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
1191100000026

第26章 平南宋 (4)

宋理宗显然十分高兴,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对有过之臣网开一面,即便是对弃城逃跑的官吏,比如德安县三关使彭哲,也只是削官两级了事。君臣相贺达三个月之久。同年4月的某一天,监察御史洪咨夔进言说:“金国虽然已经灭亡,蒙古却越来越强大,加强边防都怕来不及,怎能在此时忘情相贺呢?”

洪御史本意是提醒理宗要勤于政务,而理宗却想起光复中原之事。于是,君臣就此事讨论了很长时间。

6月某日,赵葵认为光复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上奏皇帝请求出兵。理宗大喜,加授他京河制置使、知应天府、南京留守等职务,让他与关陕制置使、知河南府、西京留守全子才一起出兵,夺回旧都汴京(今开封)。

当月,赵葵率军自滁州(今安徽滁县)往北进发,攻陷泗州(今江苏盱眙)后西向直指汴京。全子才则率军由陕西往东直逼汴京。汴京守将投降。两路兵马在汴京会合。然而,由于汴京黄河堤坝决口,“水潦泛滥,粮运不继”,而所收复的州郡都是空城,根本无法提供军粮,而蒙古兵已南下渡河,并重拾水淹中兴府的旧计,打开黄河水坝,水淹汴京城,“(宋)兵多溺死”,在内外交困之下,“遂溃而归”。[2]

事后,赵范主动上表请求弹劾赵葵,言其出兵过于轻率。其结果是,赵葵与全子才各降一级,赵葵仍主管河南、京东营田边备。

之所以在这里重点提及此事,因为它可以说明两件事:其一,宋理宗虽有抱负,然则只是个机会主义者,在完全不知两国军事实力差距的情况下,竟然妄想收

[1]《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奸臣列传四》。

[2]《宋史》卷四百一十七,《赵葵列传》。

复汴京,真可谓“无知者无畏”;其二,南宋的军情实力太弱,竟然不知所攻州郡都是空城,以至于粮草无着,不得不狼狈而回。这些都是不妙的信号。

这件事加强了窝阔台入侵南宋的决心。之所以说“加强”,是因为托雷特使被杀一事,早已引起蒙古大汗的不满。

公元1234年7月,窝阔台召开库里台大会,讨论亲自领兵伐宋的事情。由于赤老温等大将主动请缨,窝阔台放弃了御驾亲征的打算。

从公元1235年至1237年,蒙古分三路进攻南宋:西路攻打四川,中路攻打湖北,东路攻打黄淮一带。三路大军皆所向披靡。枣阳、成都、襄阳、光州、随州、黄州等州县都一一被蒙古大军攻克。公元1237年冬,“宋惧请和”,蒙古军班师回朝。次年夏天,襄阳别将刘义叛蒙降宋,南宋得以重新夺回襄樊要地。[1]

蒙古人在西路和中路的入侵,并非以扩大疆土为目的,而是承袭千年的老路数——劫财。比如,公元1235年10月,蒙古大军在攻陷枣阳、襄阳、邓州、郢州(今湖北钟祥)等地后,“掳人民牛马数万而还”。他们之所以执行这种策略,或许是因为缺乏足够的行政管理人才,更主要的原因或许是厌恶这些地区的地形。

相比之下,地形平坦的中原地区对他们更具吸引力。公元1236年7月,窝阔台将中原各州分封给了诸王、贵戚。其中,窝阔台的长子贵由分得了大名府,兄弟察哈台分得了太原府,侄子拔都分得了平阳府。

值得一提的是,在窝阔台大汗的中后期(1235—1242年),南宋并非蒙古帝国的惟一重点,东面的高丽,西面的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波兰、匈牙利,以及罗斯国、布加里亚等国都是蒙古人入侵的目标。

[1]《元史》卷二,《太宗本纪》。

公元1241年11月,窝阔台去世。在此后4年的时间里,政权被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氏,以及权臣镇海所把持。1246年,41岁的贵由当选大汗,但他的政权只延续了2年,因为他2年之后去世了。经过3年的权力真空期之后,1251年,托雷的长子蒙哥当选大汗(1251—1258年在位)。从窝阔台去世到蒙哥上台,在10年的时间里,蒙古停止了对南宋的大规模入侵,只是断断续续地劫掠若干州县。

蒙哥上台之后着重做了两件事情,其一是大力栽培同母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其二是完善了灭亡南宋的国策。

成吉思汗尚在世的时候,曾询问金国降将郭宝玉夺取中原的策略,郭宝玉回答说:“西南诸蕃勇悍可用,宜先取之,然后借助他们的力量夺取中原,一定能够成功。”正是受到这个战略的启发,蒙哥的灭宋之策正是先取四川,再取湖北荆襄之地,然后沿着长江由西向东进军,与自北向南进攻的大军合攻临安。

