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15

第415章 :珍珠岛链

事隔三年,周永再一次来到了辽东。上一次是到辽东上任,带着一万多骑兵和几万鲜卑奴隶,而这一次他已经是车骑将军、幽州刺史,带着由十万多黄巾降俘精锐组成的骑兵队伍。

一路之上,周永并没有多作停留,过了辽东城之后,他便让颜良、文丑、田畴带着大队骑兵直奔乐浪郡而去,自己则带着张半仙、秦武、秦勇和部分骑兵朝着沓氏县而来。

新任的沓氏县县令就是那个曲线行贿的吴立,周永虽然把贿赂退给了他,但还是推荐他接替了沓氏县令,让吴立先惊后喜,感动得一蹋糊涂。得知将军大人要来,连忙带着沓氏官吏和黄波、黄涛、龚林、龚易一起前来迎接。

在距沓氏县城十里的地方,黄波、黄涛、龚林、龚易、吴立一行人见到了周永的大军,连忙上前行了大礼。周永也习惯了这种场面,与那些官吏们寒暄了几句,便让那些官吏们回去了,带着黄波、黄涛、龚林、龚易直奔码头而去。

一年多没见,龚林、龚易这两个公子哥晒黑了不少,差不多和黄波、黄涛一样黑了,看来他们吃了不少的苦头。周永笑了笑,关心的问道:“你们两位公子,在这里还吃得消吗?”

“瞧将军大人说的!不瞒将军大人,刚来的时候,确实有些不适应,不过现在好了,不仅能够与他们一道坐船出海,而且水性也大有长进。瞧瞧我的肌肉,都快赶上黄波、黄涛了。”龚林扬起了他的胳膀,露出了几场结实的肌肉。

“呵呵……有进步!”周永笑了起来,对这两个公子哥的变化感到欣慰。他回过头来,看了看黄波、黄涛:“黄波、黄涛,水军建立也有三个年头了,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回将军大人,目前我们已经有大小船只三百多艘,其中大船三十多艘,中型船只一百多艘,小型船只二百多艘,还有一百多艘船只在建。有水军三万多人,大多是辽东、乐浪的渔民,还有少数来自高句丽、三韩的渔民。”黄波向周永拱了拱手,郑重地说道。

“哦……怎么还会有高句丽人、三韩人?”周永有些吃惊,难道现在就有了出国务工?而且还是出国当兵!

“他们都是些有经验的水手,熟悉航道、风浪,而且他们的汉话说得很好,几乎分不出他们与我们的区别,他们的家人也全部在沓氏县城,因此才招募了一些。”黄波以为周永要怪罪,连忙解释。

“原来是这样!”有了这些高句丽人、三韩人,也许对下一步征服这些地方有所帮助,他点了点头,继续问道:“这几年你们都跑了哪些地方?”

“我们往北最远到达了库页岛,接下来是倭奴岛,琉球群岛,往南到达了夷洲岛。”黄波是个喜欢海洋的家伙,说起这些地名来尤其兴奋。

“那些岛上都有些什么人、什么特产?”周永虽然知道他说的这些古代地名,可是对于这些岛上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都是些荒蛮之地,野蛮之人。那库页岛、倭奴岛、球作岛的土人比高句丽人、三韩人还有愚昧,除了种点粮食,喂点鸡、猪之外,什么也没有。船只到他们那里去,一点用也没有。只有南边的夷洲岛,有些逃亡的中原人,还可以做些生意。”黄波摇了摇头,似乎为周永投入这么多钱,却没有收获而惋惜。

“谁说没有用?如今中原灾荒连年,幽州流民遍地,如何养活这些流民就成了大问题。”周永看了看黄波、黄涛、龚林、龚易,继续说道:“我准备把这些流民安置到这些岛屿上去开荒、屯田,你们觉得如何?”

“那倒是个好办法!”龚林点了点头,慎重地说道:“将军大人,那些土人可是非常野蛮,我们去他们的地盘上去屯田,肯定会与他们发生冲突,岂不是还要派军队去保护?”

“凡是去这些岛屿的屯田兵,我们都采用军队建制的办法,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一边开荒种田,一边征服这些土人。”周永停了停,对他们说道:“你们下一步的任务,一是继续建造大型船只,扩大舰队规模,二是往这些岛屿上运送屯田兵,并帮助他们在这些岛屿上建立基地。三是越过夷洲岛,继续南下寻找吕宋群岛﹙菲律宾群岛﹚,南洋群岛﹙印尼群岛﹚,并在这些岛屿上建立基地。”

“将军大人,我们到达夷洲岛后,曾经往南航行了很远,并没有发现南边还有岛屿啊?”一直没有说话的黄涛突然说道,他可是亲自到过夷洲岛,还以为是到了最南边了呢。

“呵呵……这天下大的很,不仅象这样的岛屿还有很多,而且象中原这样的大陆都还有很多,恐怕你们一辈子也走不完。”说到这里,周永自己也不免有些伤感,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自己恐怕一辈子也不能把这个世界走一遍。

“将军大人,我们有人都过那些岛屿吗?”黄涛还是没有把握,小心地问道。他也请教过很多航海的老水手,可是这些人连到过夷洲岛去过的就没的几个,再往南他们连听说过都没有。很多水手都认为,过了夷洲岛,大概就是天的尽头了。

“当然!”虽然周永也不知道南洋群岛的现状,可是为了鼓舞黄波、黄涛,周永还是肯定地说道。“中原有不少人到过南洋群岛,而且还的生意往来,所以你们必须加快进度,尽快地找到这些岛屿。”

