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544

第544章 :晓谕天下

周永屯兵河内,却并没有去剿灭黑山贼,而是密切地关注着洛阳的一举一动。由于吴丰师徒还留在洛阳继续开他的客栈,因此,对于洛阳的动态周永掌握的清清楚楚。

就在这天下午,西园军假司马张杨带着他自己招募的一千多个士兵渡过黄河,来到了河内,声言要投靠骠骑将军。

原来,随着朝廷大臣们的逃亡,那些带兵进京的将领也带着自己的队伍离开了洛阳。鲍信、王匡等人身为士人,袁隗都给了他们立足之地。张杨一介武夫,既不想投靠董卓,又没有士人帮助,走投无路之际,想到了昔日的同事张辽、高顺,只得来投靠周永。

张杨是第一个主动来投的将领,周永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张杨也是个魁梧的并州汉子,与张辽、高顺不同的是,张杨性格豪爽、说话风趣,眉宇间透着一股枭雄的气质。

就在张杨的士兵渡河的时候,张杨他向周永讲述了洛阳变故的前前后后,并请求周永渡过黄河,兵发洛阳,救少帝于水火之中。同时他积极请战,愿意当先锋,打头阵,诛杀董卓。

一时之间,参加迎接的将领们纷纷请战,可谓群情激昂,大有一点消灭董卓之势。就连一向沉稳的张半仙、辛评、辛毗等人,也是频频点头,竟然分析起打下洛阳的可行性来。

周永早就等待着这个机会,可是他并不准备攻打洛阳。见大家情绪这么高,就兴奋地说道:“攻打洛阳可不是小事,我们还慎重些好。立即通知所有军师、和大队一级将领,今天晚上开会,我们共同商议。”

……

当天晚上,所有的军师、将领齐聚周永的大帐。周永先安排两个书吏记录会议,然后让张杨把洛阳的情况说了一遍,果然把大家刺激的激情高涨。特别是说到董卓毒死何太后,杀死舞阳君,大家的脸都气红了,纷纷要求攻打洛阳,消灭董卓。

“唉……堂堂大汉朝廷,怎么任由董卓这个逆贼如此嚣张?”田丰仰天长叹一声,热泪夺眶而出:“将军大人,逆贼横行,国难当头,你要振臂疾呼,救大汉天下于水火啊……”

“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身为国家军人,决不能容忍董卓逆贼祸国殃民!”周永神色严峻,郑重说道:“不过,我们出兵消灭董卓之前,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堂堂的大汉朝廷,万民景仰之邦,何至于此?”

“一切的祸根都是奸阉们引起的。”田丰满脸怒色,愤愤地说道:“如果大将军不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及时地铲除了奸阉,何至于命丧奸阉之手,导致少帝出奔,落入董贼之手!”

“宦官,残疾之人,有何德何能以乱天下?”周永摇了摇头,有意引导他们:“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要想杀几个宦官,还不如探囊取物?可是他为什么要找各种借口,故意不杀宦官呢?”

“还不是为了权柄!何进留着宦官,就是想让宦官对付士人!”沮授皱起眉头,恼火地说道:“自汉以来,外戚屡屡专权,以至于王莽篡国、梁冀弑帝,外戚和宦官一样是朝廷的祸根。”

“田丰先生、沮授先生说得不错,宦官和外戚确实是朝廷的两大祸害。”周永点了点头,继续引导他们:“洛阳兵变,如今宦官、外戚都已经死了,朝廷就没有祸害了吗?”

“还有权臣!除了宦官和外戚,就是执掌朝政的权臣。他们名高权重,危害社稷,”张半仙似乎明白了周永的意思,大声说道:“权臣有武将,也有士人,他们的危害甚至比宦官和外戚还要严重。”

“是的,祸害大汉社稷的,就是这些宦官、外戚、权臣。”周永满意地点了点头,有意启发他们:“可是你们想过没有,为什么朝堂之上,会出现宦官、外戚、权臣?”

