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导游基础
12918700000015

第15章 概述(4)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西拉玉固儿”。历史上曾称为“黄蕃”、“黄头圆鹊”、“萨里畏吾儿”、“撒里畏兀”等。1953年,经人民协商讨论,取与“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民族的名称,裕固族人口只有10227人,聚居于河西走廊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县黄泥堡乡。

裕固族使用三种语言。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部的使用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的裕固语;住在东部的使用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的裕固语;住在

酒泉黄泥堡和肃南双海地区的裕固族使用汉语。裕固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裕固族源于唐代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鹊。九世纪中叶,回鹊由于受到天灾和统治阶级内部争扰等原因,其中一支迁徙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瓜州(敦煌)、甘州(张掖)、凉州(武威)一带,历史上称为河西回鹊。河西回鹊中又以居住在甘州的一支最为强大,十世纪初曾建立了政权,统领河西回鹊各部。因此,河西回鹊又统称甘州回鹊。十一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是裕固族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裕固族同历代中央王朝和周围兄弟民族有了广泛的接触,他们在发展中融合了一些蒙古部落,以及藏、汉等民族成分,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裕固族。

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牧畜以牛、羊和马为主。有一小部分还兼营农业,酒泉县的黄泥堡乡则为纯农业区。

裕固族的服饰,男子一般穿高领左大襟长袍,系红、蓝腰带,戴圆筒平顶锦缎镶边的白毡帽或礼帽,脚穿高统皮靴。妇女也穿高领长袍,外套坎肩,着长布靴,束红、紫、绿色腰带,腰带两端垂于腰后两侧,戴喇叭形红缠帽或用1!草草制作的帽子,帽檐上缝有两道黑色丝条边,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上缀着红线穗子。少女梳5或7条发辫,并在帽顶上加一圈红色珠穗。已婚妇女佩戴长带形的“头面”,先将头发梳成3条辫,一条垂在背后,两条在胸前,“头面”亦分3条系于发辫上,上面镶有银牌、珊湖、玛瑜、珍珠等饰品。

裕固族的饮食以酥油、精粗、乳制品为主,“一日三茶一饭”是裕固族饮食的特点。一天三顿都以茶为主,只有晚上放牧回来吃一顿饭。茶里放酥油、炒面、曲拉、奶酷皮。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客人来时,先用奶茶招待,茶后以手抓羊肉、青裸酒款待。招待贵宾时,要献羊背子和全羊,在羊背子上放羊头,以表示尊敬。裕固族一般忌吃驴、马、鸡等“尖嘴圆蹄”之物。

裕固族人以畜牧业经济为主,多住帐房。在牧区,帐房是用牛毛织成的,内有二、六、九根木杆支撑的三种形式,木杆的多少由帐房的大小决定,帐房内中间为火炉,右侧为陈放家具及做饭之处,左侧住人,来客人也坐在左侧。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居住条件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老人、几童都住在定居点的土房中,多不跟随畜群移动,只是少数人远出放牧时才住帐房。

裕固族最早信奉萨满教,明清以后至今,藏传佛教成为裕固族信仰的

宗教。

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一般说来,与藏族地区相同,但是,藏传佛教在裕

固族地区的传播,同甘、青藏族地区相比较,又有所区别:第一,在藏族地区,只有活佛才转世,而裕固族地区的堪布也要转世;第二,当藏传佛教普及于裕固族社会之后,当时裕固族人民对原始的萨满意遗迹的“点格尔汗”的崇拜,依然普遍存在,长期以来,两者不仅不相互排斥,而且还互相默认,在藏传佛教的教规中是不排斥萨满教师“也赫哲”的;第三,在藏族地区,人寺为僧的喇嘛,教规是不准娶妻生子的,但裕固族地区有些人寺的喇嘛也可以娶妻生子,并不被认为是违犯教规;第四,藏传佛教本来有以教义、教规为中心内容的经堂教育,但在裕固族地区,随着社会的发展,藏传佛教寺院顺应时代的需要,还积极兴办学校教育,开设藏文、汉语文、算术、体育、音乐等课程。

