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监督制度创新
11586900000061

第61章 社会伦理道德建设(2)

我们必须重视教育培训机构对国家公民的道德训练。教育培训机构的各种培训内容中应当将公民的道德培训作为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培训为各级各类政府或行政机构培养和输送各类具有从事公务所必须道德素养的公民。因为我们知道,公民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影响社会生活的走向。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加强各级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要将公民的道德教育作为公民培训的必修课程。此外,还必须探索社会伦理道德建设行之有效的形式和方法。既要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引导广大公民,又要善于从市场经济运作中总结道德伦理准则;既要从理论上“灌输”又要善于用榜样力量去感化公民;既要正面引导,又要善用舆论力量批评,遏制有不道德行为的公民。只有这样,正确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规范才能在社会中的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国家各项建设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第二节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重点)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变化的新态势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正逐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基本土壤,并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人际关系。市场机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其他机制不可替代的优势。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而且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社会组织形式是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一种发展阶段,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革命性的作用。它冲破了狭隘的生产方式对人类发展的严重束缚,扩大了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大大促进了生产和交换的社会化,充分刺激和调动了生产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心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人均GDP在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的发展阶段,往往既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200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第三篇监督制度创新与廉政文化建设295鬻题。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为了创造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讨与推进。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社会流动增强,个人对单位的依附性逐渐弱化,个人可选择的机会增多,社会异质性提高,人们的求富意识、竞争意识增强。尽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际关系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际关系还有着不可割舍的渊源关系,但由经济体制改革所引起的历史性的社会转型,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多相应的变化,强烈地表现出与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尽相同的特点。在这些特点中,既有与以往相比进步的、积极的、值得肯定的方面,也有一些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方面。

市场经济是自主的经济,法治经济,利益经济,竞争经济,道德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初期,人际关系就已呈现出新的态势。达些新的态势虽然只是具有一定的实然性,而非应然性,但它反映了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1.由一元走向多元。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单纯,相互之间以“同志”相称相待,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突出。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出现了合作经济、股份经济、中外合资经济、中外合作经济、独资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原有的“同志”式关系被打破,出现了“老板”、“雇员”等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和经济领域的变化。人们的活动领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地扩大,人们可以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活动。人际关系无论在交往的形式、交往的内容上都出现多元性的特征。从交往的形式来看,过去主要表现为管理、服从这种较为单一的形式,而这种交往形式的核心,是以静态为主。管理者、服从者相互间的关系和地位是基本不变的。但是,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终身制的打破、个体经济活动面的扩大,必然出现了竞争、流动、分化等多样的动态交往形式,与这种交往形式相联系的人际关系的交往内容也多样化了。经济信息、技术信息、文化信息逐渐成为人际关系交往中的重要内容。

从人际交往对象的变化来看,交往对象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烈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等一系列个人因素以及这些个人因素与社会需要、职业空缺的关系来自由选择职业。而且人的一生中能进行多次职业选择。人们在选择职业过程中,通过考察、咨询、接触,会使人际交往的层面越来越多,交往范围越来越广。

其次,市场经济扩大了个人与集体之间交往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可以选择集体,集体也可以选择个人,双方都有选择的自由。个人也可以选择多个集体,集体也可以选择不同的个人。这与计划经济下个人和集体之间无选择关系截然不同。

个人和集体之间选择范围的扩大使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

再者,随着人才交流、学术交流和经济交往等社会活动的不断增加,给人们主动参与和自愿组合各种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各种自愿组合的社会群体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社交场合,使人们可以在多层次、多方面实现自己的交际动机,在群体中获得多方面的技术和信息,掌握多种知识,满足自己的社交愿望。

此外,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纽带也由一元向多元转变,即从单缘转向多缘。形成了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层层相叠、环环相交的错综交叉的人际关系网,人际交往也由一元走向多元。