无人回答。

无人敢回答。

“太监们为什么能够祸害国家?”周永可不管什么忌讳,现在汉灵帝刘宏死了,少帝刘辩被废了,他再也不用顾及什么:“就是因为皇帝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不会篡夺皇位。哪怕他们作恶多端,只要他们忠于皇帝,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

“外戚为什么能够祸害国家?因为他们是太后的父亲、兄弟,是皇帝的亲戚,也是皇帝的亲信。特别是在皇帝年幼、太后主政的时候,太后最相信的就是她的父亲、兄弟。”

“权臣为什么能够祸害国家?那是因为皇帝昏庸,任用匪人。或者皇帝幼弱,大权旁落。一旦他们掌控了权柄,他们不仅为害于下,甚至连皇帝也玩弄于股掌之中。”

“大汉王朝四百年来,基本上就是宦官、外戚、权臣轮流把持朝政,掌控权柄。就是英明的皇帝,也没能制止他们的争斗,甚至还故意挑动他们的互相争斗,以保持权力的平衡。而更多的时候,他们通过拥立年幼的皇帝,以便他们更长时间地把持朝政。”

“就是因为这些宦官、外戚、权臣的互相争斗,有时候甚至残酷屠杀,使得国家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腥风血雨之中。同时他们的家人、兄弟、门生故吏布列州郡,贪脏枉法、残害百姓,才使得盗贼四起、天下大乱,我大汉江山社稷日益衰弱。”

“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都是因为皇帝手中那至高无上、不受约束的皇权。如果不限制这种皇权,就是我们消灭了董卓,依然还会出现新的宦官、外戚和权臣。难道我们就任由这些宦官、外戚、权臣一代又一代的互相屠杀下去吗?难道我们世世代代要生活在恐怖之中吗?”

周永并不是要废除皇帝,那样他们难以接受,而且自己也办不到。他要做的只是限制皇权,自古以来,士人们都在想办法限制皇权,因此他们容易接受。但是周永所要限制的皇权,与他们所要限制的皇权有本质的不同。

集体沉默。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周永的这些话实在是太震憾了!要是放在前几天,象田丰这样的刚直之士很有可能站起来指责周永。可是有了董卓这个反而典型,周永几乎可以称得上圣人了。

“将军大人,你说了这么多,一定是早有准备!碧锓嶂沼谌滩蛔×耍氏人档溃骸叭缃癯⒗锘鹿佟⑼馄菀丫谰灰鹆硕浚ǔ家裁挥辛恕=笕巳绾谓⒁桓雒挥谢鹿佟⑼馄荨⑷ǔ嫉某⒛兀俊

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说了这么多问题,如果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岂不是让你们笑话?如今董卓废少立献,杀害太后,正是天下人愤怒之际,正好可以推行自己的□□理念。

“从肉体上消灭董卓及其西凉骑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臣祸国问题。杀了董卓,还会有张卓、李卓,甚至我们自己也有可能成为权臣。你们总不会希望自己也成为祸国殃民的权臣吧?”

“因此,我认为现阶段应该以□□为主。我准备发布一道晓谕天下的檄文,名字就叫《告全国人民书》,告诉大汉人民实事真相,以及我们的目的。要让大汉人民、包括我们的将士知道,我们要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第一:董卓狼戾贼忍、凶残不仁,西凉士兵杀人放火,****妇女,劫掠物资,堪比盗贼。董卓废除少帝、毒杀太后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掌控幼主,独揽朝政,阴谋篡夺大汉王朝。”

“第二:少帝是先帝嫡子,是先帝钦定的皇位继承人。少帝天智聪慧、忠孝仁义、举止端庄,生于帝王之宫,长于百姓之家,通晓民意,体恤民情,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天下所有州郡官府、忠义之士都要坚决尊崇少帝。”

“第三:董卓拥立皇帝的行为是非法的,董卓拥立的皇帝也是非法的。天下所有州郡官府、忠义之士都要坚决反对董卓用屠刀拥立的伪皇帝,坚决反对董卓把持的伪朝廷。”