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藏传佛教的宗教节日。

春节是裕固族的传统节日,节前也有祭祖守岁活动,过节要做酥油花,互送哈达、礼品以示祝福。祭祀点格尔汗活动每年春、秋两次。宗教节日每年有定期的正月、二月、四月、六月、九月大会。裕固族还保留着比较浓厚的崇拜祖先的习俗。逢年过节各家携带珍懂,诸如抓肉、炸果子、包子等到山林或原野中祭祀,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裕固族的禁忌较多,如六月、腊月不动土,不做泥活;平时不能随意打井掏泉;禁打旱獗;晚辈禁叫长辈的名字;客人进帐时男左女右分坐;主人请客人用餐时,客人不能走动等。

裕固族有丰富的口头文字,包括历史传说、故事、谚语和歌谣。裕固族民歌在曲调和形式方面,既继承了古匈奴的某些特色,又吸收了藏族“拉伊”、蒙古族“酒曲”、回族“花儿”、土族“宴席曲”的某些优点,并且把各种风格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特色的优秀民间文学。造型艺术主要体现在实用工艺美术上。裕固族人擅长编织,他们能织出结实耐用的褐子,编制各种口袋、马缰绳等生产生活用品,还在上面编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

裕固族的丧葬有火葬、天葬、土葬三种形式。

三、保安族

保安族原居青海省同仁县境内隆务河两岸的保安三庄。清代同治初年迁入甘肃,在今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撤拉族自治县的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现在他们居住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故称“保安人”。这时“保安”只是一个地区的概念,当时居住在这里的保安人被周围的人们称为“黑黑”(即回回)01952年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

式命名为“保安族”。顾名思义,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保安。保安族有人口1万多人。

保安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东乡族、土族语言比较接近。

由于和周围的汉族、回族长期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

保安族没有文字,以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保安族的族源缺乏文献记载,根据保安族的语言、口头传说以及喜爱摔跤、善骑、好枪等部分生活习俗看,保安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元明时期以驻军垦牧的形式同周围的回、汉、藏、土族长期交往,逐步发展而形成的。

保安族是个以农为主的民族,主要粮食作物有春小麦、洋芋、玉米、康谷、青裸、豌豆等,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花椒等。保安族聚居区还有黄铁、铜、石英等矿藏和党参、大黄、自苟、贝母和靡香名贵药材。保安腰刀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它工艺精巧,样式美观,刀刃锋利,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具,而且已成为保安民族的工艺品,遍布国内外许多地区。保安腰刀还有很多好听的名字,如“十样锦”、“雅五其”、“双落”、“满把”、“扁轴!”、“细螺”、“波日季”等。

保安族的服饰,男子喜爱白褂,套青“夹夹”。遇有喜庆节日,则戴礼帽,穿翻领大襟长袍,束腰带,挂腰刀,足登高筒厚靴,袍子的边缘用宽度不同的色彩加边,腰带一般围腰3圈而外露l尺余的吊穗;女子上身多穿大襟袄,上套“坎肩”,衣和裤边有不同花色的加边,颜色多为红、绿、紫色。姑娘头戴线织带球形穗的花帽,身穿色彩鲜艳的衣、裤,脚穿绣花鞋。

在饮食方面,保安族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大致相同。牛、羊、家禽屠宰后,绝不能说“死了”,否则即不能食用。吕水吕饭均不能用反手。保安族的特色食品主要有:烧洋芋、塔合日(一种用100斤白面做成,约3寸厚、5尺大的烧馍)、布拉毛合(油搅团)、阁糖(搅团)、寿斯曼同(即麦穗包子)、油果、挖麻茶、麦茶等。

保安族人爱好清洁,元论男女老少都经常沐浴。沐浴之水必须是流动的洁净之水。一般家庭都设有简易水房或者吊桶,忌在水源头洗操、洗衣等。

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保安族的节日即为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主要有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此外,保安族还有浪山节,保安族特别喜欢野外浪山,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黄河边、水溪边或草坡上,过一天野外生活。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安族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文化,大部分

为口头文学。其中民间故事在群众中流传较广,目前整理出来的有20余篇。这些民间故事情节生动,内容丰富,富有哲理性和浪漫色彩。保安族的“花儿”是河州“花儿”中的一技奇晤。保安族的“花儿”以“保安令”(即“脚户令”)为主调,在演唱时除用汉语外,衬词、借词中往往有本民族语言以及撒拉语、藏语等。

保安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节奏明快,并融合有藏族舞蹈的特色,反映了保安族人民乐观豪迈,不畏艰险,追求自由幸福的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