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12164800000002

第2章 急性期内服方 (2)

第一章 急性期内服方 (2)

二妙散加味配合金黄散外敷

【药物组成】苍术10g,黄柏10g,防己15g,土茯苓15g,薏苡仁30g,木瓜12g,蚕沙30g,白芥子12g,炙穿山甲(代)10g,露蜂房15g,忍冬藤15g,红花6g,赤芍15g,牡丹皮10g,全蝎10g,白芷10g。

【随症加减】舌红、苔黄,脉弦滑者,可配合白虎汤;舌红绛、少苔,脉细数可加紫草、生地黄;局部红、热轻微者可少加川草乌;以足趾关节受累为主者可加川牛膝、怀牛膝;以手指关节受累为主者可加片姜黄、桑枝。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共450ml,分3次口服。连服1周。同时避免进高嘌呤饮食。配合如意金黄散外用:适量,冷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患处,局部须保持药物湿润。每日换药1次。连用1周。

【功效主治】健脾清热,化浊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4例。显效14例(41.18%),有效15例(44.12%),无效5例(14.70%),总有效率为85.30%。其中,局部红肿热痛1d消退的7例,2d 5例,3d 10例,3d内肿痛消退者占有效例数的75.86%(22/29)。

【经验心得】中医药对痛风治疗亦有相当的效果,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患者易于接受,唯奏效稍缓些,为此我们采用内外兼治的办法。痛风局部表现虽然与一般痹证相似,但病因却有所不同,以饮食偏嗜,脾胃运化失常,湿浊聚而生痰,痹阻经络,留滞骨节筋脉为主,外感风寒湿邪仅是发病的诱因,若反复发作必将导致肝肾亏虚而出现筋肉骨质病损。治则上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有所不同。一般缓解期当侧重补益肝肾,而急性期须健脾清热、化浊通络。内服方以二妙散为基础,苍术、黄柏、薏苡仁健脾祛湿;土茯苓、蚕沙、木瓜、防己、白芥子、炙穿山甲(代)化浊通络;忍冬藤、露蜂房、牡丹皮清热解毒;红花、赤芍、牡丹皮活血;全蝎、白芷镇痛。全方有健脾化浊,清热通络,活血镇痛作用。外敷药如意金黄散源出陈实功《外科正宗》,“凡外科一切诸般顽恶肿毒,随手用之,无不应效”,移治于痛风急性发作确有消肿清热止痛的良好效果(但对皮肤过敏或有破溃者不宜使用),较之单用内服药取效更捷。

【方剂出处】张友安二妙散加味配合金黄散外敷治疗痛风急性发作34例山西中医,2001,17(1):21

加减木防己汤

【药物组成】防己30g,滑石、薏苡仁各20g,石膏30g,桂枝、通草各10g,杏仁12g。

【随症加减】疼痛剧烈加姜黄、海桐皮;热重加知母、桑叶;肿甚加萆薢、苍术、穿山甲珠(代);无汗加羌活、细辛;汗多加黄芪、炙甘草;兼痰饮加半夏、厚朴、陈皮。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治疗方法】7d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

【功效主治】通络止痛,泄浊利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5例。临床痊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6%。

治验:吴某,男性,61岁。双膝下关节红肿疼痛半个月。患者于半月前突感双膝以下关节红肿疼痛,活动有所受限,曾在某医院门诊部以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无好转,且逐渐加重,而来院求治。有吸烟酗酒史。查体:肥胖体型,心肺(-),腹软、肝脾未扪及,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踝关节、右脚第1跖趾关节红肿、灼热、活动受限,口渴欲饮,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血尿酸663μmol/L。诊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痹证。辨证:湿热痹阻经络。治疗: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方用:木防己汤加减:木防己、石膏各30g,滑石、薏苡仁、海桐皮各20g,桂枝、杏仁、通草各10g,姜黄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7剂。1周后复诊:自诉疼痛减轻,功能有所恢复,继以原方加炙甘草15g,7剂。2周后复诊,症状完全消退,血常规(-),血尿酸395μmol/L。至此病情完全得以控制,嘱其戒酒,限制高嘌呤饮食,减轻体重。

