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14

第414章 :战略之争

这天上午,周永正在刺史府大堂里,与几个军师和主要将领商量下一步的战略规划。自从送走了潘凤、俞涉的远征大军,周永一直在考虑今后的战略方向,今天把几个军师和将领找来,就是为了统一思想,为新的征程作准备。

“各位将领、各位军师,去年我们丰收之后,幽州的形势大有好转,再加上我们的玻璃、火柴、书籍销售的很好,往幽州运回了不少的粮食,今、明两年之内应该不会有粮食之忧。而我们这次出兵扶余,粮草问题完全可以以战养战。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进兵乐浪郡,彻底解决乐浪郡境内的秽貊人叛乱。”

乐浪郡的太守章文已经多次上报朝廷,请求汉灵帝刘宏派兵剿灭秽貊人叛乱。汉灵帝刘宏与朝廷大臣们商议后,下旨让周永派兵平叛。然而幽州各郡都受到胡人、蛮夷的侵扰,周永一直没有腾出手来解决乐浪郡的问题。

“将军大人,我知道你是想率先平定乐浪,继而征服高句丽和三韩,与远征扶余的大军合兵一处。不过我认为,高句丽、三韩这些蛮夷不足为虑,真正危害大汉民族的是乌桓、鲜卑这些游牧部族。所以,我们的首选目标应该是消灭乌桓人、鲜卑人。”

张半仙第一个站了起来,脸色有些激动。对于汉人来说,这些草原上的野狼才是电现实的威协。张半仙朝周永拱了拱手,向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目标。接着他走到挂在大厅里的地图前,拿起一根棍子,指着地图讲了起来。

“如今潘凤、俞涉远征扶余。一旦他们站稳脚跟,我们就会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我们甚至不需要冒险,只需要稳打稳扎,就可以把乌桓人、鲜卑人一直往西赶。用上十年、二十年时间,就算是不能消灭他们,也要把他们赶得远远的,至少,我们要把他们赶到里海以外,如有可能,则一直到黑海去,让他们无路可逃,最后不是被消灭,就是被征服,彻底解决我们大汉民族的后顾之忧。”

对于张半仙的战略构思,周永并不是没有想过,不过那只是将来的规划,不是现在能实现的。以幽州一州之力,要想消灭乌桓、鲜卑,几乎是不可能的。再说,周永也等不了十年、二十年,只要乌桓人、鲜卑人不来惹他,暂时还是不动他们的好。

“将军大人,俗话说人无远虑,必人近忧。我们征战扶余的大军已经带走了大批的粮草,能不能在扶余以战养战还未可知。那扶余虽然粮草充裕,可是如今遭到高句丽、鲜卑人两路夹攻,谁也不知道他们究竟还剩下多少粮草。一旦大军告急,我们则要倾全力调集粮草。”

一听周永又要出兵,田丰马上站了出来。由于他主管幽州政务,他非常清楚幽州粮食的现状。虽然支撑两场战争没有问题,但是生性谨慎的他还是不能同意周永的想法。他看了看周永,继续说道。

“将军大人,乐浪郡的秽貊人叛乱已经好多年了,而且我们已经在乐浪郡有十五万多屯田兵,就是再拖个一年两载,秽貊人也翻不了天去。一旦征服了扶余国,再来平定乐浪郡也不迟。”

周永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能同时打两场战争,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就象张半仙预料的那样,周永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乐浪郡,他的战略规划就是首先平定乐浪郡,并以乐浪郡为基地,向南征服三韩,向北征服高句丽。

他必须抢在中原大乱之前,彻底征服扶余、三韩、高句丽这三个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部族,为自己争夺中原准备三大粮仓。他比谁都明白,将来的诸候争霸,打的就是粮食的战争。如果没有充裕的粮食,他很可能就要步公孙瓒的后尘,被困死在幽州。

可是这一切,他能告诉别人吗?要是别人知道了,大家都知道了未来,他还有什么优势呢?

