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痛风奇效良方
12164800000006

第6章 缓解期内服方 (1)

第二章 缓解期内服方 (1)

秦蚕汤

【药物组成】苍术、牛膝、连翘、半夏各10g,车前子30g,徐长卿、当归各15g,桂枝6g。

【随症加减】湿毒型加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15g;湿瘀型加丹参30g,赤芍15g;湿热型加竹茹、夏枯草各10g,浙贝母12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期间禁忌腥辣与高嘌呤饮食。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祛风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0例,治疗时间均在20天至2个月,临床治愈13例。治疗期间,1个月内症状消失8例,1.5个月症状消失8例,2个月消失2例,无效2例,一般在症状消失后持续用药至1个月。

治验:郑某,男,46岁。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痛,反复发作3年。检查见右足第1跖趾关节肿胀,色暗红,触痛明显,无波动。口苦咽干,苔黄燥,脉弦数。实验室检查:血尿酸526μmol/L,诊为湿毒型痛风,基本方加白花蛇舌草30g,蒲公英15g,青皮6g,7剂水煎服。二诊疼痛明显减轻,但肿势未退,皮色转暗。又投7剂。三诊痛消,惟负重时疼痛,瘀色更加暗滞。又投7剂。此时尿酸325μmol/L。此后守方调理,配合健脾化湿之剂,2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行走不痛,肤色正常。又投18剂,以善其后,随访至今未发病。

【经验心得】方中苍术清热燥湿,牛膝祛风除湿、活血解毒;连翘清热解毒,凉血;半夏燥湿;车前子清热利尿、解毒。徐长聊补气除湿、强壮筋骨;当归活血行气;桂枝活血通络、温经止痛。全方共奏清热除湿,祛风止痛之功。

【方剂出处】张连增,等秦蚕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0例中医药学报,2000,(3):50

青冬汤

【药物组成】大青根90g,忍冬藤、丹参各30g,赤芍、川芎、地龙各10g,牛膝15g,桂枝5g。

【随症加减】痛甚加三七、没药;高脂血症加桑寄生、山楂;关节肿甚加连翘。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服2次,服药时间1周至半个月不等。治疗期间嘱患者适当调节饮食,防止过胖,鼓励多饮水,不进高嘌呤食物,戒酒,避免诱发因素。

【功效主治】清热除湿,活血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0例。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红、肿、热、痛消失,活动自如,血尿酸恢复至正常25例;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关节红、肿、热、痛好转,活动尚可,血尿酸水平下降13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血尿酸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例。总有效率为95%。12例患者在1~2年之间复发,再次来诊,同样施以上法,仍奏效。

治验:施某,男,63岁。右足趾红、肿、热、痛半个月,伴发热1d。形体肥胖,检查见右足趾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大便干结,体温38.5℃,血尿酸增高(600μmol/L)。舌稍红苔腻黄厚,脉滑数。证属湿热痹。治以清热除湿通络。方用青冬汤加味。药用:大青根90g,丹参、桑寄生、忍冬藤各30g,山楂、地龙、川芎、赤芍各10g,牛膝15g,桂枝5g。每日1剂,水煎服2次。服药1周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右足趾红、肿、热、痛消失,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

【经验心得】原发性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特异性疾病。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当属中医痹证范畴,辨证属湿热痹。正如《症因脉治》卷三云:“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手足偏废,故名曰痹。”临床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男性较女性多,形体肥胖,嗜烟酒及过食膏粱厚味者发病率高。过食肥甘滋腻或酒毒浊邪,易变生湿热。湿热浊邪留注经脉关节,使之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发为痹证。久痹不愈,浊邪互阻,可出现关节畸形变。根据本病湿、热、浊、瘀的特点,施以清热除湿、活血通络之法。方中大青根,性苦寒,有清热解毒除湿等作用,重用90g,意在使上述之功用更加显著,快捷有效;忍冬藤,助大青根以加强清热解毒通络;丹参、川芎、地龙、赤芍、牛膝,以活血通络止痛且灭风邪;桂枝,疏风通络,开闭达郁,促进热毒湿浊速去,由于桂枝性温,配合诸药还可防止大剂寒凉药有碍气血运行之弊。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活血通络,除痹之功。

