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特种部队之美国篇
1336700000019

第19章 重要意志行动——波斯湾护油

1986年12月,伊朗军队袭击了一艘国外油轮,由于当时正值两伊战争期间,邻近伊朗、伊拉克的科威特出于安全考虑,向美国政府提出希望能将自己的油轮悬挂上美国国旗,以求得到美国海军的保护。

美国政府经过研究,于1987年3月10日答应了科威特的请求。然而,美国海军的保护并未真正给科威特油轮带来安全感,伊朗人仍然没有放弃对科威特油轮的袭击,他们分成小股部队不断用小艇和水雷骚扰科威特油轮,让科威特不胜其烦。

而伊朗人得寸进尺般的出格举动,更是激怒了美国。不久后,为了彻底确保中立国的油轮和其他商船能够安全进出波斯湾,由乔治克里斯将军领导的中央司令部,制订了一项名为“重要意志行动”的作战计划。

开始,为了监视并阻止伊朗人袭击其他国家的船只,美军在北波斯湾部署了特别巡逻队,这支特别巡逻队由海军海豹突击队、陆军直升机分队和特别小艇分队组成,这些战斗素养极佳的队员再配合以精良的武器装备,能够有效监视伊朗并阻止伊朗军队的布雷作业。而且,他们乘坐的特制海军作战巡逻艇由于船身较浅,更可以有效地避开水雷。1987年7月底,为了彻底消除波斯湾地区中立国商船可能遭遇的危险,并加大对伊朗的打击力度。在美军中东部队司令、海军少将哈罗德.J.伯森的要求下,两个海豹突击队小组和6艘“马克Ⅲ”巡逻艇以及其他特种装备很快到位,并准备执行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

8月,39名海豹突击队员接到命令,搭乘两架MH-6、4架AH-6直升机开赴中东,至此,“自由意志行动”计划正式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进入目标区域之后,海豹突击队员迅速展开了护送及侦察工作,很快,他们就捕捉到了战机。9月21日傍晚,载有特战队员的MH-6和AH-6直升机从“杰瑞特”号护卫舰上起飞,前去秘密跟踪一艘名为“伊朗阿尔”号的可疑伊朗船只。追踪一段时间后,直升机突然发现那艘船熄灯开始布雷。在经过请示并接到开火命令后,直升机开始用机枪和火箭对“伊朗阿尔”号发动攻击,以阻止其布雷。而正在布雷的伊朗船员,发现突然而至的猛烈火力后,仓皇弃船逃生。海豹突击队员则借机以机降的方式登上了“伊朗阿尔”号,他们在船上发现了水雷,从而也找到了伊朗违反不得在公海布雷这一国际法的证据。

另外,为了解决特种突击队的海上基地问题,美军中东战区司令部将“大力英雄”号和“威布朗Ⅶ”号驳船改装成了移动海上基地,每个海上基地可以搭载10艘作战艇、3架直升机以及相关的燃料、武器装备、修理车间和150余名作战、维护人员。这样就解决了特种突击队没有陆地基地的困难,而且在北波斯湾游动的海上基地能够避免伊朗人的水雷和小艇攻击。

10月上旬,移动海上基地正式在北波斯湾地区投入使用。通过这两个基地,美国巡逻飞机和直升机能够更有效地监视伊朗飞机在北波斯湾的行动,阻止他们发动进攻。很快,经过追踪,特战队员就发现了伊朗人的出动规律:白天他们一般隐藏在伊朗海域的油井附近,夜里,他们便沿着那些为油轮导航的海上浮标进行行动。掌握了对方的行动规律后,10月8日夜间,美国特种部队掐准时间及时出击,将伊朗船只逮了个正着,一阵密集的枪弹过后,伊朗3艘布雷船全部沉没。

10月19日,为了报复伊朗袭击美国“海上岛城”号油轮,美国海军驱逐舰炮击了两座伊朗油井,随后,海豹突击队和一个破坏分队又登上油井,将其彻底摧毁。

1987年11月,又有两架MH-60“黑鹰”战斗直升机抵达海上基地,用来加强特战部队的夜战、搜索和营救能力。由于“重要意志行动”一直在继续,执行任务的特种部队也在不断换防。

1988年4月14日,在巴林群岛东部,美国海军“萨缪尔.B.罗伯茨”号护卫舰触雷,船体被炸开了一个大洞,10余名水兵受伤。受不得半点窝囊气的美军随即又展开了猛烈报复,击沉击伤了数艘伊朗舰只,并摧毁了伊朗设在塞那和撒沙的两座油井。

随后,伊朗派出F-4式战斗机及巡逻艇试图对美军展开反报复,无奈由于被拦截而没能得逞。从此之后,越来越力不从心的伊朗也彻底停止了对中立国油轮的袭击。1988年7月18日,伊朗最终接受了美国的停火协议。8月20日,两伊战争宣告结束。1988年12月,“威布朗Ⅶ”号海上基地被送进在巴林的一个造船厂,被改建为民用船。同月,最后一次“重要意志行动”护送油轮的任务宣告结束。至此,美国海军先后执行了100多次护航任务。1989年9月,“大力水手”海上基地也结束了自己的使命,而那些负责执行战斗任务的海豹突击队及其装备也都随之而撤回了国内。在北波斯湾地区,海豹突击队凭借他们出色的作战能力,有效地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美军中东战区的难题。同时,美国也通过“重要意志行动”给世界其他国家上了生动一课:只有拥有一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机动、执行各种特种作战任务的特种部队存在,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与国家尊严。