“第四:号召天下所有州郡,每一个郡国选举一名监察御史,到洛阳参加全国监察御史会议。全国监察御史会议是全国最高权力机构、立法机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由全国监察御史会议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举、监督、罢免皇帝,同时,由全国监察御史会议选举、监督、罢免朝廷大臣。”

周永之所以坚决反对董卓所立的汉献帝,就是防止有人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自己是坚决不会供着这么一个皇帝的,但是他也不希望别人拿着这块破招牌来威协他。

监察御史自古就有,一般叫着监察御史台。其主要目的是监督、监察朝廷大臣,同时也有监督、监察皇帝的责任。只不过因为皇帝不同,监察御史作用可大可小。而周永所提的监察御史会议,则是要有真正的实权,绝不仅仅只是橡皮图章而已。

“将军大人,你真是深谋远虑啊!六年前你就在幽州实行监察御史会议,难道你料到会有今天?”田丰望着周永,眼神里充满了疑惑。“有了监察御史会议,皇帝也能象太守一样被罢免吗?”

“当然,正是因为全国监察御史会议有了选举、监督、罢免皇帝的权力,皇帝的权力才会受到制约,才不会出现新的太监、外戚和权臣。”周永重重地点了点头,严肃地说道:“只有皇帝和官吏的权力受到制约,才能消除□□,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将军大人,通过我们在幽州这几年的试行,我也知道监察御史会议确实是一个选举、监督、罢免官吏的好办法。”田丰对监督御史会议还是很有好感的,他担心地说道:“如果各地郡国的太守、国相们知道他们也将受到监督,恐怕他们也不会支持的。”

“呵呵……阻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们将为之奋斗。”周永当然知道会有阻力,二千年后,还有人为实行□□争论不休,何况现在?“立即通知蒯越、蒯良,让幽州各郡联名通告全国,响应我们的檄文。同时,请田丰先生动员冀州各郡太守、沮授先生动员并州各郡太守,同时通知龚林、龚易,动员青州各郡太守,一起联名通告全国,响应我们的檄文。”

……

“将军大人,我有一个想法。”军事会议结束之后,军师和将领们都走了,只有张半仙留了下来。他似乎找周永有事,犹豫了一会儿才笑着说道:“将军大人,我想到洛阳去。”

“嗯……”周永吃惊地望着张半仙,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朝廷大臣们纷纷逃出了洛阳,他却还洛阳跑,实在是不可思议。“你该不是舍不得吴丰的客栈吧,放心吧,丁原已经死了,客栈还是我们的。”

“呵呵……说起来还真有些对不住丁原,要来了他的骑兵,他却死了,客栈也没办法给他了。”张半仙似乎有些伤感,停了停才说道:“我到洛阳,想把少帝刘辩给救出来?”

“啊……”这个想法也太疯狂了吧,周永惊讶地望着张半仙。自己好不容易摆脱了束缚,可不想再戴个紧箍咒。要是别人提了这个建议,他一定以为那是别有用心。可是张半仙也不喜欢皇帝,他救少帝想干什么?

“将军大人,董卓生性残暴,凶狠嗜杀,如果他把少帝杀了,我们的政治攻势就将失去任何意义,天下人不得不尊崇刘协。而如果我们把少帝救了出来,天下人就会尊崇少帝,董卓不战自败也。”

“当然,救出少帝以后,我们不能再回到皇权专制、宦官、外戚、权臣争斗的时代。我们就按照将军大人的设想,建立全国监察御史会议制度。我们甚至还可以参照列郡太守的任期制度,对皇帝也实行任期制。”

“天啊……张灵先生,你真是个天才,竟然连皇帝你也能实行任期制。”如果实现任期制,就等于废弃了皇帝的终生制、世袭制,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我同意你去救少帝,我们晓谕天下的檄文按时发出。不过,现在我要加上一条,那就是皇帝也要实行任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