【方剂出处】黄月媚青冬汤治疗痛风40例辽宁中医杂志,1998,25(5):212

槟蚕方

【药物组成】槟榔、苍术、山茱萸各15g,僵蚕、黄柏、桃仁、红花各10g,鸡血藤、薏苡仁、黄芪各30g,蜈蚣(研冲)1条,赤芍20g。

【随症加减】上肢关节痛加桑枝;下肢关节痛加川牛膝;痛剧加制乳香、制没药;关节肿甚加丝瓜络、木瓜;风寒湿甚去黄柏、赤芍,加防风、制川乌;痛风石形成加白芥子、海藻;气虚甚加党参、白术;阴虚火旺去红花加玄参、白毛藤;肝肾虚甚加菟丝子、枸杞子。

【治疗方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2次,混匀药液,分早、中、晚餐后温服。

【功效主治】祛湿化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扶正祛邪。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5例,治愈46例,好转18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70.77%,总有效率为98.46%。

【经验心得】本病系本虚标实证,其中脾虚失运、肝肾不足为本,湿浊、血瘀为标。据此发病的本质特性,确立祛湿化瘀、健脾益气、滋补肝肾、扶正祛邪为治疗大法,采用笔者自拟方“槟蚕方”治疗。方中槟榔利水化湿,僵蚕祛风散结止痛共为主药;黄芪补气健脾,利水退肿,苍术燥湿健脾,祛风胜湿,薏苡仁既健脾利水渗湿又舒筋除痹,黄柏清热燥湿,合用使脾得健运,不仅使已成之湿得化,而且阻断湿邪之源;桃仁、红花、蜈蚣、赤芍、鸡血藤活血祛瘀,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山茱萸补肝益肾以固本。全方共奏健脾祛湿、滋补肝肾、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效。槟蚕方随症加减对各证型均疗效确切,随访观察表明远期疗效好。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有效地控制高嘌呤饮食,严禁饮酒,多饮水以促进尿酸排泄,则有助于痛风患者的康复。

【方剂出处】兰启防,等槟蚕方治疗痛风症65例福建中医药,2000,31(6):37

萆薢化毒汤

【药物组成】萆薢20g,防己10g,生薏苡仁30g,当归尾10g,牡丹皮10g,木瓜12g,秦艽12g,牛膝10g。

【随症加减】急性期加生石膏30g。痛甚者加全蝎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服,7d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1~2个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凉血解毒,通络止痛。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8例。治愈6例(15.8%),显效18例(47.4%),好转13例(34.2%),无效1例(2.6%)。

【经验心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特点为湿热交蒸,阻遏气血,络脉不通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舌苔黄或黄厚腻,脉弦数等临床症状。萆薢化毒汤具有清热化湿,凉血解毒,通络止痛之功效。方中萆薢、防己、木瓜、秦艽、生薏苡仁清热利湿、舒筋通络,除痹止痛;当归、牡丹皮凉血活血,散瘀止痛;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利关节、止痹痛且可引药下行。热象明显者加生石膏以增强清热泻火的作用;痛甚者加全蝎能解毒散结,以增强通络止痛之效。此方中既有分清泌浊,通利小便的药物,可促进尿酸排泄,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又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药物。在症状缓解期采用体育和饮食疗法,或配合中药治疗,强健脾肾,运化水湿,可减少复发,达到治愈的目的。

【方剂出处】韩洪萆薢化毒汤治疗痛风38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医生,2002,30(4):47