公元1252年7月,蒙哥命忽必烈征讨大理和四川,并诏谕南宋“荆南、襄阳、樊城、均州(今湖北丹江口)诸守将”,让他们投降。次月,忽必烈命人修筑利州城(今四川广元),以此作为攻取四川的准备。次年,平定了大理。[1]

公元1257年9月,蒙哥命宗王塔察儿率领各军南征,围攻樊城。然而,他们遇上了连下一个月的大雨,最终不得不退兵。

次年2月,蒙哥率军南征。大军从鄂尔多斯南下,在黄河边扎营。此时黄河水已封冻,大军在河面撒上土,很轻易地过了河。而后蒙哥亲征四川,忽必烈奉命征湖北,塔察儿授命攻荆山,以分散南宋的兵力。总的来说,这次出征尽管赢得战役无数,却都不是决定性的战役。但是,它为忽必烈灭宋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忽必烈积累了对宋作战的宝贵经验,蒙古军也加深了对南宋地形的了解。

[1]《元史》卷三,《宪宗本纪》。

公元1259年7月,蒙哥崩于钓鱼山(今重庆合川)。9月初,亲王穆哥从钓鱼山派出的使者抵达湖北,向忽必烈报告蒙哥去世的消息,并请他北归以谋大汗之位。忽必烈说:“我奉命南征,岂可无功遽返?”

忽必烈本想攻克鄂州之后北撤,然而,南宋援军不断且粮草充足,围攻两个月仍未能破城。正在此时,忽必烈又收到消息,多位大臣谋立阿里不哥——忽必烈同母弟——为大汗,于是,他被迫率军返回蒙古以角逐汗位。[1]退兵之前,他接受了正在鄂州督战的南宋右丞相兼枢密使贾似道私下开出的请和条件。

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在开平登大汗之位。次月,蒙古国信使翰林侍读学士郝经、副使翰林待制何源、礼部郎中刘人杰等人,带着大汗的书信出使南宋,重申两国和好的意愿,同时征收贾似道许诺的岁币。

然而,贾似道不仅向朝廷隐瞒了私下请和的事情,还让廖莹中等人写了《福华编》,以歌颂自己在鄂州的功劳。由于担心蒙古特使的到来会揭穿谎言,贾似道密令淮东制置司在真州(今江苏仪征)拘留了郝经等人。[2]为了激起战事以掩盖私下求和真相,贾似道还调动兵马,并放出消息说将要进攻涟州(今江苏涟水)。

同年6月,得知南宋准备进攻涟州的消息后,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下令加强防备。8月,宋军逼近涟州。李璮请求渡过淮河主动出击,但忽必烈以为郝经等人还在南宋,两国仍有通好的希望,因此没有同意李璮的请求。9月,李璮再次请求进攻南宋,忽必烈还是没有同意。

公元1261年正月,南宋军围攻涟州,但被李璮的军队击败。4个月后,忽必烈派崔明道、李全义为祥问官,去南宋淮东制置司查问郝经等人下落,并以扣留信使、侵扰边境的理由对南宋朝廷进行责问。

[1]《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一》。

[2]《宋史》卷四百七十四,《奸臣列传四》。

7月,忽必烈下诏举兵攻宋。诏书写道:

朕自即位之后,以停止战争为念,故派信使与南宋通好。然而,宋人没有远见,乘我们内部有小矛盾,反而侵扰我边境……诸大臣皆请求举兵南伐,而朕看重两国生灵,一直在等待信使回来,希望他们有悔改之意,以达成和议。可是过了这么久,被囚信使仍未返回,两国往来礼节也已中断,对边境的侵扰也没有停止……你们应当整顿士卒……等到秋高马肥之时,由水陆分道而进,以为问罪之举。

在接下来的四五年时间里,两国战事主要集中在黄淮一带,蒙古人并没呈现压倒性的胜利。但是,随着忽必烈笼络民心的政策的颁布和执行,蒙古人占据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这些笼络民心的政策包括:

提拔多名儒士担任官职;宽待入境南宋私商,如有货物被封者,返还其货物,安排他们在专营场地进行贸易;禁止蒙古官兵侵扰农户;诏谕官府自行转运田租,“不可劳民”;在淘汰疲惫老弱士兵之后,继续安抚接济他们的家庭;“官民所贷官钱,贫不能偿,诏免之”;免除受战争蹂躏地区的租赋等等。

公元1267年是重要的转折点。

在这一年11月的朝会上,南宋降将刘整向忽必烈进言:“南宋君主幼弱,大臣无道,这是上天赐予的良机,圣上应该趁势一统天下。臣愿效犬马之劳,先攻打襄阳,摧毁其屏障。”然而,多数大臣都不同意刘整的建议。

刘整接着对忽必烈说:“从古至今的帝王,如果不统一四海,就算不上正统。我朝已经夺取天下的十分之七八,为什么不攻下南宋,实现皇朝正统呢?”这番话的言下之意是,蒙古应该加大攻宋的力度。听了刘整的这番话之后,忽必烈的雄心壮志顿时又被激发起来,他回答说:“我进攻南宋的决心已经定了!”

