削弱,可以说是少有一个大的威协。只要逃过幽州骑兵的追击,他们就能顺手的逃到汝南南部大山里去,到时候,他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报……将军大人,颖阴县令已经逃跑,县丞派出信使乞降,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希望黄巾军进城后不要杀人。”

彭脱的队伍离县城还的五十里,先头部队派出的斥侯就跑来报告。原来朝廷大军离开了颖川,那些胆小的县官们再也不敢呆在县城,不是躲到了乡下,就是跑回了老家。

“彭脱将军,颖阴既然已经投降,我们就不必进入颖阴,就要那县丞为我们筹集粮草、青壮即可。这样我们以后再到其他地方,守城的官吏也不会拼死抵抗,只要拿出青壮和粮草,大家便相安无事。如何?”

“军师说得有理。命令先头部队,暂时不必进城,就驻扎在城外,轻易不得杀人,待大军到后再做定夺。”

彭脱对于张半仙的话,还真是言听计从。他心中也明白,自己占领一个县城,什么作用也没有,如何让那县丞拿出点青壮和粮草,他的目的就达到了,用不着为之拼命。

当彭脱进入颖阴县城的时候,一大批还没有逃走的颖阴县吏和一些士族、豪门跪在城门外,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恐惧,惊恐地看着彭脱。城门已经洞开,城墙上并没有守城的士兵。

张半仙向彭脱使了个眼色,彭脱立即翻身下马,既然人家已经投降了,还是以礼相待。他快步走到那群官吏、士族、豪门的面前,朝他们但出双手,做了个请的姿态。

“各位大人、老爷们,请起来吧。”

“谢过将军大人。”

那些官吏、士族、豪门听彭脱说话还算客气,立即如释重负,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喊了起来。这时从跪着的官吏和士绅中间站起一个人来,恭敬地走道彭脱面前,再次跪了下来。

“将军大人,在下是颖阴县丞李睦,现率全城官吏、士绅、百姓向贵军投降。听说将军有好生之德,乃仁义将军,请放过颖阴百姓,李睦愿以死谢将军。”

对于投降的官吏,彭脱还真没有什么经验,幸亏张半仙走了过来,朝彭脱点了点头。彭脱这才伸手扶起李睦,可是他却不知道该如何对李睦吩咐,只是淡淡地说道。

“有什么事情,我的军师会告诉你的。”

李睦这时才发现,站在彭脱旁边的张半仙,正在看着自己,连忙向张半仙拱手施礼。张半仙微微笑了笑,也拱手还了一礼,两个人礼毕,张半仙才认真地说道。

“李大人,我等并不是一味乱杀的盗寇,不会无缘无故地杀人。我军是替天行道,铲除奸佞,不会伤害无辜百姓。这次前来颖阴,只为招贤纳士,筹集粮草和招募兵丁,只要县丞帮助办好这几件事,我们决不枉杀一人。”

“将军大人的吩咐下官尽力而为,只希望将军大人体恤百姓,让百姓承受的起。”

李睦在投降的时候,就想到黄巾军肯定会要粮要人,只是没料到还要招贤纳士。他望了望彭脱,可是彭脱并不说话,他只好又看向军师张半仙,听到张半仙说道。

“将军大人决不会狮子大开口,人们只在颖阴招募五千新兵,征集五万石粮食,招纳两名文士。”

“两名?不瞒将军大人,新兵和粮食都能办到。只是不知道将军大人要的这两名文士是谁,就怕他们不愿意跟随贵军。”

“这两名文士就是荀、荀攸叔侄俩,如果他们为了天下百姓,他们就应该愿意。”

“啊,是他们两位啊,这可有点难。”

“不管有多难,将军大人一定要有他们叔侄俩。你去告诉荀、荀攸叔侄俩,将军大人要请他们当军师,如果他们答应,将军大人不在颖阴乱杀一人,如果他们不答应,就别怪将军大人不客气了。”

张半仙看了一眼李睦,冷冷地说道。可把李睦吓了一大跳,他当然知道荀、荀攸叔侄俩,他们已经奉了朝廷征召的圣旨,怎么会去为黄巾军当军师?