2.由封闭转向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虽然经历了3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但可以说商品经济没有什么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仍然是以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为主。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人际关系必然是简单的、狭小的和封闭的。因为自然经济主要是人与自然发生联系,“日出而作,日暮而息”,极少与外界交往联系,生产过程中主要是劳动与自然的交换。我国“各自在家门,万事不求人”的古训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马克思也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提出,小农生产方式不是使人互相交往,而是使人相互隔离;他们在生产上没有任何丰富的社会关系,在消费上也“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他们奉行的是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的模式。恩格斯说:“假如没有产业革命,他们是永远不会丢开这种生活方式的。”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的发展已将人们原有的封闭圈打破,人口流动增大,人们的工作、生活空间大大扩大。人们为了开拓市场、了解信息,交往的面越来越广。有的人有很多外地朋友,形成了多层次的人际关系,并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中国人的性格与交往习惯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发展市场经济就要与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与社会化生产相联系。因为在资金、原料、技术、销售等方面都要依赖于社会条件,并要逐渐走向市场机制的调节。同时,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为此,每一个社会劳动者就要使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样,再想自我封闭都不可能。正如马克思曾针对资本主义发达的商品经济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所以,人际关系传统模式受到巨大冲击,人们的社交圈和社交观念便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个人和集体交往的活动半径扩大了,突破了封闭状和以前所固有的某种无形的界限。而且,具有进一步开放发展的趋势。就个人而言,个人交往突破了血缘关系的封闭性、男女交往的限制性,增加了职业交往和公共关系交往;就集体而言,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是集体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集体形象的好与坏关系到产品价值的实现,因此行业交往、职业交往、市场交往、人员交往等已成为集体必不可少的活动,这就使集体交往突破了地域、行业、部门的限制,使集体人际关系的交往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深广性。

人际关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是个人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表现。人际关系越开放,个人的眼界就越开阔,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也就越强。恩格斯在谈到文艺复兴时曾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那时,差不多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在这里,恩格斯显然是把“开放”看作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进一步改变了狭隘的封闭观念,扩大了社会交往,建立起开放型的人际关系,以叩开事业成功的大门。

3.重竞争,轻合作。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不承认发展商品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客观必要性,对社会的经济活动几乎都以国家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来管理和运作,加之传统文化倡导的“和为贵”,认为只有“和”才是维持和发展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并视之为人际交往的准则,因而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主体之间只有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相互之间分工不分家,不存在竞争的关系,因此,只提倡经济主体间的“劳动竞赛”与相互协作,而不倡导竞争。对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视而不见,一味强调“利他”、“协作”,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竞争型经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有商品就会有交换,有交换就要有市场,有市场就必然伴随着竞争。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和为贵”的交往观念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具有竞争意识,改变“和为贵”的传统交往观念,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是全新的,是属于市场的,每个人都毫不例外地必须参与竞争,否则贫困和淘汰会无情降临。市场竞争实质是一种由经济利益关系引起的利益主体,特别是作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企业之间追求经济利益的较量与竞赛,实质是商品内在矛盾的外在表现,是由价值规律派生的必然现象。在市场交换中,市场主体都力图实现最大利益,或实现最小亏损而相互竞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派生出市场竞争,作为同一过程,竞争使价值规律的要求得以贯彻。同时,竞争目标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不再局限于政治和权力,而是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诸如岗位、工资、就业、科研、学术、文化、教育、人才等都可能成为竞争目标。在竞争方式上,也趋向于多样化。不同的人也采取了不同的竞争方式,有的人在竞争中及时调整自己的位置,寻求新的方法,以加强自己的力量,使自己逐步树立优势,战胜对方;有的人在竞争中不注重增加自身力量,而是削弱对方的力量,或诋毁对方,破坏对方的信誉。因此,为维护竞争的良好秩序,人们之间所展开的竞争活动必须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以确保竞争在健康的轨道上进行。只有使竞争规则法制化,权力被弱化,才能保证竞争的自由和公平。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是并存的。然而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竞争产生片面理解,导致人们疏远了合作。

在人际往来中越发注意自我,人际关系中整体意识较差,不习惯于合作,人为隔绝、各自为政、内耗严重等现象比较突出,因此使人际合作关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4.重物质交往,轻精神交往。

在传统计划经济下,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强求短时期内人的精神境界的高度统一和一致,片面夸大了精神的主观能动作用,单纯强调和追求“精神万能”,没能正确处理好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在重精神的观念影响下,人与人之间讲求奉献,讲求服务,热心为他人做其所需要的事情,而不计较回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雷锋精神的出现正是当时社会风尚的典型代表。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情感融洽,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先人后己现象蔚然成风,随处可见。但由于我们忽视经济建设,使经济建设遭受巨大的损失。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重物质交往取代了重精神交往。这是当前我国人际关系出现的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在我国,人际关系经济化倾向是近十几年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日益呈现出的明显趋势,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问题就更突出了。可以说,人人都不满意人际关系的这种现状,但似乎又都必须适应这种社会现实。

人际关系的功利意识明显增强。有不少人处理人际关系以方便有用为原则,能够给我带来好处、对我有用的人才去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