“将军大人,你自辽东起兵以来,平定各路黄巾、剿灭上谷、代郡乌桓、鲜卑,可畏功勋卓绝,天下闻名。”就在这时,沮授也站了出来,脸色非常凝重,他双手抱拳朝周永拱了一拱,继续说道:“可是将军大人想过没有,你如今身为车骑将军、幽州刺史,已经是功成名就,如果再立大功,让皇上如何奖赏?到时候,就是没有小人攻击,皇上也会猜忌将军大人。我觉得,不管是剿灭乌桓、鲜卑,还是平定乐浪郡的叛乱,还是徐徐图之为好。”

“我完全同意沮授先生的话,并且有一句话憋在心里很久了,今天不吐不快。”田丰与沮授站在一起,他朝周永拜了一拜,大声说道:“将军大人手握重兵、功勋卓绝,且天资聪颖、仁爱信义,皇上爱之是天下之福,皇上恶之是天下之祸。因此,我认为平定乐浪事小,保住将军事大。如今盗贼四起,天下不宁,但是不管以后会怎么样,只要有将军大人的幽州官军在,则天下甚幸、百姓甚幸!如若不然,我真不敢想象,天下将遭受多大的劫难!”

很显然,田丰和沮授的话,打动了所有的军师和将领。虽然他们都没有说话,不过从他们的脸色中,周永也能看出,他们是支持田丰和沮授的。就连张半仙,也不置可否的闭着眼,一言不发地在那里闭目养神,似乎忘了他刚才提出的西击乌桓、鲜卑的战略。

周永心里明白,田丰和沮授这是为自己打算。自古以来,很多守卫边疆的将领,都是能不打就尽量不打,因这打赢了不一定有奖赏,而一旦打输了则必定受惩罚。特别是手握重兵的将领,动不动就会受到皇上的猜忌,等到他们的功勋到了奖无可奖的时候,也就是他们被□□致死的时候。

面对军师们的反对,周永一时之间也无可奈何,他正在为自己的战略寻找理由,突然有亲兵报告说费鸿、梁鸣有事禀报。他们两人是负责情报的,周永连忙把他们请了进来。

费鸿、梁鸣急步走上前来,双手抱拳向周永和各位军师、将领施了一礼。费鸿从衣兜里掏出几块绵帛,焦急地说道:“将军大人,有一个不好的消息。”

“嗯……怎么回事?”看到费鸿、梁鸣脸色凝重,周永疑惑地问道。

“前些日子,辽西郡阳乐县令刘备上奏皇上,大肆夸赞将军大人在幽州大行新政、勤政爱民、威震蛮夷,并向皇上举荐将军大人到朝廷任三公之职。结果朝会之时,大臣们纷纷攻击将军大人居功自傲,藐视朝廷,皇上也很震怒,朝会不欢而散。”费鸿连忙说道。

周永的心里咯噔一下,立即明白过来。这个该死的刘备,这是要捧杀自己呀。这么年青就位及三公,将来怎么办,这不是明摆着告诉皇上,这周永已经到了顶峰了吗?

对于公孙瓒和刘备,周永已经把他们淡忘了。他们虽然跟着皇甫嵩战败,然而他们毕竟为朝廷立过功,分别被朝廷任命为土垠县令和阳乐县令。由于他们并没有兵权,所以周永就没有再注意他们,没想到刘备还是冒了出来。

“这个刘备用心险恶,这是要致我于死地呀。”

“那倒未必。”田丰摇了摇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去年辽西郡御史会议,在信任投票时,刘备的信任票位居第一,甚至超过了辽西郡太守。他大概是感恩于将军大人,才向朝廷上奏的吧。”

“哼!”田丰不了解刘备,周永可是非常清楚,这家伙肯定没安什么好心,周永气呼呼地说道:“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有什么资格向朝廷推荐三公?他这是在提醒皇上和朝廷的大臣们,让他们提防于我!”