慈茯萆苡汤

【药物组成】山慈菇20g,土茯苓30g,萆薢30g,薏苡仁20g,威灵仙15g,秦艽15g,牛膝15g,全蝎3g,蜈蚣2条,甘草5g。

【随症加减】湿热盛加黄柏15g,忍冬藤30g;瘀血痛重者加乳香10g,没药10g;痰浊重者加半夏15g,白芥子10g;肝肾虚者加杜仲15g,桑寄生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化浊解毒,祛瘀通滞。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2例。1个疗程后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乃浊毒瘀滞所致,浊毒滞留血中,偶逢外邪相合或嗜酒、恣食肥甘、饮食不节均可发病。诊断一旦明确,治疗便应恪守泄化浊瘀这一大法,本方山慈菇、薏苡仁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二药均有增加尿酸有效排泄的作用,并且山慈菇含秋水仙碱能有效缓解痛风发作。土茯苓甘淡性平,主入脾胃二经,可助升清降浊,萆薢苦甘性平,主入肾、膀胱二经,有利分清泌浊。萆薢、土茯苓又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威灵仙、秦艽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皆有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结石溶解的作用。本病缠绵反复、久病入络、疼痛难耐,可加全蝎、蜈蚣搜邪祛风、通经活络、祛瘀定痛。牛膝活血通经,甘草调和诸药,二药均有抗炎镇痛之功。全方共用可奏化浊解毒、祛瘀通滞之功,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方剂出处】林永慈茯萆苡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光明中医,2007,22(1):25

大柴胡汤

【药物组成】大黄(后下)10g,柴胡、黄芩、枳实、赤芍、苍术、牛膝、黄柏各10g,山慈菇20g,姜半夏6g,甘草6g,忍冬藤20g,大枣3枚。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药渣再加盐50g,水煎温热后局部敷泡肿胀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水温以35℃为宜。

【功效主治】解热祛风,除湿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6例。36例患者累加关节肿痛数为54个,平均每个患者为1.5个关节肿痛,治疗第1天就感有效的28例,患者总共有40个关节疼痛减轻,血尿酸检查26例降至正常,10例仍高于正常标准,但较治疗前有降低的趋势,总体疗效中,临床痊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7%。

【经验心得】痛风在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属中医“痛风”,“痹证”,“白虎历节”等范畴,痛风患者往往先有郁热在里,感邪或饮食而诱发或加重。据其典型症状辨证湿热中阻,脉络不通。再结合大柴胡汤证候,病机特点是邪郁少阳,兼阳明里实,两者有相同的病理机制。方中柴胡解肌退热,疏肝散瘀。张元素认为“柴胡性味俱轻,阳气升也,苦寒以发散表热”。柴胡与黄芩相合则清泄在表邪热;大黄、枳实消积散瘀,理气导滞;赤芍活血解毒,凉血消肿,甘草柔肝止痛。半夏祛湿化痰,消痞散结,黄柏泻火解毒,退虚热,苍术、忍冬藤皆可祛风除湿,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上述大柴胡汤诸药合用,共奏解热祛风除湿通络、泻腑实理气之功,其药证相符,收效亦捷。

【方剂出处】杨德才,等大柴胡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6例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2,19(2):159

大黄虫丸

【药物组成】熟大黄6g,水蛭6g,红花6g,虫9g,蛴螬9g,杏仁10g,白芍10g,当归10g,穿山甲(代)10g,白芥子10g,薏苡仁30g,地龙15g,木瓜15g,牛膝15g,生地黄12g,桃仁12g,虻虫3g,甘草3g。

【随症加减】关节红肿甚者加黄柏15g,忍冬藤15g;痛甚加三七10g,乳香10g,没药10g;关节变形,功能障碍者加龟甲20g,白芍30g,补骨脂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功效主治】逐瘀祛痰,除湿通络。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治愈2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6%。

【经验心得】痛风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热痹”范畴。中医学认为痹证日久乃瘀、痰、湿三气杂至,相互搏结,胶固不解所致。叶天士曰:“久则邪已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泄之。”并认为:“搜剔经络之风湿痰瘀莫如虫类”。宗前贤之说,吾选大黄虫丸加减治之。方中大黄逐瘀攻下,并能凉血清热;诸虫善走络道,搜剔瘀血,通关破结,势猛效宏;再伍以化痰、除湿、通络之品,则瘀去而络通,痰化湿消,顽证获愈。炎症得到控制后,为了防止复发,必须注意节制饮食,不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以及虾、蟹、鸡汤、鱼卵等),避免饮酒,防止受凉、劳累和过度肥胖。平时多饮水。关节肿痛消失后,每周仍需服药2~3剂,能促进尿酸的排出。

【方剂出处】彭伟,等大黄虫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湖南中医杂志,2000,16(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