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423

第423章 :新的格局

悬挂在天空的太阳一点一点地往西滑落,似乎要急于躲避这血腥的大地。如血一般的夕阳洒满了茫茫荒野,不知是大地上的鲜血映红了夕阳,还是夕阳染红了大地,整个大地笼罩在血光之中。

如血的夕阳之下,浓浓的鲜血几乎覆盖了整个大地。尽管北国的荒原已经非常干渴,饿渴的野草已经张开了根系,可是那粘稠的血液就象是铺在大地上的一层血桨,却一时无法渗进土壤。

那些倒在血泊中的汉人、扶余人、鲜卑人早已经面目全非,仅仅从他们身上的盔甲才能分清。满地的残肢断臂,再也找不到主人,还有那遍野的头颅,圆餐着双眼,盯着那如血的夕阳。

一群群乌鸦从远处飞来,它们在半空中就高唱着欢歌,就象去赶一个庆典盛宴。它们象一群蝗虫般俯冲而下,根本不在意那些还骑在马上的骑兵,在这一刻,它们似乎才是这大地的主人。

潘凤、俞涉、蒯良、蒯越立马高坡,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这血淋淋的战场,如血的夕阳之下,就象是几尊铜铸的雕塑。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眼神中却有着无尽的疼惜,久久没有说话。

一万多扶余人仅仅只剩下二千多人,所有的大小头领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战死在鲜卑人的刀下,这真是大浪淘沙,自然选择,能够在人的弯刀下幸存下来的都是些强悍的青壮。

二万多大汉骑兵,伤亡六千多人,几乎达到了参战骑兵的三成。尽管他们他们装备精良、兵器锋利,而且还有扶余人充当炮灰,可是他们的伤亡仍然大大超出了预料。

一万多鲜卑人骑兵几乎全部战死,只有一百多人逃跑。不得不说,鲜卑人骑兵确实是一支骁勇的军队,他们精湛的骑术、凶猛的斗志、娴熟的刀法,确实比汉军骑兵强了许多。如果是力量相当的战斗,胜负实在是难料。

红彤彤的夕阳快要落到西山边上了,就在即将落入西山的那一刻,却发出万丈光芒,几乎照亮了整个苍穹,无数片被夕阳染红了的云彩,朝着没有尽头的远方飘过。

潘凤、俞涉、蒯良、蒯越策马跑到队伍前面,银色的盔甲披着如血的夕阳,折射出耀眼的金光。潘凤猛地一提战马缰绳,那战马昂首长嘶,人立而起。潘凤扫视了一眼全体将士,厉声吼道。

“大汉官军的勇士们,强悍的鲜卑骑兵也不过如此,照样被我们踩在脚下。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大汉官军。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所有的汉军骑兵吼叫着,如雷的吼声响彻云霄。当他们看到那么多兄弟倒在荒野上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也是无比的伤痛。在这一刻,他们心中的伤痛也随着这喊叫烟消云散。

潘凤策马走到扶余人的队伍前,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他们已经彻底地失去了指挥,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眼睛无神地望着潘凤。他们不知道他们该何去何从,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

“宁河道的兄弟们,今天你们是真正的英雄!你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你们有资格加入大汉官军。现在我宣布,你们全部编入大汉官军,成为一名真正的汉军骑兵!”

对于这些弱小的部族来说,强大的汉人就像是那天上的太阳,永远是高高地挂在天上,特别是汉军骑兵表现出来的强者态势、强劲武力、霸者风范,那种藐视天下一切的气势和气吞山河的胸径,更是让这些扶余人真心臣服除。

潘凤有意称呼他们为宁河道的兄弟们,就是提醒他们,从此以后,他们将不再是扶余人,而是大汉朝廷的宁河道人,就象玄菟郡人、常山国人一样,都是大汉朝廷的一部分。

此刻,潘凤要让他们加入大汉官军,也就是他们也将成为大汉官军的一员,他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当国师李林用扶余话将潘凤的话重复一遍之后,那些幸存的扶余青壮立即吼叫起来。