【经验心得】本病主要病机为湿热或湿毒入侵,致气血运行滞涩,停着经隧,而致骨节肿痛,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治疗本病的关键在通络止痛、泄浊利湿。加减木防己汤系清代医家吴鞠通的名方,乃治痹之祖方,出自《温病条辨·中焦篇》,原方用于治疗湿热痹。从药物组成来看是以辛温辛凉复法论治,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随症加减治疗痛风的急性发作期是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方中木防己利水退肿、祛风止痛,桂枝温通经脉、发汗解肌,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杏仁苦泄降气,薏苡仁利水渗湿、通利关节、缓和拘挛,通草清热利水。临证中辨证加减,使湿浊之邪从内出外,使已失去正常功能的肢体、关节渐渐恢复功能。

【方剂出处】高成芬,等加减木防己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5例四川中医,2003,21(2):52

加味四妙散内服外洗配合外敷双柏散

【药物组成】川牛膝15g,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鸡血藤15g,土茯苓30g,泽泻30g,地龙10g,萆薢15g,滑石15g,忍冬藤15g,甘草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早、晚分服。外用:以原方药渣复煎汁外洗患处,并予双柏散(泽兰、黄柏、侧柏叶、薄荷)外敷肿痛关节。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功效主治】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2例。治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功能恢复,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10例,好转(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或减退、功能恢复,血尿酸仍高于正常范围)28例,无效(关节红、肿、热、痛及功能无明显改善,血尿酸无明显变化)4例,总有效率90.5%。其中治愈者均为新发病程较短病例,而无效者为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者。

治验:吴某,男,32岁。此前曾因“左膝关节红、肿、热、痛3d”,查血尿酸604μmol/L,左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左膝关节软组织肿胀,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接受上述治疗1周。此次因喝啤酒后出现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明显,不能活动,次日遂来就治,查血尿酸588μmol/L,左踝关节红肿明显,皮温较高,压痛明显,全身其他关节未见异常,舌红苔黄厚腻,脉滑偏数有力。中医诊断:痹证(风湿热痹)。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以上方5剂内服外洗,外敷双柏散,嘱患者低嘌呤饮食。3d后患者诉左踝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可下地行走,但活动时仍稍感疼痛,5d后复诊,左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红、肿、热、痛,继内服外洗上方10剂,未再外敷双柏散,15d后复查血尿酸为405μmol/L。

【经验心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痹病”、“痛风”、“白虎历节”等范畴,多因外感风热之邪与湿相并,合邪为患,或湿热之邪侵袭经络,或风湿寒邪郁而化热,痹阻经络关节,或素有内热,复感风湿寒邪等,致使风湿热邪留恋于肢体、经络、关节,闭阻不通而为热痛。广东受岭南湿热气候影响,再因人们嗜食海鲜、啤酒、老火汤等肥甘厚腻食物,多致湿热内蕴,再因摄生不慎,感受外邪引发风湿热痹。故多以关节红肿热痛为表现。朱丹溪《格致余论·痛风论》曰:“彼痛风也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故在治疗上多以清热祛湿、宣痹通络为法,方中川牛膝、黄柏、土茯苓、泽泻、萆薢、滑石清热祛湿、活血通络,鸡血藤、地龙、忍冬藤活血养血、通络宣痹,苍术、薏苡仁燥湿健脾,甘草和中调和诸药,共奏清热祛湿、宣痹通络之功效。再配双柏散外敷清热活血消肿,疗效悉然。

【方剂出处】谢纬,等加味四妙散内服外洗配合外敷双柏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江西中医药,2005,36(3):267

拈痛汤

【药物组成】黄柏15g,秦艽15g,苍术15g,薏苡仁15g,茯苓15g,丹参15g,怀牛膝6g,升麻3g,生甘草5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服药期间卧床休息,饮食清淡,大量饮水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服药1~2周以巩固疗效。

