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宫秘史
12116000000029

第29章 一生纷争终未果——政坛风云篇(2)

长孙晟回到榆林郡,将情况报告炀帝。炀帝下旨,从榆林北境起,东达蓟州,沿途修筑御道,长三千余里,宽至百步。为了这御道,数十万百姓在烈日下劳役,每天残废人数过百名。

启民可汗听说炀帝已到了北楼附近时,即和义成公主来朝行宫。同时,吐谷浑和高昌两国,也遣使入贡。炀帝喜悦非常,盛宴招待启民夫妇和两国使臣,赏赐帛数十万匹,并赏启民可以随行坐车乘马,鼓吹旗幡,参拜不名,位置在诸王侯之上。太常卿高颎、礼部尚书宇文弼、大夫贺若弼等因炀帝过分厚待启民,认为有失朝仪,相互之间私下议论,偏偏被宇文述得知,上奏弹劾三人怨谤。炀帝本来就和高颎有宿恨,贺若弼是高颎引荐的,宇文弼也和高颎关系很好,炀帝便不分青红皂白,将他们一个个处了死刑,另有几人也受牵连,被罢官免职。

此外,炀帝又下诏,征发丁男百余万人增筑长城,西起榆林,东至紫河。不久,又出巡云中,溯金河而上,甲士前呼后拥,共达五十余万人,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又令工部尚书宇文恺监造观风行殿,里边可容纳数百人,可离可合,下边安上轮轴,易于推移。并筑了一座行城,以布蔽之,涂饰丹青,楼橹皆备,内可容数千人。遇有数量多的胡人求见,炀帝即行帐接见,南面高坐,两旁仪卫夹立,威容殊甚。胡人惊为神奇,每在御营十里之外,即屈膝叩头,不敢乘马。

到了这年八月,炀帝方幸启民牙帐,启民跪迎入帐,奉觞上寿,其他的王侯酋长全都不敢仰视,执礼甚恭。炀帝快活万分,即在筵前自得其乐地赋诗饮酒,不觉酩酊大醉,即留宿启民牙帐,一连数天,方始启辇回南。启民扈从入塞,行至定襄,方令其回藩。车驾返至太原,又下令营造晋阳宫。还令夫役在太行山开直道九十里,南通济源。炀帝此次在外巡幸,共一年零四个月,糜费不可胜计。

炀帝听信吏部侍郎裴矩的话,擅自开边经略,允许西域诸胡进境交易。裴矩受命掌管市场贸易事宜。裴矩习知炀帝性情,专好远略,便访问请教多位胡商,了解了西域山川风俗,特撰西域图记三卷,入朝奏闻。炀帝大喜,赐帛五百匹,每天召矩至御座前,询问西域事情。矩声称西域胡地多产珍宝,吐谷浑容易击灭,惹得炀帝野心勃勃,也想效法秦皇、汉武一般,邀功外域。于是任命裴矩为黄门侍郎,出使至张掖,引进诸胡。

胡人本来无意服隋,全是裴矩用利引诱进来,西域诸国,贪利东来,络绎不绝,所经郡县,皆需迎送,糜费以亿万计,这也是导致隋朝疲敝的重要原因。炀帝对这些情事,却毫不知觉。复下令征发河北诸郡百余万人,穿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又在榆林东沿,新筑长城数百里,劳民伤财,不问可知,男丁不够差遣,竟连妇女也征去充役。炀帝静极思动,好大喜功,又再次游幸五原,顺道巡阅长城,仪卫繁盛,不亚于前时。

炀帝更有一大坏处,也是他杀身亡国的祸根,他生平喜新厌旧,无论子女玉帛,宫室苑囿,一经享受,便觉生厌。闲暇时候常搜罗各处地图资料,一一亲览,遇有胜地名区,常令建筑行宫。晋阳宫尚未竣工,汾阳宫又开始动土,真是视民命如草芥,视金钱如泥沙。

