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三国之风流帝王
1117700000551

第551章 :险恶用心

不管是什么时候,谁要是掌握了舆论,谁就获得了民心,谁就获得了大义,谁就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同和支持。而在这个没有电视、广播、网络的时代里,油印的报纸就是引导天下舆论最好的工具。

自从晓喻天下的《告全国人民书》发出之后,犹如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几乎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大讨论。然而,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没有一个人公开响应。

率先打破沉默的是平原郡太守龚林、东莱郡太守龚易。他们兄弟俩按照周永的意图也发布了一篇《告全国人民书》。周永的动员工作做的并不理想,青州其他郡的太守并不愿意在檄文上署名。

紧接着是冀州的中山、常山、赵国、巨鹿四郡和并州的上党、太原两郡和司隶的河内郡分别发布了檄文,这些郡全部都是周永控制下的列郡,而周永没有控制的郡则集体保持沉默。

最后响应的是幽州九郡,让周永没有想到的是,在幽州的十一个郡中,右北平郡太守公孙瓒、辽西郡太守刘备竟然也拒绝署名。周永不由得暗暗想到,看来这两个枭雄也已经耐不住寂寞了。

在这些响应的檄文中,都是真真假假、捕风促影地夸大董卓的罪恶,特别是对于董卓沾污先帝嫔妃的情节大加渲染,极大地羞辱、贬低皇权,同时呼吁召开全国监察御史会议,由监察御史会议来管理国家。

所有的檄文,周永都油印发往全国,由幽州骑兵的情报组织成员张贴到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由于檄文用白话文所写,通俗易懂,迅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中心议题。

经过几轮狂轰乱炸,全国的百姓们和绝大多数的士人们都接受了一个理念,那就是只有召开监察御史会议,由监察御史会议管理国家,才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办法。

当周永接到乔瑁的三公檄文的时候,不由得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该来的终于来了,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这位乔瑁大人还真是没有辜负周永的期待,在规定的时间、接照规定的剧本开始演出了。

随即,周永再次发布了《告全国人民书》,响应乔瑁发出的三公檄文,并扬言要率兵渡河,赶走董卓。同时再次呼吁各国州郡,选派监察御史到洛阳,组成监察御史会议,由监察御史会议管理国家。

不知不觉之间,周永已经通过自己控制的各郡发出的响应檄文转变了舆论方向,把由监察御史会议选举、监督、罢免皇帝,逐渐改成了由监察御史会议管理国家,以慢慢引导这个时代的人们适应议会制□□。

……

曹操一路隐姓埋名,匆匆赶路,虽然也经历了一些风险,但是凭着他的聪明,以及地方官府对董卓的痛恨,使得他化险为夷,躲过了董卓的追捕,成功地逃到了陈留境内。

一路之上,曹操凭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王允派来的王植、秦琪、韩福、孔秀四个军侯、都伯,心甘情愿地留在了他的身边,成了他第一批铁杆手下。

曹操一到陈留,就开始变卖家产,招募士兵。尽管曹操的父亲曹嵩并不支持曹操的行动,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为了保住他儿子的性命,也为了曹操“国家的难、匹夫有责”的理念,曹嵩很理智地选择了沉默。

曹操既没有官职,也没有皇上圣旨,私自募兵就是造反,因此,曹操这时候的募兵却是偷偷摸摸的进行的。时任豫州牧的黄琬接到举报后,还派人来追究曹操。只是由于陈留太守张邈的支持和求情,黄琬才放了曹操一马。

紧接着乔瑁发出了三公矫诏,使得曹操一下子找到了招募士兵的理由。而就在这时,黄琬也调离了豫州,被董卓调到朝廷去了,曹操便开始大张其鼓地招募士兵。

曹操继续发挥他的优势,说动了陈留的富豪卫兹,得到了他的赞助。卫兹不仅倾囊相助,而且还利用自己的影响,动员陈留子弟报名参加曹操的队伍,曹操很快就在陈留招集了数千人马,可以说卫兹是曹操起兵的最大功臣。