“将军大人,下官可以去跑一趟,但是不敢打包票。荀家一向自视清高,以忠臣自居,如果强令他们给将军当军师,恐怕他们不会答应。”

一直没有说话的彭脱可有些火了,脸上立即露出冷冷的杀气。他才不在道你什么清高不清高,你要是听从命令便罢了,要是胆敢违抗命令,就把你全家杀了。

“你去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真的要当忠臣良相,就应该以天下苍生为念,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如果他们迂腐愚忠,本将军可以成全他们。”

“将军大人息怒,下官这就去荀府,一定把将军的意思转达。”

“那好,你快去吧,我们就在城外驻扎。”

……

荀、荀攸的村庄早已经被黄巾军包围起来,当家人把县丞开城出降,黄巾军将军彭脱要他们当军师的消息传了回来,叔侄俩立即关闭大门,不让任何人进来。可是大门刚关不久,县丞李睦就带着一干乡绅来到了荀府,县衙的几个衙役使劲地拍打着荀府的大门,然后荀府内是死一般的寂静。

荀的父亲荀绲正坐在大堂里,脸色异常的难看,荀绲是一个谨慎的人,因为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娶中常侍唐衡的干女儿为妻,曾惹得群臣讥笑。他望着荀、荀攸,不解地问道。

“那黄巾军将军怎么就看上你们俩了呢?”

荀、荀攸面面相觑,心中也是非常郁闷。比他们有名气的才子多得是,为什么这个黄巾军将军偏偏找上他们俩?前些日子那幽州官军来找他们,他们都没去,谁知现在黄巾军找上门来了。

“父亲,现在猜测这些已经没有用了,反正我是不会去给他们当什么军师的,随他们喊去吧。”

“你以为那黄巾军会善罢干休?如果你们不去,他可就要在颖阴大开杀戒,那我们荀家不就成了颖阴的罪人?”

“可是我们去了,岂不是成了天下的罪人,朝廷的罪人?朝廷也不会放过我们,甚至不会放过我们的家人的。”

“哼!你以为黄巾军单单只会带走你们俩人吗?他们肯定会把我们全家都带走的,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放心用你们。”

就在荀父子俩争论的时候,突然听到大门外越来越热闹,显然已经有不少的人围住了荀家大院,只听到县丞李睦大声喊到:“荀老爷,为了颖阴百姓,下官给你们跪下了。”

荀绲回过头来,对管家荀忠说道:“你到大门口看看,暂时不要开门。”

荀府门外,衙役们见县丞大人就跪下了,也纷纷跟着跪了下来,只听到李睦高声说道:“荀老爷,下官一人愿意为颖阴百姓而死,可是黄巾军彭脱将军非要荀、荀攸不可,不然他就要杀人了啊。呜……你们忍心让全颖阴的百姓为你们而死吗?”

说着说着,李睦竟伤心地哭了起来,开始也许有些做作,哭着哭着,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县丞,县令跑了,自己只好硬撑着,出城投降,把自己的前程也毁了,就真的伤心起来,哭得越发凄惨。

县丞大人在荀府门外痛哭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全城,都知道了黄巾军的条件,说要是荀府不答应黄巾军的条件,黄巾军就要屠城,传言越来越离谱,最后竟然说要把全城的百姓活埋。

这些百姓们可不能理解为什么荀府不答应黄巾军的条件,人家又不是要杀你,仅仅只是让你们给人家当军师,怎么说也是做官,怎么能不顾全城百姓的死活,硬要与黄巾军对着干呢?

几乎全城的老百姓都往荀府门前赶,人们扶老携幼,纷纷跪到在荀府门前,也跟着李睦哭了起来。大人骂,小孩闹,荀府的门前骂声、喊声、哭声响成一片。

哭了一会,见荀府没有人出来理大家,就有人开始不满了,嘴里开始不干不净,接着就有人说出些不好听的活来,甚至有人在喊:“荀家不让我们大家活,我们死之前以要杀了荀府全家。”

荀忠慌不择路地跑进大堂,差一点撞在丫环的身上:“老爷,不好了啊,全城的百姓都在大门口哭喊,直排出三里地去,有人已经开始骂人了,再不想办法,说不定他们还会冲进来。”

“这、这、这……这黄巾军是要把荀家往死路上逼啊,这要是不答应,不用黄巾军动手,就是这些百姓,恐怕也要把荀家蹋平了。”荀绲这才着急起来,双手不断地搓着,连气都出不匀了。

是啊,这要是答应了黄巾军,朝廷肯定不会放过他们,全家都要落个助贼造反的罪名,那可是要灭九族的啊。可要是不答应,荀府也要落个不仁不义的罪名,全城的百姓不会放过他们。

“这彭脱也太恶毒了。”荀攸喷喷地说道。

“也罢。”荀绲猛地一拍桌子:“既然忠、义不能两全,我们也没有必要愚忠了。你们两个去给彭脱当军师,也可以劝劝他少些杀戮,多作些善事,也算我荀家为天下百姓作点好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