等到大业五年春间,春光明媚,冰消雪融。炀帝静极又思动,又欲亲自耀威,下令整顿行装,出巡河右。这时,裴矩已用计,诱使铁勒部落,袭破吐谷浑,吐谷浑可汗伏允,东逃到了西平境内,派人入塞,请隋朝援助。炀帝正想攻打吐谷浑,乘机发兵。伏允却也狡猾,探知隋兵势盛,不敢迎降,只好率众奔入雪山。宇文述率兵追袭,获王公以下二百人,虏男女四千口而还。所有吐谷浑故地,东西长四千里,南北宽二千里,皆归隋所有。

炀帝又亲率百官,浩浩荡荡,出临平关,越黄河,入西平,陈兵阅武,将穷讨吐谷浑,分四路大军,南逼金山,北逼雪山,东屯琵琶峡,西屯泥岭,四面围聚。伏允率数十骑逃遁,命人假作自己,保守住我真山。隋右屯大将军张定和,有勇无谋,身不披甲,率部进山搜寻。不料山谷里面,伏兵四起,所率部众白白牺牲。其他军队总算步步为营,得免险难,总算虏得千余口吐谷浑人,回来报功。

炀帝亲至燕支山,高昌王及西域二十七国使臣,全俯伏道旁迎接车驾。炀帝命河西士女,盛饰艳服,夸耀富有,如有车辆衣服不鲜艳美丽的,就严令郡县督促改进制作,因此使得骑乘炫目,绵亘通衢。炀帝示威炫武够了,又安排部署一番,特设观风行殿,召入高昌王及西域众使臣赐宴,差不多有一二千人。炀帝命奏九部乐,并及鱼龙杂戏,规模宏大,备极喧阗。宴罢散席,又搬出许多绢帛,遍赐夷人,耗去大量资财,不过博得几声万岁的欢呼。

炀帝因裴矩绥远西域有功,升授青光禄大夫。等到车驾东还时,行经大斗拔谷,那条山路,甚是仄狭,只能一人一骑,鱼贯而行,天公又不肯作美,竟飞扬了一天大雪,阴冥暗晦,白昼如同夜晚。部卒前后不能相顾,弄得零零落落,不成模样,劳乏不堪。所带驴马死了十分之八九,吏卒也有许多冻死冻伤。随驾的后宫妃嫔,皆是狼狈不堪,憔悴了花容,也有的走失山间,与军士杂宿,落得个男女无别,一塌糊涂。好容易出了山谷,炀帝顺便到了长安,又因长安没有什么好玩的,仍回转东都洛阳。后又巡幸江都,致使天下大乱,死在江南,不得北还。

李密为何参加瓦岗军

隋炀帝第一次进攻高丽时,大败而归。一百多万隋军兵士,逃回来的只有二千七百人。这样的惨败,并没有使这个骄横的暴君死心。刚刚过去一年,他又发动对高丽的第二次进攻。他还亲自率领大军攻打辽东,派大臣杨玄感在后方黎阳督运粮草,以备隋军不时之需。

当初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是隋炀帝的亲信,是他帮助炀帝夺取了皇位。但是,后来受到炀帝猜忌,郁郁不乐地死去。杨玄感对这个骄横昏庸的隋炀帝早就心怀不满,这次他看到隋炀帝亲自带兵进攻高丽,国内局势混乱,就想利用这个时机推翻隋炀帝,并开始了他的一系列策划。

火炮模型首先,杨玄感利用督运粮草的名义,征发了年轻力壮的民夫、船工八千多人,要他们运粮到辽东前线。那些年轻人非常反感劳役,听说叫他们远离家乡去干苦差使,更加气愤。他们对隋炀帝的暴虐早就纷纷唾骂,这次更加恨不得将这个昏庸皇帝大卸八块。

有一天,杨玄感把民夫集合在一起说:“当今皇上不顾百姓的死活,让成千上万的父老兄弟死在辽东,这种情况不能再忍受下去。我也是被逼来干这件事的。现在我决心跟大伙一起,推翻暴君。你们看怎么样?”大伙儿一听有人带头反对朝廷,非常的高兴,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以表示赞同。

于是,在大家的支持下,杨玄感把八千民夫编成队伍,发给他们武器,准备进攻隋军。但是,这些都准备好后,他却发现身边缺少一个谋士帮他出谋划策,不禁想起了正在长安的好朋友李密,于是他打算邀请李密加入到反隋的队伍中来。

李密

李密的祖辈曾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李密小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而且他相信自己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只要自己加紧努力。