除去卫兹外,还有一个人给了曹操很大帮助。那就是丹阳太守周昕的弟弟周喁,曹操起兵的时候也找到了周喁,周喁很爽快的答应了曹操,组织了两千多人的兵马加入曹操军中,曹操任命他为自己的军师。

曹操的家族也给了他很大人帮助,特别是夏侯⑾暮钤ê筒苋省⒉芎椤⒉艽康燃易褰欤潜渎艏也心季樱黄鹜犊苛瞬懿伲沟貌懿俚木痈笫且恢患易寰印

……

袁术逃离洛阳之后,直接来到了南阳郡的鲁阳城。此时的南阳是全国最大的郡,黄巾之乱后,经过五年的恢复,经济开始复苏,人口还有二百多万,而且紧挨着袁家的基业汝南,确实是招募士兵的理想之地。

鲁阳位于汝南的北端,紧邻着豫州的汝南、颖川两郡,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袁术之所以选择这里,就是想得到南阳、汝南、颖川三郡的人力、物力。

然而,袁术一开始也遇到了麻烦。时任汝南太守张咨,也和冀州牧韩馥一样则由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推荐,由董卓任命的,对董卓还抱有几分好感,不允许袁术在他的地盘上招募兵士。

没过几天,乔瑁的三公檄文就传到了南阳。久经官场的张咨马上看到了风向的变化,立即调整了对袁术的态度,不仅允许他在南阳招募士兵,而且还把南阳兵库里闲置的军械也送给了袁术。

袁术的招兵行动也得到了袁氏家族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支援了大量的钱财、粮草,而且还以挥自己的人力优势,为袁术网络了大量的人才,其中象谋士袁涣、阎象、杨弘都来到了袁术的帐下。

与此同时,还有大批仰慕袁氏一族的武将投到了袁术帐下。除纪灵、张勋之外,象陈兰、乐就、李丰、刘洋、梁刚、桥蕤、荀正等等将领都在这一时期聚集在袁术的周围。

至此,除了临时客串的孙坚还没有到达以外,袁术的草台班子基本搭建完成。演戏的海报早已经贴了出去,锣鼓家什已经敲响,大幕已经拉开,演出即将开始。

……

“哈哈哈……”袁绍大声笑着,脸上绽开了花。许攸、逢纪、陈琳、戏忠、郭嘉等一班当今名士和淳于琼、眭元进、韩莒子等十几个北军、西园军将领的到来,让袁绍大喜过旺。“我有了你们这班文臣武将,董卓老贼离死不远矣。”

为了袁绍的大业,袁绍可以说是不遗余力,这些文士、将领都是他从洛阳招来的,好多人都是冲着袁氏一门的辉煌,和袁绍的权势而来的。这些人都是有眼光的人,他们看到了洛阳朝廷的没落,急于寻找一棵能够撑起一片阴凉的大树。

“只要校尉大人登高一呼,天下莫不响应,董卓老贼不足虑也。”许攸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了袁绍:“这是太傅大人托我带给你的一篇□□董卓的檄文,太傅大人特别交待,让你务必照办。”

袁绍接过信来,匆匆扫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把信装在口袋里。他把这些人安顿之后,便把许攸、逢纪、以及先期到达的郭图召集在一起,来到了他的后堂。

“叔父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既然已经提出了赶走董卓之兵,由各郡的监察御史选举皇帝,为什么又要我们提出拥立少帝刘辩?”袁绍把信递给许攸、郭图、逢纪他们后,不解地问道。

许攸从京城带来的这份檄文足够重量,天下人读到之后,恐怕都要义愤填膺、怒火中烧,纷纷聚集到□□董卓的大旗之下。袁隗在这份檄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就是董卓的罪状主要是废黜少帝刘辩、毒杀太后、屠杀群臣,而□□董卓的终极目标就是解救弘农王,还社稷于少帝刘辩。