“遵命!”黄波、黄涛、龚林、龚易双手抱拳,郑重地说道:“我们马上安排远航计划,争取早日找到吕宋、南洋诸岛。”

周永点了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从北边的库页岛,到倭奴岛、球儿岛、夷洲岛、吕宋岛、一直到南阳岛,她们围绕着中原大地排列成一串珍珠岛链,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一道天然屏障,我们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串珍珠岛链牢牢地抓在手里,我把这称之为珍珠岛链计划。”

“明白!”黄波、黄涛、龚林、龚易齐声答道。

……

到达港口之后,果然看到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几百艘,错落有致地布满了整个港口。这是一个军港,管理得井井有条,港口里来往的全是水兵,几乎看不到平民的身影。

“将军大人,这就是我们的楼船!”黄波手指着一艘大型舰船,自豪地说道。

顺着黄波的手势,周永看到几艘高达六层的战舰,也就是楼船。这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它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特别是战舰,战力是最强悍的,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

“好大的战舰!”虽然与后世的战舰不可同日而语,周永欣喜地点了点头,他大手一挥,朝大家招呼道:“走,我们上去看看!”

上得舰来,周永才看得明白。这艘大型战舰长给一百六十多步,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每艘可载兵三千六百多人。更难得的是,战舰的每一层楼的四周,都安置有大型的床弩,有的地方还装有投石机,既能够发射长箭、火箭,也能够发射周永特别为战舰设计的霹雳炸弹,射程可达一千多步。

“将军大人。”张半仙看着这么大的战舰,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种船大虽大矣,可太过笨重,在战场上转头进退尽皆不便,一旦敌人以小船火攻,如何抵挡?”

“呵呵……你问的有道理!”周永笑了笑,继续说道:“这种战舰外面包的铁皮,能够抵挡敌人的火箭。同时,这种战舰火力强大,根本不会允许那些小船只靠近自己。而且,这种楼船也不会单独行动,它的周围一般还有好几艘护卫舰只。”

对于生长的北方的张半仙来说,一生也没有见过几艘大船,更别说这么大的战舰了,就是头脑中的一点船只概念,也是在书上学的。听周永讲得头头是道,他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这种战舰好是好,只是这么庞大,可以进入内陆江河吗?”

“当然可以。”周永微微笑了笑,知道张半仙的这句话说到了问题的□□。在目前阶段,海上几乎没有象样的对手,而将来自己水军最大的对手则在内陆江河湖泊,主要是在黄河、长江两条线上:“这种战舰完全可以进入内陆江河,如果配上霹雳炸弹,试问天下谁能敌?”

大、中、小型战舰都看了一遍,太阳就已经偏西了。周永他们回到岸上,来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里。大家刚刚坐下,黄波突然说道:“将军大人,有一位辽东商人,听说将军大人要来辽东,就一直等着沓氏,想见见将军大人。”

“哦……他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见我?”对于一个辽东商人要见自己,周永有点莫名其妙。自己虽然对这些商人们很好,可是他们也没有必要当面来感谢自己吧。

“他也有一个船队,有一百多条船只,经常在幽州、冀州、青州一带做生意,他的船只也跟着我们水军到过库页岛、倭奴岛、球儿群岛、夷洲岛。他听说将军大人要到乐浪郡平叛,说想跟将军大人做笔生意。”黄波看了看周永,如实地转达了辽东商人的话。

“呵呵……这人还有点意思。好吧,让他来见我,我倒要看看,他能跟我做什么生意。”周永摆了摆手,让黄波去叫那个辽东商人。

那辽东商人就在军港外面,已经等了半天了。听到黄波招呼,马上就进入军港,跟着黄波走进了周永的大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辽东商人李明拜见将军大人!”

“李明?”周永打量了一下这个李明,只见他四十多岁,个子不高,脸上笑眯眯的,两只小眼睛倒是非常有神,一看就象是个商人。他笑着问道:“你见我有什么事吗?”

“将军大人,小人听说将军大人要到乐浪平叛,肯定会有大量的粮食、辎重要运输。将军大人的海上水军虽然船只不少,可是用于运输的并不多。而小人有一百多条船只,可以为大人建立一条从乐浪到广阳的水上通道。”那叫着李明的商人似乎早有准备,甚至还绘出了一幅海上运输图。

这还真是条捷径,从陆地上运输费时费力不说,有时候甚至还会遇到抢劫。而从海上运输既快又安全,至少在现阶段,这渤海和黄海上还没听说过有海盗。如果自己的战舰也参与运输,就更加安全了。

“我们确实需要一个船队来运输,你说的这条运输线,我们倒是可以来开发。”周永想了想,觉得确实应该大力发展民间船队,动员民间力量来开拓海上运输:“李明先生,听说你的船队还参加过我们的海上探险活动,你对海上探险感兴趣吗?”

李明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不瞒将军大人,我看到了将军大人在幽州雄心勃勃的屯田计划,觉得将军大人乃古今第一人。听说将军大人命令黄波、黄涛两位将领在海上探险,我估模着将军大人可能想往海岛上屯田,就参加了黄波、黄涛的海上探险。不管将军大人什么时候开始往那些海岛上屯田,我的船队都可以为将军大人开辟这些海上通道。”

“你的眼光很准,我确实计划开辟海岛屯田。不过你的船只还是少了,随着屯田规模的扩大,你那些船只肯定不够用。”周永笑了笑,鼓励他道:“如果你想与我们长期合作,还应该大力增加船只。”

“将军大人请放心,只要将军大人同意小人参加海上运输,我即刻就开始建造新的船只。”李明听到周永同意让他参加运输,立即就看到了无限的商机,连忙抢着答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