有一天,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为了抓紧时间读书。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上来,看到前面有个少年在牛背上读书,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杨素在车上招呼说:“这是哪个书生,怎么这么用功啊?”李密回过头来一看,他认出是宰相杨素,于是慌忙跳下牛背,向杨素作了一个揖,说:“小人李密,见过宰相。”杨素问他说:“你在看什么?”李密回答说:“我在读项羽的传记。”

于是,杨素跟李密亲切地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人很有抱负。回家以后,杨素跟他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孩子的学识、才能,比你们几个兄弟强得多。将来你们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找他商量。”于是,杨素把李密邀请到了自己的门下与杨玄感一同读书,就这样杨玄感就跟李密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恰巧,这次杨玄感要找谋士,想起他父亲的叮嘱,就派人到长安,把李密接到黎阳来。李密到了黎阳,杨玄感向他请教说:“要推翻隋炀帝这个昏君,我们怎样起兵才能成功呢?”李密想了想说:“要打败官军,有三种办法。第一,皇上现在在辽东,我们带兵北上,截断昏君退路。他前有高丽,后无退路,不出十天,军粮接济不上,我们不用打也能取胜,这是上策。第二是向西夺取长安,抄他们的老巢。官军如果想退军,我们就以关中地区做根据地,凭险坚守,这是中策。第三是就近攻东都洛阳。不过这可是一条下策。因为朝廷在东都还留着一部分守兵,不一定能很快攻得下来。”

李密说得头头是道,但是杨玄感急于求成,听完这三条计策,觉得前两条都太费时间,说:“我看你说的下策,倒是个好计策。现在朝廷官员家属,都在东都。我们攻下东都,把家属都俘虏起来。官军军心动摇,保管能取胜。”

决定使用第三条计策后,杨玄感立刻从黎阳出兵攻打东都,一路上,有许多农民踊跃参加起义军,队伍扩大到十万人,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而此时的隋炀帝正在带领大军猛攻辽阳,得到告急文书,连夜退兵,派大将宇文述等带领大军分路攻打杨玄感。杨玄感率领的民夫不及经过操练的士兵,加上多战劳顿,终于抵挡不住,没办法,只好往西退到长安去。但是,宇文述带兵跟踪追击,最后,把杨玄感的人马围住。杨玄感也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被宇文述的士兵追上杀害了。

幸好李密从混乱中逃了出来,便想逃回长安。但是隋军搜捕得很紧,李密还是被抓住了。之后,隋将派兵把李密押送到隋炀帝的行营去。半路上,李密跟十几个犯人一商量,把他们随身带的钱财都送给押送的隋兵,供他们吃喝。隋兵受了他们的贿赂,喝酒作乐,防备松懈下来。李密他们就趁隋兵酒醉不省人事的时机连夜逃跑了。

最后,李密终于逃脱了隋军的追捕,但是他知道隋炀帝不会放过他,于是他打算另找机会,反抗隋朝。于是,他首先想找个起义军的首领做靠山,但是有的起义军首领看他是个文弱书生,对他也不放在眼里。李密没办法,只好改姓换名,东躲西藏,几次险些被官府抓去。最后,他听说东郡瓦岗寨有一支起义军,兵力很强。带头的叫做翟让,为人厚道,又喜欢结交英雄,就决定上东郡去投奔瓦岗军。自此,李密干起了他另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瓦岗军为什么没有灭掉隋朝

翟让是瓦岗军的领导者,他原来是东郡的一个小吏,因为得罪了上司,被抓入狱,还被判了死罪。有个狱吏同情他,跟他说:“我看你是条好汉,怎么能在牢里等死呢?赶紧想个办法逃出去吧!”于是在一天夜里,狱吏偷偷地砸了镣铐,打开牢门,把翟让放走了。由此翟让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翟让逃出了监狱后,逃到东郡附近的瓦岗寨,并且很快就招集了一些贫苦农民,组织了一支起义队伍。由于当时隋炀帝的残暴,百姓早已无法忍受,当地一些青年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觉得应该把隋朝推翻,于是都来投奔他。其中有一个青年叫徐世,当时只有十七岁,但是他不但武艺高强,而且很有计谋,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