“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

“国王殿下,有紧急军情。”扶余国三王子正在大帐里与他的几位将领、大臣议事,突然听到大帐外面有人报告,他楞了楞,他的将领拉乌急步走出大帐,不一会,拿进来一封急报。

三王子匆匆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的表情。他招起头来,对他的将领和大臣们说道:“九王子和汉人军队今天上午已经进入了大荆道,目前正在与驻守大荆的拓跋古大战。另外两跑汉军分别扑向鸡分山和长岭,而鸡公山、长岭的鲜卑人也已经开出了城,向着汉军骑兵迎了过去。”

大帐里的将领、大臣们一时之间楞在那里,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了。显然,九王子如果和汉军消灭了鲜卑人,那九王子就是扶余人的功臣,首先就赢得了民心,又有强大的汉军支持,谁还敢反对?

“各位大臣、将领,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三王子显然也有些急了,他在大帐里来回走了几步,突然停了下来,恼火地说道:“前几天九王子送信来,你们说不必理睬,现在他们动了真格的,我们怎么办?难道我们要坐以待毙吗?”

“国王殿下,据说九王子请来了十几万汉军骑兵,几乎和我们扶余成年男子一样多,是鲜卑人的好几倍,那鲜卑人就是再骁勇,也难逃一败。”三王子的将领拉乌上前一步,拱了拱手说道:“国王殿下,为今之计,我们应该立即出兵攻打鸡公山,到时候,我们也是赶走鲜卑人的功臣。”

“有道理!拉乌,你立即去集合队伍,即刻带兵攻打鸡公山城郭。”三王子也是个果断的人,不管帮不帮九王子,他都得攻打鸡公山,也只有占领了鸡公山,他才能在扶余人中说得起话。

“国王殿下,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就在拉乌离去的时候,九王子的国相基历突然站了出来。

“有话请说。”九王子就是不喜欢故意卖关子的家伙,他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自己坐了下来。

“国王殿下,汉人朝廷对周边的部族历来讲究恩义,只要不威协汉人,他们一般不会出兵。而这次他们一反常态,出动大军帮助远在千里之外的扶余,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九王子的国相基历皱着眉头,脸上满是疑惑,显然他看不明白汉人为什么千里迢迢地跑到扶余来。就是他们要寻找盟友,他们也不应该找势单力薄的扶余人,他更不相信汉人朝廷发了善心,跑到北国来拯救扶余人来了。

“国王殿下,虽然我不知道汉人朝廷要干什么,但是我们绝对不能与汉人对着干,除非我们不想活了。我们可以不听从九王子的命令,但是我们不能不听从汉人军队的命令。因此我建议立即派一名大臣前去拜见汉人将领,声明我们服从汉人军队的指挥,并告诉他们,我们正在攻打鸡公山。”

三王子的脸色慢慢凝重起来,再一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清楚地知道,不管他愿意不愿意,汉人军队将不可阻挡地进入扶余,并成为扶余人的主心骨。如果他想反抗,除非他产想活了,就是这些将领和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

“国相说得有道理,我们确实应该马上与汉人军队取得联系,免得让九王子一个人占了便宜。”三王子皱了皱眉头,扫视了一遍将领和大臣们:“你们谁愿意走一趟?”

“我既然出了这个主意,还是由我走一趟吧。”国相基历连忙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三王子打量了国相其历一眼,不由得在心里嘀咕,这国相大人该不是也急着去投奔汉人军队吧!可是他也没有别的人选,只得点了点头:“那好吧,就请国相走一趟。”

……

“停止前进!”