【功效主治】清热燥湿,化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4例。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7%。一般服药2~10d症状开始缓解,连续服药20~64d。

【经验心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属中医学热痹范畴。《丹溪心法》描述痛风“四肢关节走痛是也”,《类证治裁·痛风》“寒湿邪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张氏医痛·痛风》认为“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邪流注”。目前对于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的认识多归于两点:①过食肥厚之品,湿热内蕴,气血不畅,热邪瘀阻经脉;②风寒湿邪侵入经脉,流注关节,久则化热,湿热瘀阻经脉。不论内因、外因都归于湿热瘀阻。故治法须从清热燥湿、化瘀通络入手。拈痛汤方中黄柏为君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秦艽为臣祛风湿,止痹痛,清湿热;苍术为佐健脾燥湿,长于祛痹;茯苓、薏苡仁清热除痹、利水渗湿,使浊邪从小便去,上药清热祛湿以治本。丹参、牛膝、升麻活血通络,调整气机,其中丹参长于凉血活血消肿,牛膝引药下行,升麻调畅气机,使清升浊降,共奏通络之功,三药合用化瘀通络止痛以治标。现代药理证实,秦艽中所含秦艽碱甲能兴奋肾上腺皮质,提高免疫功能,具有抗感染作用;丹参中丹参酮具有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功效。

【方剂出处】胡庆年拈痛汤治疗痛风性急性关节炎24例河北中医,2006,28(4):257

祛风止痛汤

【药物组成】苍术10g,秦皮10g,蚕沙15g,黄柏10g,牛膝10g,萆薢20g,车前子30g,徐长卿15g,连翘10g,当归15g。

【随症加减】湿热下注型加竹茹、半夏、川贝母;气滞血瘀型加丹参、赤芍、鸡血藤、川芎;寒湿阻络型去黄柏、连翘,加制川乌、制草乌、薏苡仁。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早、晚温服。7d为1个疗程。患者应多饮水,禁食高嘌呤食物并禁酒。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化瘀通经。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72例,近期治愈(2个疗程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正常,血尿酸正常)45例;好转(关节肿痛、压痛明显减轻,活动基本正常,血尿酸明显降低或基本正常)21例;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血尿酸持续不降低)6例,总有效率为91.7%。

治验:张某,男,53岁。第1跖趾关节肿痛反复发作1年。3d前因食肥甘厚味、饮酒出现第1跖趾关节红肿疼痛,伴身热口渴。自服布洛芬后症状不减轻。查:体温37.5℃,右足第1跖趾关节红肿,皮温高,疼痛拒按,活动受限,舌苔黄腻,脉弦数。血尿酸870μmol/L。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辨为湿热下注型,给予祛风止痛汤加竹茹15g,半夏10g,川贝母15g,每日1剂。3d后,症状减轻,7d后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自如,血尿酸380μmol/L。继服上方1周巩固疗效,嘱其改善饮食习惯,勿食高嘌呤食物,禁酒。随访1年未复发。

【经验心得】本病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脾失健运,湿痰内生,或郁久化热下注关节,或阻滞经络气滞血瘀,或遇寒着痹于关节而为肿作痛。《外台秘要》云:“热毒气从脏腑中出,攻于手足,则赤热肿痛也”。临床治疗当辨证求因,分型治之。方中三妙为君,清热燥湿,并将利湿行水之车前子、萆薢,祛湿通络之蚕沙、徐长卿,解毒除湿的连翘、秦皮,养血祛瘀之当归熔于一炉,共奏清热利湿、化瘀通经之效。偏痰湿加半夏、竹茹、川贝母化痰除湿,偏瘀加丹参、川芎、鸡血藤活血通络,偏寒减黄柏、连翘加制川乌、制草乌温补真火除痹痛。诸药合用,切合病机,辨证施治,疗效满意。

【方剂出处】郑志永,等中医辨证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72例吉林中医药,2003,23(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