刘整原在宋将孟珙麾下效力,有勇有谋,曾因带12勇士夜擒信阳太守而名躁一时。因不堪忍受吕文德、俞兴等人陷害,1261年,时任潼川安抚使、知泸州军州事的刘整带领30万户百姓向忽必烈投诚。

正是从公元1267年开始,蒙古不再在黄淮与南宋周旋,而是重回蒙哥时代的既定战略:先取荆襄,再图临安,一统天下。

次年正月,忽必烈敕令陕西五路、四川行省造战舰五百艘交付刘整。8月,升任刘整为都元帅,与都元帅阿术同议军事。9月,两位都元帅奉命统帅各路兵马围攻襄阳。他们在鹿门堡及白河口筑城,做长期围攻的准备。刘整统帅五万兵马,在沿江诸郡强取掠夺,俘虏了八万百姓。可是襄阳城坚粮足,一时难以攻克。

刘整将攻城不利的原因归结为水军实力不够。公元1270年某月某日,他向忽必烈进言说:“蒙古骑兵所向无敌,惟独水战不如宋国。学到宋国的长处,造战舰,习水军,大事就成了!”得到大汗的许可后,造得战舰五千艘。刘整每日演练水军,在大雨天不能出船时,则画地为船而习之,最终得水军精兵七万。[1]

为了增加蒙古军的攻城力量,公元1271年某月某日,忽必烈向同母弟、伊尔汗国可汗旭烈兀求援,请其代为寻找若干制炮大师。因为他曾经听旭烈兀提到过,西亚有一种配重抛石机,是特别厉害的攻城武器。看到前景越来越明朗,同年11月,忽必烈下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建立国号为“大元”。

公元1272年3月,刘整大军攻破了樊城的外城。但是,其内城仍然难以攻克。几个月之后,刘整得到一个好消息:西域制炮大师亦思马因已造好回回炮。公元

[1]《元史》卷一百六十一,《刘整列传》。

1273年正月,刘整水军船载回回炮,在城下直轰樊城,终得攻破。蒙古军屠杀了全城军民。一个月之后,在刘整等人的劝降之下,襄阳知府吕文焕献城投降。

3月,忽必烈同意刘整的请求,命其教练水军五六万,并让兴元、金州、洋州、汴梁等州县造船两千艘。4月,朝中大臣皆请求传檄讨伐南宋。忽必烈征求姚枢、许衡、徒单公履等汉族谋臣的意见。徒单公履回答说:“乘破竹之势,席卷三吴,是时候了!”忽必烈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开始着手考虑统帅人选。

公元1274年正月,忽必烈任命伯颜为统帅,并诏令中书省征调十万兵马,兵分三路直指南宋都城临安。7月,南宋度宗去世。在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年仅五岁的赵隰登基,是为宋恭帝,其祖母谢太后、母亲全太后摄政。12月,伯颜大军已进驻汉口,攻陷鄂州等州县。

1275年正月,再先后攻克黄州、涟州、蕲州、江州等州县。与此同时,忽必烈同意枢密院的建议,下诏招降嘉定、重庆、江陵、郢州、涟海等拥兵自守的州县。

同年2月,贾似道欺君罪行大白于天下,南宋宰相陈宜中请求诛杀贾似道,谢太后说:“贾似道勤劳辅助三朝,怎么忍心因一朝之罪,失去对待大臣的礼仪。”谢太后本打算只罢免他的几个官职了事,后来见群臣激愤,不得已才贬他为高州(今广东茂名)团练使。贾似道最终死于漳州县尉郑虎臣之手。至于蒙古国信使郝经,在无辜被囚十五年之后,终于重获自由。然而不幸的是,他在次年便离开了人世。

同年12月,江西、安徽、江苏以基本完全攻陷,浙江嘉定府献城投降,对临安的合围之势已成。伯颜大军进驻平江府(今江苏苏州)。当月庚子日,南宋恭帝派遣尚书夏士林、右史陆秀夫带着书信称侄求和。

公元1276年1月,南宋恭帝派遣其宗室保康军承宣使尹甫、和州防御使吉甫等人带着传国玉玺及降表至伯颜军中。恭帝在降表中称臣,请求削去皇帝称号,并

将两浙、福建、江东、江西、湖南、湖北、两广、四川等尚属南宋管辖的州郡全部献给元朝,“欲望圣慈垂哀,不忍臣祖宗三百年宗社遽至殒绝”。

至此,南宋基本灭亡。两年之后,流亡皇帝端宗病逝。公元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