格达冲上一个高坡,扬起了自己的右手,大声吼叫一声,一万多骑兵在他的身后缓缓停了下来,沉重的响鼻声立即响成了一片。他用手拱了个遮阳棚,挡住那血红的夕阳,这才看清,敌人已经从三面围了上来。

夕阳的余辉中,三队骑兵各有一万多人,分成左、中、右三个方面包抄过来。特别是左、右两翼的骑兵,他们那明晃晃的盔甲表明他们是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而且他们的位置明显突前,看来他们才是进攻的主力。

“该死的拓跋古,来了这么多扶余骑兵,也不派人来报警!”

格达皱了皱眉头,恼怒地骂道。还是在中午的时候,驻守在长岭的鲜卑人首领格达才从斥侯的报告中得知有大批扶余骑兵进入了草原。而在这之前,负责守卫在大荆的拓跋古任何消息也没有传过来。

当初在安排防守的时候,拓跋古为了抢夺大荆道最好的草场,争着要防守大荆城,就是要让他防备来自宁河道的扶余人,没想到扶余人真来了,拓跋古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接到报告,格达一面派人给大首领送信,一面带着大队人马出来迎战,而只留下三千多鲜卑人守卫长岭城。因为鲜卑的民族特性决定了他们对城郭的重视远远不及对草原的重视!长岭城在格达的眼中,只是一个比较大,又比较坚固的帐篷罢了,丢了自然可以再换一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女人、牛羊还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当看到敌人骑兵的这种布局后,格达的心里不由得一沉。看这些骑兵摆出的架式,硬是想一口吞下鲜卑人,好大的吊胃口!这还是扶余人吗?可是为什么中间的骑兵与两边的骑兵差别这么大呢?

不管这些骑兵是不是扶余人,格达已经看出,这些骑兵非常的强悍。以格达的老辣,他定然不会与这些骑兵纠缠。反正草原广袤无边,再换个地方放牧就是了,没有必要争一时之短长。“传令兵,命令各部落往西撤退,到大雁山汇合。”

“父亲大人,现在正是放牧季节,如果我们离开了这里的草场,到哪里再去寻找这么好的草场来别喂养我们的牛羊?”格达的儿子奥那非常担心,连忙上前说道。

游牧部族靠的就是牛羊,匆匆离开这里到别处去找草场,肯定又要与别的部落发生冲突。耽搁了牛羊的放牧,他们的日子可就难过了!损失过于严重的话,甚至连冬天都过不去,就会被活活饿死!

“我何尝不知道现在是放牧的季节!你没有看到吗?那些骑兵并不象扶余人,他们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如果我们贸然迎战,纵然是胜也是惨胜,如果败了,我们的部族就是灭顶之灾。”

格达狠狠地瞪了奥那一眼,转身就要离开。格达何尝不明白,他们游牧民族的食物来源便是这漫山遍野的牛羊,如果扶余骑兵利用这个放牧的最佳时机,大肆剿灭他们的牧民及牛羊,他们的损失更大。

“父亲大人,就是要撤退,也要等大首领一起撤退啊。就这么跑了,大首领怪罪怎么办?”想起大首领,奥那也有些害怕,不由得小心地劝道。

“你懂什么?这些骑兵从大荆而来,而拓跋古竟然没有送信来,这说明了什么?”格达盯着奥那,没好气地说道:“这说明拓跋古要么已经跑了,要么已经被消灭了。而这些骑兵身上一点血迹也没有,就说明攻打拓跋古的,肯定是另一部骑兵。”

奥那似乎明白了,怪不得这些骑兵竟然摆出架式想消灭他们,原来他们是有备在而来。他连忙扬起了手听马鞭,朝着马屁股就是一鞭,那马负疼,转身就跟着他父亲朝鲜卑人大队跑来。

“看!”

就在这时,突然从他们的后面跑来一队骑兵,眼尖的格达一眼就认出,那正是格达留在长岭城里的三千骑兵,大老远就听他们喊道:“报……首领大人,长岭城遭到扶余牛加乌图的进攻失守,扶余人已经尾随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