“将军大人说得有道理。”沮授抱拳拱了拱,严肃地说道:“不管刘备有没有恶意,他这封上奏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轻者将遭到皇上训斥,重者会让皇上借此机会把将军大人调到朝廷,剥夺将军大人的兵权,幽州的大好局面将烟消去散。”

大厅里的空气顿时凝固起来,这个结果是他们谁都想得到的,也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过了好一会,张半仙气乎乎地站了起来,愤愤地骂道:“这个该死的刘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周永摆了摆手,现在再发火也无济于事,还是赶快想办法补救要紧。无论如何,自己还得继续装孙子,汉灵帝刘宏一天不死,自己一天就不得安宁。

就在军师们低头沉思的时候,田畴走上前来,双手抱拳拱了拱:“将军大人,为今之计,必须尽快转移朝廷和皇上的注意力。我们刚才不是在商议乐浪平叛吗?恰好乐浪郡太守章文前几天上报过朝廷,说乐浪郡秽貊人叛乱,请求朝廷派兵平叛。我们可让乐浪郡太守再次加急上报朝廷,同时将军大人一面亲自上奏皇上,一面调集兵马,全部开往乐浪平叛。朝廷和皇上看到将军大人忙于平叛,可能暂时不会理会此事。”

“我同意田畴先生的意见。”张半仙点了点头,也不再提他的西进计划,站起来说道:“不过将军大人,我们不能就这么放过刘备。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我们不能让他继续坏事,得想个办法让他滚蛋!”

“张灵先生,我刚才不是说了吗?那刘备官声好得很,虽然只是个县令,可是乡绅们的评价比太守大人都好。你要是轻易动他,肯定损害将军大人的声誉。”田丰可是了解张半仙,他以为张半仙要下黑手,连忙劝道。

“呵呵……田丰先生误会了。”张半仙笑了笑,然后说道:“那刘备官声虽好,我就不信找不到一点毛病来。不过眼下不要动他,先冷静一段时间再说。”

周永站了起来,在大厅里来回走了几步,郑重地说道:“我决定了,广阳只留下几个骑兵大队,其他骑兵和郡兵,全部开往乐浪郡,对外就说到乐浪平叛。同时,命令辽东属国以平定境内乌桓叛乱为名,封锁全境,禁止人员来往。”

如此一来,幽州官军主力已经全部调往幽州东部,一旦封锁辽东属国,将把幽州东部隔绝在外。纵然朝廷想要有什么动作,也不能把周永和幽州官军怎么样。如果需要,甚至连朝廷的使者也过不了辽东属国。

“将军大人,出了这种事,我觉得还是应该派人到朝廷去一趟,就算是见不到皇上,见见大将军何进、或者是大太监张让也是好的,至少向他们解释一下,免得皇上对将军大人起了疑心。”辛评站了出来,郑重地提醒周永。

看到军师们纷纷点头,周永也觉得有些必要。这么多年了,自己还从来没有与这些大臣们交往过,就是大太监张让,也没有看到过自己的半点好处,是该给他们点甜头了。“辛评先生说得对,是应该见见他们。我那里还有几件稀世奇宝,分别送给大将军何进、大太监张让、宋典,就请你们两兄弟辛苦一趟,如何?”

“遵命!”辛评、辛毗兄弟俩连忙走上前来,双手抱拳拱了一拱,算是接受了这个任务。

周永从费鸿的手中接过几块绵帛,随便翻了翻,除了刘备上奏之事,还有一个消息引起了周永的注意,那就是朝廷的议郎蔡邕因弹劾宦官而被捕下狱,这蔡邕不就是蔡琰的父亲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才女兼美女,正好借这个机会把他们一家弄到幽州来。

“这个蔡邕是不是那个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的蔡邕?”当作众位军师的面,周永故意问道。

“正是,将军大人听说过他?”田丰把绵帛接在手里,看了看肯定地说道。

“这可是个人才,要是让太监们害死了真是太可惜了。辛评、辛毗两位先生,你们到洛阳后,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他们一家弄到幽州来。”周永向辛评、辛毗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