袁隗在檄文中把董卓定义为自大汉立国四百多年来除王莽以外最大的祸国奸臣。王莽当年直接篡汉自立了,而董卓距离这一步也不远了。董卓不除,大汉将覆。当今天子刘协是董卓所立,是董卓倚其祸害天下的傀儡,所以当今天子理所当然要随着董卓的败亡退下帝位。

如此以来,□□董卓的理由更加充分了,而且还有了拥立刘辩的号召。董卓败亡之后,弘农王刘辩重登帝位。参加讨董大业的士人们成了拯救大汉于危亡的功臣,成了振兴大汉的中兴之臣,其显赫功业足可流芳百世。

许攸把信看了一遍,迷起了眼睛。想了一会,淡淡地说道:“以我的估计,太傅大人是担心各地州郡官府不能接受由监察御史选举皇帝的主张,为他们提供的一条选择,以确保他们支持□□董卓。”

由监察御史选举皇帝,这可是闻所未闻的创举,突然之间不可能为所有人接受。特别是那些汉室宗亲、和那些愚忠愚孝的儒家弟子,他们是绝对不会造成由监察御史选举皇帝的。

袁隗作为一个老资格的政治家,当然知道这其中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因此他才让乔瑁提出由监察御史选举皇帝,而让袁绍再提出拥立刘辩,如此一来,更显得袁氏一门忠于大汉王朝。

“如此以来,我们要是赶走了董卓,该如何确立皇位呢?”袁绍双手一摊,为难的说道:“有的人赞成由监察御史选举皇帝,有的人则想由自己拥立皇帝,搞不好我们自己人岂不是要打起来?”

其实袁绍的心里是非常赞成由监察御史选举皇帝的,只有这样他才有机会当上皇帝。如果自己打了半天,最后赶走了董卓,却还是让别人来当皇帝,他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我想,这是太傅大人为了保护留在洛阳的士人,并不是真的想要拥立少帝刘辩。”逢纪看完了信,淡淡地说道:“如果我们在关东起兵,董卓肯定会迁怒于还令在洛阳的士人。而一旦我们声称要拥立少帝刘辩,那些留在洛阳、拥立刘协的士人们就成了罪人,承担了当初在董卓的威逼下默许废黜少帝刘辩的所有罪责,也成了董卓的帮凶,成了我们的□□对象,他们因此就可以保住性命,甚至还能帮助和策应讨董大军,以期迅速达到目的。”

袁绍和许攸他们都很清楚,他们当初逃离洛阳,留在洛阳的士人们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因此留在洛阳的士人也是他们真正的同志。董卓如果不是傻瓜,肯定会找这些人算帐。

郭图看完了信,脸色却变得异常凝重,一瞬之间流露出一丝痛楚。他把信放回到桌子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想过没有,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出现需要拥立、或者选举皇帝的情况?”

“这还用问吗?只有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才需要拥立和选举皇帝啊!”袁绍微微皱了皱眉,认为郭图的话纯粹多余。

“你是说,太傅大人并不是真的想拥立少帝刘辩,而只是想……想……想……”许攸马上就明白了,可是他自己也被这个想法吓住了,他结结巴巴地说了半天,也没敢说出那句话。

“到底想什么?”袁绍可有些急了,不由得恼怒地瞪了许攸一眼。他们可是多年的朋友,两个人之间有什么话不敢说的,还用得着在这里吞吞吐吐?

“太傅大人这是想借刀杀人!”许攸定了定神,郑重地说道。

“啊……”袁绍倒是吓了一大跳,立即明白了怎么回事。“你是说,一旦我们拥立少帝刘辩,董卓就会杀了刘辩,以绝我们的念想。到时候我们赶走了董卓,再废黜刘协,如此以来,天下就没有皇帝了?”

“正是如此!”许攸重重地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同时他的心里也有些颤抖,深深感受到了朝廷争斗的残酷。可怜刚刚十四岁的少帝,还是一个朦朦胧胧的少帝,就已经被人算计了一次又一次。而这一次,恐怕连命也要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