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蒙古帝国
1191100000027

第27章 东征

朕闻汉人言,取人家国,欲得百姓土地,若尽杀百姓,徒得土地何用?又有一事,朕实忧之,恐卿辈不和耳!

——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军第二次征日前夕对诸将的训话

根据《元史》的记载,日本进入蒙古帝国大汗的战略视野,最早是在至元二年,也就是公元1265年。当年,高丽人赵彝等人谏言忽必烈“日本国可通”,于是,大汗开始考虑适合出使日本的人选。

公元1266年8月,礼部侍郎殷弘与兵部侍郎黑的奉旨出使。比照元朝(当时忽必烈尚未立国号“元”)的百官级别设置,兵部侍郎、礼部侍郎都是正四品,如果换成现在的官阶,则比正厅级的级别稍高,比副部级的级别稍低。安排两位正四品官员出使,算是比较给一向被称为“倭国”的日本面子了。

由于之前从未与日本打过交道,不熟悉那里的政治地理情况,忽必烈给高丽国王王禃下了一道圣旨,要求他选派合适的向导,协助蒙古特使出访日本。忽必烈在圣旨中警告王禃:“勿以风涛险阻为辞,勿以未尝通好为解……卿之忠诚于斯可见。”至于蒙古与高丽的关系,后文将有专节交代。

在这两位侍郎出发之前,忽必烈交给了他们一封信,让他们转交给日本国王。这封国书原文如下:

大蒙古国皇帝奉书日本国王: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况我祖宗,受天明命,奄有区夏,遐方异域,畏威怀德者,不可悉数。朕即位之初,以高丽无辜之民久瘁锋镝,即令罢兵还其疆域,反其旄倪。高丽君臣感戴来朝,义虽君臣,欢若父子。计王之君臣亦已知之。高丽,朕之东藩

也。日本密迩高丽,开国以来,亦时通中国,至于朕躬,而无一乘之使以通和好。尚恐王国知之未审,故特遣使持书,布告朕志,冀自今以往,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且圣人以四海为家,不相通好,岂一家之理哉。以至用兵,夫孰所好,王其图之。[1]

翻译成现代文之后的大概意思是:

自古以来,小国之君尚且追求与邻邦和睦相处、互通往来,更何况朕!朕的祖宗承受天命,现在是整个华夏的主人,无数国家已经臣服。朕刚即位的时候,看到高丽百姓遭遇战争之苦,所以就命令停止战争,退还他们的疆土,释放了俘获的俘虏。高丽君臣感恩戴德来朝,现在名义上是君臣,实际上相处很愉快,就像父子之间一样。估计您的臣子们都知道这些事。

高丽是朕在东面的属国,而日本靠近高丽。自日本开国以来,一直与中国通好,可到了朕这一代,却没有派过一个使臣来通好。因为担心你们对这些情况不太了解,特派使臣持朕的书信转达心意,希望从今往后,两国互通往来、好好相处。圣人认为四海都是一家人,我们不互相通好,难道是一家人的道理吗?至于兵戎相见,有谁喜欢呢?大王认真考虑一下吧。

这封书信的字里行间透露了忽必烈的不快:你们日本自开国以来,便与中国往来甚密,在汉唐之时还经常纳贡,而我蒙古帝国承天授命,开疆拓土更甚前朝,你们反而不过来朝觐,这不是瞧不起朕吗?!

这位大汗要表达的意思很清楚:

[1]《元史》卷六,《世祖本纪三》。

如果日本向元朝称臣,元朝会像对待高丽一样,与日本国愉快地相处,就像父子之间一样;如果日本不向元朝称臣,元朝必然起兵讨伐之,届时,日本人所遭遇的痛苦,就像之前反抗的高丽人一样。

两位出使日本的侍郎先取道高丽。在那里,高丽国王王禃已经挑选好了向导:枢密院副使宋君斐,以及借礼部侍郎金赞等人。在这些向导的帮助之下,殷弘、黑的等一行人前往日本。按照《元史》的记载,这次出访的结果是“不至而还”,也就是说,没有到达目的地就回国了。[1]

在呈给忽必烈的奏折中,宋君斐解释了“不至而还”的原因:“(黑的一行人等)至巨济县,遥望对马岛,见大洋万里,风涛蹴天,意谓危险,若此,安可奉上国使臣冒险轻进?!”[2]意思是说,大海风高浪急,不敢让蒙古使臣冒险轻进,所以才放弃了出使日本。

但是,在蒙古大汗忽必烈看来,这次出访之所以“不至而还”,是因为高丽人没有尽力。于是,在公元1267年6月,又派黑的、殷弘等去高丽,诏谕王禃通使日本事宜,说是“以必得要领为期”。但王禃认为海道多有险阻,不能让蒙古特使受委屈。于是,在9月派其起居舍人潘阜等持忽必烈书信前往日本。《元史》写道,潘阜等人在日本逗留了6个月,“亦不得其要领而归”。

但《元史》的记录似乎不完整。据日本东京大学历史学家石井进考证,潘阜等人抵达了九州岛,并进入了太宰府——九州的管理机构,还将书信转交给了太宰府官吏,时间是在1268年1月。不过,在作进一步介绍之前,有必要先交代一下蒙古与高丽的关系。

[1]《元史》卷二百○八,《外夷列传一》。

[2]郑麟趾:《高丽史》卷二十六,《世家》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